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秦
事实证明,老甘龙人老奸猾,判断得一点都没错。也就在无敌和本族吴家打过招呼之后,咸阳的老吴家便发狂似的动员起来。可让甘龙想不明白的是,老吴家并非是发狂般的购置产业。而是发狂般的向外挂牌抛售产业,将吴氏在咸阳地房屋、田土、甚至祖屋和祠堂也是挂牌售卖,而老吴氏上上下下近千口人则浩浩荡荡前往咸阳以北的泾阳落脚安家,却把所有地资财拿出,就在咸阳郊外建起了五座砖厂、四座灰泥厂和两座陶厂。
不过,当老甘龙得知这条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他派去的甘冒本是甘氏宗族里专门负责管理族中公产的族老,此人善理财,受命之后便携了巨资连夜前往咸亨、阳里疯狂地购买当地的产业,从茶寮酒肆到旅馆客栈。甚至各种工匠作坊和妓寨也一舱购。只要业主出价,不论都少都是一口价成交。当甘冒买完咸亨、阳里两县所能购买的一切之后。便突发想,心血来潮的跑去咸阳想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可捡。哪知一到咸阳,便发现各家老世族也在抢购咸阳的各种产业、地皮、屋宅,而市面上仅剩下吴氏挂牌出让的少许产业因为估价太高而还未交易。当即甘冒一拍大腿,便全数将市面上的所有产业全部沽下,更将这个好消息迅速的送回了栎阳。
当老甘龙接到甘冒来信,前后反复仔细看了两遍之后,便双眼一黑活活的气晕了过去。
待家人好容易救醒,老甘龙醒后地第一件事便是想要拿脑袋去撞南墙:是呀!国君说了,是要在咸阳的“原址”上“重建”一座“没有”城墙地新城呐!
要怪,不就只能怪自己没有专心听讲。
想想看,这咸阳旧城可是有城墙地,不拆掉旧城,如何建新城呢?而且,这建新城需要什么,不就是砖木和国君在阳谷搞出的那种叫水泥的灰泥和用于铺设什么上下水管道的陶管么?老甘龙此时那叫一个欲哭无泪,他倒是并不生气甘冒买错了东西,而是气自己再一次看走了眼。
不过旬日时间,国君要在咸阳建大城的消息便不胫而走,从栎阳传到了咸阳,又从咸阳传到了老国都雍城。帘,居住在雍城的属于中低层次的世族们不干了,当年老国君嬴师隰执意迁都栎阳时,这些世族属于那种怕死怕事类型的主儿,所以就没跟着过去,结果后来便插不脚了。现在新君要建新国都,等于就是另起炉灶,这次要是再被挤在权力阶层之外,只怕永远只能龟缩在雍城这个开始衰败的老国都当破落世族了。当即雍城的二等世族们也揣着金钱珠宝绢帛等等值价之物,跑去咸阳想要再分点残汤剩水。这次最后地机会自然叫老甘龙抓好、抓牢了,甘冒乘势便将咸亨、阳里、咸阳三地地所有产业又转手倒卖了出去,然后揣着巨额的钱财跑去泾阳蹲守,看情况伺机而动。
当然,老甘龙也不是没想过效仿吴氏办点实业,可制砖地工艺简单,却指不定抢不过吴家,而泥灰和陶管的制作工艺又属于阳谷之密,就说现在正在修建中的栎阳下水管道系统所用的巨形陶管,便是从无敌建在栎阳城外的陶管厂出产,而栎阳城内任何一个陶匠见了之后,也都是齐声惊叹自己根本就制不出这种牛逼的陶管。
对于咸阳的商战,无敌当然是清楚地,不过此时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咸阳,而是完全放在了河西土地的清丈和厘定上。根据卫鞅通报来的粗略数目,整个河西的可耕作农地面积大约在二百八十万亩,不过这里说的亩可不是后世的亩。当时的秦国使用的是周制小亩,小亩和亩是战国时期通行的一种亩制,春秋战国之前通用周制,即六尺为一步,宽一步、长百步为一亩。进入春秋时期之后,牛耕和金属农具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周亩显得落后,各诸侯国纷纷扩大亩的面积,从宽一步、长一百步扩大到一百六十方步甚至二百四十方步,有的诸侯国干脆将以往的五百小亩算作一亩。
