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生活
登德心里极快的做了一番评断,欲开口言明正事,却对上一双含笑带凛的目光 ,心里顿时一沉,暗自捏了一把冷汗后,忙不迭转回身,从内务府太监手里揭开锦盒,取出册封诏书,清了清嗓子道:“钮祜禄氏接旨!”慧珠率满室宫人跪地听旨。
登德正色念道:“朕惟赞宫廷而衍庆,端赖柔嘉,颁位号以分荣。丕昭淑惠,珩璜有则,纶糸孛用宣。咨尔侧福晋钮祜禄氏,毓质名门,扬休令问,温恭冒著,夙效顺而无违。礼教克娴,益勤修而罔怠。曾仰承皇太后慈谕,以册印封尔为熹妃。尔其时怀只敬,承庆泽之方新,益冒柔嘉衍鸿府于有永。敬哉。”
熹妃?慧珠神情稍滞,继而又低头谢旨道:“臣妾熹妃接旨,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 后千岁千岁千千岁。”叩过恩,慧珠从登德手里接过诏书,正欲起身,却听登德又道:“熹 妃跪听圣谕。”满室众人诧异,慧珠亦是不解,就着素心的搀扶又跪伏地上道:“臣妾熹妃 听圣谕。”
登德仰头道:“钮祜氏,秉性安和,生育一子,皇四子弘历——弘历得皇考之心——皇 考念其育子有功,恪尽妇德,是为贤妇之媳,皇考特钦赐封号为〃熹〃——若是侧福晋为熹福 晋,位比平妻福晋;若是四妃为熹妃,位比贵妃——钦赐。”
慧珠迷迷糊糊的听登德念了一长串,从中拼凑出两个意思,其一“康熙帝念在她生育弘历所 以钦赐号为〃熹〃;其二,她虽是四正妃之一,但国为有康熙帝钦赐的封号,便位比贵妃,甚 至比起没有封号的贵妃还硬生生高出了那一星半点儿。
小然子机灵,见众人怔愣住了,眼珠子一转,拂尘一甩,高喊道:”贺娘娘高封!“众 人回过省,连同前来册封的正副二使皆跪地贺道:“贺熹妃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话落,正殿外侍立的宫人亦应声跪地道:“贺熹妃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慧珠心里激荡万分,看着一百来号人对着她跪地行礼,齐齐叫着:“娘娘千岁千岁千千 岁”的话,让她难以言语,就算是当了十几年的亲王侧福晋、三个多月的景仁宫主位,也没 这齐声“千岁”来的震奋人心,来的真真实实。
慧珠按压住不平的心扉,也不知怎样形容自己的心情,只能由着一声声“娘娘千岁”的话在耳旁邹响。也许此时的她能体会到乌拉那拉氏、耿氏她们的雀跃之心,这种身临其境,众人恭贺“千岁”的不可思议之感。
她是妃子?是雍正皇帝的熹妃?还是被康熙皇帝亲赐封号,等同钮钴禄贵妃的熹妃了?一连串的问号不停的在慧珠脑海里闪烁,这是一种与提前知道,而在你真正成为的那一刻顿生的迷茫感,震撼感!慧珠相信她这会儿的震惊,就是比起当时得知圆哥儿是弘历,是未来的乾隆皇帝的惊异一点也不遑多让。
千岁恭贺的声音响了一遍又一遍,慧珠也渐渐从迷人心智的回音中醒来,或者说是从女人那虚荣的秘境中醒来。只见她一手持着皇卷诏书,一手微微抬起,颔首笑道:“都起来吧,今日还不是正式的册封大典,等那日,你们在齐声恭贺也不迟。还有两位大人,你们也快请起。”众人应话起身。
随后,待两位大臣离开,慧珠忙发了话,赏赐景仁宫阖宫上下,又连是遣了人给弘历传消息,并让小然子打听了各宫封妃情况,方回到内堂。
内堂里,慧珠心里那股为妃的新鲜劲已淡去不少,思绪也开始了正常的转动,尤其对她没有被封贵妃的事,是由衷的升起一种窃喜之情。她若是被封了贵妃,再用上康熙帝钦赐的“熹”不就是有附后之名的皇贵妃,特别是在胤禛秘立储君的情况下,将她封为高位,无疑是将她母子置于众人眼皮子底下。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朝堂后宫更是防不胜防。。。。。。只是,现在她母子的情况也不见得好,毕竟康熙帝钦赐的名号,难免不引起有心人的猜测。念及此,惠珠看向一旁絮絮叨叨的念着“菩萨保佑”的素心,吩咐道:“你去看看小然子打听消息回来了没?”
