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常冷漠 作者:风清铃(起点vip13.03.03正文完结,女强,腹黑)





和名誉,只怕是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任何对他有威胁的人,他都势必要先除之而后快。
    若是敦煌城破,回纥屠城,必定又是一番腥风血雨,这一笔账,谁敢记在萧易寒头上?而自己却是他最直接的帮凶!
    爹半生戎马,战功赫赫,可爹常说最让他自豪的事并非是打了多少胜仗,而是能亲手平息了战火,封疆守土,保家卫国,还给了天下的百姓一个太平。若是此番敦煌被回纥屠掠,自己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下的亲人?
    这一次,于情于理,她都必须要直接站在敦煌或者说是站在萧舒靖这一边了! 
  
  
  ☆、第九十九章 内应会是谁?
  
    两旁的山坳地势颇高,遮完全遮住了光线,等到惜玉跌跌撞撞的出了山谷,才见外面的天色已经暗淡下来。而这里地势奇特,全是由大小不等的山坳组成,一时间辨不清东西南北,不知来时的路在哪一边。
    远处隐约传来了狼嚎,‘嗷呜’的声音此起彼伏,一声声回荡在各个小山坳中,撞击在山壁上后又一圈圈的荡漾着传了出来,恍惚间传到了人的耳朵里,听来仿若四周全是狼群一般,合着这愈来愈黯淡的天色,不禁让人毛骨悚然,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惜玉再也顾不得这些,心中万分焦急,回纥若是昨夜发兵,连夜赶路的话,最迟明天上午就会抵达敦煌。
    而此时萧舒靖昏迷不醒,严楚又不在城中,太妃虽然德高望重,到底是个女流之辈,应付女人之间的争还能斗游刃有余,面对外敌来袭时,不知她能不能做得了主心骨了。
    离月升还早,任她再急也只能静静的等待,这四周皆是黄土小山坡,若是走错了方向,怕是得绕上不少的路。等到天上的星斗出现时,惜玉才辨明了方向,牵了马儿便开始朝着西方走,可夜色太暗,马儿看不清路也不敢撒开蹄子奔跑,只得一步步慢慢的往敦煌返回去。
    等到走出了那片小山坳,天上的月亮早就躲进了云层中,天地间漆黑一片,像是一个巨大的黑色袋子,将这片黄土收在了其中。
    这还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你愈是急,上天它就愈是要和你作对。可是谁又能敌得过老天呢?即便它万般的捉弄于你,你也只能忍气吞声罢了,与其怨天尤人,倒不如养精蓄锐来得好。
    这一路摸黑绕来绕去的。走出那片小山坳花去了大量的时间,过了子时的夜冷得令人胆颤,夜风迎面袭来犹如刀子一般挂过脸庞。连马儿也忍受不住,不满的嘶吼几声。此刻惜玉也没了办法,只得找了个避风的地方停了下来。
    来时走得匆忙,只带了些干粮在身上,马儿跑了一天,早就饿得四肢无力了,可如今却没有地方找草料给它吃。惜玉只好将自己的食物和水分了大半出来,一半给它现在吃,一半留着天明再给它吃。
    身上也没带着火折子,即便是带了也没用处,这里四周极为空旷。根本找不到可以生火的材料,而且夜风肆掠,虽是躲在了稍低一点能勉强避风的地势,却还是冷得惊人。
    马儿吃饱了便跪在地上睡觉,这牲口一身的毛,好比是穿了一件大衣,丝毫不觉得冷。惜玉却冻得瑟瑟发抖,只好依靠在马儿身边取暖,又从包袱里取了件外衫出来披在身上。这样勉强暖和了一些,立即便感到又累又困,起身坐过去背靠在马儿身上,双手抱膝枕着头便睡了过去。
    次日晌午,人困马乏的惜玉才回到了敦煌,城中依旧繁华。来来往往的行人络绎不绝,仿佛根本就不知正在逼近的危险。在城里的成衣铺子中买了身衣衫换上后,惜玉这才往着王府走去。
    到了王府外面刚翻身下马,门口处来回走动的杨谦飞速迎了上来,一边引路将人迎进府中,一边急道:“公主殿下您去哪里了?太妃娘娘找了您好久,再找不到您,怕是就要全城通缉您了!”
