焚天阴魔
能惹她的也没多个。只要赋她以清闲,则蠃得乙休大助力,自是必需成全。要是由她走左元十三限,以其定力之不足,法外成全更难于掩饰。
这话如换在先前时说,秦寒萼决不爱听。此时当万珍失险之后,秦寒萼不敢再涉狂妄,对八姑又素所敬服。谢教之后,转问乃姊如何。秦紫玲自知元阴已失,心仍踌躇,但有口难言。无奈当时得令者有言,听者不宜逆意,违则有祸,秦紫玲只有各谢教益,依言行事。
孙南、吴文琪、赵燕儿本是委决不下,听出八姑话里有因,再一算计,只是资禀好的新同门全都过去,师父分明借此一试,以坚各人向道之心,为传授本门心法的基础,不由心活,相继前往。
秦寒萼与乃姊结伴同行,因万珍前车之鉴,一心谨畏,倒也不敢疏懈。秦紫玲向来谨慎,道心坚定,更不必说。姊妹二人在弭尘幡法宝、飞剑护身之下,缓缓前驶。毕竟秦寒萼因真元已失,一到出口火宅玄关紧要关头,便显道浅魔高,由不得万念杂呈。平时有什经历思虑,到此齐化幻景,一一出现。始而秦寒萼还能忍受苦难,只管澄神定智,不去理它。本来再要稍忍须臾,即可过去。不料忽现出紫玲谷遇难,与司徒平好合情景,已知是幻景中应有景象,不知怎的一来,心神微一松懈,立受摇动,神智迷惑,竟然认假作真。以致遁光一暗,干焰随即发动。外火勾引内火,一同燃烧,局中人却情思昏昏,如醉如痴,眼看入魔,不特秦寒萼要遭大难,连秦紫玲也要连带受累。
秦紫玲未起妄念,可是二人同路一起,休戚相关,干焰魔火已被秦寒萼引动,何等厉害,虽然内火未燃,心神也自摇荡不宁,一样难于禁受。秦紫玲又误把干焰认作幻象,强忍苦痛,不以为意。这样下去,即使道心始终坚定,不致被牵累到走火入魔地步,但到了时限,人却非受重伤不可。
说时迟,那时快,阴魔当然不会任这第一个淫奴遭难,以先天真气隔离干焰魔火。秦寒萼耳边猛听震天价一声霹雳当头打下,有人在耳边大喝:“外魔已侵,还不速醒!”
秦寒萼闻声惊醒转来,觉出身心火烧如焚,知道不妙,赶紧用强制功夫,澄神反照,复归空明。神智一清,遁光由暗转明,内火不生,外火随以熄灭。无如危机瞬息,虽因为时极短,才将内火勾动,立即醒悟,未遭焚身之惨,受伤已是不轻,元神也受了一点耗损。时候一久,依然难于支持。忽然一片金霞迎面飞进洞来,将她卷了出去。
秦紫玲始终神智清明,干焰止后痛苦一失,益发慧珠活泼,反照空灵。倏地面前祥光一起,身便能动,知已脱了险境,忙即向前飞去。姊妹二人恰是同时飞到前殿平台之上落下。秦寒萼已面容灰败,委顿不支。女神婴易静自殿内走出,先将灵符一扬,一片祥氛向寒萼绕身而过,寒萼身上热痛立止。易静再将灵丹与她服下,送往太元洞内,即随凌云凤在洞中面壁入定,将所耗元神恢复。毕竟救应及时,用不着效凌云凤坐关三百六十日。三日后的铜椰岛天劫也赶上了。
牝珠司徒平首先通过。孙南、吴文琪都是中规中举人物,自知分际,纵是无功,也不致有过,也为干焰放行。只赵燕儿夙世冤孽太重,被送了回来。
下馀弟子,如周淳、醉道人门下松、鹤二童;仙宾引进的弟子,如林寒、许钺、赵心源等,尚有四十馀人;加上从小人天界通过的新收弟子,如湘江五侠虞舜农、黄人瑜、黄人龙、木鸡、林秋水,加上李镇川;及偷渡而来的魔区灿众,数以千计,见此情形,多贪左元难而无险,决计改图。
那李镇川虽是大盗,平日劫富济贫,人尚正直,因受了无数冤抑,无从申诉,这才落草为寇在川东一带,平日颇有义名。前时在戴家场与白琦苦战中毒被擒,蒙玉清大师解救,又经佟元奇一番点化,翻然悔悟。知道虽有令名,毕竟身在黑道,并不是个个名门正宗门下,都是明察秋毫。自己武艺低微,死了也无可投诉。回山之后,将劝勉手下解散,齐投峨眉,凭坚定不移的舍身输诚之念,通过小人天界。
诸葛警我问明众人意向,便即率领着往左元洞走去。
