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正午–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





  〃以我们大周军之强盛;破刘崇如以山压卵耳!〃柴荣又言。
  〃不知陛下能为山否?〃老冯阴不阴阳不阳又来一句。
  虽然心中不悦;周世宗心内已下决定;对老冯未加理会;执意要亲自出征刘崇与契丹军。同时;柴荣诏令天雄节度使符彦卿(柴荣老丈人)、
镇宁节度使郭崇(即郭崇威;为避郭威名讳;改名郭威)、河中节度使王彦超、宁江节度使樊爱能、清淮节度使何徽、义成节度使白重赞等大将
各率本部兵马;前往潞州方向奔赴。 北汉王刘崇没有料到柴荣年青人自己会亲率大军前来。他伙同契丹大军;过潞州(今山西长汉)不攻;引兵南
向;想直趋中原直克汴梁。当夜;北汉、契丹联军在高平(今山西境)屯军。公元954年4月20日;刘崇一觉醒转;才知道周世宗亲统军队已经行到近
前;并受到后周前锋军的猛烈进攻。
  北汉军虽受小小挫折;并无大碍;刘崇指挥军队慢慢后撤;退往巴公原(今山西晋城附近)。周世宗惟恐北汉主力就此不战而退;忙下令诸军
急行军集结准备总攻。由于后周大将刘词的后军未至;军中疑惧;将士怯战。周世宗〃志气益锐〃;命白重赞、李重进统左军居西;命樊爱能、何徽统
右军为东翼;又命向训、史彦超二人为中军;与北汉军对阵。北汉军当然不是软蛋;〃颇严整〃;刘崇自己居中军;猛将张元微居东翼;杨兖的契丹军
为西翼;虎视耽耽。
  周世宗亲自乘马临阵督战;只有他姐夫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率一部禁军护驾。
  由于周军的后军未至;人数上明显少于北汉、契丹联军。关键时刻;刘崇后悔召契丹兵助战;对左右将领说:〃根据经验;我认为周军很容易被
消灭;我们汉军一军即可破敌;不仅能完全消灭周军;还可让契丹人心服。〃诸将纷纷点头。于是;刘崇派军使对契丹主将杨兖说:〃周军现已与我们
汉军对阵;形势大明;不烦契丹军士助战;请您率军登高观战;欣赏汉军如何奋勇杀敌〃。杨兖是百战将军;回劝北汉主刘崇不要轻敌;但既然对方不
让自己的军士参战;他也乐得其便;慢移军阵;给北汉、后周军打仗腾地方。
  本来天刮北风;忽然转刮南风;北汉的枢密使王延嗣让司天监官员劝刘崇说:〃此刻正乃决战之时。〃文臣王得中扣马劝谏:〃风势转吹我军;万
不可轻出。〃刘崇大喝;〃我意已决;老书生勿妄言;再胡说就杀了你!〃言毕;他令旗一挥;指示张元微东翼骑兵发动进攻。
  北汉大将张元微乃出名的骁勇猛将;其属下骑兵战斗力极强;因此;合战不久;周军大将樊爱能、何徽就〃引骑兵先遁;右军溃。〃后周右翼步兵
没马逃不快;〃千余人解甲呼万岁;降于北汉。〃此时;周军形势万分危急;刚刚开仗;右翼军就被对方干掉;等于是卸掉了一只臂膀。〃帝(周世宗)
见军势危;自引亲兵犯矢石督战。〃硬着头皮;不上也得上。只要柴荣战马一掉头;周军必败不可。
  宋太祖赵匡胤当时还只是张永德鞍下一名禁军中级将校;他向同伴大呼:〃主危如此;吾辈怎能不誓死以战!〃同时;他还对张永德讲:〃贼兵气
