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条英机





    马里亚纳群岛由一连串的热带火山岛屿组成,于1521年被麦哲仑发现。由于土著人使用的船只和他们的网具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把这个群岛命名为“三角帆之岛”。17世纪时,为了纪念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的未亡人奥地利的马里亚纳,才正式改名为马里亚纳群岛,但随着时光的流逝,西班牙的影响逐渐减弱。在美西战争中,美国占领了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关岛。几个月后,在1899年,感到伤脑筋的西班牙人把他们在卡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所占领的其他岛屿,以约4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德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日本人以“战胜国”之一的资格,从德国人手里得到这些岛屿,后来国联便把这些岛屿托管给日本。1935年,日本在马里亚纳群岛首府塞班建造了阿斯利托机场,稍后又在西岸建筑了一个水上飞机基地,在北端建造了一个战斗机机场。有些美国人指责日本违反国际联盟规约,把这个岛当作海陆两军基地,但那时岛上只有为数很少的军队。


第三部分 横扫东南亚第46节 “火鸡猎场”(3)

    第二天,即2月21日,东条解除了杉山参谋总长的职务,自己取而代之。这样,他就把首相、内相、陆相、参谋总长4个要职集于一身。与此同时,他还任命海相鸠田繁太郎接替永野大将,担任海军军令部总长的职务。    
    东条巩固权力的专断行为,在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引起严重不安。天皇长弟秩父宫亲王认为,首相、陆相和参谋总长不应由同一人担任。与杉山一样,他向东条提出一个问题:“当参谋本部和陆军省在战争问题上持不同意见时,你将怎么办?”东条愤怒地在书面回答中写道:“在目前这个阶段,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任务是用我们全部国力去争取胜利。所以,在战争结束后,我将感谢你与我讨论这个问题。”“至于目前这个行动,如果你对此有什么疑问,我将乐于回答。如果我感到自己不再忠于天皇,那么,我将真心诚意地谢罪,并在御前切腹。”    
    重臣们与秩父亲王一样感到关注。在他们看来,日本的困境完全是东条领导的结果。他们都主张解除东条的首相职务,其中近卫和冈田尤为积极。他们认为接替东条的必须是一位“立刻与盟国进行和谈”的人。宫内大臣木户对此虽表同情,但却拒绝出力。    
    这时,在军方也有人暗中为谋求和谈而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高木B521吉海军少将。他是个敏锐的情报研究专家,鸠田海军大将曾令他彻底分析研究从绝密档案中反映出来的日本在此次战争中所犯的错误。他对于海空力量损失的分析,使他得出不可避免的结论,认为日本打不赢这场战争。在太平洋所受到的毁灭性打击使他丧胆,他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解除东条的职务,立即探求和平,不管后果如何。    
    但是,高木害怕如果把这个情报呈交鸠田,不仅报告会束之高阁,而且自己的生命也很难担保。因此,他秘密会见了和自己政见相同的前海相米内光政大将和井上成美中将,把自己的调查研究结果告诉他们。他们鼓励他把研究结果提交给冈田提督以及其他比较能采取行动的人。几个星期过去,东条依然在职。高木焦躁起来,他认为只有把东条杀掉,赶快同交战国和谈,才能使日本生存下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东条英机见势不妙也在暗中寻求“和谈”。一天夜里,他秘密召见德国大使欧根·奥特将军,要他作出保证,除对里宾特洛甫和希特勒外,不向任何人透露谈话内容。东条建议德国和日本秘密地与盟国接洽,提出“和平”。如果希特勒能派出一架远程飞机,他本人将代表日本帝国飞往柏林。希特勒的回答很婉转,但却是冷淡的。希特勒不愿冒这个风险让东条坐着德国飞机坠毁。德国缺乏热情一事,使东条感到沮丧,但却没有因此而放弃在这方面作出进一步努力,虽然他对于如何才能和平的想法是离奇的、不现实的。那年夏末,来栖大使从美国回来,在为他接风的宴会上,东条把他拉到一边,当着杉山的面对他说:“请安排早日结束战争。”这话从东条的嘴里说出来使来栖吃了一惊,他说:“发动战争容易,结束战争难啊!”    
    就在这个时候,日本舰队和商船的损失正像水银柱一样,随着天气的炎热,逐日上升。9月份损失172082吨,11月增至265068吨。大部分损失是由于美国四出袭击的潜艇造成的,而东条政府和大本营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以对抗这一对日本补给线所造成的严重威胁。    