    “找本宫做什么?难道王爷又出了什么事不成?”惜玉却没心思去多想,一边飞速朝着降云楼走去,一边发问。却也不好直接了当的问杨谦,毕竟她一天一夜不在,若是对城中的事了若指掌,难免会引人怀疑。
    听她说得云淡风轻,丝毫不关心受伤的王爷,杨谦心中不免有几分岔岔不平。可眼下敌军迫在眉睫,哪里还能去计较这些,忙回道:“出大事了!回纥的昨夜刺客刺伤了王爷,又盗走了城中的机密地图和兵符,现在大军正往敦煌赶来,刚刚接到探子来报,回纥的军队连夜发兵,路上根本没停顿,最多半个时辰就会抵达城外。”
    难怪昨日太妃没怎么怀疑自己,原来是收到了回纥来袭的情报,萧舒靖刚受伤,回纥随后就发了兵,而起还丢失了城防图,任何人都会想刺客是回纥派来的,否则回纥又怎么能那么清楚敦煌的动静。
    只是这消息也传得太及时了,萧舒靖受伤的消息当时便被封锁,如今只怕府里的人也没几个知道,而远在千里的回纥却已经得知,看来回纥在敦煌城中的内应不简单啊,若是不能及时将那双‘眼睛’找出来,这仗还怎么能打得赢?
    里应外合,必有所求。太妃不会出卖自己的儿子,颜妃更加不会,苏妃是个精明的女人,从来不会做赔本儿的买卖,敦煌城破,她捞不到任何好处,反而会对她苏家的生意会有影响,如此看来府中的几位主都没什么嫌疑。
    而府里的下人家世背景全都是调查清楚的,也应当不会有什么问题,况且降云轩一直是严禁不相干的人进入,就算他们有心,只怕也探听不到多少有用的情报。
    府中的守卫就更不必说了,全是萧舒靖自己的心腹,降云轩这边守卫的更是跟随他多年,一半都是他亲自训练出来的,更加不会有什么问题。
    府中的人迅速在惜玉脑海中过了一遍,却发现没一个值得怀疑的人,愈是这样,惜玉愈是觉得不安。疾步朝着降云轩走去,脚下步子虽快,却依旧丝毫不见慌乱,方才听杨谦这么一说才稍适停顿一下,问道:“御敌一事你们安排得怎么样了?”
    杨谦则是慌慌张张的,几乎是一溜小跑才跟上惜玉的速度,一口气将所有的事说了出来,“城中将领大半还在北塞,太妃已经命人传令楚将军速速收兵回城。随王爷一起回来的将领只几名,其中还有三人是受了重伤回来修养的,城中的兵力能调动的全都调去了西城门,但是应付回纥的数万铁骑远远不够。”
    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城中无兵又无将,连做主的人也没有一个!杨谦不禁感慨道:“晴妃娘娘精通兵法,若是她还在的话,兴许还能应付上几日。。。。。”
    话还没说完,杨谦便立即住了嘴,随着又偷偷的看了一眼正在上楼的公主,他怎么就给忘了,晴妃正是死在公主殿下的手上!不过转念一想,晴妃虽然有领兵作战的能力,但是她的野心也不小,上次若是让她和余公公结了盟,如今的敦煌只怕早就是她的天下了。
    在杨谦眼里看来,任何觊觎敦煌的人,无论多么有才华,无论她对敦煌有多少的贡献,只要她奢求不属于她的东西,那就是死有余辜。
    惜玉却没将他后面的话放在心上,因为,那是废话。“城中的银甲军也调去了么?”
    杨谦‘哦’了一声,暗自责怪怎么说着说着就跑题了,急忙回道:“公主,属下正要禀明此事,银甲军乃是王爷的直属部下,除了王爷本人的命令而外,必须要兵符和城主印信才能调动他们。可太妃娘娘寻遍降云楼也没能找到兵符,想着兵符或许会在公主这里,所以才满城的找您。”
    其实,杨谦最担心的是兵符是随着城防图一起被刺客带走了,为了怕太妃娘娘担心,便安慰她说兵符在公主这里。当然,他自己也是这样希望的,如果兵符不在公主手上,那么,此番敦煌恐怕就要永远载入历史了!
