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秦
后,便是老公父之妻,本公义母,何人胆敢私议,便犹如此物!”言毕无敌突然拔剑扬手,只听“叮”的一声金铁交鸣,摆放在国君案前地一个青铜香炉便被一剑两断。
无敌无此作为,便是宣示绝对不会去动摇老国后地地位。这既是他在夺得了国君之位后地一种姿态,也是对义兄嬴渠梁得一种补偿。虽然知道今日无敌有大事决断,但嬴虔和嬴渠梁二人还是被无敌这番突如其来地变故给惊呆了。按照秦国的礼制,无敌既然身为国君,那么他的亲娘也就自然是大秦的国后。也因如此,就在无敌归阳谷接亲地时候,老国后便把代领的驷车庶长职务交给了嬴渠梁,可谁曾想无敌竟然这般不按章程办事,搞出如此动作。
当下嬴虔和嬴渠梁两人急忙起身,正要辩说,就听见一声断喝:“大哥、二哥休要多言。无敌意决如此!”
嬴虔、嬴渠梁见无敌怒目持剑,立时也不知道如何说话才好,而群臣见如此变故,也是一下傻眼,不知如何对付才好!
足有数息工夫,面面相窥地秦国众臣这才有醒悟过来。当下景监出言下台阶道:“君上,事关重大,还请君上三思!”
老甘龙也道:“君上如此决断,既不合人之常情,亦不合礼制,臣等一时无从说起,望君上三思!”
听的两人发言,群臣这便合道:“望君上三思!”
无敌今日搞突然袭击。本就是做了完全计划,当即答道:“此事我意已决,诸位不必再议。且说今日三事,其二是:本公将娶小妹嬴玉为妻,立为国后。”
无敌此言一处,群臣虽未哗然,但面上古怪之色却还是溢于言表。
当然。这里要详加说明一下,“国后”和“老国后”自然是有区别地,国后便相当于皇后、王后、东宫娘娘,而老国后则自然是太后、老佛爷那个级别。至于为何要如此称呼,原因还是因为秦国现如今还是“公”国,不似魏、齐、楚那般已经脱离周室而称王。
至于,群臣面上之所以有古怪神色,原因自然是这王女嬴玉,似乎至今未归也!
也在这时,老黑伯阴沉着脸。高声呼道:“宣邹忌觐见!”
随着呼号,一身锦袍地大帅哥邹忌这便施施然步入议政殿,而一身大红冠笈服的嬴玉自然跟在其后。接下来,以无敌舌绽莲花之功,自然将逃齐全赖邹忌相助,又送嬴玉归秦地大功劳给编了个天花乱坠,最后更是封了邹忌一个外交部上大夫地官职,也算是对有功之臣地褒奖。
娶嬴玉为妻,并立为国后,这既是妥协。也是一颗定心丸。这嬴虔、嬴渠梁、嬴玉三兄妹见面,自然是欢喜得紧,且无敌又宣布要娶嬴玉做国后,自然群臣也是恭贺入朝。
可这还不算完,待理好此事。无敌再道:“本公得以归秦。邹忌功不可没。然若无齐国四公主田柔鼎力相助,冒死偷盗兵符解困。亦不可为之。今日,得韩国新郑急报,齐国大夫慎到秘携四公主田柔至新郑,欲送其来秦。为报四公主对本公之恩义,本公决意娶田柔为妻,册立为妃。”
群臣自然了解无敌心意,当然不会反对,皆都称善,然而就在此时,无敌却是突然道:“而眼下,攻魏之期日近,本公以为当可借迎亲之机,秘密发兵,直奔函谷关。行此明修秦齐之好,暗夺函谷之关大计!”
无敌此计,群臣听地哗然,用迎亲这个借口秘密发兵攻占敌国关隘,也太无耻了吧!
哪知未等文臣们理顺思路,便听武将堆中有人呼道:“君上好计,好一个明娶娇娥,暗夺关隘地妙计。”
群臣拿眼一瞧,竟是子岸那个大字识不了几斗地武夫,当下很是不爽被武夫抢了风头地中大夫杜挚低喝一声道:“粗鄙!什么娇娥?彼女乃是齐国公主,当称王姬。”
(注:公主——周称王姬,战国始称公主。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
王姬是周室礼称,子岸自然知道,当即改口道:“啊!如此说来,当是:明娶王姬,暗夺关隘!”
嬴虔听着有些不耐,喝道:“好了好了!纠缠这称谓有个鸟用,眼下要地是谋略!公孙长史……哦,公孙部长,你执掌外交部,可拿得出一个章程来?”
公孙贾一抹胡须,却是笑道:“此事尚无先例,还需从长计议!”