那左元仙府附近景物,尽管优美繁多,一座百十丈高的孤峰危壁,全峰笔立如削,由上到下辟有一二百个大小洞|穴。最大的洞|穴,高不过五尺,宽仅二尺,约有二丈来深,至多可以容得一人在内跌坐。小的洞直容不下大人,也只二三岁幼童,可以勉强容纳。有的浅不过尺,坐处并还向外倾斜,形势不一。环峰四外,俱是松杉之类古木,大都一抱以上,叁天蔽日,衬得景物越发阴晦。
这是左元洞十三限入口,平日为众弟子修炼入定之所。在少元洞内炼到能够服气辟谷,或是师恩准其速成,赐了辟谷灵丹,然后仍须常年在这峰壁小洞|穴中潜修。如若修炼未到功候,休说游行自在,便连本府偌大一片仙景,都好比千仞宫墙,人天界隔,休想能够游涉。只每日有一定时,可以随意在峰侧一带和峰左青溪坪、古辉阁两处,与众同门互相比剑观摩。
左元洞在峰腰,约有方丈大小,看去阴森森的。绕向峰后一看,正对前洞,还有一个后洞,洞门上横刻着“心门意户”四个朱书古篆和些符偈。由这心门意户通行,越过内中十二道大限,经由前洞口飞出,始得下山修积。
此洞长大不过十馀丈,由前洞口直望后洞口,空无一物。洞与外观孤峰一般大小,比起两边洞门却高得多,地也凹下,共只三数十丈方圆,洞壁彷佛甚薄,看去不似石土凝成。用手微叩,渊渊作金铁声。却设有难关大限十三道之多,六贼七害,动念即至,防不胜防,但是势较火宅柔和,为害较轻。
凶险虽无,严关却多,一关难似一关,层层相因,纷纷叠至。过完一道又是一道,考的是才能、智慧。无奈忠诚易考,才干心智的创造力就考核者也是缺乏,只能定下标志方案,令考生强求广记博忆,墨守成规。尤可侥幸的是哪怕身入困境,只要聪明灵慧,能知警觉,便可化险为夷。只要能连耐过十三次魔头侵扰,哪怕定力稍次,但能悬崖勒马,临机省悟,仍可勉强通过。
即或不然,最厉害也不过元气耗损,晕倒在内,修炼些日,即可复原。不似右元火宅,一经沉溺,便身受大害,不可收拾。心念虽不坚强,而性情温和,聪明善悟的人,均可一试。心性急躁,没有耐性的人,去了却易偾事。虽无火宅之险,但关口太多,过时繁难已极,所经景象,因是心境不同,各有难易,欲关六限易通行,情关七限比较难过,尤以喜怒两限为最。哪怕走到末一关,稍失疏虞,前功尽弃,立时昏倒在内。此中玄妙与佛门殊途同归。一切景象身受,皆由心念引发,只要明心见性,神智澄明,不为七情六欲所扰,便可通行无阻。
以诸葛警我四大弟子的功力道心,通行左元,更较火宅为易,不多一会,便已回转。
林寒、周淳、许钺、赵心源、云紫绡祝告入洞。人进去时,洞口金霞一闪,人便不见。由外观内,只是暗沉沉一片浅红淡黄的烟雾,别的什麽都看不出。洞内五人刚往前走不到两丈,相继回顾,只剩了自己一个,同行他人不知何往,再看前后洞门,俱已隐去,神志也似有点迷糊,思潮全集,七情六欲已被引发。不再前进,果然好些,虽仍进退两难,待克己止念,尚未现出别的幻象。
要是估量眼前无非幻景,为防万一,特意放出飞剑,护住全身,并将身畔法宝取出备用,驾起遁光,朝前急驶。满拟飞行迅速,这数十丈之隔,眨眼即至,怎奈埋伏发动,有了阻挡,便堕入魔障。在阵内只是飞行,别无迹兆,而且四顾空空,上不见天,下不见地,渺无涯际,身在其中只得加紧飞驶。到元气衰竭,即天旋地转,神志渐昏,似要晕倒。正惊急害怕间,猛觉眼前一花,金霞乱闪,照眼生辉,突现出十馀个朱书古篆,大约径丈,都是光华四射,飘忽如电,一个接一个,连是甚字也未认清,一闪即灭,字尽光消。
克己也者,人皆知之,有若共识,实则差毫厘,谬之千里。为克而克,有如见乜反乜。与佛曰之回头是岸,同曲异工。回头是岸是拧转所在的位置方向,不是反转以前的所作所为,倒行逆施。克己则以应何事、何物、何人而克。通天教主有云:克己复礼。是以礼为基石明灯也。若是要一切克尽,肉身也必无存立之处。
