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家族全传
岫怂木鲂模罕砻嫔咸谖浜海抵谢盍α浚毁拐剂炷暇〉糜ⅰ⒚兰敖悴仆诺牟啤 ≌С趾螅倏次胰绾问┱埂靶鄄糯舐浴薄?br /> 5.嗜血的快感“4.12”大屠杀
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蒋介石时代的开始,5月2日,中央政治会议通过《国民革命军组织总司令部大纲》,决定组成超然于政府之上,由各部人员参加的“战地政务委员会”,受总司令指挥,全权统筹一切。至此,蒋介石已初步实现了夺权的目的。这一年蒋介石正好40岁。
蒋介石为了巩固到手的权力,独掌民国权柄,在政治上耍尽了花样。
花样之一:“移花接木”,将自己树为孙中山的惟一继承人。
蒋介石与孙中山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1924年底孙中山北上的前夕。
1924年间月13日上午,孙中山一行20多人乘永丰舰启程北上,船经黄埔港时,孙中山特地登岸,赴黄埔军校巡视。
巡视完毕,孙中山与蒋介石有一番谈话。
孙中山说:“余此次赴京,明知其异常危险,将来能否归来尚不一定。然余之北上,是为革命,是为救国救民而奋斗,又何危险可言耶?况余年已59岁,虽死亦可安心矣!”
蒋介石问:“先生今日何突作此言耶?”
孙中山答道:“余盖有所感而言也。余所提倡之主义,冀能早日实现,今观黄埔军校学生,能忍苦耐劳,努力奋斗如此,必能继吾之革命实业,必能继续我之生命,实行我之主义。凡人总有一死,只要死得其所。若二三年前,余即不能死;今有学生诸君,可完成吾未竟之志,则可死矣!”
蒋介石一听,当即表示要遵照总理的嘱托,继续奋斗,完成革命事业。当天傍晚,孙中山一行离开黄埔登舰北上。
不料,此次离别,竟成永决。1925年3月!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当时,蒋介石正率东征军与陈炯明部摩战,因怕影响士兵的战斗情绪,孙中山先生逝世后的第9天,即3月21日,胡汉民才电告在前线的将士:“总理逝世”。
孙中山逝世,蒋介石心中悲戚,到也在情理之中;但在随后的一系列祭奠活动中,蒋介石却处处表现出以死人压活人的心理动机。
3月30日,蒋介石在东征军追悼孙中山的大会上,宣读了自己亲撰的《祭总理文》,在这篇悼文中,蒋介石首次提出孙中山为“国父”的说法。并作誓:“敬遵总理遗嘱,继承总理之志,实行国民革命,至死不渝。”
但是时隔不久,蒋介石就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实际上已公开背叛三民主义,背叛了孙中山的革命政策。但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欺骗国人,蒋介石继续将自己打扮成孙中山的忠实信徒。
!928年,国民党军完成“北伐”。蒋介石遂以中央政治会议的名义,决定在北平举行了祭奠孙中山灵枢的盛典。7月3日,蒋介石偕宋美龄到达北平,会同国民党军政大员聚首香山碧云寺。蒋介石为主祭。祭奠上,蒋介石再次公布一份祭文,将自己吹嘘成力挽狂澜、再造民国的中流批柱和革命的大功臣。
当日,在祭堂中,当哀乐之声一起,蒋介石便痛哭失声,引得全堂一片呜咽之声,与会者无不泪下。当晚,蒋介石即留居碧云寺中含青舍,言称:“不忍远离我师之灵体也。”
蒋介石精心设计导演的这场祭灵哭棺,无疑是想借助孙中山的在天之灵,把自己抬到孙中山惟一继承人的最高位置上,以死人压活人,便于以后慑服众人。
蒋介石以后也确定是这样做的。每当出现有碍于他的独裁统治的人和事,他便要拿到“总理纪念周”上,在孙中山的像前,大骂一通。仿佛惟他蒋介石是孙中山的忠实信徒,而别人则是“乱臣道子”。
花样之二:“文功武斗”,剪除异己。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蒋介石所面临的处境并不太妙。其时,国民党内派系林立,武人称雄割据,各霸一方;政派各立门户,不相统属。这其中对蒋介石独裁妨碍最大的,在军事上有冯玉祥的西北系、阎锡山的晋系、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桂系军三大集团;在政治上主要有汪精卫、陈公博的改组派,和国民党元老胡汉民。
