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生活
这一想,慧珠顿觉了悟,眼前一亮,忙是抬头朝胤禛看去。
只见胤真听得乌喇那拉氏所言,并未立即回答,而是面做沉思,隔了片刻,语气里流露出一丝迟疑道:“皇后想晋熹妃为皇贵妃,让她留在紫禁城与你一起打理宫务,也是理所应当,只是。。。”
一听胤真提及,慧珠立时想起前年中秋宴时,乌喇那拉氏就以协掌六宫为由,欲留她于紫禁城里。这下经了提点,前席宫妃随之转了心思,精致的妆容上也渐有笑容浮现。
乌喇那拉氏神色一晃,摇头笑道:“皇上您误会了。”见胤真及众人不解,略一笑道:“圆明园也是后宫一处,熹妃妹妹晋了皇贵妃,有了附后一名位,打理起圆明园也得心应手些。”转头满目笑意的看向慧珠,带了调笑意味问道:“不知熹妃妹妹可愿当了皇贵妃,与本宫一解难处?”
她能如何回答?若是不应承,只怕不过今晚子时,熹妃不识好歹的闲言就会传个遍。可顺着乌喇那拉氏的话走,她又心有不甘。。。。慧珠心下拿不准,偷偷偏头瞅了眼胤真一眼,心一横权当赌上一把。于是从位上起身,分别朝胤真、乌喇那拉氏各行一礼,恭敬回道:“谢皇后娘娘抬爱,臣妾全听皇上和娘娘做主。”
如是,问题几转,又给转了回去,众人殷切切的目光望向上位,只等最后的决定。
胤真双眼危险地虚眯了眯,沉沉的目光直接凝于慧珠,话却是对着乌喇那拉氏道:“皇后,你所言确有道理,朕极为赞成。不过熹妃如今的分位至皇贵妃却是跃级了,依朕看就封熹妃为熹贵妃好了。”微一屯,不容他人开口,径直下了令道:“熹妃端赖淑惠,晋位号为分荣,册尔为熹贵妃。钦天监择吉日,以行贵妃大典。”
金口玉言!皇帝所言不可收回,大抵便是此意。
众人尚未回神之际,胤真已不由分说下了旨,自是不容他人置喙。慧珠亦然,顶着多束炙热的目光,行至殿下,跪行叩首礼道:“臣妾谢皇上封赏,万岁万岁万万岁。”胤禛颌首道起。
乌喇那拉氏抢先一步扶起慧珠,笑容可掬道:“熹妃妹妹,恭喜了。”
说着,拉着慧珠的手,并排面向众人,笑容越发亲切道:“那套酒泉夜光杯,可是依了本宫的意思做了贺礼,众人妹妹可别眼馋啊。”众妃勉强压下心中酸意,嬉笑开来。
乌喇那拉氏与慧珠各自归坐后,又笑道:“熹妃妹妹晋升,应当把了酒宴,本宫可代诸位妹妹讨酒吃了。”事成定局,多项无益,慧珠也不再思量乌喇那拉氏背后的深意,感激应道:“还要在宫中留上两日,明日臣妾定当下了帖子,宴请皇后娘娘和众位妹妹。”众妃强颜欢笑,连声附和。
西面宗室女眷席上,兆佳氏听得宴请一事,想起允祥提过直隶水患的事,对慧珠不由高看一眼,现在见慧珠得以晋位,也只当是胤禛变相嘉奖,对此倒也不意外。遂加入说笑道:“娘娘,明日设宴只邀了宫里的贵人们,像臣妾想给您贺喜都难了,不知您可愿也下了帖子与臣妾?”慧珠难会不愿,也笑应了,并打算明日请了几位交好的夫人同来。
晋贵妇已定,后宫暂且不提,朝廷却的重新洗牌。这般,殿内众人面色不变,依然谈笑风生,心里却多为复杂,后半段宴会不免有些意兴阑珊。于是时至二更天,宴席也落下帷幕。
于众人眼里,慧珠无疑是此次宫宴的主角,尤为席间后半段,说是众星捧月也不为过。因此,席毕离开,胤禛携慧珠同行,也是于理得当的事。
殿外,月圆皎洁,银白的光华凝于汉白玉石石阶上,宛若一片粼粼的白霜薄薄地笼在台阶,一架前呼后拥的辇舆又负其上。
辇舆四周施黄陵帷幔,胤禛坐于幔内右手挑起一角黄陵,露出不耐的神情,道:“上来!“
慧珠踌躇不前的站在辇舆前,听见胤禛明显不悦的声音,下意识的脖子一缩,复又不放心的抬头扫了眼四周,见十数名宫人皆低低垂头,却仍觉得面上有些难堪,不由往后退了半步。
这一幕落在胤禛眼里,极为刺目,转瞬不豫的面色又黑沉了几分,薄唇一抿,微怒道:”不要让朕重复第三次!“
闻言,慧珠暗暗踱脚,眼里微带焦急的瞟了眼不远处提着宫灯的一群人,借着明亮的月色,清晰可辨众人频频使来的打量,这让她恨恨的收回目光,转向辇舆,仍是摇头拒绝。
常言道事不过三,胤真怒气无疑被点燃,只见他二话不说,一把撩起舆前的黄绫,探出半个身子,作势下舆的动作,威胁道:“看来得要朕亲自相迎!”
