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正午–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





安禄山兵起;河北尽降;以至于唐玄宗哀叹:〃河北二十四郡;怎么就颜真卿一个忠臣!〃即使与安禄山同宗的安思顺;也是忠于唐朝;事前不断向玄
宗提醒安禄山要造反;虽然事后由于哥舒翰造假;使玄宗怀疑安思顺和安禄山暗中勾结;下令杀掉安思顺兄弟;但当时〃天下冤之〃;他们最终仍是
唐朝不叛之臣。而且;以李光弼为最;在唐王朝最危急的时刻;〃九夷四蛮〃出身的将军们;包括哥舒曜、白孝德、李国臣、白元光、荔非元礼等人;
舍生忘死;力赞唐室;时至今日;他们的忠勇行节;仍旧令人感动;千载之下;依能使人至于唏嘘泣下。
  李光弼的父亲李楷洛;原本是契丹奠长。武则天统治时期;内附唐朝;官至右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吐蕃侵袭河源;李楷洛率精兵抵御。临行前
;老头子不知怎有了预感;对人讲:〃灭了来袭的吐蕃贼;我也回不来了。〃果然;平贼之后;李楷洛于回师途中病死;真正是〃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唐
廷大力褒扬;赠营州都督;谥忠烈。
  李光弼烈士子弟;自幼就不象一般孩子一样嬉闹玩耍。少年时代起;李光弼就精于骑射;性格严毅刚果;不苟言笑;让人一见肃然;营中上下皆
知这是个有远大志向的好苗子。
  李楷洛死后;李光弼袭父封爵;在河西节度使王忠嗣手下任府兵马使;充赤水军使。王忠嗣一直慧眼识人;对李光弼另眼相待;他常常对人讲:〃
日后能代我统兵的;非光弼莫属。〃由于在击破吐蕃、吐谷浑的战斗中屡建战功;唐廷进封李光弼为云麾将军。当时的朔方节度使安思顺推荐李光
弼为副使;知留后事(统管全部军备后勤事务)。由于李光弼一表人才;为人磊落;安思顺想把女儿嫁给他。〃光弼引疾去〃;推托自己有病;没有答
应这门婚事。由此;就可以见出李光弼出道时就有深谋大略;不把自己陷入这些权臣大将的关系网中;这样;才能一心尽忠朝廷;免受私人的利诱恩
惠。素与安思顺不和的哥舒翰知道此事后;大竖拇指赞叹李光弼是个汉子。当其时也;安禄山、安思顺兄弟权倾朝野;平常人想巴结他们都没门;而
李光弼意坚辞不做〃乘龙快婿〃;志节确定不同反响。为此;哥舒翰〃异其操节〃;上表朝廷;征入京城为武官。
  哥舒翰镇守潼关时;唐玄宗心中也打鼓;同时拜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收兵河西。临行之前;玄宗问郭子仪有何良将可以推荐;郭子仪马上就说
出李光弼的名字。唐廷制下;以李光弼为云中大守;兼御史大夫;充河东节度副使。天宝十五年三月;李光弼以五千兵马与郭子仪合军;东下井陉;收
复常山郡。史思明叛军来援;李光弼数出奇兵;贼军连败;唐军趁机攻拨赵郡。四月;唐廷又拜李光弼兼范阳长史、河北节度史。七月;李光弼率军又
在常山的嘉山一带大破安禄山属下史思明、蔡希德、尹子奇三大将;斩首万余;生俘四千。史思明 露发徒跣;只身一人逃往博陵。至此;河北大半
郡县重为唐军所有。
  首伐连捷之时;李光弼清醒认识到;范阳是安禄山老窝;应该先予攻克;绝其根本。计划未行;哥舒翰潼关败迅传来;唐玄宗逃往蜀地;一时间军
心大骇。唐肃宗李亨即位后;马上派使臣授李光弼为户郎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光弼临危受命;立即提五千兵马赴太原。
  当时;节度使王承业慌于军政;侍御史崔众在太原主持军事;平时根本不拿王承业当回事;参见这位上司时也时常着甲提枪;随便闯入;没有一
点上下尊卑规矩。李光弼听说此事后;本来就对崔众很反感。朝廷令下来;依理崔众应把所部兵马全部交予李光弼掌管。赴营参见新上司时;估计是
牛逼已成习惯;崔众骑马率兵士与李光弼会面;双方队伍相交;崔众仍旧大大咧咧安坐马上;根本不行参见礼。李光弼大怒;喝令左右当众把崔众拿
下;绑缚关押。刚把崔众推走;朝廷中使赶到;说有任命崔众为御史中丞的诏书;又问众人崔众在哪里;要他跪地听封。李光弼答言:〃崔众有罪;已经
关起来了!〃中使连忙拿出朝廷敕旨给李光弼看。
