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生活
晚间;夜幕降临、明月升空;雍亲王府内彩灯交相辉映;彩绸帷幔;香灰宝烛;年味处处彰显。
胤祯带着慧珠母子二人姗姗来迟;待小太监通传进屋;屋里已坐满了人;一应人等皆是到齐。众人正在寒暄说笑;见是胤禧来了;忙止了话;上前行礼;胤禧颔首应道:“过年过节的;都起身吧。”众人蹲安起身。
胤祯和乌喇那拉氏走到上面坐下;众人方各自归坐。随后待胤祯说了几句场面话;众人跟着附和了后;弘时行至屋子中间;跪地道:“儿子弘时没管好幼弟;请阿玛责罚。”屋内说笑声;嘎然而止。
胤镇面上不见表情;看着弘时反问道:“哦;你认为你是有何做错7该受什么责罚?”弘时显然未料到胤禧会反是问他;又是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一下愣住了;却又畏惧胤禧。只得含糊道:“儿子不该由着弘历欺负其他人;还把十四叔家的弘遗弄哭了;责罚就”说着话;就抵了头没了声音。
李氏见事惜弄巧成拙;忙是起身;拉着弘时道:“弘时孩子老实;不善言辞;他只是念着弘历年小;不想让他受了责罚;才自来请罚;真是个傻孩子。”说着;又侧脸道:“钮祜禄妹妹你也别罚了弘历;他毕竟小不懂事;见万岁爷和德娘娘都宠着他;才会胡闹的。”众人见情形不对;皆未接话。
这李氏自上月病愈后;虽仍是美貌;可比起以前;一下子却是老了不少;眼角隐隐可见不少细纹。慧珠心里不喜李氏的话;便亦是平静的望着自说自唱的李氏;不予答话。如此情形;李氏不免有些尴尬;只好讪笑一下;朝胤祯唤了声爷。
胤祯瞥了眼李氏;目光移向弘时;暗自微叹一声;沉声道:“弘时你身为兄长;未看护好幼弟;并还与其发生口角;自是当罚。”稍顿;话锋一转;接着道:“不过现下正是年关;先扣下;等过了初一;再说。”言毕;挥手让李氏母子起身。
李氏登的一下变了脸色;身子微晃;衣袖低下;双拳紧握;半响;才又一袍身;领着弘时回到了位上。乌喇那拉氏瞬时心思百转千回;却只是嘴角噙了笑道:“弘时阿哥真是懂事;将来定是出息的。”一语带过;便欲另唤了话讲。
这时;只见高德躬身进屋禀道:“爷;福晋;宴席备好;可是现在开席。”胤禧也不想在此节上多欲追究;便吩咐开席;遂众人移至暖阁用席;恢复热络气氛。而弘历只有三岁稚龄;哪知刚才因他而变化的气氛;一得闲;就和一般大的弘昼在一旁嘀嘀咕咕打笑起来。
后席散;众人各自散去。至第二日清晨;弘历和弘时乘了马车进宫;上书房学习半日。下午乌喇那拉氏等人进宫赴宴;宴毕;一起回府。这般;经除夕一日;众人见一切如常;弘历仍是去了上书房进学;胤精也只是派人送了礼去十四阿哥府上告歉;却并未对慧珠母子二人有所冷落;反是让李氏母子下了面子。
于是这下;众人心里起了计较;各力拿定了注意;不料到了初一下午;情况有变;宫里传了话;道是康熙帝因弘历未满六岁为由;撤了弘历进上书房一事;并也传话;无需再进宫小住。如是;众人又暂歇了心神;见是弘历失了圣宠;便存心等着看慧珠母子风光不在;失宠的模样;心里隐有幸灾乐祸之意。
第一百二十九章 言中
弘历被送回雍亲王府;不用过早进学;慧珠认为这是好事,异于他人得到的多;失去的必然也多;按照自然走向;方为上佳。不过;素心等人却为此愁眉不展好一段日子;似乎有种突然从云端跌落下来;让人无所适从之感。其实有此感;也算事出有因;自初一康熙帝的旨意下达后;且不说京里贵人作何想;单是府内众人已是闻风变向;对慧珠及其身边人;虽说还算恭敬;但比起年前的极力巴结讨好;区别不小。
如一日;刚过了正月十五;正是乍暖还寒之际;连着两日未见日头;又起了冽风;在屋子里待着;光烧了炕还是有些冷;慧珠便唤了小娟燃了火盆。小娟得话重新翻出了火盆;去库房取碳;才发现碳只剩一点了;至多能烧上一个时辰。
慧珠想了下;咦道:“不对;初十的时候库里的碳就烧不上几天,那日我就让小然子去公中领碳;库里怎会没得炭烧。”小然子进屋回话道:H奴才初十却是递了话去;掌事嬷嬷说事忙;改后日再给送来。后库里的碳烧了四日;日头忽的大了;暖和了起来;便收了炭盆;倒没注意过了八九天;碳还没给送来。”
听了;慧珠也没多想;便又遣了小然子去取碳。不想半个时辰后;碳是没取回耒;那掌事箱箱到跟着一起过来了;并行礼告歉道:“老奴疏忽了;前些日子忙着盘查碳银;等忙过了;又见天暖了起来;为是用不火盆了。可哪知这天又是冷了下来;本准备今个就给您院子里送来;偏偏年福晋派人来了;这碳十五摆宴时用了不少;剩下的只够一个院子用;老奴想着年福晋身子沉;快是临盆;就先给了那边远去了。”说着;又是讨好的笑道:“碳房里还有些次等的银碳;若是他人老奴也就给送去了;可您和弘历阿哥是金贵主;用不得那次等。呵呵;老奴今下午就差人去购了上好的银碳回府;最迟明上午就给您亲自送来;可好?”
