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秦
定的答道:“孩儿以为,君上这是要……打一个巴掌,再给个甜枣。”
“嗯?这话你听谁说的?”哪知甘龙听后却是老眉一扬,双目之中射出了一道精光,当下甘成忙道:“这几日君上公务繁忙,人手不够,孩儿被派去简发公文,无意中听见君上与老国后闲话时听来。”
“老国后?”甘龙双目之中精光乱射,阴沉道:“厉害啊!果真是一步好棋。”
当即。甘龙便坐正身子。对孟西白三族的代表直言道:“老夫知道你们今日来此地用意,可三位不要忘了。当日嬴渠梁置换封地之时,老世族的族领们可都是在老国后面前做了许诺。眼下河西之地的收回,乃是国君率领将士苦战得来,且卸甲归田的老卒当中,也少不了你孟西白三族的族人。若老世族决意在此事上挑起仕,我甘氏一族绝不参与。而君上先出简兵令,再办商学,诚如我子甘成所言,正是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这枚甜枣,你等吞是不吞,回去好生掂量吧!”
当即,甘龙拂袖起身,向甘成道:“甘成,送客。”受着女儿赢玉轻柔的按摩。
好半响,老国后懒懒翻了个身,却是向正在发呆出神的赢玉笑道:“丫头,想什么呢?”
“娘……”赢玉懵然惊醒,却是双颊红了,嗔道:“女儿没想什么哩!”
老国后伸出手指轻点赢玉的额头笑道:“碎丫头,你的心事还能瞒过娘?可是怪娘将婚期定得太远了么?”
“娘……”赢玉羞涩道:“女儿不怪娘,当真不怪。”
老国后笑道:“你呀!心里是藏不住戍地,我瞧三儿整日里忙里忙外,可是冷落了你?”
“娘,女儿是想着怎么给三哥分担分担……”赢玉面上羞涩渐渐敛去,一股愁容却是渐渐浮了上来:“娘可知道,三哥这些时日忙里忙外,今日早上在国府门前大哭了一场不说,下午又领着人跑去栎阴检视,夜食就用了一碗粟米粥,而且这些日子,三哥每日只睡两个时辰。”
“唉!”老国后也是一声叹息道:“穷家难当,穷国更是难当。以前你二哥也忙,可那即便是瞎忙,也不是日日夜不能寐。你三哥是个能人呀,若不是他,咱老秦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收回函谷关。”
“娘,女儿也是现下才知!”赢玉神情有些落寞。却是徐徐道:“所以女儿想要为三哥分担分担,娘可知道那个魏女,便是叫做白雪的白圭之女。”
国后点头道:“白雪那女子,娘一看就知道是个伶俐的人儿,怎地?”
赢玉坦言道:“娘,女儿以前可是恨着她哩!可现在女儿却不恨了,女儿知道她能帮三哥,并且为了帮三哥,还变卖了白圭老丞相留给她地全部家产。足有百万金哩!娘,女儿想求您一件事!”
听闻白雪竟以全部身家来帮助秦国,老国后也动容了。百万金这个庞大数目。是老国后根本不敢想象的,须知这些年来,年成最好的时候,一年下来国府的盈余也不足万金。当即国后点头道:“何事,给娘说说。”
赢玉酝酿了一下后,大胆的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想法:“娘,女儿想让三哥,一并娶了白雪……”
“呵呵!”国后当即一笑,骂道:“你这个碎丫头。哪有主动把自己的夫君分给外人地?再说,大丈夫本就应该三妻四妾,可别忘了你三哥早就娶了一个白荷,娘就想反对,也说不出个道理来啊。”
“娘……”赢玉见老国后没明白过来,只得大着胆子解释道:“女儿的意思不是让娘反对……不对不对……这个……女儿地意思是,希望娘能同意,让三哥在和女儿的大婚那天,一并娶了白雪姐姐……”
“啊!”国后听的一惊。当即坐起身来:“什么,你要在大婚那天,让你三哥一并娶'Qisuu。Com奇‘书‘网'了那个白雪?”
“嗯!”赢玉猛然点头,担心娘会强烈反对,当即扯谎道:“娘,大哥说白雪姐姐长得极像九天玄女哩,当日若不是大哥将白雪姐姐错认为九天玄女,在函谷关下激励了全军士气,当日能不能打下函谷关还不一定呐!大哥还说。要是三哥能一并娶了我和白雪姐姐。对咱秦国而言,可谓是大大的吉兆呢!”
