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秦
东西搬过摆设,想到此处,无敌不由记起在公圆前440年在雅典建成的帕特农神庙有一尊女神雅典娜的雕塑,这座雕塑据说高达十二米,设计灵巧,可以搬动或转移隐蔽。雕塑中的雅典娜站立着,长矛靠在肩上,盾牌放在身边,右手托着一个黄金和象牙雕的胜利之神;黄金制造的头盔、胸甲≯服色泽华贵沉稳,象牙雕刻的脸孔≈脚、臂膀显出柔和的色调,宝石镶嵌的眼睛炯炯发亮。
据说这座由古希腊最伟大的雕刻家菲迪亚斯精制作的艺术珍品,在公圆146年被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掳走,在海上失落。为了不让这座雕塑日后孤寂的沉没在海底,无敌决定日后一定要将她带到大秦来,摆在神庙前的广场上供后世之人瞻仰。烈烈的主持着拆迁老咸阳的工作,魏国方面却是传来了魏王正式决定迁都大梁的消息,并且安邑已经在动员商贾富户向大梁迁徙。至于桂林对峙的齐魏两军,秦国收到的消锨,魏王愿意割让魏东的十五城与齐国求和,但齐国要求的和谈条件是魏国割让已经被齐国占领的二十六城。这一点,暂时两国是不可能谈得拢地,已经被齐人吞进肚子里的土地,怎可能吐出来呢?
至于燕、赵、韩三国,则动静不大,燕、赵两国自打参加了六国分秦之后,在见识了魏武卒的强大之余,也见识到了秦军的无力,因此两国的在归国后都开始着手在整治军务,似乎大有效仿魏国建武卒劲旅的念头。而韩国传出的消锨,韩仁静那个家伙正密谋变法,已经派发大量的使者前往各国寻访贤能。
至于河西,卫鞅依旧在不温不火的主持者清丈事宜,似乎他也在等待。
第一部陇西烽烟卷八征伐四野 第179章 胡林论法
碧空无云,函谷关外,一队绵延两里有余的商队,正缓慢的向关隘方向蠕动着。
此时的函谷关,经过大半年时间的修缮,已经初步回复了昔日的雄姿。曾被超级无敌人间大炮摧毁的东面城墙此时已经用从熊耳山开凿得来的大理石修缮一新,并且城墙的高度和厚度也增加了两倍有余,仅是城墙的高度便已经达到了二十二丈。以前的函谷关看起来还像是一座修建在两山之间的城池,而此时的函谷关看起来已经和两座山连成了一线。
此时,在东门瓮城的正门口,一个身穿锦缎商贾服饰的青年,正泪眼朦胧的抚摸着城门边上的墙体泣不成声,而一个也是红肿着双眼的老者却是在不断地劝慰这个青年商贾。
不多会儿,当商队快要全部通过关隘时,一队秦军骑士却是呼啸着打马从关内冲出,一名鹰盔骑士老远便呼喊道:“前面可是景监大人归秦?”
好不容易被老者劝慰的青年商贾闻言一震,急忙抢上前去,向那策马疾奔而来的鹰盔骑士叫到:“子岸!可是子岸!”
()免费电子书下载
疾驰中的子岸见状自是大喜,老远便跃下战马,快走几步抢上前来抓着景监双肩喜道:“景监哥哥,果然是你,君上可是日日都盼你归秦哩!”
景监闻言,双眼一热竟是流下泪来:“子岸,君上可好?”
“好!”子岸点头笑道:“君上眼下正在督建屑大咸阳,子岸几次都听君上说道,没了景监在旁帮手果真为难,三次里倒是有两次要问你是不是被楚越的少姑给迷住了魂魄,不愿归秦了。
“咳咳!”景监听着子岸打趣,当即忍俊不住险些破涕为笑。只得干咳两声稍作掩饰。当即子岸也会过意来,忙向景监身旁的老者拱手为礼道:“子岸见过森老,请森老先在函谷关稍事休息。国君行辕就在胡林,正与特使商议河西田制之事,后日便至函谷关亲迎森老。”
当即两人自然首肯,便有子岸引导入函谷关。
是夜,函谷关守将赢黎设宴款待。席间子岸与景监邻座,景监寻了个机会。低声向子岸问道:“听闻君上任卫鞅为特使,全权主理河西田制事宜,引起当地民变,又以雷霆手段妥当处置,可是真有此事?”