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她话还是句句在理;并陪着小心;慧珠也就不好责怪;遂应付了几句;便打发了那掌事嬷嬷下去。素心见人走了;冷笑道:“年前;隔上十天半月就跑来送碳;现在唤了人去要;倒还得等上个十天半月。”
到了第二日;那掌事嬷箱亲自送来了银碳;这事也就搁下不提。然;诸如此类的小插曲却接连发生了几次;且若是抬了年氏的由头;一来二去;不禁让人心生恼意。
夜里;素心服侍慧珠就寝;少不得嘴上唠叨道:“素来就知他们是趋炎附势的小人;小阿哥被接进宫里住时;个个像苍蝇样赶都赶不走;如今一个二个都拿了年福晋处处来压上一头;就定是年福晋会生了小阿哥。”慧珠淡淡的说道:“他们该做的也是做了;只是少了前些时候的逢迎罢了;对照弘历得圣宠前;也是差不多。况且年氏再过一个多月就得临盆;现下正是众人紧张的时候;对她院子里所要之物;哪个院里不是得先让让;又不止咱一家院子如此;是你和小然子他们心急了。”
素心亦是明白这理;只是心里多少有些不甘;这会听了慧珠直接道明;也道是自个儿心急;遂后又恢复平常心态。
慧珠见素心面上隐有黯色;想了下;开道:“风头过劲也不见是好事;众人如今都捧着她;怀异样心思的人;却是防不慎防;她未必好过。”言毕;转身上榻就寝。
过了几日;慧珠、素心二人也渐渐忘了那畏闲话;自处相安。但未想到;慧珠那夜随意一言;却是一语道中;果有事发生。
这日午饭后;耿氏带着弘昼过来串门子。慧珠却是极喜欢弘昼的;弘昼长的虎头虎脑甚是可爱;小嘴又甜;一口一个钮额娘的叫着;让人如何不喜欢。且耿氏耐常带了弘昼过院玩耍;时间长了;对弘昼也滋生了感情。
这会;慧珠和耿氏在屋里正闲话家常;屋子里中间铺了厚实的羊毛毯子;由着弘历、弘昼小哥俩在上面玩耍打滚;那有趣的模样;引得在场人不时轻笑。
一时;小娟端着吃食进屋;慧珠招呼哥俩过来;哥俩见了零嘴小吃;一个打滚就是翻起了身;噌噌噌几下;便跑到慧珠跟前;伸手要去抓桌上的吃食。慧珠忙空了桌;抬高食碟;瞪着二人道:“看下你们的手;脏兮兮的;洗了才准吃。”哥俩撇撇嘴;委委屈屈的盯着慧珠;伸手让素心给他们洗净素心见哥俩撅嘴不高兴;诓道:“马上就洗干净了;然后给咱们小阿哥吃饼儿糕儿;可好?”哥俩齐转脸看着素心点头直乐呵。小然子躬着身子;贼贼笑道:“嬷嬷;今个儿是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这吃饼叫吃龙鳞饼;吃面叫吃龙须面;您说错了。”素心假意怪道:“平时也不见长记性;小事上倒记得比谁都强。”说着话;就给哥俩洗好了手;端过一碟梅香儿饼;摊在哥俩面前;笑道:“一人吃块龙鳞饼;将来都是大出息。”小然子嘿嘿笑出声;众人见状;亦是笑开了嘴。
正笑着;只见一个小丫环慌慌张张他跑了进来;微一福身道:“奴婢给钮祜禄福晋、耿格格请安。”慧珠与耿氏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微允双眉;再打眼一看;晓是乌喇那拉氏院里的丫环;也就不好说些什么。
慧珠开口问道:“怎么了?”小丫疹急忙答道:“年福晋下身见血了;福晋让奴婢来通传一声;若是得空;请钮祜禄福晋您也赶紧过去。”耿氏吃了一惊;问道:“见血?昨个儿见年福晋都是好好的;怎会见了血?”小丫环道:“奴婢不知道;福晋也是刚得的消息;现在正往年福晋院里去。”如此;慧珠只得让耿氏先回去;她跟着小丫环向年氏院里赶去。
乌喇那拉氏在年氏正屋里;神色焦急的频频向外望;看见慧珠来了;忙上前止了慧珠行礼;焦急道:“小福子去了许久;还不见请了李太医过府来;年妹妹现在情况不怎么好。”慧珠问年氏情况怎样;乌喇那拉氏道:“屋里产婆正待着;孩子却生不下来;想早产也不行;说是得请了太医;开了药;止住血;说不定才能保住孩子。”
说话时节;李氏和李太医前后脚的赶来;乌喇那拉氏招来刑嬷嬷和生产婆子给李太医言明了情况;李太医不得进屋查看;却是拿摸不准病愣;不敢轻易开了药方子。
正一莫展之际;胤禧匆匆赶到;未就屋就见众人围成一团;稍有不悦;忙边是抬步进了屋内;边是沉声道:“处在一起干什么;年氏现在愣况怎样?”