骑;力战可破。您指挥手下神箭手登高为左翼;我率军为右翼;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于是;二人各将两千兵;分别进战。这两大将军〃身先士卒;驰犯
其锋;士卒死战;无不以一当百。〃后世史书多言宋太祖英勇;其实大多是宋臣拍自己老板马屁;假若周世宗拍马先遁;再有二万个赵匡胤也不顶事。
此外;周朝的禁军将校马仁瑀、马全义等人也率众蔽翼皇帝;反复陷阵;最终保住周军中军和左军阵角不乱。
  刘崇望见黄龙伞盖;确定柴荣真在军中;就死命褒赏初战得胜的大将张元微;催他乘胜进兵。福无双至。张大将军拍马而前;一马当先;正要冲
入周军军阵;战马失蹄;一下子把张大将军甩入周军士卒脚下。现实不是小说和电影;未等张元微〃鲤鱼打挺〃;周军的长枪大刀密密麻麻朝大礼包
一样甩到自己阵地里的敌将扎砍过来;张大将军顿时成了一堆碎肉。〃北汉军由是夺气〃。
  〃时南风益盛;周兵争奋;北汉兵大败。〃刘崇亲自高举红旗收兵;但兵败如山倒;溃不能止。起先被〃礼劝〃入高地观战的杨兖及其手下契丹兵;〃
畏周兵之强;不敢进;且恨北汉主之语;全军而退。〃
  收集残兵败将;刘崇发觉手下兵马连一万人还不到;三分之二的主力皆被周军干掉。未待喘息;周军后军刘词又杀入战场;与世宗皇帝合兵;乘
胜追击;基本把剩下的北汉军包了饺子;〃辎重、器甲、乘舆皆为周师所获。〃幸亏刘崇有契丹人赠送的黄骝宝马;从雕窠岭(高平西北山间)的小
路狂逃;驰离杀戮战场。夜间迷路;刘崇又受村民骗指方向;走了好大一段冤枉路。一路之上;老头子苍惶狼狈;往往刚刚驻马想吃口干粮;就听见有
人高呼〃追兵〃;立刻上马又逃;〃昼夜驰骋;殆不能支;仅得入晋阳。〃回国后;老头并不发丧自责恤军;反而为他的黄骝马用真金白银上好檀木修造
了一个专用大马厩;〃食以三品料;号自在将军。〃转年;刘老匹夫既病死;时年六十;其子刘承钧袭位。刘承钧继位后也曾发兵入冠;又大败而归;契
丹人此后再不对这个〃儿皇帝〃施以援手;〃无复南侵之意〃。北宋开国后;出兵灭掉北汉。
  全歼北汉兵后;周世宗发现起先投降北汉的一千多士兵还活着;〃皆杀之〃。这帮东西确实没用;临阵投降;罪过不可谓不大。更可恨的是临阵奔
逃的樊爱能、何微二人;他们〃引数千骑南走;控弦露刃;剽掠辎重〃;跑就跑了;抢劫自己人的后勤部队却精神十足。世宗皇帝连派数名近臣和禁军
军校〃追谕止之〃;根本不听。乱军还杀掉好几个御使;扬言:〃契丹大至;官军败绩;余众都投降了!〃甚至周军后军刘词急赴军阵;樊爱能还〃劝阻〃刘
大将军不要前往。刘词不从;〃引兵北向〃。
  五代乱世的骄兵悍将;樊爱能、何微这样的是其中〃典型〃。高平之战时的后周世宗柴荣;情势与先前与郭威对阵的后汉隐帝其实完全一样;新
皇之位摇摇晃晃;属下将领三心二意。如果柴荣像刘承祐那样怯懦无计;结果肯定逃不出〃兵败身死〃四个字。
  大战胜利后;对于如何处理樊爱能等人;周世宗一时还不能下决定。大白天;他躺在行宫营帐中;召其姐夫张永德商议。 张永德官为统率禁军
的殿前都指挥使;又是世宗姐夫;自然直言不讳:
  〃樊爱能等人素无大功;洝敖陬幔煌邢忍樱凰牢慈稹1菹路接髌剿暮#惶染ú涣ⅲ凰溆行芰‘之士;百万之众;安能得而用之!〃
