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生活
并以在广州的资历,调入京官,在隆科多大人手下任副将军参领。”
慧珠听了,也忍不住的喜形于色,拖了近三个月的事终于安然渡过了不说,还明降暗升,同时胤禛也向众人指出了风标,他是向着她母子的,这让她如何不喜上眉梢,这几月的低眉顺眼,对李氏的处处谦让,也终于有了回报。
慧珠高兴过后,注意到良福还杵在一旁,边好心情的问道:“可是还有事要说?”良福点点头,面上却是一副为难,眼睛时不时的瞟向一边侍立的三人,就是不置一词。慧珠想了想,挥手道:“素心你们退下吧,在外面候着就是。”三人行礼退下。
良福待三人退下后,赔笑道:“此事事关重大,奴才不得不谨慎啊,还请娘娘不怪。慧珠不怪。”慧珠一笑:“我知道,你说便是。”良福思
道:“娘娘,奴才有两件事要说。其一,礼部那边已在备至分封的金册子等物,依奴才想来,不久万岁爷将分封后宫。不过……”说着,窥视
了眼慧珠的眼色,才又小心翼翼的道:“奴才得到消息,本朝的案例贵妃有两名,皇贵妃有一名,皆是派八名宫女伺候,只是这次礼部似乎备
了了一份贵妃的册子。”
慧珠心里明白,宫里只有她和年氏身边派了八名宫女服侍,想来并不是封她和年氏二人皆为贵妃,很大的可能……。尤其是在俊贤事后,年氏被
封为贵妃的应该大于她。
心里如此作想,慧珠面上却不在意的“哦”了一声,问道:“那第二件事呢?”良福见慧珠表情丝毫未有变化,就是双眼也是淡淡无波,不禁
身子一紧,人越发恭敬的回道:“回娘娘的话,第二件事就是今日早朝的时候,万岁爷开口允诺了,不日将立皇储!”
本章完
第223章 立储
早春二月里的京城;早晚还有些春寒料峭;白日却已然定天地回暖;一派勃勃生机之景。然而;就在这春回日暖;万物复苏之际;胤真口谕即将立皇储一事;已如争荣的万物以火燎之势从朝堂后宫一直蔓延至整个京城。
一想起胤真要立皇储的事;慧珠就不由添了几许愁闷;说起来从良福回禀消息 那日;她已是泛了忧愁。这不?今日闲来无事;慧珠看着天明气清;日头不错;命人支了两扇大窗,就斜坐在榻上,面朝窗几,一面耳盈着鸟语,目满着青枝,一面又紧拧娥眉长吁短叹。
素心打了帘帐进屋,见慧珠又支着脸颊闷闷不乐,无奈的摇摇头。打开柜子取了件藕荷 色的披风行至榻前,轻系在慧珠身上,瞪向小娟道:“你没个眼色,就由着主子在窗前吹风,到时受了惊,看我不剥了你的皮。”小娟不在意的笑道:“这个四五天就三月了,正是春光潋滟,桃花逐水的时候,是冻不着主子的。”
素心一听,横眉竖眼的瞅着小娟作势要打,小娟偏过身子,避开了素心高举过来的手,就快步退到门栏出,咛咛娇笑道:“素心姑姑,您老别悉,您没瞧见主子一副泛了春思的模样吗?就和那文绉绉的诗里写的闺阁少女少妇一般,娇怒着呢。”说完,见慧珠也唬眼看来,二话不说,身姿敏捷的钻出了内堂。
素心失笑道:“这丫头,看把她惯的,真是越来越没个章法了,就是阿杏也比她稳重些。”慧珠恹恹的点头道:“你看着办吧。”说罢,又转头撇向窗外。素心没好气的干着急了下,拨高嗓子喊了声:“主子”,说道:“您这是怎么了,自从良福来过后,第二日天就懒洋洋的没个精神,她到底和主子说了些什么,惹得主子这般不痛快,真该找了他好生斥一屯。”
一语毕;素心见慧珠仍不作反应,只好苦口婆心的劝道:“主子,您 也紧紧神,如今皇上立储的事,在这宫里传得沸沸扬扬,您就是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四阿哥和宝莲格格想一下啊,难道就等着李福晋婆媳她们在宫里作威作福。”说到这,素心忍不住的“呸”了一声道:“万岁爷这还没封太子呢,就一口一口本宫的自称,也不嫌臊的慌。”
慧珠笑嗔道:“素心,言过了。”素心扯下嘴角,倒也没继续编排李氏的不是,却又另捡了话道:“主子,您也别怪奴婢多嘴,可这话是不得不说。俗话说空穴不来风,这礼部在着手准备册封宫妃的事必是真的,要不这东西六宫有名份的近二十来个,为什么天天就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去养心殿边上的园子逛,还是就是为了再搏上一拨,为得个好分位。就是李、年二位福晋,对了,还有安格格,耿格格都使了法子,往养心殿那边的宫人暗自送了东西。。。”
慧素转过身,一把拽住素心的双手,双唇微撅,打断道:“好了,素心,你说的我都知道。后日,就后日,我一定会亲手做碟甑儿糕和一碗杏仁酷遣了小禄子送去养心殿的。不过现在时辰差不多了,你去看看宝莲下学没。”素心见慧珠像小时候那般依着她,眼里满是宠爱,也不再多说,依言退出了内堂。
看着素心离开,前一刻还挂着嘴角的笑意,这一刻已被敛下,淡淡的娥眉也在下一瞬微微蹙起。
此时,慧珠头一次为知道历史的趋势而心有不渝,不日胤真就要颁布立皇储的圣旨,而十之八九必定是弘历为太子,如此弘历是下任继承人的事就会天下皆知。可弘历现在才十二岁,一旦晋为太子,上有胤真,下有长兄弘时,外族强大的幼弟福惠,就让弘历如何在强敌环绕下生存?
