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秦
者身上。
此次来周室朝贡地蜀国使者并非蜀人。而是讲得一口流利雅言地楚国人。名叫屈欢。
屈氏以封地命姓。出于芈姓。其始祖是春秋时楚国地莫敖。春秋时楚武王地儿子瑕。官至莫敖。位于令尹之下。楚武王封瑕于屈地(今湖北秭归)。把屈作为瑕地食采之邑。故史称屈瑕。或莫敖瑕。屈瑕地后代以封地命姓。遂称屈氏。
战国时,屈氏、景氏、昭氏成为楚国公族中有势力的大宗,而这屈欢便是楚国屈氏族人。屈欢以白身士子的身份出仕蜀王,费时二十余载,直待开明十一世蜀王死后,已是六十多岁的屈欢这才被芦子封为丞相,并且派他出使周室朝贡。
无敌对这个屈欢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几次宴请无敌都在席间随口询问蜀国风物,而屈欢却是大大咧咧,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将蜀**队的大致分布都透了出来,以至让无敌都差点都产生了一种“此地人傻钱多,速来!”的错觉。
嬴无敌二年的腊月(十二月)初九,却说这日,樊余将求亲诸事办妥,而蜀国使节也决定随樊余一齐离秦归国,两人便联袂来辞。
是夜,无敌赐宴国府,朝中诸臣作陪,畅饮同欢。
席间,蜀使屈欢虽是面色无异,无敌却是发现他似乎神不守舍,便寻了个机会,持爵向他敬道:“蜀酒味甘,本公甚喜,蜀使归去时可代本公带去秦酒,赠与蜀王。”
屈欢当即起身拱手谢道:“谢秦公厚赐!”
无敌继续道:“本公听闻,蜀地距我大秦不远千里,需借道韩、楚两国,不知蜀使此归,需几多时日方可归国?”
屈欢淡然笑道:“本使乃是六月上三受王命出蜀,至十月下六至洛阳,若由秦归,当于来年五月归得国中。”
无敌听闻,帘装作一副惊愕神色叫道:“竟是这般遥远?”
实际上,从蜀国绕行楚、韩两国,快马最多半月可至,而屈欢说行程大约在四、五个月时间自然是有些夸大其词。当然,使节团的速度肯定比不了快马,但也不致如此缓慢,无敌却是从他话语中听出了端倪,难道屈欢是在故意试探什么?
当即无敌假意道:“蜀酒甚好,却不知蜀使何时再赴周室,可否顺道为本公捎些蜀酒?”
屈欢一抚长须,笑道:“秦公若喜蜀酒,遣商贾赴蜀购之便可。”
无敌苦笑道:“只恐道远,商不愿往矣。”
屈欢却是笑道:“秦公不知,秦蜀两国本是近邻,只可惜其中隔阂天堑。若公遣人与群山之中开凿道路,蜀地秦国数日便可往返。”
“哦!竟可如此?”无敌听来一惊,不知这屈欢究竟想要做甚。
也在这时,屈欢一手持爵,用大袖将另一手挡住,而那只手便在袖后对着无敌比出三个手指。
看到这里,无敌纳闷了:“我日,你难不成还看过西游记?比三个手指让我三更时召见你?”
()免费电子书下载
第一部陇西烽烟卷八征伐四野 第183章 背蜀献国
不得不说,屈欢比出三个手指的用意正是让无敌在当夜三更接见他,还真让无敌苍了。
是夜,国府宫苑。
三更时分,无敌安坐主位,屈欢却是一脸淡然的随车英缓缓入内。
无敌也不客套,劈脸便问:“蜀使家小,离蜀否?”
屈欢一怔,直言答道:“欢启程时,独子已随家老赴楚。”
按照后世的各种演义小说,屈欢几次都曾故意泄蜀国情况,似乎有向秦国暗通款曲之意。所以无敌上来就问屈欢的家中的亲人是不是已经离开了蜀国,而屈欢的回答是他启程离开蜀国的时候已经将独子送往楚国,没有后顾之忧了。
无敌笑道:“使欲献蜀?”
“公欲强秦,强敌环视,必谋巴蜀。”屈欢点头笑道:“献国之言差矣,不过良禽择木而栖。”
“何以见得?”无敌笑问。
屈欢道:“蜀中土民善巫蛊,数载之前,天降赤星,堕于西北。故蜀王使人赴秦寻觅,知赤星为公所得,铸剑名曰赤王,蜀王愤之,薨毙。此其一也!”
无敌神色不为所动……屈欢再道:“市井传言。公为天女所选人主。臣疑之。观公舌战六国、降戎狄、破函谷。收河西之地。无疑当世雄主。图赴穆公霸业指日可待。臣观之不疑。此其二也。”
屈欢言至此处却是故意停下。无敌自然闻弦歌而知雅意:“尚有其三?”
“若臣所料不差。此时必有数万秦军驻扎南郑。所图之事。定为寻道伐蜀尔!”屈欢言轻语重。双目凝视无敌似要看无敌反应。无敌却是面无表情地笑道:“本公若伐蜀。使愿助否?”
“何罪伐之?”屈欢问。
无敌笑答:“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当即两人对视一眼。同声哈哈大笑起来。
上面这番对话的大意是:无敌开诚布公的问屈欢,你这个二五仔是不是准备要将蜀国献给我?屈欢回答说秦公要强大秦国,必然是要想办法去谋夺蜀国的土地,因为在秦国的周围都是强国。是以秦公只能拿弱小的巴国和蜀国开刀,至于说我献上蜀国,这个说法有些不妥,只不过是一只好鸟想要换颗更大更好的树呆着。
当即无敌就问他,你怎么会觉得我是颗大树呢?
