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倾华+番外 作者:倾弦影(晋江2014.3.1完结)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因为有暴、乱两字结果被锁了,之前被卡了多天的H还是不要放了T_T
☆、第一百三十一章 挑拨
翌日清晨,她刚刚醒来,察觉到背后温暖的身躯顿时一怔,想起他昨夜的揶揄——
“如果心儿喜欢,以后睡觉都抱着我如何?”
忙于正事,临睡前还不忘她眷恋的拥抱,她心中一暖,深怕他的手会酸麻,小心翼翼移开,转身望着他,男子温润的气息起伏着,那沉睡的容颜美如冠玉,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上投下一层淡淡的阴影,哪怕是睡着,他的面上仍带着淡淡的笑意,似乎抱着她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她笑了笑,伸手描绘着他的轮廓,粗浓的墨眉,细长的眼,挺直的鼻子,薄唇红艳,似乎继承他母妃的温柔和美貌,肌肤微微闪着润玉的光泽,那眉宇之间又有几分像他父皇,想起皇帝的种种劣行,她用力抚着那眉毛,似要将那眉宇间的气息抹掉,他的睫毛忽地一动,眯眼瞧着她,唇边的笑意若有似无。
那青葱白指顺着鼻尖落到脸颊,那指下的肌肤白皙光滑,几乎可以与女子媲美,这触觉令她眼睛一亮,捏了捏又戳了戳,他受不住痒,陡然笑出声来,“心儿,你这是嫉妒我比你美,想要捏扁我这张脸吗?”
方才她只是好奇他的脸比林云那张人皮面具如何,想不到有过之而无不及,当下叹道:“该嫉妒的是林云,而非凌云心。”
“原来如此,”他叹息一声,难掩的失落,“我以为你会沉迷于美色有所行动,想不到无动于衷。”她脸上飞上一朵红云,讪讪道:“你希望我没洗漱就吻你吗?”他眸光一闪,低笑道:“那么,等心儿洗漱后可以亲我。”
“想得美!”她气恼捶了他一拳,也不知从何时起,他越来越油嘴滑舌,揶揄调侃一律不差,比从前风趣幽默却又令她时常咬牙,面上虽气恼,心里却满怀欣喜,恍惚觉得他成熟了不少,睿智淡定远胜于从前,对她的包容也越来越多,这令她日益欣喜,甜得心里暖融融的。
他笑了笑,修长的手指抚过她脸上的红霞,满目眷恋道:“真希望每日醒来就看到心儿,若年年岁岁,朝朝暮暮都如此,夫复何求?”
被那温柔的目光望着,她心里怦怦直跳,猛然推他起床,当他迈过屏风,她已是满面霞光。
两人洗漱后,一起用早膳,想起兆王说他胃不好,她特意观察了一下,发现他起初的确吃得很慢,连忙关切道:“怎么,胃不舒服吗?”他淡笑一声,“只是小病,不必担心。”
她伸手握住他的手,叮咛道:“澈,为了我们的将来,你一定要有健康的体魄。”他眉眼一弯,笑得有几分促狭,“嗯,为了我们的将来,我会注意的。”
她不知他笑什么,想到某个字面下的意思,当即又捶了他一下。
一顿早膳吃得很欢乐,转眼又到谈论正事的时候,两人坐在案前,他翻阅着兵部暗中传来的消息,对朝廷调度给兆王的三万兵马格外留心,看到上面的名单皱眉沉思,她见状忙道:“怎么,这些兵马有问题吗?”
他淡笑道:“没有问题,其中大部分都是上次随我前往夷州的精兵,足见父皇对此事的重视,但抽调帝都的精兵最多,现在我只怕稽州的暴/乱只是调虎离山之计,有心人真正算计的是帝都。”
她自然明白这有心人指的是“萧誉风”,当即道:“魔教在沧州的分堂并不多,彗州是夏侯祈的地盘,分堂更是屈指可数,泽州并不清楚,昙州云英郡的千夕膳是晏女侠逝世之地,魔教中人避而远之,但不排除其他郡有分堂,除此之外便是央州,它与沧州隔着万重大山,根本不足为惧。”
“央州虽不足为惧,那么彗州呢,你确定平淮王对我父皇忠心耿耿?”
“……”
说实话,如今的夏侯祈令她越来越看不透,但她仍然心存侥幸,对他怀有一丝感激,“他那么聪明的人,应该不会犯傻起兵造反吧?”