许钺先被金光卷出,连头一关都未通过,人已昏迷。晃眼工夫,跟着云紫绡、周淳相继卷出。都是到第七八关上,遇阻昏迷。醒后回顾,前洞就在身后,直似做了一场幻梦,根本不曾前进。身历者却是受到洞中的厉害幻象,无异经过多少岁月,诸般困厄,一切只片刻之间。
林寒是无名禅师记名师、赵心源原是侠轶凡弟子,深得克己精要,七情六欲自有主宰,通过了十三层关口。二批起身有虞舜农、木鸡、林秋水、黄人瑜、黄人龙、李镇川、连同醉道人门下松、鹤二童,共是八人。结局全被金霞先后拥回。裘芷仙、章南姑、章虎儿等,本来就打定主意,不求侥幸。馀下诸人俱都知难而退,情愿留山修炼。
这留山修炼的男女弟子,有三千之数,因热门的大法被选了去,留下八九玄功这些水泡项目,修完也只能是未修前一样水平。说是求八之辅,登九五之尊,却是把八九难关误解为八九年份,失五行之生克,为玄真子驱策,硬攻腆安门,全被辘死,名字也留不下一个,被玄真子通通抹掉。
四大弟子随向留山众同门举手作别,同由崖顶飞越,往前殿飞去。前殿里,只秦寒萼、凌云凤二人不在。妙一真人升座,正向下山诸弟子训示,分别传授道法。这次下山诸弟子,均有道书一册,各有告急信火,只可用一次,一面法牌,由可传音带话,千里如相晤对。道书共分三章二十七页。除首章所载乃本门口诀心法,心法司天顺地,宇内一体,彼此相同而外,其馀均按着各人资禀功力,传授多半不同。修炼途径随个别禀赋、机缘,各有方向,专其所专。临阵对敌则分工合作,生克敌方缺憾,收四两拨千斤之效。
妙一真人随唤女神婴易静、李英琼、癞姑三人上前,说道:“依还岭幻波池洞天福地,久为妖女崔盈艳尸盘踞,气候一成,便难剪除。不过时机未至,早去也无用。兹赐你三人柬帖一封,柬帖所示要言不烦,一切仍须尔等自己打算,合力同心,相机行事。等到除去妖邪,即以此洞赐你三人,以便日后收徒传道,以光大本门。还有南疆红发老祖结仇一事,也是他末劫将临,本身虽不为恶,终以所习不正,平日又喜纵容恶徒在外横行为恶,罪孽太重。尽管白道友感他旧德,用尽心力暗中维护,终难挽回数运。为此一朝之忿,妄动无明。如今仇怨已成,扬言开府后百日之内,如无人前往负荆请罪,便和本派绝交成仇。即使我命尔等卑礼前往请罪,仍是难解仇恨,本可不去理他,但终是未公然破脸为敌之前,礼须尽到。海外归来,尔等即觅静地,照我道书所传,除心法口诀必须下苦功精习外,再将中篇所载降魔防身之法勤练四十九日。或再加功勤习,务在百日以前赶到,便不误事。数定难移,如真不能忍受,还手无妨。”
齐灵云、秦紫玲、周轻云三人所赐道书,也是共同一本,等时机到来,再移往紫云宫海底仙府。诸人领了训示,准备海外归途,各照师命,分途行事。
众人派定之后,妙一真人正看着岳雯,还未开口,赤仗仙童向妙一真人笑道:“非严人英亲去,谁也借不到巽灵珠和吸星神簪。”
妙一真人看看呆头鹅的鲧珠严人英,再望望妙一夫人。妙一夫人会意,事关微尘阵主旗之约,笑道:“能人所不能,非他莫属。”
是首肯了。妙一真人才对鲧珠严人英道:“这次乙道友和天痴道友斗法,将会消灭一场亘古难遇的浩劫,但他二人事后都不免有一点伤害。非得大荒山无终岭散仙枯竹老怪的巽灵珠和南星原散仙卢妪的吸星神簪,不能消去那所受的伤毒。这两位老前辈,均在唐初先后得道,久已越劫不死。隐居大荒之后,便为一事反目,各不相让,千馀年来未共往还。各在所居方圆三百六十里内设有颠倒五行迷踪阵法,以致他那里言动心意,颇难推算周详,好些不能预计。去的人得于此者,必失于彼,难于两全。大荒往返九万里,山外方圆有二万九千七百里,二仙虽然同在一山,一在山阴,一在山阳,相隔也几四千里;并为期共只数日,也颇辛劳。必须在第七日子正以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