如此一吓,慧珠确实不敢不从,心下正犹豫着上前,就被身后的小然子腰上一推,她一个反应不及,直直往前踉跄倒去,眼看就要绊倒,想也不想双手往前一个反推,力道刚好稳住身形,却不想将半倾上身的胤禛抽回舆内。
一霎间,黄绫滑落,微微晃动。
一时间,众人、惶恐,屏气凝息。
一丝清凉的夜风轻轻拂过,愣愣僵直站立的慧珠,没来由的感到一陈寒冷。一只骨节分明的大掌伸出黄绫,一把抓住呆愣住的慧珠用力一带。
“啊——”一声呼响起,慧珠跌跌撞撞的栽进明黄色的辇舆。
第281章 前奏
一下瞬,结结实实落入胤禛怀抱,辇舆随之稳稳的抬起,慧珠脸上登时涨的通红,想起方才的狼狈样,牙齿磨的咯咯响,恨不得死劲掐上一把
,却始终没那个胆子,只得扭来扭去挣开胤禛的怀抱。
“做什么,得不得安生!”胤禛手臂紧了力道,大为不悦的喝道,又待慧珠在怀中老实了这才松开手臂,往黄绒坠座上后仰,微阖双目,道:
“弘历宝莲两个也不小了,你不要一回宫里就闹别扭,丢了身份。”
她闹别扭?明明是他性子霸道,反成了她的错!慧珠鼓着双眼瞪向胤禛,憋着气道:“皇上,这辇舆是臣妾能坐的吗?宫妃。宗室皇亲都在另一
头看着,臣妾上了辇舆还指不定被说成了什么!”说完见胤禛一副无动于衷的模样,也懒得再说,索性转过头,单手支起下颌望着外面,口里
却不觉地小声嘀咕道:“被说成杨贵妃。。。。。。一类的祸水,怎办。。。。。。”
胤禛哑然失笑,后微咳一声掩了过去,道:“。。。。。。你多想了。”喝!胤禛突然出声,慧珠唬了一跳,随即意识到他话里的意思,红潮刚退的脸颊又爬上了抹嫣红,结结巴巴的掩饰道:“臣妾不是那个意思……恩,臣妾跟皇上已多年了,在众人面前这样……总是不好的。又不是那刚入宫的新人,这样,就是在兄妹两眼里,也过头了,皇上您还是记着些年纪……再说刚被晋了位……”
胤禛反过身子圈住,挑起下颌,沉着脸色对她道:“朕的年纪?你嫌朕老!”一边说着,手里逐渐施力。
“唔——”慧珠吃痛一声,挣扎了一下,没有挣脱,忙悄悄斜眼觑去,随后眼珠儿一转,也不挣扎了,柔声安抚道:“臣妾怎会嫌皇上老,不
过是怕了别人的闲言碎语伤了弘历他们。您也知道,自经年选秀取消,不好的话都泼到了臣妾身上。现在皇上又晋了臣妾的位,还让臣妾陪着
坐辇舆,不是把臣妾推上了风口浪尖去?”
胤禛听的慧珠这样说,手上渐松了松,慧珠忙趁热打铁,继续道:“如此,臣妾才不敢上了辇舆,还以下犯上抽了皇上一掌。”见差不多了,
似是不经意的挪开钳制下颌的手,转开话题道:“今晚臣妾实在很意外,不解皇后娘娘怎么会想晋了臣妾的分位,就是皇上您居然也同意了。
”
胤禛那会未察觉慧珠的小动作,右手往软软的腰肢紧紧一扣,带往仰后枕在了靠枕上,冷哼道:“你不解?不解会将问题踢给朕?这些年了
,倒长了几分小聪明。”这话听不出是好是坏,慧珠楞了一下,不自然的笑笑,也不答言辩解。
胤禛略等了片刻,未得回应,也不追究,另道:“朕本意就是要晋你位,不过一时没寻了合适的缘由而已。”慧珠听的只言片语,抓了半截
子话就纳罕道:“皇后娘娘是受了您的意?”闻言,胤禛好看的浓眉微蹙,否决道:“不是,朕不过承了皇后的情,顺水推舟。”
慧珠冒了傻气,反问道:“皇后娘娘送了人情予你,而不是臣妾?不应该的?”胤禛眼神飘忽,答非所问道:“直隶水患你出力不少,却又
无法直接封赏与你。朕便打算等年节时,将你与嫔以下的宫妃晋位一级,但皇后既然主动提出,倒便宜了不少。”
听言,慧珠微睑下颌,一对浓密的睫毛轻轻颤动,乌娜拉那那氏确实心有沉浮,看来是听到些什么,才会在胤禛提出晋位之前,抢先一步开
口,还抓住了中秋宫宴这大节上,不但对胤禛投其所好,也赢得了众人的赞赏。
想是现下,胤禛正认为乌拉那拉氏深明大义!
