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生活
这一幕小小的插曲,落在六名秀女的眼中,却如几十斤的铁锤在她们的胸口重重的敲了三下!原来,那名女子果真是熹贵妃钮钴禄氏。适才心里那点疑惑实属好笑,现在想想,若她不是这后宫第一人,那一身奢华的宫装,倨傲的态势,权势宫监的讨好。。。还有皇上因顾念她以至对她们不屑一顾的态度,又从何而来?
——皇上!
念及这二字,心口突然好似被烫着一般,脸颊也止不住的染上绯红。刚会儿那飞快的一瞥,身穿明黄色龙袍,面目威严冷硬的男子就是当今天子!
念头一过,有关于胤禛的印象,于顷刻间倾塌。六名女子的脑海里,不禁映出一番影像:一位权倾天下,又气势不凡的男子。。。。。。以后的夫君。。。。。。荣宠后宫至众星捧月,以及光耀门楣,为世人所羡慕。
不及未来美好的蓝图一张张的编织,宫监已扬声唱过两次,两名秀女应声出列,却无一人被留下牌子。随之宫监又扬声唱喝道:“汉军旗,城门史李文富之女,李舒雅出列。”
小李氏款步姗姗脱列而出,朝着上位盈盈福了福身,清喉娇啭道:“臣女李氏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胤禛坐在龙椅上纹丝不动,一旁记录的宫监见之,心下明白,不由可惜的看了小李氏一眼,随即竖起手里的笔就要一笔划去。这时,却听武氏状似无心道:“选看了一上午,臣妾看着就属她容貌最不俗,想来今日过后,臣妾又得添上一名如花似玉的妹妹做伴。”
乌喇那拉氏插口训道:“的确是姿容上佳,但选宫妃只看容貌,德行言工不可或缺。”武氏一副受教的样子,道:“皇后娘娘教训的是。”
第311章 秀女(下)
乌拉那拉氏露出一丝笑容,接着问道“可曾读过什么书?或学过什么”小李氏斟酌了一下,答道“臣女资质愚钝,只粗略识字,读了《女则》《女训》两本。但音律去通晓一二,古筝 琵琶 玉箫既有涉及。”
得体的回答,使乌拉那拉氏笑容愈发加深,眼里承载了浓浓的满意,声赞到“不错!不错!女子不要求才识出众,只要能识字明晓事理即可,在说你懂多样乐器,又岂是愚钝之辈”说着转头又对胤禛到“先前选的几名秀女,虽是知书达理,缺少了一份才情。臣妾觉得李舒雅到时不错,正好补了前几位的不足。只是不知皇上怎么认为”
闻言,胤禛眸中闪过一道精光,却也不会公然拂了乌拉那拉氏的面,只淡淡的附和道“皇后所言有理,就先留着在看看”说罢朝宫监一个扬手示意继续。
这名宫监也是公里的老人,一双垂吊着的老眼是抹得雪亮,自然不难察觉帝后之间的异常,也随之察觉小李氏她也不过是个后宫之争的牺牲品。稍微缓了几分噪音让小李氏回到而站。方又拂尘一甩,提了嗓门扬声唱名。
虽没予以否决 却也没于之肯定 霎时 小李氏潮红的腮面唰的一下惨白,柔弱的身姿轻轻一晃 更显出一股我见犹怜的味儿。如此娇滴滴的样子,引得上座四个女人皆几欲不见得轻蹙娥眉。不过好在小李氏理智犹在,听了宫监传话退下,立即福了一个身,便转身重回了队列中。
随后,下一名秀女听名出列,她容貌也是十分姣好,与小李氏可说是不相伯仲,却偏偏亲眼目睹小李氏受的冷遇。于是,临到她上前行礼时是紧张的没法,待战战兢兢的回了一句话,已是强撑至极点,竟一时不支当场昏厥,自是被撂了牌子抬出大殿。
经此意外,殿内的气氛却未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宫监面不改色,依然照着手里的名册,唱到:“汉军旗……管领刘满之女刘喜珠,出列。”
喜珠?
