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大唐
山无常势,水无常形,谁能想到,宁道奇的八决齐施竟然直接舍弃招式上的千般变化,而是运用全身功力拟成更加变化多端,无质无形,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磅礴气墙,纯是以气化招,凭气击敌。
被其势可滔天,其威可裂地,不能比喻,难以形容的厚重气墙所震慑,观战诸人无不扪心自问,如果他们自己被如此天上地下,四面八方,“铺天盖地”的气墙所笼罩,处于狂飚肆捏的气场中心,该如何去应对?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魑魅人间道之‘包~容~天~下~’!”
“咔!”
语未落,音未消,整个小院已是天地异变,沧海桑田!
以自己为中心,彷佛能够包容一切,屏蔽一切,粉碎一切的气场衍生发展,骤然显现,宛若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无法逆转的自然规律般形成一股巨大的圆柱形中空气场,旋转不定的同宁道奇磅礴厚重的气墙直接撞击到一起,相互交错,彼此消融。
由于被凌厉无铸,翻涌彭湃的劲气所波及,被紧紧压缩在院落周围墙壁处的观战诸人,以及因自身功力高绝,状况稍好些的五僧、一尼,俱都惊诧骇异,满腔思绪的凝注着场内倾力一战的对决二人。
不是他们孤陋寡闻,实是如此对决太过玄奇迥异,闻所未闻。
因为场内不断撞击、消融、交错、倾轧、同化的不止是双方性命交修的真元之力,还有彼此对人生,尘世,宇宙的无限感悟和认知。。。。。。
当然,作为处于从动地位,属于无法避免被波及到的观战一方,他们也仅能隐隐约约的感知到这一点而已。但即使如此,对于他们来说,这也不亚于一次心灵的启迪,灵魂的洗礼,生命的升华。。。。。。喜,怒,哀,乐,愁,痴,狂,贪,忧,怜,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生百种形态,千种理念,万种变化,俱在这一战之中。
望着场内衣衫飘飞,威猛无铸,状若天神一般的宁道奇,以及对面那满头黑发无风自舞,整个人渊停岳峙,沉凝伟岸的青年男子,观战诸人无不将心提到嗓子眼儿处。
因为虽然双方的立意是武道切磋,但这种以神贯气,以气伤敌的交锋方式,却最是凶险无比,险恶异常。动则就有性命之忧,可说毫不为过。
还好,彷佛可使星辰转移,日月变迁的劲气交击好似持续了无穷岁月,悠悠春秋,又好似只有弹指一挥,短短一瞬。遮天蔽日,摄人心神的真气对搏终于烟消云散,了去无痕。
就在大家长出一口气的当口,面容有些发白,真元损耗甚巨的宁道奇显出欣悦的笑容道:
“小友襟怀坦荡,志在为天下苍生谋取平安幸福,老夫汗颜之余,亦感钦佩之至。今后再不会前来打扰小友的清净,但会时刻关注小友的行事,愿小友此种心愿能够被始终如一,贯彻到底,如此,则天下幸甚,苍生幸甚!”
如此皆大欢喜;峰回路转的结局,顿时令旁边一众观战之人大跌眼镜,诧异不已。
个中原因,实因在通过蕴含部分心神的切身真元直接交击的一刹那,作为当事人的宁道奇就已经透彻的了解到了自己的大部分想法,故才会说出上述这一番言语来。
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奇感知,相信以宁道奇的超卓,只要自己此心不改,今后宁道奇、以及其所代表的道家这一环节,已不足为虑!
此战,不但对自身的武道修为又有增益,而且基本达到既定的目的,同样面露真心微笑的我恭敬施礼道:
“多谢宁兄理解和体谅,小子必将孜孜以求,不敢懈怠半分。另,笑某还有一不情之请,万望宁兄成全!”
“小友请说,如能做到,老夫无不允诺!”
“前些时日,塞外大明尊教至大尊和善母以下,还有五明子和五类魔中的八人同时于夜间暗袭笑某的一众未婚娇妻和师姐金环真,致使她们身负重伤,此乃私人恩怨。
而在公,大明尊教人等穷凶极恶,包藏祸心,妄图趁中土天下大乱之际,进来分一杯羹,祸乱中原。我圣门同佛、道两派,以及白道各方势力之间传承久远的争斗已经够令天下苍生苦难深重的啦,若大明尊教再来插上一腿。。。。。。
故笑某已约战大明尊教至大尊以下的十一人于年底十二月二十五日,在长安大校场一决生死,还请宁兄同梵斋主,了空大师,以及四大圣僧能够集体出面作保和出任公正,这样大明尊教一方才会无所顾忌的公然出现;而笑某,也才能够将他们一网打尽,还请宁兄和诸位施以援手。”
默然片刻,宁道奇方缓缓道:
“小友不惜己身,为中土武林谋取安宁的行为老夫深表钦佩,只是大明尊教势力强横,大尊其人,身份更是神秘莫测,就连老夫也毫不知晓,况且,一对十一,小友可有把握?”