国后一听。也是惊讶万分:“啊!竟有此事?你大哥当真如此说道?”
“嗯!”当即赢玉便绘声绘色地给国后说起函谷关一役,大哥嬴虔怎么将白雪误认为九天玄女,进而激励起全军士气,一马当先的冲上函谷关城头,将关内守军杀的人仰马翻,鸡飞狗跳,最后守将魏戈率领残部企图从西门逃跑时,如何被大哥一刀斩去砍断马腿,将魏戈生擒活捉。
不知不觉,夜近三更,正当赢玉说道攻入函谷关后因为白雪而引出的种种趣事之事,嬴虔▲渠梁和无敌三兄弟却是联袂而至。一马当先快步入内的大哥嬴虔首先哈哈大笑道:“好你个碎妹子,躲在人后拿大哥地丑事取笑,看我不抽你。”
赢玉笑道:“呀!大哥,赢玉适才可没说的大哥丑事呢!”
国后也是笑道:“嬴虔,玉儿刚才正跟娘夸你勇猛,率兵攻上函谷关的事呢。”
“娘!”此时,嬴渠梁和无敌一前一后也跟了进来,齐声叫娘。老国后抬眼一看,面色旋即一暗,正色道:“你们哥仨联袂而至,可是有什么大事?”
“娘!”嬴渠梁面色郑重的点头道:“刚从老太师那传来消息,这次三弟地简兵令一出,老世族怕是要闹事!”
“他敢!”老国后低喝一声,却是向无敌道:“三儿,放开手脚大胆去干,那帮老世族娘给你担着!”
“娘!”无敌却是郑重道:“孩儿有个想法,想跟娘商量商量!”
老国后点头道:“好!三儿你说,娘听着哩!”
无敌石破天惊道:“孩儿想,免除国君直领封地与河西之地的所有税赋!”
“什么?”国后大惊失色:“三儿,你这是要……”
无敌斩钉截铁一般用坚定的语气道:“娘!孩儿这是要……变法强秦!”
第一部陇西烽烟卷八征伐四野 第169章 悉随尊便
大秦嬴无敌二年四月,初夏。
三月末的国府简兵令,并未如某人预计的那样荡起轩然大波。诚如某个老狐狸所言,巴掌不想挨也已经挨了,田枣儿吞还是不吞当真是个问题。
不错,昔日嬴渠梁当政时,提出了割让河西之地给魏国作为求和之物时,老秦的各家老世族们可是风风火火的好生闹腾了一次,可换来的却是现任国君嬴无敌当街斩杀了孟西白三家和楚芈、由于、子车三族的六元老,而后嬴渠梁又抛出一个置换封地的说法,叫老国后好一番敲打,最后只得偃旗息鼓。
眼下,河西之地拿是拿回来了,按例本应该根据军功大小册封给出力的各家代表,也就是军队中的世族系将领。可这国君却又另辟蹊径,竟然把土地分给了从军中淘汰出来的退役卸甲老兵,真个叫各家老世族大跌眼镜。
可是,那夜老太师甘龙的一通呵斥,也叫各家老世族的族老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便是国君在给人一巴掌之后,还是会给枚甜枣儿的。商学这个东西,虽然闻所未闻,但各家还是从老太师的介绍中听出了味道。这话中不就是暗示,日后将会由国府拿出钱财来作为本金,让学成的各家子弟出外经商,获利均分。
老世族之所以觊觎着河西的土地,是因为土地能给他们带来利益。在当时那个年代,只要有土地便有收成,有收成便代表着有钱粮。反之,土地就等于是钱粮,谁家的土地越多,实力也就会越强大。
而现在,无敌却是准备着给他们换换脑子,准备给他们本钱做做生意。
谁家也不傻子,对于秦国的老世族来说。任谁都明白种地和经商比较起来根本就没得比。只是陇西老秦太过贫瘠,并且长期处于老少边穷地区,老百姓的观念落后,纵然知道经商要比种地来钱快,可一无本钱二无经验,自然不敢轻易贸然吃。而无敌提出的办法就很有爱了。专门开个商学来教授老世族的年轻子弟学习经商,并且还提供本金,赚钱盈利之后利益均分,这等好事无异于天上掉下的大麦饼,谁不干谁就是傻逼。
而老甘龙那夜的呵斥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毕竟老甘龙代表了在秦国举足轻重的甘氏一族,见于如此事态,孟西白三族只好秘密联络起各家详细商议。而得出地结果却很是让人诧异,除掉孟西白、楚芈、由于、子车这六族内部还有一些意见以外。百余支老世族中的大部分竟然对简兵令抱着支持的态度。这是因为,这次国府将要裁撤的接近十万老兵当中,他们各族的族人占了其中的绝大多数。若是按照以往秦国地惯例来分配。只怕河西的土地大半要落入六族的囊中,他们这些旁支小族至多是跟在后面分到一点肉汤而已。谁叫六大族的子弟素质极高,一旦进入军队便能很快被简拔为将领和军官,而这些小世族的子弟只能当个大头兵。就说有一支迁而的来徙戎狄部族熊氏,在这次卸甲的老兵当中竟然有三千余人被核准,按照每人十亩的数目,这一口便吞下了河西三万余亩的良田,若按照以往地军功分配制度,怎可能落到如此好处。
