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3






进屋,家中的人们见他如此狼狈,知其游说合纵未能成功,官没当上,都很 

失望。妻子连看他一眼都不看,照样织布;嫂子也不给他做饭吃;父母也不 

理他。苏秦见自己家人都对他这么冷淡,心里很难受,决定重新学习,等着 

以后东山再起。于是就开始发奋读书,接连读了几十箱子用竹简写成的书。 

当晚上读书困倦的时候,就用锥子使劲扎自己的大腿,让自己清醒一下接着 

读书。有时候扎得血都淌出来了,他还是忍着疼继续读书。 

     终于学成了。苏秦便到赵国去,向赵王明确提出联合韩、魏、齐、楚、 

燕一起对抗秦国的主张,赵国很高兴,接受了他的建议,并封他为武安君, 

授给他相印。接着苏秦又到其他国家去游说。苏秦的合纵,得到了山东各国 

的响应。于是在公元前333年 (周显王三十六年),推赵为纵约长,苏秦佩 

六国相印,合纵的局面最后形成。 

     秦惠王对苏秦在山东六国合纵成功,大为震怒,曾对其谋士寒泉子说, 

 “苏秦欺寡人”,便要派武安君白起去破坏合纵。寒泉子说:“不行,如果 

要完成这个任务,非张仪不可。”秦惠王听从了寒泉子的建议,任用张仪为 

相,主持进行连横活动。 

     张仪是魏国人,在魏国穷困潦倒,跑到楚国去游说,楚王没接见他。楚 

国的令尹把他留在家里作门客。有一次,令尹家里丢失了一块名贵的璧。令 

尹家看张仪穷,怀疑璧是被张仪偷去的,把张仪抓起来打个半死。 

     张仪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他妻子抚摸着张仪满身的伤痕,心疼地说: 

 “你要是不读书,不出去谋官做,哪会受这样的委屈!” 

     张仪张开嘴,问妻子说:“我的舌头还在吗?” 

     妻子说:“舌头当然还长着。” 

     张仪说:“只要舌头在,就不愁没有出路。” 

