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生活
。”说着向石阶走去。
胤禛逆光行来,慧珠有些看不清楚,心里却突兀的咚咚响起,乘着金光的蟒袍上,有着气势磅礴的金丝乡蟒,隐隐约约可见王者气势的泄露,让人膜拜折服。“咯噔”一下,慧珠震慑的望着眼前的阔步而来的人。他是她的丈夫,她儿女的父亲,可在这两者之前,他首先是封建皇权的维护者,甚至不久的将来,更是封建社会的掌权者雍正。
步刻,慧珠已蹲安行礼道:“妾请爷大安。”胤禛颔首又问:“收拾的怎样?”慧珠一面随着胤禛回了屋里,一面陪着话道:“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倒是爷,这大早的就过来,该是没用早饭吧?妾这就让小厨房的嬷嬷再做些。”胤禛扫了眼圆木桌上还未被撤下来的吃食,阻止道:“还有半个时辰,就要动身了,不用再麻烦了,就将就些用着。”
慧珠还是知规矩的,听忙劝道:“这是弘历先回用过的,还是重新让厨房做些的好。”说完,回头看弘历,哪还有弘历的影子,不由好笑,他们父子两个就像前世的仇家,搁不到一块,尤其是弘历见了胤禛,那就像老鼠看首了猫,一股烟儿便溜的不见影。
胤禛罢罢手,拿起一旁的箸子,就要用了起来,忽听慧珠轻声一笑,抬首瞅了眼,停箸道:“你该也没用食,坐下来用些,不然马车上不好受。”慧珠应了,自己找了方矮凳坐下,极是习惯的边伺候胤禛用食,边自个儿用饭。
简单的用过怕,胤禛道:“皇阿玛这些年年纪大了,不会亲自打猎,但这次肯定会召了弘历过去,弘历很大可能会去骑马猎下小些的畜生。只是他年纪尚幼,又是个好动的性子,最爱上马骑射,你好生嘱咐下他,只让他莫冲动行事,别人的话他许是听不进去,可你的话,他向来是用心记着了的。听好慧珠微讶,没想到胤禛对她母子 私下相处的事如此清楚,也把弘历恭谨性子是摸了个十足十,只是一直没说出来罢了。
胤禛沉吟一下,皱眉道:“围场上刀剑无眼,且边关那边又有战事,我就怕有敌人摸了空挡行事,这不好处理,你还得把弘历盯牢些,千万不可让他离了你眼皮底下。唔,他也就在你面前还顾忌些,还有你有御帐那边,少不得有许多觐见之人。。。。”说到这里,嘴唇翕动着却无话说过,慧珠疑惑的看去,胤禛这时才微咳一声,硬声道“你不要常露面,能待在帐子内的时候,就待在那里,你仔细些就是。”
慧珠一听这话,心里有些不快,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居然还记在现在,她也就多年家偷出过帐一次。不过多年的相处,慧珠还是知晓胤禛的性子,遂轻扬有应了,胤禛满意,见时辰也差不多了,听嘱咐了一两句话,便先行离开。
未内,胤禛前脚一离开,后脚就有公公前来催促动身。慧珠不敢多耽搁,忙招呼了小然子他们带上行李箱子等物,匆匆上了前去木兰围场的马车。
傍晚之际,浩荡的队伍停下步伐,慧珠下了马车,漫天的晚霞染红天空,红彤彤的光色浸袭厚土,广阔草原霎时也映染成了红绿二色。
率先跳下马车的弘历,被眼前的景色所迷惑了眼瞳,生在京城,长在琉璃红墙下的他,何时见过一望无际的碧草,尽管有些暗淡下来却仍是透亮的天空,小嘴张的大大的,一副惊奇又惊喜的模样
慧珠被逗乐了,调侃道:“嘴巴再张大些,下巴就得掉下来了。”八岁大的弘历脸上一红,忙合上嘴巴,黑溜溜的圆眼挨个瞅了一遍人,最后直视慧珠面上,笃定道:“额娘,儿子喜欢这。
慧珠笑笑,看了眼一旁等候着的公公,轻拍上弘历的肩上道:”跟公公去万岁爷来吧,记住要听话,用了晚饭,无事的话,就早些回额娘身边。“说着就让弘历跟公公去了,而她自是带着小然子,小禄子二人随领路公公向早已搭好的帐篷行去。
帐篷内,烛火明亮,漆木桌上早已摆了热腾腾的吃食,一旁还有小宫女端着热水洋巾等物站立着,慧珠不声色的看了四周的摆设,心下不由叹道:不愧是御驾待的地方,帐外有四位御林军把守,帐内摆设亦是奢华不说,到了这草原之地,还能派三个宫女,一个太监来伺候,这待遇比起当年随待胤禛来,可是强多了。