为了削弱各地方实力派的实力,蒋介石首先采纳了政学系政客杨永泰提出的“削藩”策,对各实力派首领加官进爵,调至中央任职,然后进行编遣裁员,“杯酒释兵权”,剥夺各实力派赖以生存。竞争的资本。蒋介石视这一策略为治国安邦的神丹妙药。
但蒋介石的调虎离山之计普未奏效。冯玉祥托辞由鹿钟鲜代行军政部长。阎锡山保荐赵戴文行使部长之权。李宗仁不恋军事参议院院长之位,离宁返汉。李济深也避而不就参谋总长职。
一计不成,再施一计。1929年,由蒋介石主持,通过了《国军编遣委员会进行程序大纲》,成立了以蒋介石兼任委员长的“编遣委员会”,规定全国一切权力收归中央,正式取消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各集团军司令部、海军司令,各集团无权自行调动与任免军官,驻扎原地,听候整编。至此,蒋介石借整编之机,削弱异己之心,昭然若揭。因此,遭到了冯、阎。桂军各地方实力派的一致抓制,一切军事倒蒋运动骤然掀起。
自1929年至1930年间,先后爆发了蒋桂战争、蒋冯战争、蒋唐(生智)战争,以及蒋冯阎桂的中原大战。
这场倒蒋运动来势汹涌,阵营庞大。无奈,蒋介石财大气粗手握中央政权,腰缠江浙财团的援助;且计高一筹,通过高官厚禄、分化瓦解、军事打击等手段,竟…一击败对手。
硝烟散去,冯玉祥西北系土山崩瓦解;阎锡山晋系龟缩山西;李宗仁桂系偏处广西一隅。从此,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国民党内部地方实力派失去了问鼎中原,与蒋介石决一雌雄实力。
在政治上,蒋介石对于反对派采取的手段,亦复粗暴。
1930年2月28日,改组派中央秘书长、实际领袖王乐平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致使该组织瘫痪。
时隔一年,1931年2月18日夜,蒋介石又将立法院院长胡汉民扣押,软禁南京郊外汤山。
蒋介石正是通过这种种蛮横的做法,实现其独裁的目的。
当然,熟悉民国史的人都知道蒋介石曾有过三次下野的经历。
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第一次下野。
1931年12月15日,蒋介石第二次下野。
1949年1月对日,蒋介石第三次下野。
但每次蒋介石的下野,都是人退心不退。避过风头之后,很快便再复出。联系蒋介石早年在粤军中频繁辞职的历史,便不难看出,“以退为进”是蒋介石的惯用权谋,下野是为了复出后能够独裁而已。
花样之三:推行特务政治。
特务政治历来就是独裁统治的伴生物。蒋介石当政后,对异己势力和反对派一直心存防备和嫉恨。为了进一步惟系其独裁统治,蒋介石大肆培育特务组织。
蒋介石手下有两大特务系统。一是“CC系”。这是由陈立夫、陈果夫兄弟组建,并以其为核心的特务组织,重点在党务调查。此系即“中统”前身。
二是“复兴社”。这是蒋介石亲自审批,由贺衷寒、戴笠等人组织的,其核心成员有13人,即所谓“十三太保”。他们中部梯、贺衷寒、潘信强、桂永清、邓文仪、葛武镇、梁干乔、肖赞育、膝杰、康泽、杜心如、胡宗南、曾扩情,复兴社重点在军界活动,专司搜集情报、策反政敌、镇压进步势力之职。复兴社的一支,后衍变为“军统”,由戴笠主持。戴笠公然宣称,他的职责就是要做“领袖的耳目”,只对蒋介石一人尽忠尽孝。
蒋介石正是通过这庞大的特务组织,在全国编织起严密的政治网,以推行其蒋家王朝的统治。
上述一段文字,是后世良家对蒋介石夺取政权之后为树立自家“光辉形象”和巩固手中权力所施手段的一种纲要性的总结。文字的总结是简约而精当的,但血的事实却是繁杂而曲折。诚然,历史车轮的每一次转动都不免有血腥气味,血,是历史车轮向前滚动的润滑剂。但是,当历史的车轮转动到1927年4月12日这一天时,它已不是在血腥气中前进,而是深陷于人血粘稠的河流中滞涩、扭曲,以至于停顿了。
历史在这一天停顿了一下,为的是让人们记住这一天1927年4月12日。
1927年3月,中国革命进入了最紧急最关键的时刻。随着北伐军的节节胜利,革命烽火迅速向长江下游蔓延,直指西方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核心地带上海。