除此之外,她有种能预知未来的伐善之感,更是推翻了得知封妃消息时定下得出的结论。一旦弘历封太子的圣旨一下,想就是随之而来的便是封她为贵妃,或是皇贵妃的金册。如是,高处不胜寒,以后她母子在这后宫也别想有一日安桃于榻。
翌日从永和宫晨安,众人三三两两相携至储秀宫。一时各自归坐,宫女上了热茶,乌喇那拉氏呷了口花茶,轻话道:“众位妹妹今日也是看见了,额娘身子不大好,依我看,除了身怀六甲的年妹妹外,李妹妹和钮祜禄嫦妹妹都随我一起,侍汤药于额娘以敬孝道。”
李氏眼里闪过厌恶,僵硬的挤了抹笑道:“福晋言是,作为儿媳自是该侍候婆母。尤其是皇上最近事忙,与大臣在商议立皇储一事,这可是国之根基,臣妾等人更应该代皇上敬孝道才是。”闻言,众人脸色猝变,李氏却一扫阴郁,眉眼自带三分得意朝对面的慧珠、年氏各看一眼,兀自轻笑出声。
乌喇那拉氏嘴角不自觉勾起了个诡异的弧度,从一旁高几上端起茶盏堪堪遮掩过后,双眼含笑的看向李氏,夸道:“李妹妹果真真是个大度识礼之人,就是皇上也是对你赞誉有加,众位妹妹可是要跟着李妹妹学学,为皇上分忧,又有至孝之心。”
末端而坐的张侍妾讨好道:“李福晋一直都是婢妾敬仰的,想是明年年节之时,李福晋贤惠之举必会成了宫训图,荣挂于宫墙的。”一番话说来,听得李氏极为受用,就见她挑挑秀眉,满意的对着张侍妾一笑。
李氏正自得意满时,忽见储秀宫总管太监小福子走进来,对乌喇那拉氏说道:“禀主子,万岁爷已立下皇储。”话落,只听倒吸气声在储秀宫正殿此起彼伏的响起,饶是心里有底的慧珠,此时心也被小福子的话吊得高高的。
其中,当属李氏反应最大,只见李氏噌得一下从宝座上起来,站在原地就手指着小福子,大声道:“皇上立储了?立得是谁,你还不快说!”小福子仰头上看,见乌喇那拉氏点头应允了,方才说道:“皇上亲笔书写了立为太子的阿哥名字纸条密封锦匣,留决理事务王大臣,将密封锦匣收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并下旨百年之后,方可揭开锦匣。如此,大清上下,唯万岁爷一人知道皇储是谁!”
李氏猛的杏眼圆睁,死命的瞪着小福子,一副拼命的冲到小福子面前,指责道:“胡说,皇上已经口谕要钦命皇太子,又怎么会隐蔽的不让任何人知道,你这个狗奴才,还想唬了本宫不是?”
