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生活
意看着她们,笑道:“两位妹妹意下如何?”
能如何?上元之日,胤真本应夜宿正房,现在乌喇那拉氏都自愿让胤真陪慧珠,那她们又如何反对。李、年二人各自掩下心思,沉默片刻,李氏上前一步,言不由衷的称赞道:“爷素喜佛学,福晋这番安排甚是妥当。”年氏紧了紧十指,勉强称是。
胤真扫了眼四人,最后目光落向乌喇那拉氏,点头道:“如此,就依福晋所言。”言毕,各自上了马车,两路分开而行。
马车厢里,小娟神色慌张的将一捆布包塞在褥子下,起身服侍胤真、慧珠母女坐下,又把燃得正旺的鎏金珐琅火炉移到车座前,方敛了车帘,却了布帘与车门之间隔断间侍候。
马车渐渐的驶出了皇宫禁地,鞭炮声,喧哗声,吆喝声,叫卖声,说笑声。。。。不断从街市传来,不时一道火光划过夜空,车厢里也随着这刹那闪过的烟火,忽暗忽明。
慧珠心里装着事,有些心不在焉的抱了宝莲坐着,见胤真闭目养神,也乐得不用陪着说话,只是一对眼珠子却老是瞟向那微微鼓起的褥子那,胤真早已察觉慧珠魂不守舍,却未出声询问,一时间,马车内沉陷了异样的安静。
宝莲乖乖的坐了一会,当各种热闹的声响断断续续的传进耳膜,是再也坐不住了,几下挣开慧珠的怀抱,蹭到对面的褥子上坐下,小嘴高撅,依依不饶道:“额娘,我们什么时候下马车啊,宝儿要逛夜市,看灯会!”
慧珠一惊,下意思的看了看胤真,见他眉目未动,稍是心安的瞪向宝莲,心里暗叫了声:“小组宗”,就欲诓哄了宝莲过来,动了动双唇,还未来得及吱声儿。宝莲竟一把揭开身下的褥子,藕荷 色的布包滚落出来,沿着马车的晃动,一路滚到了胤真的脚边。
胤真睁开眼,漫不经心的弯腰捡起布包,然后打开围布,一手挑起里面的银红撒花棉袄,掂量了一下,极淡的说道:“还是半新不旧。”慧珠噎住。珠莲蹦达到胤真身边,抓过布包,递到慧珠眼前道:“额娘,换上,走百病去。”
慧珠两眼圆睁 ,直勾勾的瞅着眼前的布包衣裳,随即感觉胤真眼风扫来,心里“咯噔”一下,认命的抬起头,眼游移不定;半响才慢吞吞的道:“爷,妾想着元宵节时,有个习俗就是走百病,也顺便看看街市。不过妾后面又一想,这元宵之夜,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还是回庭院的好。”
胤真静静的等慧珠说完,面不改色的吩咐车夫停下马车,又开口让小禄子去准备了一套常服,直到刻钟后;他换了常服,慧珠还两手抱着布包,目不转睛的盯着他。胤真皱皱眉头,语气不善道:“还愣着干什么?你不换衣服。”
慧珠愣愣的“哦”了一声,一个动作一个指令的换了常裳,又在小娟的服侍下去了头面首饰。待下了马车,凛凛的北风一吹,适才才清醒过来,偷偷拿眼瞄了瞄前面阔步前走的胤真,心里甚是疑惑胤真的反常,何奈假时间也理不清头绪,索性暂歇心思,往东街的灯市行去。
京城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京里的老百姓要整整娱乐五昼夜,尤其是到了十五这日,更是热闹非凡。这夜,整个京城里金光璀璨,红通通的一片,煞是壮观。而街道两旁也是列市,上至珠宝玉器,下至日用百货,一应俱全,还有各铺户俱张挂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煤,供人观赏。
此时,灯月交辉下,宽阔的街道满是人群,稍不注意,就会被流动的人群冲散。
慧珠小心翼翼的跟在胤真身旁,一时看看小禄子怀里的宝莲,一时看看周边的摊贩花煤,一时再觑下身侧的胤真,神情有些紧张,不过眼里却满满的全是笑意。
走到一处卖花灯的地方,胤真突然停下,慧珠奇怪的歪头看向胤真,就听胤真不咸不淡的说道:“你用不着如此紧张,我们身后有六个侍卫护着,走不散的。前方就有座大桥,去那里走走吧,也算是渡桥过病。”慧珠没想到胤真发现了她的紧张,怔了片刻,继而点头笑道:“是,妾知道了。”