对于一些小世族来说。无敌的这种分配制度其实更能让他们接受,因为一旦他们的族人当真分到了河西地土地,族人的生活能够得到改善不说,每年族人所上交的族敬也将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当时地秦国依旧还秉承着从游牧民族传承下来地习性。族中公有地财产为全族所有。而族人也须按照一定数额上交自己地收益。一旦族人有事。世族便会出面摆平。若族人遭遇天灾**。世族也会主动施以援手。这一来。虽然大大降低了官府地行政成本和民政救助力度。却也造成了老秦人首先团结在以族领为核心地世族之下。其次才团结在以国君为核心地国家当中。
因此。在老世族密集地合纵连横当中。无敌将老国后这枚棋子放到了关键地位置上便拍拍屁股领着一群官员出巡陇西全境去了。反正老世族们若是识相便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若是当真想要闹事便让老国后给他们再来一次当头棒喝。虽说现下老国后已经把驷车庶长地官位转给了二哥嬴渠梁。可人人都知道实际上老国后才是真正地幕后黑手。
二年四月十二。秦中咸阳。
这一日。无敌带着公孙贾、卫鞅、申不害以及家眷白荷、白雪、赢玉等人来到了老家咸阳。略为安顿之后。无敌便命亲卫备马。领着众人出城。北上宗山。
宗山位于咸阳城外。西望泾河谷地。处于咸亨和阳里两县地中间部位。一行人来至宗山半腰。便已经能隐隐看见山下咸阳小城全貌。无敌丢下马鞭翻身下马。指着山下整片地泾河谷地道:“此地周称程伯国。后改名毕郢。再改岐周。简公时称渭阳。后于咸亨、阳里之间又建一城。人称咸阳。”
商朝武丁时期。司天官吴回后裔受封于渭水北塬一带。建立“郢”国。亦称“程”国。周灭商后。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姬高地封地。史称“毕郢国”。至秦时。先称渭阳。后称咸阳。在原本地历史中秦孝公十二年。得商鞅建议而在咸阳老城之畔又建新城称“大咸阳”。后迁秦都于此。
而此时的咸阳,还不是那个日后大秦帝国的国都大咸阳,现今立于渭水河畔的咸阳城不过之是一个方圆不过十数里直径,城墙高度不过六丈多高的残破小城。当时的秦尺为二十三公分,一丈也就是两米三,正规大城的城墙高度必须要八丈以上,也就是十八米四前后,不够这个高度的统统都算做小城。
随着无敌的指点,众人都是随着他地目光远远眺望,半响之后,却是卫鞅首先开口道:“君上,此地即在九山之南。又在渭水以北,山南叫阳,水北也叫阳,山水俱阳,宜建大城。莫非君上有意,在此建一座新城?”
“新城……”无敌侧头看了看卫鞅。心道你小子果然厉害,这大咸阳原本就是你地手笔。
当即无敌笑道:“也对,本公准备将这老城全都推平,然后在这泾河谷地上建一座没有城墙的都城。”
“没有城墙?”众人听了都是一愣,旋即卫鞅马上意会道:“城无郭,国无疆。日后大秦出于陇西,一统天下,诸国来朝,要墙何用?”
“哈哈!”无敌伸手一拍卫鞅肩膀。大笑道:“知我者,卫鞅也!”
但接着,无敌却是正色道:“卫兄、申兄。二位先生,看我这大秦河山如此多娇,可有些许感慨?”
()
这次卫鞅倒没在抢先发言,而是申不害笑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无敌自然明白申不害话中之意,调侃道:“好一个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申兄可是耐不住性子,想要本公放个实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