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生活
正说着,忽听极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慧珠拧眉到:“小然子,你出去看看外面怎么了?是谁过来。。。。。。”一语未了,只见门帘子一掀,小禄子慌忙的进了屋,不待行礼,直接说道:“钮钴禄福晋,万岁爷召您觐见,您还是快收拾一下吧。”说着,朝后面招了招手,随即就有三四名侍女快步进屋,不由分说的拉着慧珠下榻梳妆。
慧珠昏头转向的由侍女们拉着换衣裳,至在黑漆描金嵌染牙梳妆台坐定,方意识到小禄子话里的意思,不由瞠目结舌道:“你说什么?万岁爷要见我?”在一旁焦急着打转儿的小禄子听了问话,大掌一下拍在额头上,转过身,小心翼翼的问道:“看奴才这记性,差点忘了这事!钮钴禄福晋,弘历阿哥的生辰八字您该是随身带上的吧?”
慧珠点点头,小禄子大吁口气,抚着胸口道:“这就好,这就好。”慧珠心里一惊,这康熙帝为何要弘历的生辰八字?
小禄子眼尖,注意到慧珠忽的变了脸色,生怕慧珠有所误解,连连摆手解释道:“您莫急,不是弘历阿哥有事。今下午,爷向万岁爷提起圆明园的牡丹台那,牡丹开的正盛。万岁爷就动了游园的心思,从畅春园摆驾去了牡丹台。爷担忧万岁爷觉得无聊,又让人去府里叫了弘历、弘昼两位阿哥过园陪驾。”
说到这,小禄子皱了皱眉头,思索了片刻,方继续道:“万岁爷见了两位阿哥也是高兴,尤其对着几月未见的弘历阿哥,更是叫到身边问他功课。。。。。。弘历阿哥学识了得,万岁爷龙颜大悦,后来。。。。。。爷。。。。。。后来不知说了什么,万岁爷忽的起了兴致,要看弘历阿哥的生辰八字觐见。”慧珠微显沉重的点了点头,示意明白。
未几,收拾停当,慧珠双手紧拽着装有弘历生辰八字的锦盒。疾步跟着小禄子出了庭院,乘上了马车。路上,许是行人少,又有康熙帝等着,马车行的非常快,一路飞驰,竟不到一个时辰,已至圆明园。
慧珠从颠簸的马车上下来,晃了晃身子,脸色有些苍白。小禄子前面引着路,见慧珠面色不好,歉意道:“钮钴禄福晋勿怪,因万岁爷在等着,所以马车行的事快了些。”慧珠摇摇头道:“无事的,让万岁爷久等,可是大事。”
说话时节,已行至牡丹台外,慧珠微闭双眼,等着康熙帝传召的时候。这时,只听一个清冷的声音在耳旁说道:“来了。”慧珠闻声知是胤禛,心下有些松懈,却在抬眼时,对上一双阴鸷的眼眸,而眼底更是闪烁着一抹狂热似魔的火光,未及再看下去,已不由吸了口气,仰着身子退后一步。
胤禛似没察觉慧珠的惊吓,接着问道:“弘历的生辰八字带来了?”慧珠稳住心神,再次抬眼看去,胤禛却已然恢复常态,眼里波澜不惊,一片平静,仿佛方才只是她眼花一般。
胤禛没理会慧珠满眼的疑惑,低头看了眼慧珠手上的锦盒,微点了下头道:“恩,皇阿玛还等着,进去吧。”说着返身向牡丹台回走。
慧珠跟着进了牡丹台,不敢抬眼,直直上前几步,跪地叩首道:“奴婢钮钴禄氏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康熙帝不带痕迹的过量了遍慧珠,朗声笑道:“是钮钴禄氏啊?可是带了弘历的生辰八字?”