    在珍珠港事件发生一年后,美国潜艇已击沉了日本139艘货船,总吨位达56万吨。此时,大本营才最终认识到,由于没有采取有力的护航措施,运输对战争的需求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困难。在国内,大家纷纷请求增加汽油、铁矾土以及其他重要原料的供应。前线指挥官请求运去粮食、武器弹药和援兵,但却没有足够的运输船来满足他们的需要,而且每个星期都有商船被击沉。然而,直到1943年3月才成立第二运输护航舰队,司令部设在塞班岛。两支护航舰队的舰只总数少得可怜,只有16艘驱逐舰、五艘海岸防卫快速舰和5艘鱼雷艇,远不能应付美国“狼群”战术发起的袭击。    
    受东乡提督在对马海峡胜利的“毕其功于一役”的决战思想的影响,联合舰队新任总司令古贺峰一专心致志地梦想着一战而改变战争的进程。由于他是个讲求实际的人,他也明白成功的把握极小,但却又是日本最后的希望。3月8日,他发布了战斗计划,在挺进中的美国舰队一旦经由马里亚纳群岛或帛琉群岛或新几内亚闯入菲律宾海,联合舰队就全力出击。他高效率地开始集中日本的大部分海面力量。3月底,他下令把设在“武藏”舰上的司令部从帛琉迁往菲律宾。    
    “咱们一起出击,一起捐躯吧!”古贺对他的参谋长福留繁中将说,然后他们乘飞机飞往南方。他说,“山本死得正是时候”,他“羡慕他”。3月31日上午9时,他们分乘两架川西造四引擎水上飞机出发,朝西向棉兰老作3小时的飞行。但在飞抵菲律宾前,他们遇到暴风雨,古贺因飞机坠毁而丧命;福留因飞机在与暴风雨搏斗中耗尽燃料,被迫作了麦克阿瑟的俘虏。联合舰队不到一年失去了两位总司令,而且都是乘飞机在前线死去的。    
    1944年5月2日,根据天皇的命令,丰田副武海军大将被任命为联合舰队总司令。5月3日,东条和大本营向丰田发出“阿号作战”命令,或称“联合舰队必须遵循的紧急作战方针”,要求“集中大部分的决战兵力,一举消灭敌人的舰队,挫败敌人的进攻意图;预定以5月下旬为目标,在从中太平洋至菲律宾及澳大利亚北部一带海域捕捉敌人舰队的主力”。但是,“在准备阶段,除特殊情况外,要避免决战”。    
    在“阿号作战”开始之前,日本第一航空舰队布置在马里亚纳和加罗林群岛、澳大利亚北面以及菲律宾的作好战斗准备的飞机,共1188架,其中舰基飞机是360架。日军摆出一副决战的态势,准备同美国海空军在加罗林群岛西部海域决一雌雄。    
    正好,美国的下一个进攻目标是马里亚纳群岛中战略意义最大的塞班岛,由尼米兹将军指挥。与此同时,麦克阿瑟已经从新几内亚东路一直跳到该岛西北端的重要港口地区荷兰迪亚,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使11万日本守军完全出乎意外的两栖作战,从而朝他自己的目标菲律宾跨出了一大步。盟军军舰上怒吼的大炮把日军打得鸡飞狗跳,52万名盟军没有费多大气力就肃清了这个地区。麦克阿瑟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了一个极好的海空和后勤基地。    
    1944年6月6日,即欧洲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同一天,斯普鲁恩海军上将指挥的美国第五舰队从马绍尔群岛的马朱罗基地启航,以米彻尔海军中将为司令的第五十八快速航空母舰突击队为先导。这支突击队此时已有15艘航空母舰和956架飞机,紧接着是由535艘舰艇组成的两栖作战部队,载有127万名地面作战部队的官兵,其中2/3是海军陆战队,浩浩荡荡,向西北方向进发,直指马里亚纳群岛。    
    6月11日,美军第五十八突击队到达关岛以东200英里处。米彻尔命令他的舰基飞机猛烈袭击马里亚纳南部诸岛。日军飞机损失惨重,反击微弱,部分原因是,日本在中太平洋的一部分飞机被调到哈马里拉岛保护比亚克去了。    
    6月13日,米彻尔派出7艘新型快速战列舰去轰击塞班岛和附近的提尼安岛。14日,他派出两个航空母舰突击组去袭击硫磺岛和乳岛的飞机场,以切断日本本土同马里亚纳群岛的空中交通联系,从而完全孤立马里亚纳。另外两个突击组在群岛西南海域巡游,以直接支援攻击部队在塞班岛登陆。此外,还有若干潜艇在日本舰队附近进行监视活动。    
    马里亚纳群岛由一连串的热带火山岛屿组成,于1521年被麦哲仑发现。由于土著人使用的船只和他们的网具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把这个群岛命名为“三角帆之岛”。17世纪时,为了纪念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的未亡人奥地利的马里亚纳,才正式改名为马里亚纳群岛,但随着时光的流逝,西班牙的影响逐渐减弱。在美西战争中,美国占领了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关岛。几个月后,在1899年,感到伤脑筋的西班牙人把他们在卡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所占领的其他岛屿,以约4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德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日本人以“战胜国”之一的资格,从德国人手里得到这些岛屿,后来国联便把这些岛屿托管给日本。1935年,日本在马里亚纳群岛首府塞班建造了阿斯利托机场,稍后又在西岸建筑了一个水上飞机基地,在北端建造了一个战斗机机场。有些美国人指责日本违反国际联盟规约,把这个岛当作海陆两军基地,但那时岛上只有为数很少的军队。