    “你说的是它么?”惜玉顿住步子,从怀中取出那枚小巧精致却黑沉沉的兵符,转身将它递到了杨谦面前,“拿着去调兵吧。”
    见到兵符的瞬间,杨谦差点就蹦了起来,本以为兵符已经被送到了回纥手上,心中已经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却不料柳暗花明又一村,兵符竟然真的在公主手上,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当下立即将兵符接了过来,“王爷真是有先见之明,竟然早就将兵符放在了公主这里。不过,城中银甲军只剩下三分之一,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楚将军回城。”
    说话间两人已经上了顶楼,杨谦赶上前几步去,推开了屋子的门,引着惜玉进了左边的内室,上前禀道:“属下参见太妃娘娘,公主回来了,王爷的兵符在公主身上,属下请太妃娘娘立即下令,调遣城中的银甲军全部去西城门支援!”
    中年美妇正坐在床边,忧心忡忡的看着床上昏迷的人,听到声音才回了神,听了杨谦禀告的话后面上一喜,随即起身便打算走过来,没成想忽地眼前一黑,脚下一软就踉跄的跌向一旁。
    “太妃娘娘当心!”杨谦失声惊呼,正要扑过去,惜玉却已经先他一分行动了,三两下抢步上前,扶住了摇摇欲坠的太妃。
    走得近了才见太妃一夜间憔悴了许多,眼眶有些浮肿,眼球上布满了血丝,若不是施了粉,这双眼怕是早就如熊猫眼一般了。 
  
  
  ☆、第一百章 把他交给你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自己的儿子命在旦夕,做母亲的又怎么能高枕无忧?太妃这副憔悴的样子,必定是守了萧舒靖一天一夜的缘故。惜玉心中有些愧疚,将人扶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后,恭敬的立在一旁。
    太妃不断的揉着自己的太阳穴,可还是觉得全身无力,眼中看到的东西也全是模糊的,不禁感慨道:“唉,人老了不中用,熬一次夜这身子骨就受不了,惜玉,你站到前面来,哀家有话要交待。”
    “是。”惜玉难得的温顺一回,走到太妃身前蹲身下去。此刻的太妃没了半点尊贵矜持,完完全全只是一个担忧自己孩子的疲惫母亲,一瞬间竟似苍老了许多,让人从心底的敬仰。
    太妃叹了一声,拉过她放置在膝盖上的手紧紧握住,那双小手冰冷刺骨,一瞬间竟让太妃清醒了许多,却也有些心疼这双手的主人。一手从袖中将城主印信取了出来,将它放在手心握着的那双冷冰冰的手上,定定的注视着她,“孩子,我把我的儿子、以及敦煌上下数十万人的性命全都交给你了,你能让我放心么?”
    那双眼睛似是有魔力一般,惜玉挪不开目光,只能与她对视,微微张开的薄唇颤动了好几次,才说道:“惜玉,尽力而为。”
    一旁的杨谦怒目而视,太妃已经放下尊严、放下架子,就只差开口求她了,就算是敷衍一下,也该表明自己和敦煌共同存亡的决心吧。而她竟然只答应说‘尽力而为’?
    这其中的关系,太妃要比杨谦了解得多,她能这么说,只怕也是下了极大的决心。太妃起身将人拉了起来。拍了拍她的手道:“好,事在人为,若是天意果真如此。哀家也不会怨你,只管放手去做吧,哀家回去歇着了,这里就交给你了。”
    惜玉默默地点了点头,便扶着太妃下了楼,太妃脚步虚浮,看来是真的心力交瘁。想想也是。她刚大病初愈,还没等身子完全复原过来,一连串的打击又接憧而至,太妃已经是将近年过半百的人,她这身子骨还能经得起几次这样的打击?
    惜玉扶着人一直下到了楼底。先一步下楼的杨谦唤来了太妃身边的婆子,将太妃交给婆子搀回去后,惜玉一直目送着几人,直到消失不见。
    一旁的杨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正想要开口催促,惜玉却回身吩咐道:“杨护卫,你速速去安排人备马,在大门前稍后片刻,我与你一同去银甲军阵营调兵。”
    内应是谁暂时还无从查起。眼下也没那个时间却查,回纥的内应一日不查出来,惜玉便一日不能安心。
    杨谦是自小与萧舒靖一起长大的,以他的能力,谋个将领的职务根本不在话下,可他却誓死跟随在舒靖身边。只愿做一名护卫,就算是怀疑整个府里的人,他也是值得相信的。不然,上一次萧舒靖也不会将他留在府里,将所有的事都托付给他。
    本想将城主印信交给杨谦,由他去调兵遣将,可眼下敦煌危机四伏,除了杨谦而外,惜玉也不敢轻易相信身边的人,若是杨谦再出了什么意外,她真不知还能相信谁了,索性自己跟着他一道去,正好也可以去看看西城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