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生活
慧珠此时已无惊吓之感。早被弘历番作为。给去了胆子。遂很镇定恭敬地叩首道:“奴婢钮祜禄氏请皇上大安。皇上万福。”康熙帝呢喃自语道:“看来老四面上冷。心里倒是个念情份地。”遂又抬眼看着慧珠。“唔”了声道:“起来吧。钮祜禄氏。你是镶黄旗人。三年前跟着老四一起去地热河。朕没记错吧。好呀。也算是你地福分。该得地。”
德妃不想康熙帝竟知道慧。倒有几分另眼相看之意。本对慧珠很是淡然平常看待而已。现下却有些喜欢。遂亲热地拉着慧珠地手。笑道:“皇上。她呀就是一老实本分人。一天默不作声。就待在府里照看弘历。不想一个挺闷地丫头。倒养了个小乖乖。呵呵。还是老祖宗和皇上看得清。一夸她有福气。一又把她指给了老四。”宜妃插话笑道:“呵呵。这不也是德妃姐姐有福气吗。得了个好媳妇。还地了个这般可爱地乖孙孙。不像本宫那老九。就一个不知事地人。”德妃听了。忙称哪是。连连夸赞九阿哥和九福晋。
这话过后。众人又开始说笑了。逗着夸着
一时间。不复先前气氛地滞缓。屋内一片欢声笑语。。
随后至下午申时。众人散去。慧珠跟着德妃回了永和宫。稍作歇息谈笑后。德妃指派了一掌事嬷嬷和一大宫女好生照看睡下地弘历。又待德妃换了一身妃子朝服礼冠。众人也微微收拾整理后。便去赴今日康熙帝六十寿宴。
万寿宴乃是清宫六大宴席之一,也是内廷的大宴之一,时值康熙帝六十整寿,又因年前,康熙帝下旨实行“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与免了全国地丁钱粮一次,处处为了朝显“海宇升平,国用充足”的盛世之景。
因此,当下万寿圣宴,不免隆重华丽,极尽铺张之能事。
慧珠一行人来到宴厅时,殿内已满是人潮,再加上殿宇内锦幔高挂,华灯宝烛,熏香氤氲,更是一片花团锦簇,喜气洋洋之象。
由在慈宁宫得后与康熙帝的眼,众人自然会去关注慧珠,明里暗里什么话都有,有羡慕的、有嫉妒的、有巴结讨好的、有不屑的,连着各色眼光都不时的瞟向慧珠。慧珠心知今算是出了大风头,现下不可有任何出格之事,便低眉顺眼的跟着乌喇那拉氏身后,只是简单的应付几句话,便也就过了。
后又至天微暗之时,康熙携着太后到了殿堂,众人齐齐跪地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康熙帝于金龙宝座上坐下,颔首应了礼,说了些话后,李德全高声喊道:“宴席开始。”随即,就听到,礼花鞭炮声“噼里啪啦”接连响起。
待小半个时;的礼花结束后,首先便是有身份的后妃王公,皇子皇孙,文武百官上前献礼,由一太监高声宣读寿礼为何人所献何物,一番送礼过后,已是两个时辰有余。慧珠听着太监的宣读声,心下从感兴趣到无聊,众人所献之物,无一不是华美精致,贵重珍贵之物,不过就是比着谁人送得更金贵,更难得罢了。
这厢献礼结束后,宫女监方由殿外走来,端上吃食。此时慧珠却已是饿过头了,再加上身处众人之间,也就对桌上不可胜数的名食美,无甚想法,就着面前用釉彩万寿无疆字样碟碗盛的莲子糕、明珠豆腐,两样素食,简单的吃了些。
吃不停的被端了上桌,又撤下的同时,歌舞戏剧上了场。一晚上,便是笙歌互起~金石千声云霞万色寿典之繁盛,当世之人亦不能言绘描画。这般,慧珠算是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想着要当皇帝了,康熙帝一个六十寿辰,就如此盛况,声势浩荡,万民恭贺,非亲王权势之人所能到达。
再盛大隆重的宴席,终于酒阑人散时,再又一次宰臣举酒,百官倾杯之后,康熙帝御驾离开,宴席结束。慧珠从永和宫接了弘历,便和着乌喇那拉氏等人离开皇宫。
至宫外马车处,素心早已恭许久,窥知慧珠面上疲惫之色尽显,忙接过弘历照看着,让慧珠在马车里好生缓解一下。一时,素心逗着弘历道:“今个儿,咱们的阿哥可是有调皮。”说着,忽的疑惑道:“小阿哥身上何时有了这玉佩,看着可不是一般物什。”