第四部分 “一号作战”第48节 “一号作战”(1)

    鉴于盟军进攻势头越来越猛,日军在太平洋上的阵地节节失守,其海上交通线也更加难以维持。对此,敌酋东条英机大伤脑筋。于是,日本大本营便决定打通横贯中国大陆的交通线,使平汉、粤汉和湘桂铁路恢复通车,经由印度支那保持日本与南洋地区交通联系。同时,美国第十四航空队于1943年11月26日第一次袭击了台湾新竹的日本空军基地,使日本大本营更加重视中美空军的活动,决心要消灭中国的空军基地。    
    根据东条的命令,这个行动定名为“一号作战”,要求于4月下旬从黄河两岸发动攻势,一个半月打通平汉铁路。6月至9月打通粤汉和湘桂铁路。为了修复黄河大铁桥,恢复南北两岸的交通,日本大本营又命令关东军拨运铁桥、钢梁和架桥机械,由铁道兵在河南中牟县霸王城附近进行修复工作,同时还命令关东军拨运渡河器材和部分兵力,支援华北方面军。    
    这是东条在中国大陆上发动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故称“最后一跳”。这次作战地区从黄河到信阳约400公里;从湖南的岳阳到越南的谅山约1400公里;从衡阳到广州约600公里。在这条漫长的战线上,日军出动约50万人、10万匹战马、1万多辆汽车、1500门大炮、250架飞机。    
    面对着日军的猛烈进攻,蒋介石懵头转向,不知所措。随即召集军政要员紧急会议,要亲信们发表意见。    
    亲日派何应钦,对日军的意图了解得最清楚,作为总参谋长,他首先发言。“昨天同几位盟军高级军官在一起吃饭,”何应钦说,“他们向我转达了盟军对河南战局的看法。美方认为,东条看到欧洲战场上的苏军节节反攻胜利,太平洋上的盟军也发动了越岛进攻,海上交通线有被切断的可能,所以就企图打通大陆交通线,以便配合海上作战,另一方面可与孤悬在南洋的日本兵联系起来。”    
    对于何应钦的看法,蒋介石不置可否,问道:“还有吗?”    
    国民党空军头目周至柔说:“大致情形是这样的。昨天几位美国空军朋友也对我说,日军这次攻打河南,在于决定执行一个早已准备的企图,就是开放从东北到广州与越南的直接铁路交通线。因为盟国的潜艇与空袭一天天加强,日军在沿海的移动很受影响,而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在铁路沿线的活动更使日军伤脑筋。日本占领军有如一块紧张的皮,远布于东南亚,急需一道安全的输血管,而它在中国的占领区已不再是安全的了。”    
    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