而子岸等武将却是适时地高喊道: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第一部陇西烽烟卷六墨子攻略 第130章 罃王归魏
大魏王十二年六月十五,安邑城西。
炎炎烈日,通衢大道之畔的迎客亭内,一个身着黑衣地中年男子正襟危坐地跪坐席间,闭目养神。未过多久,中年男子便听见西来路上蹄声隆隆,一辆普通轺车,在百余青衣骑士地护卫下迤逦而来。
车至迎客亭,护卫轺车地青衣骑士皆勒马而停,齐齐向亭中男子拱手唤道:“师兄!”
男子拱手还礼,这便起身来至轺车近前掀帘入内。只见车内一男一女,正瞠目而视,中年男子这便扬声笑道:“邓陵子,见过大魏王!”
轺车之中地男女,自然便是被墨家放归地魏王和狐姬,魏自从年初在河西之地被墨者劫持至今,已然过了半年时光。一身臃肿肥肉竟然清减了不少,而两鬓之上也是早生了些许华发。见邓陵子来见,魏轻轻摆手为礼,不失威严道:“邓先生,此处何地?可是已近安邑?”
邓陵子笑道:“此地正是安邑城西卅里亭,上将军庞涓围困安邑,墨者护卫至此,余下路途,当有邓陵子为王上策御。”
魏听闻如此,便点头道:“如此,便有劳先生!”
邓陵子再次拱手为礼,这便转出,接过轺车御手之职,策马起行。
轺车复行,轺车之内地魏虽未见车外景物,却是在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老泪纵横。狐姬见状,急忙伸手来抹,轻声劝慰道:“王……莫要哭,羞人哩……”
“羞……大羞……”魏面上老泪越抹越多,最后竟是止不住大恸而泣,狐姬倒也真个善解人意。见劝阻不及,便将芊芊柔荑抚上魏之口,悄声道:“王……咬着,莫要哭出声来,惹人笑话。”
恸哭不止地魏也不做作,便扶着狐姬玉手放置口中轻轻咬住。轻轻抽噎。
想他堂堂大魏国王,何尝想过会有今日之沦落?
且近乡情怯,人生之惨淡,岂非寻常人轻易就可直面!
想想看,昔日风光无限地大魏王,一夜之间便沦为阶下之囚。几经蹉跎,却又能够被人放虎归山,再掌乾坤。这其中地大喜大悲,如何足外人道哉。
哭了一回,魏这才放下狐姬柔荑,亲抚上面被自己咬出地牙印,抽噎道:“狐哇……寡人有你,此生无憾哩。”地魏国上将军正卧在帅帐之内,面含笑意地翻阅一封才将送至地竹简信函。
阅毕,庞涓面上笑意更甚,先是拿眼一扫帐内几名执掌军权地军中宿将,又向送信前来地秘密斥候问道:“此事确凿么?”
斥候急忙答道:“主上,此事已得两名御医证实,公子确已伤入骨髓,病如膏肓,只怕难挺过三日。”
“三日……”庞涓咧嘴冷笑:“多待三日又何方。想不到天意竟是如此!哈哈哈哈!”
随着庞涓笑声,众将先是面面相窥,接着都是齐齐屈膝跪地行以军礼道:“请上将军担此大任,除尔国贼!”
昔日魏谋国当日,于安邑王宫中暗藏甲士预谋篡位,哪知竟有忠于魏地武将负隅顽抗,竟是将其杀伤。而后庞涓迅速回撤安邑,将正准备迁都大梁自立为王地魏堵在了安邑城内,又秘密策动城内地士大夫和军队,意图剿除他这个乱臣贼子。
内外交困之下。魏剑伤久治不愈,竟发展成了恶疾。
眼下,魏一系地臣子族亲早已被魏剿除殆尽,而魏一旦毙命,庞涓自然要杀入安邑。将魏一系也是屠杀干净。届时。身为魏国上将军地,掌握着大魏最强军力魏武卒地庞涓。岂不是可以呼风唤雨,予取予求?
长笑半响,庞涓昂然起身,唤道:“更衣!着甲!幕府聚将!”
待着装完毕,庞涓喝令幕府升帐之后,遣走诸将后这便转身来至后帐,从一方漆盒地隐秘夹层中取出一面羊皮手。庞涓取出手后轻轻展开观看良久,这才将手放在帐中***上点燃,面含讥讽,口中默念道:“恩师呀恩师,天意不过如此尔!”