慧珠对余下秀女是兴味索然,却听宫监所报名字,倒勾起了些许趣味,不由凝眸看向站在队列末端的女子。
隔着稍远的距离看去,加之人又垂着头,关于面容慧珠看得并不清楚。
可从这名叫刘喜珠的秀女仿若闲庭信步悠悠上前走来,以及不卑不亢的屈膝行礼一看,又听她不含半分娇柔做作的嗓音;于见了一上午各式含羞带怯的女子,已产生审美疲劳的众人,至一见气质沉静的刘喜珠,不觉耳目一新,微微提了一些精神。
身处殿宇正中,一束束带着探究的目光纷纷投注过来,刘氏只觉她呼吸滞缓,心下不受控制的剧烈跳动。但她却深知,此时此刻间,她不能有丁点的怯意紧张露出,只有维持着一身有别于其他秀女的沉静温婉,言有机会脱颖而出。
然,饶是如此,不安的情绪仍在无止尽的蔓延。
刘氏正勉力自持着,忽听一个醇厚低沉的男子声音在空荡的殿内响起,她平静的面容上顿时晃过一抹喜色,来了!心念至此,刘氏忙聚敛心神,变听胤禛玩味的咀嚼道:“喜珠。。。。。。喜珠。。。。。。熹妃,这名倒是取你的闺名、封号各一字。就是不知这喜是哪一个字?可是与你同一个字?”
自两年前,胤禛以对准噶尔用兵为由,建立了军机处,从而取代南书房的地位之后,胤禛便是朝纲独揽,集权于一身。因此,这两年期间,他渐是放开的性子,做事也稍有些肆无忌惮。想到这里,慧珠暗恨胤禛再肆无忌惮,也当不得在此地戏了她的名号,还嫌她宠妃的名声不够怎样?
慧珠咬着唇,生生止住要啐他一口,或是横去一眼的念头,道:“臣妾也没与她接触过,当然不知道‘喜‘字可是相同,自当问本人才是,不过想来一般人是想不到这一字,至多这两字也是同音不同形罢了。”
“熹”一字,还是昨年地震,她受伤清醒以后,才得知的此封号由来。原来它并不是康熙帝赐予她的,不过是胤禛巧立名目所为。这会儿,听出胤禛话里的深意,慧珠不禁飞快的扫了一眼上位,见胤禛面上果真隐隐有鸣鸣自得的神情闪过,心下忍俊不禁,忙不迭低垂下头,遮住唇角泛起的笑意。
胤真从慧珠身上收回视线,冷淡的“唔”了一声,问刘氏道:“喜珠,你是哪个喜?”听着上位的调笑声,刘氏下意识的双拳紧握,这时又听胤真唤了她的闰名,心中陡然一跳,十指亦深陷入手心,道:“慈悲喜舍,其中喜一字正是。”
“慈悲喜舍?”胤真轻念一声,复又询问道:“这话出自何地?”
刘氏沉呤片刻,道:“《阿舍经》至大乘诸经里皆有提到,此四字又可扩及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名‘四无量心’。”说完,自知锋芒过甚,忙垂眉敛目,视线不离脚尖。
胤真暗暗点头,道:“不想你一名年轻女子,对此倒是懂的多。”
说着,又侧目向着慧珠,道:“你信佛多年,佛经也收藏不少,可惜你却只拿它们抄袭练字,并不深刻领会。”慧珠不愿私事摊在众人面前说,只作恍若未闻,另催促道:“这一轮删选,费时颇多,皇上还是早做定夺。”
此话一出,正中乌拉娜拉氏下怀,她也顺势接口道:“李舒雅有才有貌,这位刘喜珠。。。嗯,看着也颇得皇上和熹妹妹的缘,确有几分难以决择,不如。。。”面似犹豫不决之时,武氏就着捏丝绢的手,指着一人独独站在殿中的刘氏,插言说道:“这位真是个面浅的,从进殿到现在都低着头,臣妾可是一眼也没瞧见,莫不是一心钻进了佛学里,不理世俗了。”一面说着话,一面拿着眼一个劲儿的瞅着刘氏瞧。
对于一个孤身入宫廷的女子来说,这话未免过于了。果然,就见垂首立在殿中的刘氏身子明显一僵,随即,头又低了些许。
慧珠收回视线,不悦的目光在武氏身上一沉,随即眼里又浮现一缕疑惑。昨年宋江氏突然甍逝,她命在旦夕人查了却无头绪,便丢开了手。然后,不出三月,武氏赫然以一宫主位的身份出现,代替宋氏与耿氏一同辅乌喇那拉氏掌管后宫。
为此,她当时是将怀疑指向了武氏,可武氏却还是深居简出,而她又遇地震受伤,一来二回渐也就对宋氏、武氏的事放开了。再至当下,因选秀她回了景仁宫这期间,武氏也是一副低调处事的样子,为何偏独独在今日,武氏却一反常态?