他眼睛一眯,眸中冷光犀利,道:“越是聪明越不能安于现状,审时度势是他的优点,但关键时刻做墙头草却是致命的杀招。”
“你是怕他会和萧誉风联手?”
“是,相信我父皇对他长久的打压,他心中积怨已久,如同稽州的难民一般,日积月累,那些怨气终有一日会变成滔天大火毁灭一切。”
“那该怎么办?”
“这次抽调的人马应该抽调他的部分旧识,比如左右羽林将军,原随我的风纪将军这次依然随行,实则该随行的应该是羽林将军曲蔚,他跟平淮王关系不错,身负守卫帝都要职,撤换后自然少了一个顾虑。”
“那你赶紧写信通知兵部的人。”
“好。”
她研墨,他提笔写信,当日一封信飞快传到兵部。
与此同时,太白酒楼正在进行一场酒宴。
一身黑衣的男子坐在桌前,修长的手指轻叩桌面,一派等闲之态。
坐在他对面的锦衣男子举起酒杯浅尝一口,琥珀色的眸子微起波澜,轻笑道:“这酒不错,萧教主真是眼光独到。”
萧誉风目光灼灼,举杯轻笑:“采以秋露造酒,味最香冽,这就是近来帝都王公子弟谈之色变的‘秋露白’。”
那一夜,太子因为献上此酒的内侍刺杀导致被废,帝都的贵族们对此避讳莫深,闻酒色变,无人敢饮。
萧誉风偏偏用此酒相邀,这当中到底有何用意,那夜之事他又知道多少?
夏侯祈暗自思量,面色不变,轻轻笑道:“想不到萧教主对酒颇有见地,本王之前还以为萧教主跟那些江湖草莽一样,不想见多识广,博识多才,真是令人意外!”
萧誉风见他左顾而言他,当下笑道:“我以为王爷同那些贵族子弟一般,闻酒色变,岂知王爷神态自若,真是令人佩服!”
“萧教主说笑了,本王久经沙场,历经生死之战,怎会闻酒色变呢?”
“也是,像王爷这样的人怎会害怕呢!”
一个装作糊涂,一个故布疑阵,两人相视而笑,举杯对饮,此间心思百转。
夏侯家三阁历经的种种,离间他和凌云心,他怎会忘记这一切来自谁的杰作,面笑心不笑是他此刻的写照。当然,最令他愤恨的是此人的离间,当初若晚个几天,他们早已离开帝都,她已经嫁给他为妻,境况已然不同,怎会落到现在孤家寡人的下场?
夏侯萱不似从前的殷勤,宫中甚少有消息传来,而凌云心早已视他如敝履,两人今生再无牵手的可能,是眼前这人毁了他精心安排的一切!
他笑着,那笑意越来越冷,冷声道:“萧教主今日只是找本王喝酒吗?”
萧誉风赫然放下酒杯,他等的就是这一句,当下轻笑道:“自古以来,识时务者为俊杰,良禽择木而栖,像王爷这么聪明的人,应该明白这点。眼下朝廷势力混乱,太子被废,暴、民作乱,整个皇朝岌岌可危,王爷应该审时度势,另辟明路。”
“审时度势,另辟明路?”夏侯祈笑了笑,“萧教主给本王的是康庄大道吗?”
“也许现在不是,可谁又能保证将来呢?”
“等萧教主有那么一天时,本王自然会另辟明路。”他起身潇洒离去,萧誉风冷声一笑,目光飘远,“会有那么一天。”
夏侯祈一回到听郦别院,随即招来巫云隐,屋门紧闭,两人于屋内密谈。
“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一切都在王爷的意料之中。”
“关于朝廷眼下的形势,你有何见解?”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良禽?贤臣?”他怒而发笑,“在皇帝眼中,本王是忌惮的臣子,这四字与本王根本不搭边!我们夏侯家为皇朝牺牲了多少,皇帝又是如何对待我们?”
他眼里怒意上涌,二十岁夷州一战成名,随后五年被雪藏,再度率兵征战,皇帝暗下杀招,调度的并非精兵也就算了,边疆即将失守多次寻求支援,皇帝视而不见,他眼见数十万只剩下不到一万的将士,日日饱受良心的谴责,看着昔日麾下的将士变成一具具尸体,他心里有多痛就有多恨,为将士的亲人悲痛,为皇帝的猜忌不仁而恨!