胤真回道,就见慧珠灿烂的笑容,眼里微微划过讶异,但很快的消失不见,伸手指了指前方,淡漠道:“走吧。”如是,众人又迈步前行,不想,宝莲此时却不依了,小手抓住摊贩架起的栏杆,瞪大圆溜溜的大眼,定定的望着慧珠。
卖花灯的小贩在慧珠一行人身上打了个转儿,又溜向宝莲,顿时明白了,低头取了一只小巧可爱的免儿花煤,笑眯眯的推荐道:“这位爷,这花灯可是照着宫里的小格格喜欢的式样做的,这贵人东西当然得配贵人了,不如给这位小姑娘买一盏。”听后,慧珠忽的一笑,这宫里是不摆花煤的,这下小贩可是胡编过了头。
正想着,胤真给一旁的侍卫使了个眼色,侍卫立即取了银子递给小贩,小贩笑嘻嘻的接过银子,立马把花灯给了宝莲,又选了盏七彩莲花煤,腆着笑道:“这位爷,要不给夫人也买一盏,这花灯正适合年纪轻轻的小娘子用来挂灯求子。”说着讨好的看向慧珠。
常言道,伸手不打笑脸人,遑论是被人夸着说年轻,慧珠亦是一样,眉梢都到笑道:“你小哥会说话,不过这不适合我了,还是留给其它刚成亲的新妇吧,我的大儿子都十一了。”小贩猛吃了一惊,眼里分明透着不信的看着慧珠,慧珠见状,被逗的喜笑眼开,微翘的细眉,也隐隐落处几分骄傲得意。
胤真眼里晦暗不明眸了眼慧珠,见慧珠讪讪的敛了笑容,这才从侍卫那取了碎银子扔给小贩,把七彩莲花灯递给慧珠,轻飘飘的说道:“拿着吧。”说罢,示意众人离开,不过周身却有种生人勿近的冷冽之气挥发,连着小贩在内,一干人等俱是摸不清情形的被震慑住了。
随后,慧珠母女一人拿着一花灯继续逛着街市,渡了桥,又走马观花一看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般扭秧歌,打太平鼓的活动,方乘了马车驱向郊外。
回到庭院时,宝莲已睡得极深,慧珠让荣嬷嬷照顾了宝莲睡下,她自己也是累得周身乏力。幸亏胤真没让她伺候梳洗,她也得了闲,撑起倦意,让素心服侍她沐浴更衣,中途更是在浴桶里,朦朦胧胧的睡着了,直到被素心轻声唤醒,才披着亵衣,打着呵欠回到上房。
许是洗的时间久了些,上房已去了大灯,只留了盏昏黄的油灯,借着明亮的月光,撩开幔帐,刚脱鞋上榻,就落入微硬的胸膛。
胤真问道:“怎么去了这么久?”慧珠动了动身子,自动寻了个舒适的位置,一面回头,一面随口答道:“洗 了一半,眯了会觉。”说落,撞进胤真幽潭般的深眸,月华下,双眼z湛亮,似有波光林动,慧珠不由注目细看,似要瞧个仔细,下一瞬却黑了光线。
胤真带着死茧的手,覆上慧珠的眼睑,接着咕哝了一句什么,慧珠没有听清楚,想挥开眼上的手询问时,却感觉身上一凉,随之 又是一热,滚烫的气息扰的她再也无暇思考。
知过了多久,头脑微醒的瞬间,似又听到有人冷哼“。。。。还挺年轻。。。胡话。。。”但旋即,又有股热潮,思绪已然再度陷入迷茫。。
本章完
第207章 觐见
翌日晨间,慧珠似醒非醒的睁眼;见天色大亮,顿时睡意全无,想起宝莲不知喝药了没,忙欲起身,一晃眼,余光瞥到胤真沉睡的面庞,昨晚的记忆一股脑儿的涌了过来,不禁脸颊微红,挣扎着坐起身来。
“啊。。。”慧珠随着手腕上的力道又跌回床榻,刚轻呼一声,腰上随即被狠狠一捏,痛得她“嘶”出声响,怒目而视。胤真搁在慧珠腰上的手往上移了几寸,感觉掌心下触感温腻滑手,又重重的捏了几下,口里却不悦道:“大清早的,闹得慌。”
慧珠胸腔浮动,闭眼深呼了口气,尽量忽视胸口处的异动,心平气和的答道:“妾去看下宝儿,可是起床喝药了没。”胤真扯扯嘴角,微带嘲讽道:“辰时差不多都过了,你也不嫌晚。”这话一出,慧珠气焰消了一半。
胤真似对慧珠的柔顺满意,掀了揿眼皮子道:“既然屋里没一个下人在,就是宝莲已起身喝过药,也用了早饭。0”说完,又沉下眼皮子,含糊不清道:“陪我睡会,别吵了。。。”话音未肖,平衡的呼吸声已传进耳膜。慧珠无奈的瞅了眼胤真,见他眉宇间难得的放松下来,几欲开口,终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慢慢的也跟着阖眼睡下。