侍立在后的栋鄂氏闻之亦是大受打击,原来慢慢的希望,以为胜券在握之时,又被一盆冷水声声浇熄。但栋鄂氏经流产一事后,人倒长进不少,很快的就想到秘匣子内还有一半的机会立的是弘时,人也醒过神,却见李氏疯魔般的撒泼,嫌弃的皱了皱眉,忙三步并作两步的上前,拽过李氏劝道:“额娘,让立皇储的圣旨藏于乾清宫的扁后,也是皇阿玛的意思,难道额娘还想违了圣意,再说福晋和诸位娘娘都看着呢。”
李氏脸上一白,眼里渐渐恢复清明,麻木的扭头一看,见乌喇那拉氏居高临下的看着她;年氏微含下颚,一边轻抚着高高隆起的肚子,一边极尽嘲讽的鄙睨向她;还有慧珠正端着茶盏轻抿,完全无视于她,可如此动作分明就是想看她笑话。
李氏身子晃了晃,深吸口气,尽量维持着骄傲的神情,眉峰轻挑的扫了眼下首的格格侍妾之流,这才面向乌喇那拉氏福身道:“臣妾一时激动,倒失态了,还望福晋和众位妹妹别笑话了。”
慧珠捧着茶盏的手微微一动,心里不由想道,她闻之胤禛如此做法都是惊异交加,何况是怀着甚大希望的李氏。不过李氏近日反映到快,已经恢复成落落大方之态……只是秘密立储又是何由?历史上可也真是如此,还是弘历的皇储之位已有所变动……
慧珠理不清头绪,几不可见的摇了摇头,就听乌喇那拉氏眯眼笑道:“李妹妹作为女子,如此关心我大清根基,是值得钦佩的,无事的,李妹妹。”年氏轻飘飘的给武氏使了个眼色,武氏会意,接话道:“福晋说的是,李福晋关心皇上立皇储的事,众姐妹可是都看见了,应该说是整个储秀宫都看见了。”
李氏被二人的话,说的面色青一下白一下,可又无从反驳,再加上此时心神不宁,也由得武氏猖狂。乌喇那拉氏笑看了李氏一眼,善解人意道:“今个儿咱们姐妹也聚了这久,我看李妹妹面色不好,众位就散了吧。”在座之人亦各怀心事,等着消化密立皇储一事,便也顺着乌喇那拉氏的话,面上一团和气的说笑了几句,也就极快的各自回宫。
然,不待众人从胤禛秘密立储之事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一回宫殿,便是封妃的旨意在等着。
本章完
第224章 封妃
耿氏安氏心不在焉的左右相陪慧珠行了一段路;就慌里慌张的告辞离开。慧珠看着不复平日沉稳淡定的二人;摇摇头;心里不知是因二人言行影响还是怎般;心下也有些起伏波动。于是;脚下步子不由快了几分;行色微显匆忙的向景仁宫方向走去。
景仁宫外;门扉大敝;二十几名太监宫女两列排开而立;慧珠眼里飘过疑惑;步履屯了屯;复又继续前行。阿杏老早就立在众宫人之首;伸长了颈脖张望;忽一见慧珠一行七人回来;忙迎了上去;一惊一咋的唤了声〃主子〃;福了个身;便急切道:〃两位大人带了二十几名太监来了好一会;说是来宣读封妃旨意的;您快些进殿吧。0〃
慧珠怔然住;没想到封妃诏书来的如此之快;看来胤真是早有打算;一切皆在他的盘算中;心思一过;慧珠没来由的对即将宣读的封妃诏书起了紧张之心;也顾不得宫门外行礼问安的众宫人;拾阶往宫室内行去。
进了内堂;只见主位下首坐了两位中年文官;正端着茶盏小声交谈,而素心立在一旁侍候着,抬眼不禁意间瞥见慧珠回来了,惊喜叫道:“主子回来。”二位文官忙放下茶盏,回头看了眼,就躬身侍立,至慧珠上位坐下,又跪地行礼。
慧珠重新稳了心神,脸上表情缓了缓后,方坐于上位,温和笑道:“二位大人请起。不知两位怎么称呼。” 那两人暗下对视一眼,言谢起身,其中一位身着礼部官服的文官拱手道:“回娘娘的话,奴才登德,官拜礼部左侍朗,乃是皇上任命持节册封的正使;这位是内阁学士塞楞额大人。此次奴才二人前来,是宣读册封娘娘的诏书。”
登德说完,没压制住心里的好奇,悄悄抬眼窥视,只见上位所坐之人,观之约二十二三的样子,眉目清秀,雪肤凝脂,乍一看只是一般丽人,再看却让人如沐春风,尤其是一双黑亮的眸子流转间褶褶光辉,其举止言谈也是不俗,不像钮祜禄那寒门小户出生。看来这位娘娘果真不是传闻的那般贤惠勤免,否则怎能以卑微的家世在水极深的亲王府站稳脚,还能生得一儿一女,其子深受康熙帝喜爱,她自身又得雍正帝垂爱,必是有手段之人。
登德心里极快的做了一番评断,欲开口言明正事,却对上一双含笑带凛的目光 ,心里顿时一沉,暗自捏了一把冷汗后,忙不迭转回身,从内务府太监手里揭开锦盒,取出册封诏书,清了清嗓子道:“钮祜禄氏接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