也就是说秦国的通用亩制,也就是六尺乘以六百尺的大小,既现代的195。4平方米,不足现代一亩的三分之一,现代亩为每亩666。6个平方米。而无敌在阳谷的田亩,则是按照后世的田亩大小就行核算,方才能够得到每亩六担的高产。
丈量出土地之后,在土地的分配上无敌虽然是甩手教给卫鞅去搞,却也得时刻关注。不过卫鞅这人也确实是一把搞内政的好手,短短不过十天时间,便整理出了整整三车竹简的老兵分配名册送来栎阳存档,这也就是说,田亩丈量出来不过十天,卫鞅便已经完成了十万老兵的田亩厘定分配工作,只待名册在栎阳勾定归宗存档,便可以让各地官吏按照国府核准的名册为老兵们发放土地了。
至于给流民发放土地的事情却又引发了不小的仕,就卫鞅报来的主要有三个情况:一个是有些流民举家回流,可家中子女甚多,且其中成年者少,对每户只能申领三丁三口不到十亩田地的政策抱有怨言。再一个是,一些鳏寡估,独立成户,独丁独口若是光分那点田地也养不活人。最后一个,便是近期有大量的所谓流民,竟是从秦西各地向河西迁徙,并且处处以老秦流民自诩,要求官府优先于魏国回流的流民给他们安置田地。
对于这三个问题,卫鞅提出的办法不外是分家、合家和劝反。也就是让家中成员多的家**进行合理的分家立户,再让鳏寡估搭配成家,最后再将这些秦西来的流民全部劝反回原籍。
对于这个处置,无敌自然是不能认可的,给卫鞅的指示是:对于人口多的流民家**,不可强制让其分家分户,眼下大咸阳的建设即将启动,很快国府会厘定出各类用工的薪金,然后在河西设立报名点让家中人口多的来咸阳参与建设,这样这些人口多的家**就可以有效分流,妇孺老弱可以在家务农,青壮出来打工赚钱。至于鳏寡估,也不可强行撮合,可让其挂靠在家**人口组成条件合适的民户负责赡养,由此该户申领其田亩,并可适当减免该户赋税。也就是说如果是一个孤寡老人,可以找一户家中青壮多的人家负责赡养,而老人的两亩田地便由这户人家代为耕作。
而对于那些从秦西迁来的流民,则要仔细甄别,当真是贫苦百姓需和魏归流民一视同仁好生安置,若是由各家老世族派来征地闹事,大咸阳的建设工地尚缺不少廉价的劳役,可适当地为这些人解决生计问题。
第一部陇西烽烟卷八征伐四野 第176章 河西之变
将卫鞅派去河西,让他主理田地的清丈厘定分配工作,本就是无敌祭出的一块试金石,看他是否当真能担得大任。而对于此点,卫鞅又何尝不是心知肚明,因此在抵达了作为此次河西清丈工作的行辕华山大营后,卫鞅便废寝忘食,日以继夜的工作。
此次,随卫鞅一同前来的只有内政部下派给他的十二名三等吏。虽说他有赤王剑,可以调动河西的所有官吏干员,但这把尚方宝剑必须留在最关键的时候才能当做杀手锏使出,不得已之下,卫鞅只得留下六人在华山大营协助嬴虔对核定卸甲的老兵进行登记造册的工作,自己亲自带着六人下到各乡县,亲自监督当地本属于魏国归复的官吏进行土地清丈工作。
自从吴起打下河西之后,魏国对河西的治理可谓是一刻都未放松过,只不过老公父嬴师隰犹如疯子一般,几乎年年都要引兵与魏接战,使得原本号称膏腴之地的河西比之魏国腹地无疑形同鸡肋。
也是,你想想看,河西夹在秦国和魏国当中,秦国年年都会发兵攻魏,并且时机大多都是在秋收前后,目的就是要在秋收之前杀到河西,连芝麻带谷的将河西地面上的所有农作物全都收了,等同于河西地面上的老民百姓耕作一年,实际上是为老秦人白打工。正因如此,河西地面上的百姓对秦国自然是恨得要死,虽然其中不少百姓的老辈在几十年前还是秦人。
所以,卫鞅当时才会向老公叔丞相提出应对秦国的“秋守春战”策略。
()免费TXT小说下载
二年七月初九,华山特使行辕。
卫鞅着一袭绣有铭文的白色吏服,正在伏案疾。此刻他笔下所写,是将要称送国君关于河西土地田亩分配的情况,以及他根据当地的实际所制定的一些条令和律法。不过盏茶时间,他便将一份空白的简牍写满,待墨干卷起简牍之后。这才省起一事,向营帐内正在伏案誊抄法令的吏唤道:“栎阳公文为何此时未到?”