见慧珠安静下来,微垂眼眸似在想着什么,胤禛心下对此不虞,脸上却不显分毫,低下头,薄唇紧贴着温腻的面颊,以一种若有似无的轻触,慢慢逼近圆润的耳垂,喉间发出一丝微哑的嗓音道:“在想什么,告诉朕。”
又来了,慧珠心里无声苦叫,勉强定了定心神,尽量忽略耳根处的灼热呼吸,清了清嗓子道:“没什么,就是琢磨着明日何处设宴。”胤
禛深幽的眼眸闪过一道不悦的光芒,抬手轻拍了她的后颈一下,声音又恢复了惯有的平静道:“景仁宫到了,你起来吧。”
话落,“咚”一声轻响,辇车落地,小禄子在外恭候,慧珠从胤禛怀里撑着手坐起身,正欲撩了黄绫下地,又迟疑了下,回首道:“时辰
不早了,皇上早些回养心殿歇息,后日臣妾随皇上回圆明园去。”
胤禛略缓了神色与之低应了了声,慧珠见状,展颜一笑道:“臣妾还是要谢了皇上予的晋封。”说罢,也不去看胤禛的神色,黄绫一挑,倾身下舆。
转眼两日既过,前一日慧珠设宴款待,后一日便于诸妃随胤禛返回圆明园。
又过了几日,钦天监择出吉日,十一月二十三日是为大吉,拟定次日为贵妃册封大典。按照惯例,举行了贵妃册封大典后,众妃公主及命妇要
向贵妃朝贺。但因元年封妃时,胤禛以慧珠,年氏分位相等,名号却分为下级和上级,便取消了年氏贵妃的朝贺之礼。
而此次她晋封为贵妃,胤禛未下此命,两相比较下,内务府势必会大办一番。慧珠实觉得她亲子三人瞩目过多,便决定在册封大典前深居简出
,有意避开过于的风头。于是回了圆明园后,慧珠命人搬出了留于胤禛内书房的一应她的物事,除非胤禛亲召,绝不会主动踏入内书房一步。
久而久之,慧珠渐淡出了众人视线,朝堂后宫皆因一事转移注意。
九月初,天气转凉,直隶水患得到扼杀,流民得到安置,只需灾后重建等事宜而已。同月末,京畿之围一解,胤真以俯从群臣所请为名,迫不
得已尽削年羹尧官职,并下令捕拿年押送京城会审。
时光易逝,犹记九九重阳之日,慧珠带着一双儿女随胤真去了西郊静宜园踏青,那时园内古树参天,榕树成行,泉流淙淙,又有亭台层层。慧
珠第一次去,便喜上此地的优雅宜人,后又闻十月至十一月上旬初乃是风光最美的季节,不觉起了心思,一为暂敛锋芒,一为向往自然风光,
便央了胤真让她与宝莲留在此处小住,其间费了多少口舌不必细说。
这一住下,便是一月有余,母女二人乐不思蜀。
眼见时节已至隆冬,贵妃册封大典在即,又隔三差五接到催促返回的口喻,无可奈何,母女二人只好定于十一月二十日,启程回圆明园。
这日指晓时分,小然子、小娟两人早早起身张罗着行礼搬挪,慧珠母女却赖在暖炕上不怠动身。
另一头,弘历率领三十八名宫卫前来接人,待到了静宜园,二话不说勒绳下马,动作一气呵成
,丢下身后众人,抓了个宫人往正院里冲。
来到正房里,一股暖和气息袭来,浑身打了个颤儿,又听到里间屋里不时传来的说笑声,弘历忙一手挥去通报的下人,一手紧拽厚实的幔
帘撩起一角,就见慧珠、宝莲母女在炕上抱成一团,一旁的脚踏处坐着阿杏、荣嬷嬷陪着说话。
宝莲不老实,在慧珠怀里动来动去,一眼就瞧见了在门栏处探头探脑的弘历,大叫道:“坏人来了!”慧珠主仆三人一听,忙转头望去,
竟是弘历来了,眼里皆是闪过惊喜。
冷不丁被宝莲这样一叫,弘历没好气的瞪了一眼,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请过安,挤开赖在一旁的宝?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