  世宗皇帝闻言;正中下怀;掷枕于地;大呼称善。
  于是;周世宗置酒高会;遍引诸将。酒刚一巡;世宗赫然大怒;起身指骂樊爱能、何微等人:〃汝辈皆累朝宿将;并非不能用兵为将。此次一战即
逃;实是想以朕为奇货;卖与刘崇。果非如此;为何朕亲自入阵;刘崇大军便败!汝辈万死;不足以谢天下!〃言毕;周世宗命禁卫军立擒樊爱能、何微
等当天临阵脱逃的中高级将校七十多人;推出斩首。同时;他又立升当时奋勇进击的军将士卒;〃由是骄将惰兵;无不知惧。〃郭威临死见四人〃托孤〃;
樊爱能、何微正是其中之二;他们不仅是京城大将;又都身兼军镇节度使。受先帝如此寄重;高平大战如此表现;二人也是该杀。
  此次高平大战;后周世宗柴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不仅树立了自己的威望;也拉开了他统一战争的大幕。〃帝(柴荣)违众议破北汉;自是政
事无大小皆亲决;百官受成于上而已。〃真正实施一人独裁政事;周世宗可谓不容易。同时;实战过后;周世宗终于看清京城兵士都是多年〃关系户〃
子弟;赢老者居多;又骄蹇不用命;〃每遇大敌;不走即降〃;后汉失国;实是这帮草包坏事。由此;他命赵匡胤等人涤汰冗军;简选兵士;〃又以骁勇之
士多为藩镇所蓄;诏募天下壮士……由是士卒精强;近代无比。征战四方;所向皆捷。〃
  坐稳帝位;周世宗朝廷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治河、通漕、扩建汴梁都城;并命大臣们以《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开边策》为题;各抒
已见;广开言路;以削平天下;恢复唐僖宗之前的中华境土。同时;为了富国强兵;周世宗对佛教加以禁抑;下诏称:〃释氏贞宗;圣人妙道;劝世劝善;
其利甚优……(然而)僧尼俗士;自前多有舍身、烧臂、炼指、钉截手足、带铃挂灯、诸般毁坏身体、戏弄道具、符禁左道、妄称变观、还魂
坐化、圣水圣灯妖门之类;皆是聚众眩惑流俗;今后一切止绝……〃诏下;后周境内当年就废寺院三万多;僧尼还俗六万多人。不久;〃唯物主义〃者
周世宗又下诏命民间融销铜佛像铸钱;以充国用。他对侍臣讲:〃卿辈勿以毁佛为疑;佛以善道化人;苟志于善;斯奉佛矣。彼铜像岂所谓佛耶?且吾
闻佛在利人;虽头目犹舍以布施;若朕身可以济民;亦非所惜也!〃周世宗中是中国古代历史灭毁佛教皇帝〃三武一宗〃中的一位;但他不滥杀;不滥
废;有理有节;就连不轻易评述历史的司马光也大加赞叹:
  〃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可谓明矣;不以无益废有益。〃
  至此;政治、军事、经济基础都奠立;周世宗就开始了他南征北讨的伟大事业。
  周世宗的西进与南征
  五代后期;〃群臣多守常偷安〃;后周的比部郎中王朴〃神峻气劲;有谋能断〃;他所上的《开边策》;句句中的;字字合意;周世宗览之拍案称绝:
  中国(指中原正朔王朝)之失吴、蜀、幽、并;皆由失道。今必先观所以失之之原;然后知所以取之之术。其始失之也;莫不以君暗臣邪;兵骄民