随后,慧珠换了常裳,稍作梳洗后,舒舒服服的用了晚饭,至一更天过,等弘历回过,方收拾睡下。是夜,母子二人听着草原特有的轰隆声,睡的极为踏实,一夜无眠,。
翌日起身,母子二人都是神采奕奕,尤其是早饭时辰,小禄子亲自前来,说胤禛专门为弘历寻了匹温和的小马后,弘历那个了极点,半会待不住 ,几口吃了个豆面饽饽,就跃跃欲试,非得骑马去草原上溜一圈。
骑马是男孩子的天性,慧珠想着弘历平时在京城里一脸早熟的模样,到底不愿逆了弘历的心愿,只得点头同意,可胤禛的嘱咐犹在耳边,此时边关战事最凶,虽说后有年羹尧保障清军的后勤供给,前有胤祯带兵主帅,二人共同相制战事,清军处于上峰,但胤禛特意前来,担忧准噶尔部做出异样举动,可见危险的存在。
慧珠暗自思索一番,拿定主意,从康熙帝派来的四位御林军是,选了两位骑射较好的同去,好照应弘历安全,她当然也应了胤禛的吩咐,不让弘历离了她眼皮了底下的话,钻了个空档,亦是同去。
来了木兰围场的后几日,康熙帝要设宴款待蒙古各部首领贵族,没有召了弘历去,不过弘历有这马匹,又有慧珠陪在一旁,每日过得是畅快极了,如是,母子二人尽情的享受广阔草原上的一草 木,恣意欢快极了。
这般,在母子 二人欢声笑语了十天后,又至傍晚从草原上回到帐篷,却接到初九刚从土城地方回来的康熙帝旨意,明日出席围猎盛宴。
174 受伤(中)
次日天未晓时,吵杂之声起,慧珠带着弘历出了帐篷,远处马不停蹄的众人,此时,参加今日围猎的八旗劲族陆续走出营帐,向着西南方三四里许高地的看城附近纠集。
不多时,只见远处蚂蚁般的人群各列成对,几面黄色大旗迎风摆动,似在指挥余下七旗。 红白二旗待黄旗又一次摆动,身着两旗颜色的将士以红白二色为二翼延伸围拢,身着蓝旗服饰的将士压下阵脚。
随之,第一道围旗在大约三四十里长的时候,红白两旗骤然合拢,明亮的黄旗再一次变幻形式,众将士闻之后动,开始缩小包围圈,直至最后,八旗将士达到人并肩,马并耳方止。如是这般,第一道包围圈便设好了,接着第二通重围如法炮制,很快的也设好了。又一转瞬间,全体将士齐齐摘下帽子,动作整齐一致的高举马鞭,声声“马尔格”的高呼不觉与耳,响遍天地之间。
慧珠母子眼睛一眨也不眨的望着远处闻风而动、兵贵神速的八旗子弟,一种震惊、豪迈之情从二人心里延发出来。
一时,一位穿着体面的太监一边跑着,一连还不时的唤道:“哎哟,钮祜禄福晋、小阿哥呢,可算是找着您们了,万岁爷都要起驾看城了,您们还是快随奴才去。”慧珠这才惊觉竟忘了时辰,御帐这边,就属她母子身份最低,个个都高他们一头,迟去不得。
慧珠拉着弘历急忙向御帐赶去,正好瞧见蓝旗将领打马直奔过来,请康熙帝驾临看城。慧珠和先会那位太监对视一眼,心里都不由捏把冷汗,还好赶上了。
明黄的御帐一掀,康熙帝迈步踱出帐内,众人跪地叩首,至康熙帝乘坐上布舆,太监高喊“起”,慧珠方和着众人起身,随着康熙帝的御辇向看城而行。
未行多久,便来到了看城,所谓看城,其实也就是惟视高敞处设的黄幕,幄中设毡帐,由康熙帝坐内观看的地方。
看城黄幕内只有康熙帝或近臣能在里面,按着慧珠母子的身价,自是待在最外边的地站着。不过这并不影响二人的心情激荡,慧珠前次来,根本没有机会出了帐篷,也见不着这闻名后世的木兰秋获,更何况还是站在看城之地,俯瞰一众八旗将士;而弘历亦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场景场,早巳热血沸腾,恨不得他就是设围的将士之一,就算这世设围成圈的八旗将士挨肩把守,职责只是为了以防野兽逃脱,他也甘之如饴。
康熙帝从御座上站起身,向八旗队伍看去,瞬时,苍老的双眼忽的光亮了起来.炯炯的目光一瞬也不瞬的直盯了半响,方满意的点点头,从一旁小太监高捧的托盘里,拿起一把火枪向天空一发。