     后来,张仪到了秦国,凭他的口才,果然得到秦惠王的信任,当上了秦 

国的相国。 

     张仪用自己的脑袋作保证,献计策给秦惠王,说一定能使秦国称王称霸。 

     从张仪对秦王的言谈中,不难看出“举赵亡韩、臣楚魏,亲齐燕”,即 

攻赵,亡韩,使楚、魏两国臣服,齐、燕两国不敢西向而表示“亲近”,为 

张仪倡导连横的整个战略,秦惠王当然采纳。于是在公元前322年 (周显王 

四十七年),张仪便来到魏国,张仪对魏惠王恐吓了一番之后,又以悲天悯 

人的腔调献计,说穿了就是你魏国要想不灭亡,必须臣服于秦,受秦的“保 

护”,这是秦国连横战略首先在魏国的运用。魏惠王很信任张仪,封他做了 

相国。从此,张仪作为游说之士,便到各国活动,想尽一切办法,破坏合纵。 


… Page 20…

     秦国连横的战略对山东六国尤其是对魏国威胁很大,因而魏在齐、楚等 

国的支持下首先向秦展开进攻。 

     公元前318年,赶走了混入魏窃据相国的张仪,任公孙衍为相。并推楚 

怀王为合纵约长,魏、赵、韩、燕、楚共同伐秦,史称“五国伐秦”。 

     此时,西戎之一的义渠对秦后方有所威胁,秦惠王想用美女和宝贝来拉 

拢义渠,让他们不再进攻秦国。没料到义渠不吃这一套,乘着秦国在东方与 

五国交战的机会,大举向秦国进攻,使秦国处于腹背受敌的困难境地。但由 

于五国只有韩、赵、魏出兵,燕、楚未动,不能一致合作,如魏国伐秦,态 

度很不坚决,只勉强出兵,暗中派惠施到秦,代表楚魏请和。秦国只用了一 

年的时间便将五国各个击破了。 

     从这之后,秦国又收复了河西失地,势力不断地强大起来。 

     韩国本来是秦的友好国家;张仪与魏国连横成功的时候,秦和魏联合起 

来举兵进攻韩国。当然东方齐国不会等闲视之。齐宣王便提出救韩伐秦,臣 

下田臣思不同意,说:“国王救韩攻秦的计谋不对,莫如对秦魏伐韩听之任 

之。因为此时燕王哙正把大权交给相国子之,大搞“禅让”,可是本国“百 

姓”不服,各国诸侯也不承认。而秦伐韩不用我们救援,楚国和赵国就会出 

兵于秦,如乘机出兵伐燕而得其国,这不等于将燕白白赐给我们吗!”齐宣 

王采纳了田臣思的“视秦伐韩而不顾,立即举兵伐燕”的建议,在公元前314 

年发兵侵入燕国,杀掉燕王,只用了50天的时间就攻占了燕国。这件事实充 

分说明,齐国势力相当强盛,只有西部的秦国可以与齐国相提并论,势均力 

敌。 

     秦、齐之所以在对待韩的问题上发生争斗,是因为秦与韩的关系,从总 

的方面来看,秦伐韩的次数较多。但当山东其他五国中的任何一国向韩国进 

攻的话,秦国都不会不闻不问,必定出兵相救;因为韩要臣服于任何一个东 

方国家,都对秦国的连横政策不利。 

     秦齐势均力敌,秦楚亦势不两立。苏秦为赵合纵,游说楚威王,说:“楚 

强则秦弱,楚弱而秦强。”就连张仪破坏合纵,游说楚怀王时也说:“凡天 

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势不两立。”因此,除韩、赵、魏、燕 

四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外,几乎形成秦、齐、楚鼎足三分之势。因而在合 

纵连横战争中,秦、齐、楚又呈现出十分复杂和尖锐的战和关系。这三个国 

家各自打着小算盘,都想尽办法来控制整个局势,因此,秦为了牵制齐国, 

必须与楚联合,破坏齐楚联盟,所以在对待楚国的问题上展开了尖锐的斗争。 

     齐灭燕后,齐国的威望更高了,连当时的“纵约长”楚怀王也来跟它建 

立了联盟。齐楚都是大国,他们一结盟,对秦国就是一个严重威胁,也是秦 

国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秦惠王听到这个消息,连忙把张仪找来,商量对策。 

张仪说:“让我上楚国走一趟吧,管保让它跟齐国散伙。”惠王就派他到楚 

国去了。 

     楚怀王是个昏头昏脑的国君,任用奸臣,迫害忠良,连屈原这样的伟大 

诗人都被他迫得投水自杀了。 

     张仪到了楚国,先把一大笔金银财宝送给楚怀王最宠信的大臣靳尚,然 

后去见楚怀王。一见面,他就从国力、与各诸侯国的关系,甚至地形等对比, 

提出楚都远远不如秦国,秦一旦发兵攻楚,不到三个月就会把楚灭亡。接着, 

他又开门见山地说:“大王,现在天下真正强大的就数楚、齐、秦三个国家。 

如果秦国和齐国联合,那么齐国就强了;如果秦国跟楚国联合,那么楚国就 


… Page 21…

强了。秦国最恨的是齐国。秦王说了,只要大王跟齐国断交,他情愿把过去 

占领贵国商、于的六百里土地归还大王,让我们两国世世代代永远交好。” 

     糊涂的楚怀王信以为真,兴高彩烈地在朝廷里宣布:“为了得到秦国的 

六百里土地,我决定马上与齐国绝交,与秦国结成友好国家。”朝廷里的大 

臣们都很赞成这笔政治交易,纷纷向怀王表示祝贺。只有客卿陈轸来得最晚, 

听说怀王要与齐绝交换取秦国的六百里土地,不但没有道贺的表示,而且显 

出非常不高兴的神态。怀王问其故,陈轸颇有远见地说:“你们还高兴,我 

看你们都要死了没地方葬啦!”怀王生气地说:“你这话怎么讲?”陈轸不 

慌不忙地说:“大王,请您想一想,秦国为什么这么看重楚国呢?还不是因 

为我们跟齐国结成了联盟吗?如果我们跟齐断了交,孤立无援了,秦国还会 

看重我们,把地还给我们吗?倘若张仪背信弃义,不给土地,我们拿他怎么 

办呢?齐国如果依附了秦国,两国一起来打楚国,我们能对付得了吗?我看, 

不如先派人跟张仪到秦国去,让秦国交割土地,等地到了手,再跟齐国断交 

也不晚呀!”这时候,那个得到张仪贿赂的大臣靳尚,赶忙出来扇冷风:说: 