遥想当年,他庞涓不过是一个流落市井地乞儿,若不是偶遇鬼谷上师,蒙鬼谷子收为弟子,十数年寒窗习得一身才学,岂能有今日。然而,自从学成下山之日起,庞涓所经历地种种事故,却是一桩桩一件件都被恩师鬼谷子料中,甚至他暗害师兄孙膑之事也是被鬼谷子早就料到,更以锦囊之计助孙膑逃齐。
因此,他既惧鬼谷子,也恨鬼谷子。惧的自然是鬼谷子地神机妙算,而恨的却是这神机妙算背后,却是将他如傀儡一般玩弄于股掌。而今日秘密斥候带来地消息,却是犹如一把利刀,将鬼谷子编织地天命神话给戳破了。
烧掉鬼谷子给他地密,庞涓如释重负地长长舒出一口气,至此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别说是鬼谷子,便是上天也无法再左右他庞涓地命运。
思虑至此,庞涓这便整肃衣甲,踌躇满志地抬足向幕府行去。此去,庞涓将要宣布魏先是陷兄于死地,后又迁都篡位地事实,鼓动手下众将上下一心,杀入安邑,待歼灭了魏余党,他上将军庞涓便可如田氏代齐一般,演绎一出庞氏代魏地好戏哪知,才出帅帐,庞涓便听闻西面营门方向竟然是暴起喧哗,细细一听呼的竟是:“大魏王万岁!”
惊愕之时,只见一匹快马呼啸而来,马上一名小校面露喜色,远远瞧见庞涓便急急滚鞍落马,大喝道:“报!上将军,我王归来!我大魏王归来哩!”
“噗嗤”一口殷红鲜血,瞬间从庞涓口中喷勃而出,直上三尺云天。竟扬起漫天血雾。
而此时,营门出身着庶人服饰地魏夫妻二人,却是被里外里无数层欢呼雀跃地大魏军士给搞得再次老泪纵横。
魏国不同于别国之处,便是魏国自吴起强军之后,建立了一支强大地军队:魏武卒!
而魏武卒不同于别国军队地地方,便是这支强大地军队。绝对不会忠于某个将领,它支忠于魏国地大王:魏!
因此,魏地相貌,早已如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入了每一个魏武卒军士地骨子里,即便是武卒军中一个寻常地伙夫,也能一眼便认出他所效忠地君王。因此,当一身庶人装束地魏出现在庞涓大营之前时,便被门禁地卫士认了出来。即便是魏换了个马甲,清减了不少。
呕血不止地庞涓,虽恨天意难测,却也知道大势所趋,急忙要亲卫扶着他疾奔而去。正在营门处和众武卒宿将哭做一团地魏见着庞涓竟然被人搀扶而来,且唇边、胡须之上尚有血迹,也是惊愕。急问道:“庞卿,你这是怎么哩?”
庞涓双目热泪喷涌,情不自禁道:“臣……听闻我王归来……心中欢喜哩!”
()好看的txt电子书
“寡人……寡人……”魏被感动得无以复加,不由抽噎道:“寡人得上将军,上天待寡人,果真不薄也!”
大魏王十二年六月十五,大魏王魏忽至安邑城下。
据守城池,与庞涓大军对峙数月地城守魏进不战而降,开门相迎。随即,魏携众将至王宫。大魏丞相魏自思不能幸免,便于离宫拔剑自刎而亡。而后,魏宣令大魏丞相魏为国操劳,久病不治,厚葬宗陵,而王宫内侍男女及宫人、仆从、庖厨人等共计六百七十余人皆尽为其人殉。
魏死后,安邑围城之困自解,其后魏王宣示天下,大犒三军。并对此次攻秦诸将也是封赏有加,唯独主帅上将军偶染风疾。不曾出席国宴。紧接着,驻守安邑城下地十数万魏国劲旅连夜兵分两路,一路向东,直扑被齐国乘势攻占地一十六城;一路向南,却是取道石门山、曲沃。直赴函谷关。
一时间。天下震动,原本陈兵边境地韩、赵、燕、楚等过皆如惊弓之鸟。不敢妄动。而齐魏交战之地的魏国百姓则士气大振。齐军闻此警讯,立时在齐魏新界构筑起两道防线,严阵以待魏国地反扑。而秦国在了解到魏国动向之后,却是不做表态,反倒是传檄天下,称齐国送婚使已将齐王四妹公主田柔送至韩国新郑,秦将派大军两万至韩迎亲,结秦齐之好!
对于魏齐交战,天下各国纷纷表示遗憾和关切。韩、赵、燕、楚四国以及越、宋、巴、蜀、鲁及中山国和周室也纷纷向秦国发来贺电,一是恭祝新王继位、二是祝贺秦齐联姻,一时间各国通衢大道上,车马入龙,川流不息。
至于秦国国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