那一战改变了他的一生,曾经那个与凌云心谈笑风生的不羁男子,爱她胜于一切的男子已经彻底死在战场上,永远也回不来了!
“在我看来,贤臣只是愚忠,不如忠于自己,选择自己的命运!”
“皇帝并非贤主,但有一人必定会成为明君,他占尽天时地利,只差人心所向。”
“谁?”
“凤王皇甫策。”
夏侯祈忽地一笑,伸手摸摸脸颊,那人打的那两拳,御花园那一推真是印象深刻,曾经被他视作温顺的羊,现在越来越像是狡猾的狐狸。
“出身于帝皇之家,的确是占尽天时地利,这是命太好的缘故,与他的将来无关。”
“王爷,相信我,守得云开见月明,将来若是他继位,这天下定然是另一番景象。”
“呵,你也相信帝星的传言?”
“无关天命,六岁作《君臣论》,夷州的战役,你也是亲眼见识过的,若说他命好,那也是他自身聪慧睿智造就,无关乎其他。”
“看来他不止长得讨喜,连为人也深得人心,所以你认定他会是贤主,”他笑了笑,“不过,你似乎忘了一点,这个贤主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他意味深长道,巫云隐忽然垂首,轻叹一声,再无言语。
翌日夜间,一只鸽子飞向重光殿,当值的守卫取下鸽子脚下的纸条直奔殿内。
凤王皇甫策接过纸条看了半晌,那是来自兵部的消息,原调度行令不变,羽林将军风纪仍随行,其他人的调度仍按原预案执行,这当中不止有殷相的缘故,更有皇帝的首肯,一切似乎早已注定。
“还是晚了一步。”他长叹一声,有些失落,凌云心似是料到几分,随即提议道:“既然调度未果,不如从萧誉风那边下手,这一年来,魔教和圣教是在是太平静了!”
他莞尔一笑,“你想让萧誉风后院起火?”她狡黠一笑,“他能让朝廷如此,本姑娘为何不能效仿?”
“眼下我在明,敌在暗,你甚至不清楚魔教分布在帝都的势力,贸然前去只怕有危险。”他皱眉,“不如说出你的想法,我让曦禾他们执行。”她赫然摇头,“眼下他们正着力对付殷相,一举一动都关乎兆王与稽州的暴、乱,千万不能分心,否则你筹谋已久的计划会前功尽弃。”
她握紧他的手,郑重道:“为了你母妃,为了天下的百姓,请以大局为重。”
他郑重颔首,“我会的。”
两人相视一笑,两只手紧紧交缠在一起。
绍光廿八年十一月十八日,兆王皇甫奕率军三万前往稽州,皇帝以及朝臣相送。
绍光廿八年十一月十九日,凤王皇甫策开始上朝,参与朝政,殷氏一党开始惶恐。
绍光廿八年十一月二十日,殷相为太子翻案,状告国师阴司,结果反被告发贪污一事,同一日,刘昭容告发殷后暗中扎小人诅咒皇上,皇帝龙颜大怒,当即废后,并将殷相关入天牢。
绍光廿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殷相罪证确凿,被凌迟处死,此事株连数千人,皇帝震怒,被处死的有上百人,被发配边疆的上千人,永不回帝都。
经历此事,朝廷震荡,皇帝立谁为太子已成为稳固人心的根本……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百三十二章 威胁
殷相一事震荡朝廷,涉及的官员不在少数,再加上南方稽州的混战,朝中人心惶惶,因兆王远赴稽州,皇帝欲让国师阴司监国,未想阴司推拒,以夜观天象,天命所归为由,让凤王皇甫策监国,鉴于殷相一事,皇帝深感外氏专权会为祸朝廷,而皇甫策孑然一身,并无母系一族的支援,当下答应下来。
绍光廿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皇帝命凤王皇甫策执掌尚书令,执行皇帝的政令,同时,上朝的皇甫策提出提拔年轻的官员于门下省、中书省上任,这意味着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真正做到三权并立,相互制约,不似从前的中央集权,任殷相一人颠覆朝纲,皇帝同意此事。
绍光廿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新上任的丞相魏尚在朝上谏言,建议皇帝立太子以保朝局的安稳,皇帝望着诸位皇子,一时犹豫不决,国师阴司提出天命之言,皇帝想立皇甫策为太子,奈何朝臣谏言,以半年前古陶里一战说事,说凤王重女人轻三军非王朝之幸,皇帝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