——本章完
第208章 康熙
慧珠只觉康熙帝朗朗笑声中是无尽的慑人之气,心神陡然一凛。额际紧俯地面,毕恭毕敬的答道:“回万岁爷的话,奴婢带了。”说着将锦盒双手置于头顶奉上。
见状,康熙帝气势微敛,侧首朝李德全使了个眼色,又向慧珠抬了一下手,捋须道:“钮祜禄氏你当年可是一身挡然,现在不过两年间的时间,怎么当初那股勇气没了,人也这般拘谨。”
慧珠不明康熙帝话里的意思,正寻思着如何回答,就感手里的锦盒被人取走,忙抬首看去,只见李德全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对她低声说道:“钮祜禄福晋,万岁爷让您起来了,您即到一边候着就行。”慧珠未看见康熙帝的抬手动作,可在这一刻,她却无理由的选择相信李德全的话,躬身站起,退至一边。
李德全揭开锦盒,取出盒内的丝绢,手里微微一抖,柔滑的丝绢顺势展开,然后躬身捧上。康熙帝接过丝绢,定睛细看,双唇嚅嚅而动,似在字字品读,又似回忆思索着,良久捧着丝绢无话。
是夜,明月当空,澄净如水,皎洁若银,淡淡的柔光似水含烟,淡月笼纱。一缕清风拂过,牡丹艳色迎风浮动,挟来香风阵阵,沁人心脾。然,如此良辰美景,何奈慧珠无心享受,唯有敛眉垂首,掩下心中的忐忑不安,只望这场许是胤真刻意为之的偶然,能让弘历全身而退。
不知过了多久,康熙帝从丝绢上移开视线,仰头哈哈大笑,打破这异样的沉默。
弘历随胤真后站立,低头之际,觑见胤真于袖下的手指虽自然的垂着,却有青筋冒起,若不是他站得极尽,此处又燃了灯火,他也必是不能发现。看到这,弘历心头掠过一个想法,却又摇摆不定,至眼角余光瞥见对面紧张站着的慧珠,双手兀自握拳,接着跨出一步,单膝跪地,行一礼毕,开口问道:“皇玛麽,孙儿斗胆一问,不知弘历的生辰命理,可是有趣味的地方,能博皇玛麽龙颜大悦。”
康熙帝慈爱的让弘历起身,似玩笑的口吻,有意无意的看向胤真道:“老四,你对子嗣一向严苛,尤其对弘历时常是冷眼以对。若不是你与朕闲谈的时候,赞过弘历天资不错就是被过于宠爱,否则还真以为你不喜弘历。”
胤真拱手道:“儿臣子嗣稀少已是定因,所以儿臣更应该对他们严厉些,不可轻易夸奖,以免成了纨绔子弟,那时再后悔已追悔莫及。”
话锋一转,回头看了眼弘历,继续道:“再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弘历现在文武可能不错,但许多地方尚有足,容易浮夸,又是娇养大了,比起弘时、弘昼更该严待。”
康熙帝冷眼看着胤真一副严父模样,沉默半响,摇头连道三个“你”字,最后叹气道:〃最近几年你太多闲时花在草书佛法上面,却又极为较真,不过这也罢,结果总是好的。〃说完,见胤真仍是面不改色,恭敬听着,眼氏微有满意划过。
康熙帝溺爱的看了眼弘历,接着对胤真道:“好了,不提这了,弘历还等着解疑呢。”话语稍停,又低首瞧了瞧丝绢,方道:“老四,今个儿谈起了生辰命理,你与朕对此都有专研,不过看来还是朕比你更精通些。”胤真皱眉道:“皇阿玛是九王之尊,儿臣岂能与您比拟。”
康熙直接略过胤真的话,依理而论道:“书云:子午酉卯成大格,文武径邦,为人陪秀,作事能为。连运行乙未。甲午,癸已身旺,泄制为奇,俱以为美。弘历命格正是如此,当年钦天监为朕所披的命理也是极好之象,实在难的,但比起弘历的,仍差上一截。”
话落,胤真、慧珠、弘历齐齐跪地,弘昼见之,慢半帕的亦跪于弘历身后。康熙帝状似纳罕道:“你们这是做什么?”胤真正色道:“皇阿玛,此话万万不和规矩,您是天子之命,弘历不过是臣子,最多占了富贵福禄罢了。”弘历插话道:“皇玛麽,师傅教导过,您的命理乃是天子之命,任何人不可比拟,孙儿更是不敢与之相提。”说罢,不惧康熙帝屯生的怒气,直视龙颜。
康熙帝不过是佯怒,实则试探,此时见向来宠爱的孙子短短素月未亲昵,周身已气势大显,两只秋水般澄澈的眼睛里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沉静,行动举止间,比起同岁的弘昼也敏捷得体,较之他近一百名孙儿中也是拨萃出众。
一番相比之下;康熙帝不由想起胤真适才的答话,子嗣稀少是胤真不可扭转的劣势,但胤真却身传言教,把孩子教养的极为出色,可谓是子不贵在多,而贵在精,尤其是还有命格资质都是少有的一子。。。想到这里,康熙帝心里蓦然一痛,其实子嗣又多又精也同样不是好事,犹如他。。。