困;奸党内炽;武夫外横;因小致大;积微成著。今欲取之;莫若反其所为而已。夫进贤退不肖;所以收其才也;恩隐诚信;所以结其心也;赏功罚罪;
所以尽其力也;去奢节用;所以丰其财也;时使薄敛;所以阜其民也。俟群才既集;政事既治;财用既充;士民既附;然后举而用之;功无不成矣!彼
之人观我有必取之势;则知其情状者愿为间谍;知其山川者愿为乡导;民心既归;天意必从矣。凡攻取之道;必先其易者。唐(十国的南唐)与吾接
境几二千里;其势易扰也。扰之当以无备之处为始;备东则扰西;备西则扰东;彼必奔走而救之。奔走之间;可以知其虚实强弱;然后避实击虚;避强
击弱。未须大举;且以轻兵扰之。南人懦怯;闻小有警;必悉师以救之。师数动则民疲而财竭;不悉师则我可以乘虚取之。如此;江北诸州将悉为我有。
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行我之法;江南亦易取也。得江南则岭南、巴蜀可传檄而定。南方既定;则燕地必望风内附。若其不至;移兵攻之;席卷可平
矣。惟河东必死之寇(北汉);不可以恩信诱;当以强兵制之。然彼自高平之败;力竭气沮;必未能为边患。宜且以为后图;俟天下既平;然后伺间一
举可擒也。今士卒精练;甲兵有备;群下畏法;诸将效力;期年之后可以出师;宜自夏秋蓄积实边矣。〃
  当然;周世宗自有主见;不是完全接受王朴之议先进南唐;而是命大将率兵西进;先击后蜀;立收秦(甘肃秦安)、凤(陕西凤凰)、成(甘
肃成县)、阶(甘肃武都)四州;〃蜀人震恐〃。当时的后蜀〃皇帝〃是孟昶;大惧之下;〃致书请和〃;由于来信中孟昶自称〃大蜀皇帝〃;〃帝(柴荣)
怒其抗礼;不答。〃孟昶〃愈恐;聚兵粮于剑门、白帝;为守御之备。〃幸亏当时周世宗不以蜀地为意;让孟昶这个〃土皇帝〃苟延残喘数年。后来孟昶得
知周世宗击破南唐;又遣使想〃进一步发展两国友好关系〃;周世宗仍旧不答理;孟昶也恼;愤愤说:〃朕为天子郊祀天地时;尔犹作贼;何敢如是!〃孟
昶的〃天子〃;其实只是一个小盆地的天子罢了。
  下一个大目标;就是南唐。周世宗用了近三年时间;三次御驾亲征;终于使南唐李璟称臣;尽收长江以北土地。
  言起南唐;当时是大词人李璟当政;看见李璟这个名字;大家肯定都笑了;肯定知道这个〃文学家〃打不过柴荣那个〃政治家〃。在此;顺便简单交
待一下南唐的历史。 唐朝末期;军阀杨行密占有江淮地区;后为吴国;军阀钱鏐占有两浙地区;即吴越。吴越始终末称帝。杨行密的发迹;得益于唐
朝节度使高骈军中的内乱。这位杨爷是庐州合肥人;〃长大有力;能手举百斤〃;最早是通信兵出身;史载其一昼夜可行三百华里;真可称〃神行太保〃
了。杨行密以救高骈为名;步步为营;杀掉当时横行江淮的军阀孙儒。朱温凯觎江淮;杨行密不服;老朱打了半天得不到便宜;奈何老杨不得。公元90
5年(唐天佑二年);杨行密病死;其子杨偓袭位;但大权掌握在徐温和张颢手中。上下猜忌;徐张二人先下手为强;杀掉杨偓;推立杨行密次子杨隆
演为帝。不久;张、徐二人又生龌龊;徐温杀掉张颢。徐温禀政后;学孙权立吴国;推杨渥为吴国王;不再以唐朝藩王自居。徐渥死后;其义子徐知诰
执政;更进一步;推杨隆演为〃皇帝〃。没过多久;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