“确有此事!”子岸也是低声答道:“不过并非民变,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哦?”景监闻言,略略思索便明了其中含义。却是问道:“君上既用卫鞅为特使,可是要用卫鞅之策实行变法?”
就景监看来,卫鞅这个人能耐果真是有的。归国途中,景监自然听闻了这年来陇西老秦所发生的种种事态,先是国君得玄女之助,三日便攻下了函谷雄关。其后国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河西,连下临晋、少梁,光复河西全境。跟着又颁布简兵令,让十万老卒卸甲,并将河西的土地分给这些老卒,又颁布求商令。要在雍城和栎阳之间的咸阳修建一座没有城墙的国都……这一件件秦国大事,在途地景监都通过各地的酒肆、茶寮听在耳中。
战国之人好八卦,若现在的秦国还是秦献公嬴师隰在位时的秦国,只怕这些大事很难在如此短的时日内传遍天下。可现在的秦国是那个在少梁山上大破六国联军的嬴无敌所执掌的秦国,当秦军仅仅只用了三日就攻下函谷关地消息传开时,可谓是天下震惊,一些颇有些卓识远见的人便开始感觉到秦国将要大兴了!
是以,景监现在很急切的想要知道,国君是不是真的已经开始着手变法。u。cm以及用何人的策略变法。
哪知,子岸却是摇头答道:“君上没用卫鞅之策,君上要自己变法。”
“什么?”景监手中刚刚拿起的酒爵“哐当”一声跌落在地,目瞪口呆地喝道:“子岸,你说君上要自己变法?”
景监这一喝,帘引来了众人侧目,便是正在和赢黎对饮的阿森也是十分惊讶,当即景监急忙以酒作为掩饰,致歉之后拽着子岸便走,要子岸将其中详细好好说说。子岸虽然一直跟随嬴虔主理军务。但对无敌地许多事情都是知道的。便将无敌将用卫鞅和申不害分别担任秦国高院和廉政公署主事,而非用两人之中任何一人主政的事情详细说了。
而景监也果然没有辜负无敌的期望。从子岸的话语中他很快便找到了一种无限接近真相的答案:“如此说来,君上定是从卫鞅和申不害二人地策论之中各自找出有利于大秦的策略,任其一人主政,不如择二人所长用之。***u。cM**好哇,君上此策甚妙也!不过,君上既然已经准备对巴蜀用兵,卫鞅、申不害二人又分治法、吏,这君上的商政又由何人负责执行,莫非是公孙贾?”
见景监当真如君上交代的那般能看透其中道理,子岸也是高兴,便把直言相告:“景监哥哥,君上当真没看错你,子岸来时君上便交代来,若是你能悟出其中到底,便让子岸实言相告,君上所中意的商政人选,正是你景监!”在就变法之事秉烛夜谈。
卫鞅以特使身份主理河西半年,至今已经逐步完成了当初制定地清丈、厘定、安置、修法诸项目标。今日,便是卫鞅向无敌述职,并决策最后一件遗留问题的时候。
烛光摇曳下,无敌发现眼前的卫鞅比起半年,看上去似乎更成熟了一些,原本没有蓄须的他此时已经在唇下留了两撇浓密的八字胡须,看上去竟是几分儒雅,又有几分威严。古话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胡须在古代,既是一个男人成年的标准,也是一个成功人士树立形象的重要道具。u。cm就比如说此时的无敌,头上慢慢的蓄起了长发,刚好能够结髻,而颌下地虬髯也被修剪成了半寸来长的短须,但只要他稍稍扬起眉角,这些原本下垂的胡须就会根根立起,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错觉。
却说此时,无敌和卫鞅对面跪坐,卫鞅面带笑意从案上取过三册简牍作势要呈,当即无敌笑道:“你我之间别来这些虚的,就给我说道说道吧!”
“好!”卫鞅淡淡一笑,将简牍推开,略为整理之后便开口道:“臣主理河西清丈安置事宜,至今以逾半载,清丈、厘定、安置三项,都以落实到位。唯独修法之事,臣恐怕有心无力!”
“哦?”无敌明知故问道:“先生之长,本在法治。为何修法之事先生反倒有心无力?”
卫鞅见无敌明知故问也不生气,只是淡然道:“经臣详查,今夏河西因清丈土地私斗四十三起,死八百六十二人,其中有大秦功卒三百二十七人,另伤残者一千六百五十五人,都已失去劳作能力。而共计涉案五千六百三十三人,其中重犯六百五十八人,依据君上所核新法,私斗主谋、行凶杀人者罪为叛国,当依律斩首,其余从犯依律量刑判处劳役。然死刑核定上呈国府,至今还未批复。”
无敌听出他话中之意,扣押死刑核定本就是无敌所为,当即无敌笑道:“先生所谓有心无力便是因此?”