素心连道三个“好”,就往屋外间走,门帘一挑,正好撞见弘历、小然子一起回来,忙笑道:“四阿哥也来了,主子正在内堂呢。”说着,就隔了帘子,让弘历、小然子进了去。
慧珠惊一见弘历过来,迭声问道:“你怎么了?可是下学了?”弘历在慧珠身边坐下,偏头笑道:“今日是额娘封妃的大日子,皇阿玛就让师傅提前给我们下了学。”慧珠点点头,直接看向小然子道:“如何?”
小然子禀道:“年福晋晋封为贵妃,无封号;李福晋晋封为四妃之一,封号‘齐’;宋格格晋封为六嫔之一,封号‘懋’;耿格格晋封为六嫔之一,封号裕;武格格晋封为六嫔之一,封号‘宁’;余下安格格、乌雅格格皆被晋为贵人;余下六侍妾,除了张侍妾封为贵人,皆是常在;四位姑娘为答应;还有府里原来的大丫头,之有原宋格格、安格格、耿格格身边这三人被封为格格,有名份。”
慧珠点头示意明白了,又问了几句乌喇那拉氏册封大典的日子,与封妃大典的日子后,便屏退了左右。
弘历见内堂无人,眉开眼笑的嬉闹了一番慧珠封妃的事后,就敛了笑意,趴在慧珠的腿上,闷闷的问道:“额娘,您说锦匣子里皇阿玛属意的是谁?儿子想得应该不是三哥,可就在儿子过来的时候,皇阿玛却请了当朝大儒做三哥的师傅。”
慧珠轻声一笑,难得看见弘历吃味的模样,却惹来弘历横眉一瞪,只好去了笑,轻抚在弘历的发辫上,温声抚慰道:“其实你心里已经有了定论了,按着你想的做,额娘相信你会做得很好。以后额娘和宝儿还等着你养呢。”弘历蹭了下脑袋,嘟囔道:“没定论,没定论。。。。。。”
不待弘历撒下娇,外面已有人通传说宝莲回来,瞬时,弘历一下跳开慧珠的怀里,弹了弹衣裳,等着宝莲进屋。
眨眼的功夫,宝莲已笑咯咯的进屋,不一时,就见两兄妹你一言我一语的打闹起来,欢声阵阵。
直至晚间,晚饭罢,弘历方离开景仁宫。而随着弘历前脚的离开,后一脚又有令众人侧目的消息传来,胤禛开始招人侍寝。
本章完
第225章 吐血
阳春三月;桃花初放;妖艳欲滴。慧珠依稀还记得小娟那日的打趣;就是这般说笑出口的;但小娟却只知三月的桃花吐着沁人的芳香;殊不知后宫的女人也芬芳尽吐;那千娇百媚之姿尤甚桃花千般。
从第一个被召进养心殿的安氏,时至今日已有八人,这八人皆是位列安氏贵人头衔以下。不,还有一位分位高于安氏的,便是昨夜才被抬进养心殿的宁嫔武氏。想到这里,慧珠嫌恶的拧起秀眉,倒也说不上是对胤真定下这侍寝制度的不满,还是对那些凑着身子、尽媚且娇的宫妃不屑,只是一想起就感到恶心憋闷。
这月余里,有时慧珠会想,乌喇那拉氏的册后大典是百官恭贺,就是她和年氏一同举行的贵妃之礼,亦是百官朝贺,那是不是给了她们这么大的体面,就不用褪尽衣裳,用红色的丝被一裹,便被敬事房的太监抬了进去?
思来想去的答案仍是无果,不由暗自好笑,只道自个儿是庸人自扰,日子过得太舒坦了些。
这时,慧珠正兀自摇头轻笑,只听轻轻的脚步声伴着娇柔的说笑声传来,遂扭头看向帘帐,须臾就见阿杏扬着少女特有的清晰笑容进屋传道:“主子,裕嫔娘娘和安格格晋见主子。”
清宫规则,只有嫔以上的宫妃才能称为娘娘,见慧珠正高坐于地座上,驻足相视一笑,复又款款行至跟前,下跪叩首道:“臣妾耿氏、婢妾安氏请熹妃娘娘金安。”慧珠示意身边的两个宫女将她们扶走让座,笑怪道:“你两和我。。。和本宫最是相熟,见了面行个‘万福’礼就是,作何这般多礼。”两人一面笑应了,由着慧珠每次见面就叨念,她们二人却自顾行这“下跪叩首”之礼。
少时,阿杏领着两名宫女手脚麻利的在耿、安二人之间的老红森高几上摆了两盏花茶,并糕点两碟、瓜果两盘,方侍立一旁敬候吩咐。慧珠扫了眼内堂里杵着的七八个宫女,觉得眼前晃人的很,留了阿杏前伺候,其余的也就打发了下去。
耿氏看着鱼贯而出的宫人,笑道:“熹妃娘娘还是这般谦逊,不喜多人杵在跟前,讲那排场。”此话一出,三人不约而同想起一事,皆是一脸笑意。