“单凭伤妻之仇,就已不共戴天,更何况还牵扯到中土武林的命运,笑某不才,既然秉承家师遗命,自当鞠躬尽瘁,当仁不让!”
又静默半晌,宁道奇忽然深施一礼,然后才道:
()
“为私也好,为公也罢,小友的义行老夫自当全力支持,奈何老夫习惯了闲云野鹤的生活,此事,就请梵斋主代劳吧,至于宁某的区区薄名,但用无妨!”
我同大明尊教决斗一事,对于慈航静斋所代表的佛门,以及宁道奇所代表的道家来说,乃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故稍作考虑,梵青慧在同了空和四大圣僧眼神交汇后,即神色微显复杂的慨然应道:
“‘邪帝’既然决定行如此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壮举,贫尼焉敢不从、不敬!稍后,自当将作保一事公告天下,届时,亦会请出适当人选出任公正!”
“精者身之本,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出入谓之魄,心之所倚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今趟牧场之行老夫于武道之极的天人交感,阴阳应象所获良多,他日若有所成,全拜小友今日之功!唉~,一念可为恶,一念可为善,善恶
皆因一念差,小友好自为之,老夫告辞!”
言罢,微一稽首后,武林盖代宗师宁道奇飘然而去。但前辈高人的泱泱风范,却已深入众人的心中。
至于此战到底孰胜孰负,在两位当事人俱都绝口未提的情况下,也就成为了一个悬而未解的谜团。。。。。。而最终,则被在场众人已和作论。
但,魔门“邪帝”在传说先是重伤未愈,又再经百余招,挫败同是顶尖宗师高手,之前的魔门第一人祝玉研的情况下,仍同有备而来的宁道奇战成平手,其“天下第一高手”之称至此以后,被当之无愧的传颂天下。
而在圣门内部,战败昔日第一高手祝玉研的“圣帝”正式晋级为圣门第一人,圣门中人至此在人人心怀大畅的同时,又人人自危,均感圣门的中兴指日可待,但对于他们自身,选择其身立场归属的问题已是迫在眉睫,无可阻挡。
至于另一个在二十年前就已威震正邪两道,在圣门内同样人人畏惧的“邪王”石之轩,在得知此事后作何想法,会采取何种行动,就不是外人所能知道的了。
但有一点,圣门中人已达成无言的共识,就是“邪王”石之轩如若不能重振声威,战败声名如日中天的“圣帝”,则圣门合而为一,结束数百年内纷争不断的乱局,已是不可阻挡的大势所趋。
结果究竟如何,年底圣门大会之时,自见分晓!
今次最大的失败者恐怕就只有梵青慧了,无论是文斗,还是武斗,其根本目的没有一样达到预期效果。然而,她会就此放弃,彻底服输吗?
就在秀珣,秀宁,红拂她们听到我说出要独自挑战大明尊教的言辞后,就一直担心不已,呆立当场的时候,寇仲忽然仰天大笑道:
“不愧是我寇仲的结拜大哥,果然够英雄,够豪气!”
我微笑应道:
“小仲你不是说过大哥是不折不扣的情种,是敢于为情拼命的那种吗?为兄可是一直记得你的激励啊!”
寇仲略显尴尬的抓着头发道:
“那是玩笑之语,玩笑之语!”
顿了顿他语气一转,又正色道:
“不过有朝一日,我寇仲也要像大哥这样豪情冲天,舍我其谁!”
我哈哈笑道:
“那还不简单,当你在两军阵前,千军万马之中谈笑风声,纵横捭阖的时候,其滔天盖世的英雄豪气,天下谁人敢当!”
看到我们两兄弟从容不迫,笑谈自若的在那里自话自说,众人无不泛起无奈,怪异的感觉。
徐子陵轻描淡写的为自家兄弟打圆场道:
“大家不用在意,他们俩这个样子是间歇性的,要很长时间才发作一次!”
众人:“。。。。。。。”
静默片刻,梵青慧忽然檀口轻启,不急不徐的对寇仲道:
“请问寇施主是抱着何种心态参与争霸天下的?”