卫鞅见无敌竟然面色无二,当即重言道:“君上,刑赏不举,法令无威。私斗不禁,国无宁日。恕臣直言,君上若不以血祭法,则秦国之变法,必然胎死腹中!”
无敌当然不是优柔寡断之人,也知道大凡变法,天下各国没有不以鲜血作为基色的。但他也明白,以杀止杀只能带来暴政,历史上都言商鞅变法强秦,至秦亡则“百姓苦秦久已”的说辞。自己限定卫鞅的立法标准,本意是去除肉刑,减轻杀孽,可卫鞅这厮却将老秦世族挑动族民私斗争地的行为,判做是叛国,而无敌对这个罪名还真没有言语能够辩驳。私斗当中的世族老民杀地不是别人,而是大秦地功卒,是那些卸甲地退役老兵,如果杀老兵还不判他是叛国,如何能够服众?
无敌闻言,只得长叹一声,轻声道:“一点转圜余地都没有?”
卫鞅沉声道:“法令如山!”
“可否徐徐图之?”无敌问。
卫鞅呛声道:“法贵时效!”
“不能减?”无敌再问。
()好看的txt电子书
卫鞅斩钉截铁:“减刑溃法!”
无敌又问:“犯事功卒,可否特赦?”
卫鞅直言道:“法外无恩!”
当即无敌纳闷了,用手一撑额头,苦恼道:“这可是六百五十八条人命,天下各国可有一次斩首如此多人的先例?”
“君上,百余年来,秦国几多坎坷劫难,几多沉沦。时至今日,言千难万险,不为过。”卫鞅也是深吸一口,正声道:“君上受命于危难之际,秉国与孤绝之境,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此间种种,臣置身其中犹如亲历,实乃感同身受。”
无敌点头道:“卫兄言下之意,本公如何不知,只是……”
“君上差矣!”卫鞅不待无敌说完,便打断道:“臣不难看出,君上虽然出身屠户,少入军旅,虽为有一日研习揣摩治国之道,对天下大势、法家之学虽不只其详,却有无师自通之才。然,骤然变法,纵然君上有任艰任险之准备,却会对突兀而至之变故,一时难以权衡其利害。”
第一部陇西烽烟卷八征伐四野 第180章 天公地道
“难以权衡利害?”无敌听卫鞅如此言辞,当即有些火了。别人或许不知卫鞅本意何在,但无敌却是心知肚明这厮就是要杀人立威,虽说杀人立威也算可以接受,但卫鞅却是以私斗叛国这样的罪名一气要杀六百多人,便叫无敌有些难以接受了,当即无敌沉声道:“本公难以权衡利害?好,若是你卫鞅胆敢立下军令状,杀此六百五十一人后秦国将再无私斗,我便让你杀!”
无敌话语一出,卫鞅当即色变,这个军令状别说卫鞅,任谁都是不敢立的。当然,卫鞅也心知肚明,今日杀了这六百五十人后,秦国的私斗或可遏制一时,但也不能说日后绝无再发可能,只是对于变法而言,确实需要这么一个机会杀人立威。
见卫鞅勃然色变,无敌也知道这话有些重了,当即便缓和道:“以杀止杀,以血立威,或可有一时之功效,却不是长治久安之策。治民有如治水,只可疏导,岂可强行堵截?法治之本,先生曾言本意正是使民知其何所可为,何所不可为之,不是以善法制善,恶法治恶之道。”
无敌此说,卫鞅听了也是首肯,确实法治的本意是将善恶刑罚标准订出,让人知道什么事情干了不犯法,什么事情犯法不能干,而不是以法将善良的人和坏人区别开来分别对待。毫无疑问,这些私斗的民众并非是无意识的去跟人拼杀、打斗,他们的行为实际上正是对自己私有财产的保护天性所驱使。在一个数百年来家法、族规在绝大多数时间占主导地位的国度,这样的行为不但不会受到责备,甚至还是为族人争夺利益的英雄行为。可你卫鞅一上来便不明不白的给人家挂上一个叛国的罪名,叫这些大字不识几个,终生在土里抛食地老民如何理解?
无敌知道这些道理卫鞅肯定也懂,只不过他身为战国之人,目光必然有着一定的界限,只得措辞开导道:“秦。自穆公以来,皆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