  〃现在要处斩的;只是侍御史崔众。如果你宣读制命封他为中丞;我就斩中丞崔众。如果朝廷有旨拜他为宰相;我就斩宰相崔众!〃李光弼斩钉截
铁;掷地有声。〃中使惧;遂寝之而还。〃兵荒马乱;大将在外;有生杀矛夺之权;这位公公胆小得聪明;赶忙回朝复命。转天;李光弼大树兵仗;在军中
当众斩杀崔众;威震三军。这崔众也是倒霉蛋;撞在李光弼刀下;成为李将军树威立势的牺牲品。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史思明等人率十万多叛军向驻扎太原的李光弼军发起攻势。当时;唐军的精兵锐卒都被征调到朔方军保卫唐
肃宗;李光弼手下士卒连一万都不到。面对十倍于已、来势汹汹的劲敌;众将都建议修城凭固;坚守以待外援。惟独李光弼有自己的见解。〃环城四
周有四十里;现在派城内兵民大修城池根本就不现实;敌人马上就杀至城外;到时大家筋疲力尽;连御敌的力量都没有。〃于是;李光弼亲率士卒百
姓;在城外掘壕沟为守;又下令挖堑沟数万;周围将士也不明就里;只能依命而行。
  史思明到太原城前信心百倍;对诸贼将说:〃李光弼弱兵不过一万;太原可屈指而取;然后我们鼓行而西;直攻河陇、朔方两军;再无后顾之忧!〃
没想到;刚要攻城;李光弼派人先以二百人才能挽动的巨型抛石车猛砸大石;一顿乱轰;叛军有一、两万人被砸成肉酱。史思明指挥兵士搭建飞楼;
用木幔围起;在中间堆土成山;想凭土山临城进攻。李光弼兵士从下面把土挖空;土山轰塌。如此数合;史思明知道确实遇到劲敌;再也不提连战速
决的事情。
  史思明在城外张灯结彩;大宴兵士;又让戏子在台上扮成逃跑的唐玄宗;一来刺激城内固守唐兵;二来给叛军当〃宣传队〃;鼓舞士气。戏演到一
半;台上的几个戏子忽然不见——李光弼派人从先前挖的堑沟壕洞一直钻到戏台上;掏空地层;戏子们自然就掉了下去。没多大功夫;几个戏子就
被推到城头;咔咔几下;涂满化妆油彩的脑袋就被扔了下来。〃思明大骇〃;把自己的统军牙帐赶忙迁到距城很远的地方。叛军走动时;也个个眼睛紧
盯地下;惟恐不小心自己也掉到下面的窟窿里面;脑袋搬家。
  相持之中;李光弼派人遍挖城外地下;可以说是中国军事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地道战〃——只不过唐兵不是躲在里面放冷枪;而是把叛军营
地的地下全部挖空。见时机成熟;李光弼假装城内粮尽;派人向史思明〃约降〃。〃思明兴奋过望〃;眼见在约定的时间有唐军将领手执白旗出城;忙下
令兵士放仗准备迎降。脸上笑容还没消失;史思明身后军营忽然发出巨响;随即声声惨叫——军士集结后;地面再也承受不住重量;纷纷〃塌方〃;几
千叛兵糊里糊涂全被活埋。再一转头;城上城下唐兵鼓噪大喊;精骑突出;一下子就杀掉近万名叛军。史思明下破了胆;转身就逃。唐军乘胜追击;斩
首七万余级;获军资粮草无数。此次大胜后;唐廷迁李光弼为司空;封郑国公。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李光弼又代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不久;又为天下兵马副元师。
  滑汴节度使许叔冀屡战不利;向史思明投降;唐军形势转恶。有人建议增益陕郡兵力;速保潼关。李光弼不同意;说:〃两军相敌;尺寸之地必争。
今弃五百里地而退守潼关;贼军益地;威势更强;不如移军河阳;北阻泽、潞;胜则出;败则守;表里相应。〃同时;他又做出悉空洛阳城的决定;让全
城官吏居民全部出城避寇;派军兵运送守城军备于其中。
  史思明军队到偃师;李光弼全军赶赴河阳。双方在石桥相遇;时值黄昏;李光弼令军士持火炬慢慢行进;坚甲利矛;叛军忌惮李光弼威名;没有
人马敢突前进犯。史思明军驻扎于白马寺;南不出百里;西不敢犯宫阙;只敢在河阳南筑月型城;挖战壕与唐军相持。十月;贼军攻城;李光弼指挥得
当;斩千余人;生俘五千多人;叛军掉入河中又淹死好多。
  南城方面;唐将李抱玉也使〃诈降计〃;忽然出兵击袭;又杀伤不少贼兵。唐将荔非元 礼在羊马坡大破贼军。各路贼军虽溃败;毕竟是燕山锐卒;
很快又整合在一起;劲兵三万;全力进攻北城;很有决一死战的气势。唐军城内兵少得可怜;全赖李光弼指挥得当;或给五百兵;或给三百铁骑;或给
几十匹战马;又临阵重赏英勇之士;杀掉几个退兵败卒;使得唐军有必死之心;望旗而进;一举斩敌万余;生擒八千;俘获敌军大将三人。