“砰”的一声巨响,八旗子弟举鞭呐喊。这个本该由康熙帝跨马上阵追逐野兽,扈从的王公大臣和神机营、虎枪营将士跟从其后,只有康熙帝一人射猎以示天子独尊的仪式,因康熙帝已六十六岁高龄,而被骤响的枪声所取代。
康熙帝搁抢回帐篷,围猎开始,皇室宗亲、王公贵族骑马射猎。参加围猎的人皆视围场为战场,个个奋勇争先,与猛兽搏斗。
未几,只见旌旗猎猎,波澜壮阔;只闻战马踏踏,声震草原。
围观之人,无不屏气凝神,目不转睛的望着惊心动魄的“战场”。
慧珠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手抚在胸口,望着胤禛骑马追逐的身影,不禁打了个激灵。弘历也看见了胤禛,眼里第一次对胤禛闪现了崇拜之情,激动地竟头也不回的一手拉下慧珠的袖口,一手指着前方,大声嚷道:“额娘,您看呀,是阿玛,阿玛在追逐狼,是狼啊,射中了,射中了。”慧珠没好气的回首瞪了眼弘历,没有说话,又一脸紧张的向围场看去。
现下围猎已进行了三个多时辰,差不多该鸣金收兵了,康熙帝已有些疲乏,刚下旨今日围猎结束,就听弘历一脸兴奋地哟喝着,一时却来了兴致,遂抬手问道:“小弘历这么高兴,是也想下场围猎?”
弘历依依不舍的拉回目光,豪迈的仰头回道:“孙儿想像阿玛一样,骑射野兽。”康熙帝挑眉“哦”了声道:“真的如此想,你可知你现在人小,骑射功夫可足?”弘历骄傲的点头道:“孙儿六岁学骑射,又与十六叔学火器,更向善骑射的二十一叔讨学过,孙儿定能下场行猎。”说着,回首望了望广阔无垠的草原,惊驰的獐狍野鹿,天空翱翔的雄鹰,吞咽了下唾液,毅然决然的跪地请求道:“请皇玛法准允孙儿现在下场围猎。”
康熙帝自幼善骑射,少年得志,此时见一脸傲色的弘历,犹如见到了当年的自己,且弘历的骑射功夫的确出色,便连道三声“好”后,直接允话道:“来人,带弘历下去换衣,今天朕就等着大开眼界。”
慧珠一听,心里猛然一紧,果然被胤禛一语成谶,只是跨马围猎的起因是由弘历亲自求来的,而不是康熙帝开口要求的,这让她好是郁闷,不由盘算着等围猎结束定要好好训弘历一顿,却不知康熙帝从离京那日起就已决定让弘历下场围猎,现在不过是时间提前罢了。
不一会,八旗将士再一次向康熙帝展示了他们练兵的成效,随着围猎的人打获猎物驾马而回,围圈的八旗将士已应旨收兵,参加围猎的人亦下马上了看城。一太监躬身禀道:“皇上,可是现在报数?”
康熙帝罢手道:“再等会,等弘历骑射兽物后,再一起报数。”说罢,砖转首看向胤禛笑道:“老四,朕当年也是八岁骑射,今日朕观之弘历,已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此次初设必定不输于朕当年。”胤禛垂手立于一旁,闻之,忙上前一步,单膝跪地道:“皇阿玛贵为天子,弘历不过黄毛小儿,怎可与皇阿玛比拟。”
“报——”,正说着,忽听一将领来禀,康熙帝暂歇谈话,发话道:“说!”将领高声回道:“看城方圆数十里内的树林里,有大熊一只,请圣上定夺。”
话落,众人一片哗然,更有甚者已经上前请命打猎大熊,一时间,群起激荡,讨论热烈。
此时,弘历已换了骑衣,驾马而来,正巧听见众人高声阔论,一颗少年的心顿时被激烈了起来,竟想也不想,直接脱口道:“射熊,弘历也愿意一试。”石破惊天的话语霎时震惊当场,众人皆是怔住,直愣愣的向声源处看去。
只见一位身着劲装的少年,右挂雕翎,左挂弯弓,身骑在一匹全身乌黑、毛色光亮的宝马上,呆着自信的微笑,向过驶来。马匹渐进,至圣驾前,少年身子微仰,右腿一蹬,便是利落的翻身下马,又前行两步,顺势左膝跪地,行礼道:“孙儿弘历参加皇玛法。”声落,众人方醒,定睛一看,这位身姿矫健的少年却是雍亲王胤禛家的小阿哥,不禁为之喝彩。
康熙帝挥手让弘历起身,还未说话,已有另一位身着蟒袍的男子出列一步,拱手道:“老祖宗的规矩初猎获熊是极好的兆头,儿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