 “不跟齐国绝交,秦国便不会把六百里土地白白送给咱们;所以我们只有先 

与齐断交,然后才能得到这么一大片土地。”楚怀王同意靳尚的话,说:“张 

仪是不会欺骗我们的,再说与秦国结盟对楚国也很有好处。”接着,楚怀王 

一面派人去与齐国绝交,一面派使臣跟张仪回秦国去办理那六百里土地交割 

的事情。没等使者返回,怀王贪受秦地六百里心急如火,又派第二个使者绝 

齐。 

     楚国的使臣跟张仪一起回秦国,刚到秦国都城咸阳,张仪假装摔坏了腿, 

躲了起来。楚国的使臣足足等了三个月也见不到张仪的面,实在不耐烦了, 

就直接写信给秦惠王,说明张仪答应给楚国土地的事。秦惠王答复说:“张 

仪订的协定,我一定实行。可是听说楚国跟齐国还没有完全断交,我怎么能 

把土地还你们呢!等相国腿好了再说吧。”使臣把这意思报告楚怀王,楚怀 

王说:“这是嫌我和齐国断交还不坚决吧。”就派人到齐国去,大骂齐王。 

这下子,可把齐王气坏了,他立刻派使臣到秦国去,约好一起去打楚国。张 

仪一听,“连横”的计策算是得逞了,连忙去上朝。在王宫门口正好碰上了 

楚国的使臣,张仪故意装作吃惊的样子,问:“您为什么不去接收土地,还 

在这儿耽搁呢?”使臣说:“秦王让我等您伤好了再办移交,现在就请您跟 

秦王讲清楚吧。”张仪说:“不就是我那六里封地吗。”楚国的使臣听了大 

吃一惊:“什么,六里?我们大王告诉我的是商、于之地六百里呀!”张仪 

若无其事地说:“没有这回事,大概是你们大王听错了吧。秦国的土地哪儿 

能轻易送人呢?我说的是六里,不是六百里,而且是我自己的封地,不是秦 

国的土地。” 

     使者回来一回报,气得楚怀王直翻白眼,发兵十万人攻打秦国。秦惠王 

也发兵十万人迎战,同时还约了齐国助战。楚国一败涂地。十万人马只剩了 

两三万,不但商、于六百里地没到手,连楚国汉中六百里的土地也给秦国夺 

了去。 

     这时候,韩、魏两国听说楚国打了败仗,也乘机侵犯楚国边境,想捞点 

便宜。楚怀王吓慌了,赶紧派大夫屈原到齐国去谢罪,又派陈轸到秦国兵营 

去求和,答应再送给秦国两座城。但秦并未满足,还要挟楚国将黔中与秦武 

关外即商、于之地相交换。楚怀王余怒未消,气汹汹地说:“我不愿意用地 

换地,只想用黔中来换回张仪!我要把这个大骗子抓来,然后将他碎尸万段! 


… Page 22…

这才能解我心头之恨!” 

     秦王想要交出张仪,但又不好开口,张仪得知,说:“我可以去。”秦 

王说:“楚王对你负约,不给商、于之地,怎能善罢干休呢?”张仪回答说: 

 “不必为我担心,我不会有危险的。用我一个人换来黔中那么大一块土地, 

太合算了。目前秦强楚弱,楚国很怕秦国。我在楚国的时候,已经收买了楚 

怀王的宠臣靳尚,靳尚是楚王夫人郑袖的亲信;而且郑袖说什么,怀王就听 

什么;我到了楚国之后,这两个人肯定会尽力保护我的。再说我是秦国的使 

节,楚国轻易是不敢杀我的。” 

     张仪被送到楚国之后,怀王立即囚禁了他,准备选个合适的日子杀掉他。 

张仪暗中与靳尚和郑袖联系上,请他们帮自己在楚王面前求情,靳尚和郑袖 

满口答应。郑袖因为得了张仪的大量金银财宝的贿赂,更是竭尽全力地救张 

仪。 

     郑袖十分阴险狡诈,魏王曾送给怀王一名“美人”,楚王十分宠爱,“衣 

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宫室卧具,择其所善而为之。”郑袖当然知道楚 

王对这名女子的态度。于是她对待这名女子比怀王还要亲近,此女人也很相 

信她。郑袖的故作姿态,当然为怀王所知,曾说:郑袖没有妒嫉之心,郑袖 

见楚王已为她的假象所迷惑,就告诉魏女,王爱你的美丽,但对你的鼻子有 

些厌恶,见王时必掩其鼻。果然魏女见楚王时便把鼻子捂住。楚王很不高兴, 

问郑袖是何原故,她回答说:“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于是楚王大怒,说: 

 “岂有此理”,乃下令把魏女的鼻子割去,谁也不许违背命令。类似这样的 

阴谋诡计,加害于人,对郑袖来说,远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