  战事正酣其间;还有一个小插曲。李光弼手下大将荔非元礼守羊马城。战事胶着之时;李光弼命令荔非元礼悉兵出战。贼将周挚指挥八道兵马;
一边填平壕堑;一面疯狂进攻。荔非元礼乍开城门一冲;敌兵小却。毕竟贼兵人多势众;攻意正盛;荔非元礼认为此时不是派精骑突阵的时机;就摇
旗令步兵回阵;示弱诱敌。李光弼大怒;派人召荔非元礼回师营;想当众杀掉以明军法。荔非元礼对传令兵说:〃我正在战斗中;来不及见主师;请回
禀一声;破贼后我马上去!〃在栅后望着贼军越来越近;荔非元礼对手下将士说:〃李公刚才派人召我;是以为我们刚才怯战;要斩我以示众。现在应
该拼死一奋;战死有名;以免因无功而受戮于军营之内。〃说完;荔非元礼下马持刀;身先士卒;瞋目冲前;身后将士感奋;左右砍刺;无不以一当十;
斩杀数百敌人;势不可当。贼将周挚见势不妙;慌忙遁走。(荔非元礼的兄弟荔非守瑜也是英雄。安禄山大兵初起;一路锋锐无比;所向皆捷;惟独行
至婴子谷;荔非守瑜只身一人;蹲地而射;竟射杀数百贼兵;还有几支箭从安禄山乘坐的大军车窗旁嗖嗖飞过;吓得安禄山率从人绕道而行。荔非守
瑜箭尽;又不愿被叛贼生擒;投河而死;十足血性。)
  南城的史思明仍不知北城军败;还在指挥叛兵猛攻。李光弼驱赶八千多俘虏临河〃展览〃;当众杀掉数十人恐吓敌军。剩下的俘虏大惧;纷纷跳
入河中往南岸游;唐军刀砍箭射;几乎一个不剩全部报销。见此;史思明又率军败走。
  每次大战前;李光弼都插一锋利短刀于靴中;有必死之心;对属下讲:〃我位居三公;绝不会活着被贼军俘虏;誓死报效朝廷!〃至此;见敌军退败
;李光弼西向天子所居方向拜舞;〃三军感动〃;欢声震地。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唐廷又加封李光弼太尉、中书令。李光弼率军进围怀州。史思明率兵来救;再三为唐军所败。史思明扬言要渡
黄河断绝唐军粮道。李光弼驻军野水度一带平地;四周竖立木栅为营垒。白天时;李光弼率兵巡营。当晚;他卒随从驰还大本营。临行前;他留牙将雍
希颢留守;嘱咐说:〃贼将高晖、李日越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今夜史思明一定会派他们来此劫营。你留守此地;切勿与他们交兵。敌人如果投降;就和
他们一起来见我。〃听此一席话;李光弼属下都摸不着头脑;以为主师操劳过度;语无伦次。
  史思明听谍报说李光弼在野水度;忙派人把李日越叫至面前;下死命令说:〃李光弼驻守平地;你以五百重甲骑兵今夜进袭把他擒来。否则;别
来见我!〃
  李日越得到命令后;乘夜急驰;进攻唐军营垒之前;他高声喝问:〃李太尉在吗?〃唐军守兵回答:〃已经走了。〃又问:〃你们有多少兵在营中?〃回
答:〃一千人左右。〃又问:〃谁为主将?〃答:〃雍希颢。〃李日越顿时来个透心凉;良久;他对属下说:〃今夜下死命令派我来擒获李光弼;现在冲进去;最
多抓住个雍希颢;回营也会被处死!〃于是李日越一箭未发;下马请降。雍希颢喜出望外;忙带领这位勇闻三军的敌将回营;受到李光弼热情接待;朝
廷马上授以金吾大将军之职。史思明账下大将高晖得知此讯;也带人归降唐军。
  众将佩服之余;也很不解;就问李光弼;〃您降附这两个敌军大将怎这么容易?〃李光弼说:〃史思明屡次攻城失败;就想与我军平地野战。他听说
我当天扎营在外;觉得我正中其计;连夜派李日越来袭擒我;肯定下死命令给李日越。雍希颢无名之将;李日越抓他回去肯定不免一死。人情惧死;
李日越不得不降;高晖勇斗名声一直在李日越之上;听说李日越获授大将军之号;他怎能不动心来降呢!〃众人大悟。
  唐朝诸军毕集怀州城下后;决开丹水倒灌入城。贼军顽抗;久攻不下。李光弼又使〃地道战〃;派人挖洞偷偷入城;得到敌军口令;潜上城楼;然后
站在城墙上大呼;大开城门。唐军一涌而入;立克怀州;擒俘安太清等三位贼军大将。
  对唐肃宗有拥立之功的大太监、观军容使鱼朝恩轻信史思明散布的假消息;认为贼军思乡厌战;想要李光弼等人立刻收复东都洛阳。李光弼
账下大将仆固怀恩也暗中嫉恨主师之功;对鱼朝恩大加附合;数次上表说贼军可一举攻灭。李光弼对形势十分清醒;上奏说:〃贼锋尚锐;请候时而
动;不可轻进。〃朝廷不听;派中使督战;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