忆起今个的情形,慧珠不禁轻蹙眉头,应话道:“是万岁爷赏赐给圆哥儿的。”说罢,就不予理会一脸震惊的素心,闭眼假寐,想着李氏、年氏她们当时闪烁的神情,心下暗自叹息一声,看来又得有些麻烦事了。
然,接下来的日子,却不是慧珠想的那般,府内众人知了康熙帝赐予弘历玉佩,慧珠也得了太后、康熙帝、德妃眼后,明里皆是恭贺友好,李氏也没怎么编排,甚至也是言笑以对,只是偶尔面上会有一闪而逝的嫉恨罢了。
余后十来日,胤忙于三月二十七、二十八日,于畅春园置办,同为贺康熙帝六十整寿的“千叟宴”,便不得闲去后宅之内。期间,除了年氏的屋去了一两次,其余妻妾甚少见胤人。这般下来,众人不免有些幸灾乐祸,就算慧珠、弘历得了宫里人的看重,却仍不如年氏得胤的眼,遂心下倒有几分平衡。
(昨日有事,写得慌张了,不过,昨天已经改过来了,把孝庄二字改成太后二字,还把皇玛麽改成皇额娘,~~~~~~~~对不起,请大家见谅~~~~~~~~嘻嘻,后面写四四了)
——《小西游记》,穿越倒霉占卜世家,米虫女主立志要翻身,带着贴身跟班,网罗美人小弟,架空了千年的秦唐历史,因此风光无限。轻松欢乐文,休闲好享受。【戳一下首页新人榜上书名,或者期待一月PK榜,即可阅读】——
第一百零四章 改善
槐花挂满枝,如玉似雪醉春归,摇曳生姿斗芳菲,惹香甜。康熙帝“千叟宴”过后,就进了日丽风轻,槐花芬芳的四月。
一日午后,慧珠待弘历小睡去,正想着歇了午觉,小娟就手里托了一碟吃食进屋,禀道:“主子,奴婢今在后园子见槐花开的正盛,便采了些回来,不想嬷嬷瞅见了,倒做了些槐花饼予主子。”小娟是慧珠搬院子时,安排来的粗使丫头,自月荷一事后,慧珠见她做活仔细,看着倒是踏实,便提拔了她近身伺候,又安排了新来的丫头阿秀去了厨房做事。
慧珠咦了一声,细瞧了下~瓷小碟里盛着的浅黄色薄饼,忽然笑道:“哎呀,这槐花饼还是小时候,跟额娘去上香时,从一农妇那买来的,味道可是不错,不想王嬷嬷也是会做的。”说罢,就捡了小块,轻咬了一口,只觉外酥里嫩,一股槐花的清香萦绕于齿颊之间。
素心双手合十道:“奴婢还记得那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太太带了主子去万寿寺里放生,讨浴佛水呢。”慧珠放下筷子,吩咐道:“对了,今是初七,晚间得让王嬷嬷煮了‘舍缘豆’,明一早可是得交予高公公,去了府门外散之市人。”素心笑道:“奴婢省的,这大事,莫敢忘。这,主子,您现在出门可是方便多了,要不明个儿去庙里焚香拜佛,一去讨了那浴佛水,给小阿哥洗身子,二嘛,主子能去散散心也是好的。”慧珠想了一想答话道:“明个儿人甚多,恩,还是等明日请安的时候,再看看吧。”
正说着,胤帘进屋淡淡的说道:“明派两侍卫跟着,倒也没什么事,你带着弘历去上香,却实不错,唔去万寿寺好了。”慧珠心下惑,不解胤怎的来了,还听了她和素心的谈话。
素心听后,却是喜上眉梢,和着小娟毕恭毕敬的给胤行礼问安。慧珠见了只好福了个身,脱口而道:“爷,您怎来了是有事?”胤闻言微皱了皱眉头,说道:“前些日子倒有些忙了,却有一段时间没过你这来了。”
慧珠“哦”了一声,呢呢道:“小子也是的的不见影子,也不晓通传一声。”胤再次轻皱眉头,又状似没有听见般,开口道:“我让小禄子和小然子在外间伺候了。今下午倒是空闲,来看看弘历,这晚饭也摆在你这便是。”
慧珠沏了一盖碗茶予胤道:“正月时,妾整理屋子时把爷喝惯的茶膏溅了水,也就弃了。这是三月才新做的香片妾觉的味道还行,爷可是将就下。”胤沉默的接过青瓷盖碗了一口,便搁置下,道:“这事无妨,我等会就让小禄子取匣子普洱膏过来,顺便你也品了,那是云南刚进贡来的,却实是上等好茶。”
慧珠福身谢道:“劳爷挂记,不过圆儿现在是大了,整天在屋子里费事,哪天若是把那茶弄上水,或是打翻了,岂不是糟蹋了上好的物什。再说,妾也是喜这香片泡出的花茶,妾一俗人,倒还喝不惯那茗品。”