为保护在华利益,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派遣军舰开到上海,总兵力达到万余人,兵舰达90余艘。他们公开叫嚣要以武力“保卫上海”,试图吓阻北伐军的进攻。
恐吓的效力虽然有限,然而也有用。按照北伐军的作战部署,负责进攻上海的是何应钦的第四、五、六纵队和白崇禧的东路军第一、二、三纵队。白部挺进湘沪,何部进攻上海市达北的外围地区。这两位北伐将领一路厮杀过来,势不可当,可是到了上海附近却迟疑起来,不敢沿沪宁线正面进攻上海,却一味在上海周围与北洋军阀的部队“游斗”为一些小城镇杀得难解难分。
为了配合北伐军进攻上海,中国共产党曾于1926年10月24日和1927年2月22日组织上海的工人阶级举行了两次武装起义。其中,第一次起义因仓促举事而告失败,第二次起义是在白崇禧部已经占领了嘉兴之后举行的,嘉兴距上海仅有60公里,起义的领导者周恩来、赵世炎、罗亦农等共产党人一致认为,只要上海一举事,白崇禧的北伐军肯定会挥师配合。但是,所有的人都没想到,起义开始后,近在飓尺的白崇禧却按兵不动,作壁上观。手中武器极度匾乏的上海工人民众惨遭屠杀,孙传芳的大刀队把砍下来的人头血淋淋地挂在电线杆上,向上海工人阶级示威。
在两次起义均遭镇压之后,上海的工人阶级既没有气馁,也没有被吓倒。周恩来等人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再一次制订了新的武装起义计划。3月ZI日,北伐军的白崇禧部的前锋部队占领了上海附近的龙华,同日,上海工人发动了第三次武装起义。经两昼夜激战,击溃了直鲁军阀张宗昌的部队,起义取得了全面胜利,一小时后,北伐军不战而“胜”,开进了上海。
3月23日,程潜率北伐军江右军占领了南京。同日,隶属北洋军阀的长江舰队反正。至此,整个长江流域均落入北伐军之手,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北伐军本来可以挥师北上,直驱北京,完成北伐革命统一全国的大业。可是,就在这革命即将成功的关键时刻,蒋介石却背叛了革命,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事变前,蒋介石把上海“分共清党”军事方面的部署工作交给了白崇禧,白崇禧奉命将驻沪的亲共部队调离沪宁一带,而以反正过来的北洋军阀周凤歧的二十六军来接防上海。同时,蒋介石又把李宗仁的第七军从安徽调到南京附近,监视沪宁线的有“左”的倾向的部队,最后又把他的嫡系部队第一军中的左倾军官全部调离。
蒋介石一到上海,立即与上海滩上的帮会头子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等人进行接触,指使他们织织了一批流氓、成立所谓“中华共进会”,预备充当屠杀上海工人的杀手。
实际上,北伐军占领上海之前,蒋介石的叛变已露征兆。1927年3月6日,蒋介石授意其党羽杀害了江西全省总工会副委员长、赣州总工会委员长、中共党员陈赞贤;3月16日,蒋又令其爪牙解散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南昌国民党市党部,解散了江西省学生联合会;3月17日,在九江,蒋介石授意他的爪牙纠合青红帮流氓在街头“游行”,大呼“蒋总司令万岁”、‘“新军阀万岁”。“打倒赤化分子”等口号;并围攻、捣毁了拥护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国民党九江市党部和总工会,打死职员及工人4人,重伤多人。当工人纠察队准备干预时,蒋介石却派兵弹压,将暴徒掩护出城。当晚,蒋介石成立戒严司令部,以“保护”为名,派军队强占了九江市党部和总工会,准备镇压工人们的反抗。3月20日,在安庆,蒋介石又利用当地流氓组织了所谓“安徽省总工会”,3月23日,安庆市召开欢迎蒋介石的市民大会,蒋介石却暗中以每人4元大洋的身价,收买流氓,组成了百人敢死队,准备在欢迎大会时由敢死队举行暴乱,并约定:敢死队在杀害革命者时,受轻伤者赏大洋100元,重伤者500元,亡命者赏其家眷1500元。就在欢迎蒋总司?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