再次醒来,响午已过。小娟带着丫环捧着水盘,样巾,衣饰等物鱼贯而入,慧珠状似未见众侍女眼里的暖昧神色,心里做着建设道:“合法夫妻,是成亲许久的合法夫妻,有何好遮掩。”
心态端正后,慧珠也大方由着小娟服侍起身梳洗,并细细的问了宝莲的情况,得知宝莲刚用了午饭已午睡了,满意的点点头。又极快的梳洗完毕,先去看了歇午觉的宝莲,再亲自到了厨房按着胤真喜欢张罗了饭食。
午饭罢,胤真浅尝了几口茶,道:“这时候,是你弹琴的时辰,我也不耽搁你,走吧。”语毕,放下茶盏,起身绕过慧珠向琴房走去。慧珠狐疑的盯着胤真的背影,连叹三声气,无法,跟着去了琴房。
一迈进琴房,匆匆一瞥,便见古筝的案几上已燃上了袅袅轻烟,对面的太师椅铺上厚厚的猩红垫子,一旁高几上也摆着茶盏,这意喻不言而明。慧珠眼珠儿瞟过太师椅上的胤真,身旁的小禄子和小然子二人,行至屋子中间,向胤真低头福了个身,然后绕过紫檀伏案,揭开红漆小盒,取出指套带上。
。。。。
一曲毕,短暂的沉默后,胤真端起茶盏,觅了几下茶沫儿后,抬眼看向慧珠,语速缓慢的说道:“乏善可陈,弹得不好。”评价完,低首轻呷茶水。
慧珠不可置信的抬头,见小禄子,小然子二人低头眼着自己的脚尖,胤真也自顾自的品茶,银牙紧了紧,复又低首道:“谢爷指教。”
胤真透过眼前冒着白雾的茶盏,目光在慧珠身上一屯,不可置否的“唔”一声,吩咐道L:“你去陪宝莲吧,我要去寺庙里走走。”说罢,兀自带着小禄子离开。
胤真背影消失,慧珠猛得坐起身,眼含薄怒的横向小然子,问道:“弹的怎样?”小然子苦笑一下,想了想,答道:“奴才是俗人,哪懂得这古筝这东西。不过奴才刚刚听着,主子弹的像模像样,实属不错。”慧珠手指在琴上过了一遍,轻描淡写道:“不求技法出类拨萃,只求自娱自乐即可。”听后,小然子诧异的抬头,就见慧珠望着空去的太师椅径自笑了。
接下来的两日,胤禛每日都睡到日上三竿方是起床,再听慧珠弹琴一个时辰,便带着小禄子去了寺庙,直至掌灯时分才回到院子里。
随后至第四日,晌午过后,胤禛准备离开,慧珠带着宝莲送至院门口,胤禛临上马车时,回头道:“后面事情颇多,我大概不会再来了,你。。。。。。再住一两月,就回府吧。”交代完,踩在马夫的背,上了马车。
慧珠牵着宝莲的手,目送着马车渐行渐远,良久,放开宝莲的小手,对着空空如也的前方,端安行礼道:“妾知道了,是该回府了。”身后一众奴仆讶异的看着慧珠奇怪的行径,慧珠转过身,又牵上了宝莲,低头,温柔笑道:“宝儿,我们回院吧。”宝莲乖乖的点头,由慧珠牵回庭院。
康熙六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康熙帝巡视京畿地区,经新城至赵北口登舟阅河,直到二月二十一日才返回京城,一路由四皇子胤禛陪同。
同月底,慧珠遣小然子回府递了话,宝莲病情大好,不日她母女将可回府。乌喇那拉氏闻言大喜,连忙备了礼打发小然子回去,并也带了话,问之何日回府。
第二日,慧珠又命小然子回府,言明最迟三月中旬即可回府。
如是,慧珠会面几日是带着宝莲尽情玩耍,每日皆到了大批侍卫,乘马出游。至初十,方收了心,开始打点行李物什。
这日晚间,慧珠母女刚沐了浴,闲适的靠卧在矮榻上,小娟坐在一旁脚踏上陪着说话。一时小然子掀帘而入,打了个千,禀到:“主子,这大半年的细软已经收拾妥当,奴才刚刚也和福总管清点过了,无任何出处。不知主子想何日启程回府?”慧珠敛了敛笑容道:“今个都十二乐,也该回去了,早一日晚一日都一样,就明日午饭后吧。”
正说着,忽听极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慧珠拧眉到:“小然子,你出去看看外面怎么了?是谁过来。。。。。。”一语未了,只见门帘子一掀,小禄子慌忙的进了屋,不待行礼,直接说道:“钮钴禄福晋,万岁爷召您觐见,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