说来这事儿也是封妃引起的,李氏本来满心满眼的盼着弘时立为太子的事黄了,后来又得知和她同位侧福晋的年氏、慧珠,竟然一个被胤禛封为贵妃,一个虽是初封的四妃之一,可后来却被康熙帝的钦赐了名号。如是,两个人都高出了她一级,这让向来争强好胜的李氏如何服气,又苦无办法,只好把偏殿的宫人调到正殿侍立着,再把正殿的宫人一股脑的叫到跟前伺候,以显示她的排场气焰不输年氏、慧珠。就是每次出了她的宫室,也都要前呼后拥,想是连着乌赫那拉氏的皇后至尊,都没她的排场。
三人笑语晏晏的说了好一阵,才稍稍止了笑,另扯了话题闲谈。
安氏放下茶盏,转身从带来的宫女那接过食盒,亲自揭开盒盖,取了碟釉瓷白碟盛装的点心奉给慧珠,又取了一碟给耿氏和她自个人,然后笑道:“ 这是婢妾亲手做的桃花饼,是采的二月初八之前,寅时刚开的桃花瓣留用的,至今个儿上午采用桃花瓣和糯米面做成。熹妃娘娘可以尝上一尝。”耿氏接话道 :“安妹妹就是个 蕙质兰心的;臣妾听她说过;这桃花饼有润燥滑肠、排毒之效,也算是处美容品吧。”
慧珠眼睛一亮,挑起一块,轻咬了一小口细细尝来,就听耿氏品尝道:“嗯,尝起来有桃花和糯米的清香,皮脆心软,糯而不粘,入口香舌,真真是不错,娘娘可是也觉得?”这话倒把慧珠问着了,她吃着比一般的软糕味道好些,至于其它的也尝不出个所以然,便讪讪道一笑,准备含糊弄过去,忽见一个小宫女未经通传,就毛毛躁躁的跪了进来。
慧珠待小宫女走近,眯眼细看是储秀宫的宫女,心里生疑,面上却轻声问道:“怎么了?如此慌慌张张的?”小宫女年龄不大,见慧珠如此友善于她一个身份卑微宫女,不禁眼眶微润,一下子就跪地道:“熹妃娘娘莫怪,是福公公派了奴婢前来请娘娘过去永和宫。”话一屯,也不等慧珠继续问,便细细说道:“今上午的时候,万岁爷钦命皇十四弟、贝子允题留在遵化守陵了;又命皇十三弟、怡亲王允祥总理户部事务。。。。”
后她老人家听了,当场就给气晕了过去。这会儿皇后娘娘带了太医过去,还请熹妃娘娘快去吧,想是万岁爷都已像永和宫赶了。
慧珠皱眉想道:这德妃又闹得是哪一出,几乎是十天一大闹,两天一小吵也不为过!但是想归想,慧珠和耿氏。安氏还是忙打发了小宫女,就出了景仁宫,又是快步又是小跑的去了永和宫。
永和宫内吵嚷声不断,隐隐约约还有怒骂生,抽咽声穿插其中,听不大清除,可凭着一些传入耳膜的只言片语,倒也明白是德妃正指骂着胤禛不孝不仁。慧珠。耿氏。安氏听了辱骂声,不需走进永和宫内已知里面情况不好,德妃骂的如此不堪,她们这会去了不是给胤禛面上找难看吗?
心里升起这个念头,脚下步子不由有些迟疑,却被在正殿外侍立的小禄子一眼瞅见,就听小禄子高声喊道:“熹妃娘娘驾到!”,“裕嫔娘娘安贵人到!”慧珠觉得倒还好,耿。安二人却是进去也不是,不进去也不是,最后犹豫了一下,向小禄子寒暄了个一两句,便随慧珠身后进了正殿
正殿里,一片狼藉,抛光的大理石地面上捧盘。瓷碗。汤药四处喷洒,随着一路的杯盘看去,便是明黄色的褥子软塌,金漆小几;此时,德妃正靠在软塌上,粗喘着大气,一手指着胤禛,一手抚着上下起伏的胸口怨毒的哭骂;慧珠三人仅仅打看一眼,忙绕过地上的青瓷碎片,欲向胤禛和乌喇那拉氏,就见德妃突然看了过来,苦笑道:“你们来的好,来得好啊!来看看这个满口仁义道德的皇上,是如何逼死他的母亲,迫害他的兄弟。”
这是何话?慧珠等人安也不待请了,直接跪地,同乌喇那拉氏。李氏。太医。嬷嬷。太监一起诚惶诚恐道:“太后息怒”
胤禛面似寒冰,一动不动背向德妃而立,任由德妃随意咒骂,也一言不发。良久,许是德妃情绪过于激动,趴在软塌上一阵咳嗽,乌喇那拉氏忙起身劝服。一时间,殿内似乎安静不少。
未几,德妃好似耗尽全身力气般,渐渐咳嗽声止,瘫软的倒在榻上,有气无?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