弘历揣测不安的与康熙帝对视,忽见康熙帝眼神黯然,盾着以前祖孙相处的情形,弘历心里一涩,不由自主的向前倾着身子,声音含着浓浓的关切唤道:“皇玛麽!”胤真不想弘历居然这般莽撞而为,大怒道:“胡闹,御前失仪,还不快跪下。”
老年的康熙帝在十几个如狼似虎的儿子虎视眈眈窥视下,是十分渴求亲情的。在近年来胤真不为朝野皇权,只是一心待着老父,康熙帝铁石的心已又偏颇。这会儿,弘历又真挚的关切,心里更是大慰,微有激动。不过他终究是几十年的帝王,心里如何激动满意,脸上仍是如常。
遂,只见康熙帝将丝绢递给李德全收好后,罢手道:“老四,你不要在训弘历了,在朕眼里,他是朕的好孙子。行了,你们都起来吧,今日是来赏花的,是家宴,一切君臣之礼都免了吧,你们也都归坐吧。。。唔,对了,给钮祜禄氏也设了桌椅吧。”
慧珠强制镇定的谢过康熙帝赐坐,心里却暗自捏了两把冷汗,一为康熙帝与胤真那番平常的父子对话,其实暗自下不然,乃是暗潮涌动;二为弘历大胆作为,以她对弘历的了解,弘历刚才的动作话语,一半是出自真心,另一半却是。。。
慧珠不敢再想,敛回思绪,微微分神于填漆钱金花纹炕案上摆着的时令瓜果,各色精巧的点心,馥郁芬芳的醇醇美酒,却只觉品之无味,如同嚼蜡饮水。
彼时,康熙帝与胤真父子相谈甚欢,胤真偶然提起弘历甚晓佛经。康熙帝来了兴致,忙考问起来。弘因落落大方起身,背了几段径书,并从头到尾清晰地讲解了一遍。康熙帝大悦,刹那间胤真父子的风采攫住了她的心脏,心里隐隐有了某种决断,又忆起弘因的生辰命理,不由赞道:“弘历聪慧,是福过于子。”
弘历作揖道:“谢谢皇玛麽赞赏。”言毕,回位坐下,趁众人未注意之时,对着慧珠咧嘴一笑,慧珠心下安慰,满是慈爱的点头回笑。
弘历的小伎俩哪会过了康熙帝、胤真二人的眼底。康熙帝顺着弘历的视线看去,目光略微一屯,随即放下手中洒杯,随意问道:“钮祜禄氏,听说你没住在府里,带着那个。。。弘历的妹妹在郊外养病。小格格是何病?可是大好了?”
慧珠一怔,起身回答之际,极快的向胤真投去一瞥,却见胤真只是一派常态的回视;咬咬牙,不敢在康熙帝面前隐瞒,只怕康熙帝早已闻之,于是跪地回道:“谢万岁爷关心。宝莲她一年前不真落水,耳。。。至残,所以去郊外养病。”说完,慧珠心里大痛,没想到今日竟当着众人面承认女儿左耳至疾。
康熙帝确知道慧珠母女的事,见慧珠说到女儿至疾时眼里的痛苦,对慧珠重视女儿的心有些感叹,又有些兴致,不禁挑了挑眉,直白的问道:“你是老四的侧福晋,又有稚子未长大,竟然为了一个女儿移居乡间野地养病,还是一个左耳必留残的女儿如此,你是怎般想的?”这话一落,在座几人皆是一凛,康熙帝果真对雍亲王府有所监视。
这时,慧珠却是对康熙帝话里的不在意心生不满,紧了紧牙关,勉强压住心里的愤慨,答道:“奴婢照顾不慎才导致宝莲出了意外,但事已造成,只能尽力补救。府里虽一向严谨,但难免人多口杂,发现宝莲耳疾一事,用异样的眼光对待而让宝莲心里留下阴影,这点奴婢不敢冒险。且弘历、宝莲之于奴婢同等重要,皆为奴婢所生养。现年弘历已是十余岁,奴婢相信他能自己照顾自己,所以便离开府里,带着更需要母亲的女儿离开。。。还有爷。。。”
第209章 抚养
言语里提及胤真,慧珠不自觉慢了语速,悄视胤真两眼,犹豫道:“爷在奴婢请求前,是以有所打算,也是怜惜宝莲而至。如此,奴婢离京前往乡间照顾宝莲,更是应当。”说完,慧珠头低低的伏于好面,双目死闭,身体不自然紧缩颤抖。
康熙帝意哈不明的“哦”了一声,这声却如一把铁锤重重的敲打在了慧珠心头,让她肝胆俱震,强烈的后悔之意蔓延全身,空白的脑海里只映现出四字…弄巧成拙。
就在慧珠陷入深深悔意惧怕之时,身上的压迫力渐渐移开,滞缓的呼吸慢慢恢复畅通,她知道康熙帝已把收回视线,心下长长吐出一口气闷,可紧绷的神经微懈的瞬间,又紧张了起来。
这时,只听康熙帝苍老却沉稳的声音远远的随着徐徐夜风飘散过来:“老四,你敬兄长,怜幼弟,严子嗣。。。。不过朕现在才知道,你也爱怜稚女,嗯?”
胤真低垂的眸光闪过深幽,短暂的沉默了几许,推开座椅,双手抱拳道:“皇阿玛,儿臣。。。。”康熙?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