众人闻声;方知胤禧到了;忙迎上去行礼;随后李太医和生产婆子又说了一遍年氏的情况;等待胤禧的决定。
听后;胤禧面上阴晴不定;冷眼射勿李太医;大声喝道:“无论想什么办法;年氏不得有事;其他你自去斟酌。”碰的一声;李太医双膝跪地;冷汗直流;哆嗦了半天;方才扯出一句话道:“爷;奴才得亲自诊脉才能开药方;可这似乎不和规。…。”话犹未完;已是噤声。时,胤祯脸更黑了;如今关头;年氏必须一切平安;但他是断不能脱口让李太医进屋诠脉。
一时间;屋内安静异常;众人皆是缄默不语;只余年氏无意思发出的痛叫声;在整个屋内回响。
慧珠漠然的扫了眼整间屋室;复又垂下眼睑;不得窥其神色;思绪却在这样沉寂的氛围下;不觉飘远。恍然十年前的一日;年氏小产;浓烈的血腥味在空气中弥漫;尖锐的痛叫声在耳旁响起;还有面色不佳的胤禧;神情焦急的乌喇那拉氏和李氏。直冒冷汗的李太医;瑟瑟发抖的丫鬟仆妇;以及置身事外的她一一
慧珠有些出神的想着;忽见刑嬷嬷又从里屋里跑了出耒;一下跪在屋子中间;哭喊道:“爷;福晋您们想想办法啊;主子她快是不行了;再这样下去就得一尸两命啊。爷;您快救救主子啊。”说完;便匍匐在地上;哭得咽哽难鸣。
乌喇那拉氏可谓是在场之人;最了解胤镇的;此时场景难看;遂心思一转;起身及至屋子中间;福身请求道:“爷;年妹妹情况危急;不待多想。请爷准许妾陪同李太医一起进屋;照看年妹妹。”胤禧眼底极快的闪过一抹精光;面上却是紧锁双眉;不予吭声。
乌喇那拉氏心下明了;继续道:“可放下床帷;阻隔里外;而年妹妹只需伸出手;让李太医诊脉即可;况且一应过称皆有妾在场陪同;是不会坏了年妹妹的名声;坏了府里的规矩。”说着;就跪地垂首道:请爷准允。”
第一百三十章 平安
胤祯沉凝片刻;语气暖和道:“福晋你起来吧;既然你这样说了;就依你所言。那年氏一事;便辛苦福晋了。”乌喇那拉氏得话起身;抬首理解一笑;说道:“不幸苦;还请爷放心;毋要担忧。”胤禧对其点头;“恩”了一声;又转首看向李太医道:“今情况特殊;允你进屋诊脉。记住;我要的是母子平安。好了;起来吧;不要多耽搁。”
胤祯面色平静;声音无波;却自有一股无形的迫人压力;让众人心惊胆寒。李太医不梵微颤了下身子;吞了口唾液;勉强应道:“奴才允当竭尽全力救治年福晋。”言毕;踉跄起身;跟着乌喇那拉氏进屋看诊。
上位旁的紫檀木高几面;放着铜像三足鳅沿鎏金珐琅香炉;墨绿色的香烛插于炉灰内;忽闪忽灭间;散发出松柏的清香;混着浓烈的血腥味;萦绕了整间屋室。
两种不同的味道互相充斥;在这屋内待久了;慧珠只觉胸口憋闷、喘不过气来。李氏似乎也有此感;唤来个丫头;环顾了下四周;指着门栏旁的两扇式窗户;低声吩咐道:“去把那的窗帷撩开;窗户也去开个缝。”
胤祯听到声响;睁眼;带着询问看向李氏。李氏讪讪解释道:“门窗都关着;屋内有些闷;妾便让丫环收了窗帷;好透透气。”胤禧收回枧线;继续坐于上位;闭目不语。
香灭香燃;天渐似暗了下来;屋外撑杆点灯;光影从屋檐廊下打照下耒;瞬时整个院子一片明亮。胤禧腾的一下从椅上站起身;找了个丫头迸:“现在是什么情况;去问仔细了再回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