胤猛抬首,看向一脸盈盈笑意的慧珠,目光深注,冷声道:“弘历若是将茶膏弄折了,我再差人送来就是。”慧珠撇开胤灼人的视线,低声应了是。胤心下满意,侧首看向炕桌上的吃食,用筷子夹起了一口,尝道:“恩,虽是油炸的,吃起来倒不腻味。不过,明寺庙外,该是有许多卖这类小吃的。你明个儿上香时,别让奴才去给你买了,毕竟外面做的东西不干净,若是想吃,就让厨房给做好了。”
慧珠心下不愉。胤完全不问她地意思。就兀自决定了她明日得去上香。这般霸道。遂面上吱声应了后。便待在一旁。沉默不语。胤睨了眼慧珠。道是她不爱说话。便也无话。径自让素心伺候着换了靴子。拿了本年前留在这地一本书籍。歪靠在炕上。闲适地翻看起来。
桌上地金漆雕纹小炉。燃气袅袅白烟。淡淡地馨香浸绕屋室。屋舍内一片静谧。和煦地阳光穿过窗栏。懒洋洋地照射下来。慧珠无事地靠坐在炕上。沐着日光。不免春困袭来。迷糊间有了睡意。
一时。董嬷嬷抱着刚睡醒。还一副憨懒模样地弘历进屋。慧珠晓是弘历来了。顿时有了精神。亲昵地接过弘历。笑道:“嬷嬷。这个懒家伙。今倒是睡得久。足有一个多时辰。可别晚上精神奕奕。来折腾人。”董嬷嬷给胤行礼问安后。闲话道:“主子。小阿哥哪天不是腻有个精神。但晚上该入睡时。却是甚乖。”
胤放下书卷。看着安静赖在慧珠怀里地弘历。眼里显出一丝淡漠地温情。叹道:“好几个月没怎么来看弘历了。这一细看下来。才发现他竟长大了
身量也长了些许。”慧珠眼里有些黯然。低首看了弘历。见弘历正一副打量陌生人地眼光。好奇地看着胤。不知为何。心下微酸。便亲了亲弘历地小脸。似下定决心般。挥手打发了屋内伺候地人。复又闭了闭眼。几番开口。却是无话。
胤见状。问道:“怎么了?”慧珠深呼了口气。迎上胤地目光。忽又收回视线。搭下眼皮。低声道:“爷。弘历就快两岁了。小孩子长得又快……妾知爷事多人忙。并且除了圆哥儿外。还有弘时、弘昼两位阿哥。以及。以及月荷肚子里即将出世地孩子。可。恩。妾认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光是母亲地关爱是不够地。还需要父亲地陪伴。
若爷以后得了空,一月里,能来个两三次也是好的。”
话落,屋内气氛有些沉默,慧珠想想不对,又抬首,解释道:“爷您莫是误会,妾无他意,您不用晚上来,只需偶尔白天过来就好。年前,您常来,圆哥儿已是记住您了,不想自腊月发……”说到后来,慧珠渐似止了声音。
此时,胤面色如常,暗自却心绪翻涌,自胤被废前晚,他因在慧珠面前落泪,又和月荷发生那事,让他来这里的次数少了些。后又至腊月,经月荷怀孕一事,慧珠面上虽仍是一俯首帖耳的样子,可对他明显淡了,甚至隐有不愿他过来之意。见这,他年后便也就没再过来,想着冷上一段时间,也许慧珠会……
可,不想,不想每见面之时,慧珠却还是一副常态,不见任何愁意,甚至刚个儿也有着不喜他来之感,却在弘历来后,开口让他多来这里。
更不想,不想慧珠、弘历母二人,竟在康熙帝和太后面前得了眼,甚至康熙帝还抱了弘历,并赏赐了太皇太后当年给予的那块白玉漏雕团龙纹佩。
思及此,胤目光不禁有些深远,半响,才淡然道:“前些时候,忙着朝堂之事,便没回后宅,恩,你安心就是。把弘历递过来,我也有好几个月没抱他了吧。”慧珠敛了心神,起身,绕过炕桌,到了胤跟前,教话道:“看是谁来看咱们的圆哥儿了,来,叫阿玛,圆哥儿的阿玛来看圆哥儿了,叫阿玛呀,阿玛。”
弘历皱着一张小脸,顺着慧珠指的方向看去,歪着脑袋,也不知想些什么,好一会,才伸手,叫道:“阿玛,抱抱。”胤“恩”了一声,手脚僵硬的接过弘历,触及软乎乎的小身子,心下似乎也跟着软了,遂微带笑意的看向慧珠道:“弘历沉了不少,看着比弘昼结实多了,你把他养的很好。”
胤这面和慧珠?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