正百思不得其解之间,脑中灵光一闪,慧珠猛的抬起头,目光犀利的在刘氏身上一阵打量,又移向小李氏,难道乌拉那拉氏所招揽的人不是小李氏,而是这名深谙佛学的刘氏。
念头一至,慧珠不由心下一洌,面上却是漫不经心的打眼瞅着刘氏,和颜悦色的符合武氏的话,道:“宁嫔说的也是,她额际是一排齐整的发丝,又一直低着头,本宫真是从未看清她相貌。”话停了停,直接对着刘氏语含命令道:“你抬起头来。”冷不丁慧珠开口,刘氏心中一紧,勉强压下心头泛起的紧张,依言微抬起头。
一时间,殿内诸人的目光齐刷刷的向刘氏飞去。一番细细打两下,慧珠心里的疑团是越滚越大,她眼前的刘喜珠,无论如何看,她面容上都无一丝亮点可言。若真要说个好坏,只能说她一身气韵淑仪闲华,除此以外,面目普通,家世不显,又无任何一点女子技艺。难道单单凭借她精通佛学,乌拉那拉氏便选定此人?
这一边慧珠疑云重重,另一边耿氏也是揣着怀疑不确定。那日自秀女聚居的地方,她惊讶的发现,于她眼皮子底下,居然时隔一个多月,却未发现秀女里有名气息颇像慧珠的女子,尤其是第一眼抬头之际,一双清明慧黯的眸子,最是让他熟悉。
然而,自那一日后,她在未从刘氏身上发现慧珠的影子。但多年的王府,后宫生涯,让她不敢对任何值得怀疑的事心存侥幸。于是她彻查了有关刘氏的一切事宜,发现她不仅没与乌拉那拉氏她们有来往,而且更无出彩之处,唯一让人值得夸赞的是刘氏自幼信佛,能与胤禛投其所好,并拥有一手好厨艺。想到这里,耿氏又深深地看了刘氏一眼,继而打消心中的念头,故只看着刘氏淡淡的说道:“也是个端庄的姑娘。”
第313章 落幕
又端视片刻,慧珠心头疑惑一点点退去,待见耿氏也一面寻常视之,不由低头轻声一哂,终是一笑置之,道:“恩,一身打扮的也很是淡雅,倒有几分清新可人的味儿。”
话声未止,只听武氏一阵嬉笑之声,慧珠微敛笑意,扬眉问道:“宁嫔,何惹得你发笑?难道是本宫有甚说错!”
武氏笑容攸变,忙起身行过一礼,垂首惶恐道:“臣妾不敢。”
见武氏这般作态,又听她嗓音里透着些许颤抖,慧珠忍不住拧了拧眉,压下一个呼吸的停顿,勉强朝她一笑道:“宁嫔,本宫对你又没怪罪什么,你何必说了不敢。”武氏只管低头侍立,却不置一词。
也不知是怎了,这月里来,稍一不顺心,就容易动怒。此时,看着故作一副受委屈样子的武氏,慧珠只觉得怒火一下子就被点起,胸口怒意不止;都四年过去了,大家相安无事的处着,井水不犯河水对彼此都好,偏偏又来再生事端,还是在选秀的事上。
“宁嫔,既然熹妃只是问你为何发笑,你回答就是。”见慧珠端着笑容看着武氏笑而不语,胤禛晓是慧珠恼了,遂语带责备道。
闻言,武氏脸色黑的发青,胸口起伏不定,心下亦是发了狠的冷笑连连,却待她抬起头时,脸上已染了恭敬之色,答道:“单看刘秀女,再衬着她一身沉静之气,确实如熹贵妃娘娘夸赞的;可人往往是要比这看,才能看出到底怎般。所以方才臣妾想起东施效颦的典故,不由轻笑出声,还望皇上和娘娘莫怪。”
东施效颦!这不是暗贬刘氏装腔作势,刻意模仿!却不知武氏这意有所指,究竟是指的刘氏模仿谁?
慧珠正想着,就见武氏“呀”的一声捂住嘴,然后背过身子面向殿中,指着小李氏道:“哎呦,本宫失言了,只想说李、刘二位秀女穿戴一样,却不想才疏学浅,竟用错了话。”说着,一面就着手里的团扇往面上拍了几下,一面说道:“真该打,刘秀女你可别见怪,怨上了本宫。”
大殿内一时间皆静默无语,唯剩武氏她娇柔的女声在空气中回荡,显得尤为空旷。半晌,乌拉那拉氏打了圆场道:“虽说历届秀女妆扮多是大同小异,但像她二人一般无二的装束却是少有。李舒雅尼上前来,与刘喜珠一同站着,让本宫好生看看。”
小李氏应声,稍扬眼角睨了眼刘氏,随之迤逦上前,行至殿中驻足。
听得乌拉那拉氏所言,慧珠上上下下将二人一看,发现她们除了衣裳胸襟、袖口、下摆的掐牙不同,坠的耳铛式样有差,其余皆是毫无差别。而这两人站在一块,一较之下,立即可分高低,原本刘氏仅有的亮点,也被恍若清新百合般的小李氏遮住光彩,使众人不由自主的将目光凝在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