微一愕然后,对梵青慧很是尊重的寇仲躬身施礼,沉声答道:
()免费TXT小说下载
“小子出身市井的最底层,少年时是不折不扣的小流氓,所以对那些高高在上的高门大阀们全无半点好感。机缘巧合得到长生决,并小有所成后,就一直受到各方势力的围追堵截,处于不断的逃亡之中。
在成为少帅军的统帅之后,就想变不可能为可能,打破天下被高门大阀,故隋旧吏们垄断的局面,还底层百姓一个平安富足的生活。但自我本身却是玩世不恭,视争霸天下为一个人生游戏,凭此找寻人生的乐趣和刺激。
而随着势力和责任的增加,以及同大哥进行思想、认知的不断交流,小子已清晰的认识到这不是一个好玩的游戏,事关天下芸芸众生的幸福安康,这也不是寇某能够玩的起的事情。
况且,小子对那个什么劳什子皇帝的位置,一直就半点兴趣也提不起来,以寇某的性情,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尽职尽责的好皇帝,痛定思痛之下,就生出将来将少帅军的领导权拱手想让的想法出来。
遍观各方人等,雄才大略的世民兄无疑是最有觉悟,也最有才干成为好皇帝的最佳人选,若不是因为同样有此才能的大哥在,寇某早就公告天下,宣布投靠大唐,并暗中支持世民兄了。”
听到此处,我脑中“嗡”的一声,一片混沌;心脏也彷佛遭受到突忽其来的撕裂般的凶狠撞击,一瞬间,魂断神伤,彻底迷失!!!
听到寇仲亲口说出此种想法的梵青慧,师妃暄,李世民等人也陷入前所未有的惊愕当中,因为,因为这,这简直太太出人意料了!!!
自己的一众未婚娇妻们也俱都难以置信,充满愤怒的望向口出“胡言”的寇仲。。。。。。这边,他的生死兄弟虽然是为魔门,但更是为少帅军,为他在打生打死,力抗以梵青慧,宁道奇为代表的佛,道两派。而他寇仲,却反过来说出如此不知廉耻的话语来,苏醒过来的祝玉研,婠婠,辅公佑,左游仙等魔道中人此时望向寇仲的目光中的熊熊怒火和愤恨,足以将忘恩负义,背判兄弟的寇仲撕成碎片,烧成灰烬数次有余。
世界,彷佛在顷刻间完全翻转。。。。。。
隐隐约约,懵懵懂懂间,我仿佛听到寇仲向自己、以及众人再度躬身施礼,告辞回彭梁而去。
直到寇仲雄伟,高大的身影消失在院门处,遭受重大打击后,重新恢复过来的自己脑中思维方才全力开动,并一瞬间想通事情的大概始末,一丝若有若无的无奈苦笑,也在众人毫无觉察之下浮现在面容之上。
正文第一百一十三章马球比赛
(7…1912:29:005750)
对自家兄弟最是了解的徐子陵见此情景,一直隐藏着深深忧色的眼底终于露出一丝释然的笑意,随即在众人的不解当中,亦潇洒的告辞离去,不过却不是同寇仲一块回彭梁,而是回归牧场内,他同卫贞贞二人的小院。
因为性格原因,对帝位毫无兴趣的寇仲确当的起顶天立地的大英雄这一称号,在他看来,既然有此能力,在性格上又比较适合,就该当仁不让,勇敢的担当起解万民于倒悬之苦,救众生于水火之间,结束战乱,造福苍生的莫大责任。!
自己虽然早已表明对帝位没有兴趣,但却一直没有明确表示出厌倦处理纷繁复杂政事的观点出来,所以寇仲刚刚才会借机公然、变向“逼迫”自己来承担在他看来,早就该承担的少帅军统帅的职责,甚至不惜他自身被大家所误解。。。。。。。如此广博的胸襟和伟大的情操,确是令自己深感汗颜。
从小相依为命的徐子陵是最了解寇仲的为人和个性的,在发现对于寇仲的“异行”,我也同样透彻了解后,放下担忧之情的他这才洒然离去。相信,通过这次“突发”事件,我们三兄弟之间的感情定会更深一层。可是,可是,这件事要如何善后呢?
寇仲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所以他可以毫无顾忌的直接表达出其自身的想法和观点出来,但自己不是英雄,而是一个冠冕堂皇,阴险狡诈,谋定后动的政客,心底有何想法,自然不适合,也不会在面上清晰的表露出来。
此时,梵青慧却是心中暗喜,通过间接和直接的接触,同样比较了解寇仲性格的她当然看的出来,寇仲的言语是发自肺腑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