一名吏起身答道:“特使大人,此事营官一个时辰前曾来报备,道是郑县官道阻塞,信路不通,公文或会晚些送来。”
“郑县官道阻塞?”卫鞅听得一。却未放在心上,又取了卷空白简牍奋笔疾。哪知他才写下不到十个字,便听见帐外有大队甲士跑步前来,一把威武声音在帐外喝道:“前军子岸、车英求见特使。”
听见子岸和子车英同来,卫鞅心道定有大事,当即起身喝道:“快请!”
两人当即快步入帐。齐齐拱手道:“特使大人。郑县因清丈田亩之事突发民变。百姓聚众私斗。阻塞官道。左监国公已经率兵前往。命我二人速速护特使前往调解。”
“因清丈田亩之事突发民变?”卫鞅听来也是大吃一惊。当即问道:“详情如何?”
第一部陇西烽烟卷八征伐四野 第177章 资本咸阳
对于无敌的无耻指示,卫鞅能不能领会,无敌一点都不担
眼下河西初定,百废待兴不说,魏国的情况也是决定秦国能不能就此罢兵全力展开内政的重要因素。就此事,魏国方面传来的消息,庞涓和孙膑依旧在桂陵一带对峙,并且两国使者往来频繁,似乎都在为各自找着下台的台阶。而安邑的魏王在墨家邓陵子的鼓动下,已经着手在做迁都大梁的准备,此点可以从大梁正在加紧修缮城池,并且加高城墙的行动看出端倪。
秦魏的秘密和平协议已经签订,就目前来说,在魏国东部的军事威胁解除之前,魏国是不敢轻易撕毁协议的。而秦国刚刚吞下河西,也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消化,双方都需要一个时间差。眼下,秦国的八万大军分别驻守在函谷、临晋两道关隘,并且又派出五万民夫在加紧修筑位于少梁邑的城邑,作为将来扼守魏军的重要关隘。
眼下,无敌一门心思想要做的就是如何用经济杠杆去撬动这个庞大的大咸阳建设项目。眼下在咸阳激烈上演的商战固然是他刻意为之,不过他并不希望真让老秦的世族和为数不多的本土商贾在这场商战中拼到倾家荡产,因此他便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再次出巡咸阳。
咸阳城,户籍不过才有三千来户而居民不过一万,但此时不论城内城外,甚至城郊二十里半径的所有土地、产业、作坊都已经是数易其手,颇有日后疯狂上扬的楼市那种火爆局面。连带着和咸阳作为左邻右舍的咸亨、阳里两县也是跟着水涨船高。当地原本价格很是低廉的土地,只在旬日之内便被炒至天价,可即便是天价,也是狼多肉少,除掉极少一部分的人见有利可图做起了转手倒卖的生意之外,大多数人心里都认为一旦国君开始建设大咸阳,那么现在的咸阳必然将是这个大咸阳的中心地段。土地和产业的价值还要翻上几翻,
可是,当国君驾临咸阳地第二日,他们的美好愿望就破灭了,部分人甚至连一头撞死的心都起了。就在这天,国君在县署的行辕外明榜张出一张大咸阳改建设计图和一份咸阳老城改造通知。
且不说那份条目繁多的改造通知。光说这张大咸阳改建设计图吧。整张图巨大无比,似乎是用十六张牛皮缝制而成,长宽各有四丈,站在图下向上仰望自然是震撼无比。只见图上整个泾河河谷被规划成整块正方四边形的区域,其中核心部分地一块正方形区域注着国都字样,在国都外环有一圈间隔条纹标识的道路注明是一环路。其后在一环路和二环路中间,分别标识出了博物馆区、官府区、广场区、学府区。而二环路和三环路之间的区域也分别标注着使馆区、商贸区、近卫军营区、运动场、竞技场、大剧院、图馆、纪念馆、英烈阁等区域。直到三环与四环之间,才间隔着标识出了商业区和居民区。
也是说,未来大咸阳的中心将会是类似栎阳国府那样的宫殿建筑群。民居和普通商业区都将会被安排在三环外。老秦人不傻,这点基本的辨识能力起码还是有的,因此不少人在看明白了这张规划图后当场便晕厥了过去。
至于老城改造通知上的内容也就不必详读了。里面的中心思想也就那么几点,第一便是整个咸阳老城将会全部拆毁,一屋不留。对于被拆毁地房屋建筑,民众可以选择原价现金补偿或是在未来的新城中以拆一还二的比率给予赔偿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