屈欢回答是,首先蜀国的人很迷信,几年前天上掉了颗流星下来,落在秦国的方向,蜀王曾经派人去秦国查看。结果发现这颗流星被秦公拿去还铸成了剑,结果蜀王知道以后被活活气死了。其次,天下各国地八卦男和长舌女都传言。秦公是九天玄女选定的人间圣王,这个谣传我是不相信的。但我看秦公先是舌战六国,又降伏陇西戎狄,还攻下了函谷关收复河西之地,因此觉得秦公果然牛逼,秦国有了秦公,一定能再次强大起来。至于最后一点,便是我知道,秦公现在派了几万大军前往秦国与蜀国的边界南郑。目的不外是寻找通往蜀国的道路。
这个时候,无敌不接这个茬,既不承认自己派了大军,也不否认,而是反问屈欢,我要是真地想打蜀国,你帮不帮我?
屈欢就说,秦公你准备用什么借口去打蜀国呀?
无敌便告诉他,我要想打蜀国。什么借口不好找?
然后,这两个老奸巨猾的家伙便放肆大笑起来!
实话,就无敌的观察,屈欢这个老家相当厉害,虽然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个人不曾在历史上留名,可眼下他还真想知道屈欢能够用何种方式帮助秦国攻取蜀国。无敌也不急切,和屈欢装模作样的大笑之后,他却疑道:“先生楚人,何不献楚?”
哪知屈欢却是摇头叹道:“楚王好钟瑟‘色、巫卜。不足与谋之。”
听闻屈欢竟然如此评价楚王。无敌有些纳闷了,当日在少梁邑他也见过楚王一面。在他看来这个楚王绝对是一个扮猪吃老虎的主儿,怎么会落得如此评价。见无敌面色起疑,屈欢便解释道,此次赴周室他第一个便去楚国见了楚王,但楚王却是已经用不上他了,因为楚王身边已经有了两个牛人,这两个牛人是甘德和石申——天下闻名的星象家。
甘德‘申是两个神秘的灵慧隐士,但他们的学派却与巫师占卜、阴阳五行、堪舆之术等神秘流派丝毫无染。他们是“究天人之际”的渊深学派,自称是上天隐藏在尘世地眼睛,也是人世体察天机的异能之士。
在春秋战国,以“天”为直接对象的学派有两个,一个叫“占候家”,一个叫“星象家”。占候,就是以天地气象地变化预测人间祸福,云气、风势、日色、虹挂、雾象、电光、雷声、海潮、月晕、尘土、阴霾等等,都是占候家观测玄机的对象。星象家也叫占星家,就是以天上星辰的变化,预测人事国运的学问家。自夏商周三代开始,王室通常有两个固定的官身预测家,一个是卦卜的巫师,另一个就是占星的星象家。
其余诸如阴阳家、堪舆家等,则都是一事一招,极少有朝臣资格。两者相比,卜卦较为流行易懂,尤其在周文王演绎八卦和孔夫子撰写爻辞之后,等闲士子也对卜卦有所了解,卦卜的结果对国人的心理威慑和影响力也就日渐减弱了。相反,星象家却始终保持着他们曲高和寡地神秘,等闲学问家是无法窥其奥秘的,国人庶民更是难知万一。正因为如此深奥,如此难以为常人所掌握,星象家的预测对天下始终保持着高远的威慑。它可以化成童谣,化成谶语,化成各种神秘预言,甚或化成席卷天下的风暴。整个古典时代,没有人敢于对星象预言的权威提出挑战。这正是楚王要寻觅甘德‘申两个星象家的作用所在。他要知道天下的兴亡大势,要根据天机来决定自己的大策,好让他顺天行事。大震国威。
()好看的txt电子书
而屈欢去楚国找楚王谋事地时候,楚王刚刚将这两位天大夫接至楚国,并且忙着要给两人建造一座大大地观星台,屈欢在出国足足等了半月,却还是没能得见楚王一面。解说至此,屈欢不禁叹道:“先祖庄王。问鼎中原,不问天命,成一代霸业。武王伐纣,姜尚碎龟卜,天做雷电风雨,姜尚怒曰,吊民伐罪,何须问此等腐朽之物?武王从之,一举灭商。楚王不思霸业。求问龟卜,何以谋事焉?”
屈欢这番话的意思,无敌当然听的明白。也暗暗点头表示认同屈欢的观点,便问:“先生助秦,何所图之?”
屈欢抚须笑道:“臣是年六十有五,若言不为世俗名利,公信否”世俗名利,山川不移,怎能轻谈逾越。“无敌也是叹道。
当即屈欢点头道:“公欲伐蜀,意在其土。巴蜀藏于群山,天堑相隔。峻岭穷途,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得其门,徒呼奈何。蜀地博物,地产丰腴,春抛种,秋大收,使其于土民之手。无疑暴殄天物。若公以万钧之力,在峭壁之上凿路通蜀,必可使其为秦国粮仓,秦无后顾之忧矣。臣之所谋,便是为秦治蜀!”
无敌问屈欢,你帮助秦国究竟想要得到什么?屈欢回答说,我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我要是说不为了功名利禄,你相信么?而后屈欢便给无敌分析。秦国要攻打蜀国。目的就是为了蜀国的土地,蜀国地土地藏在群山环绕的四川盆地。有天堑作为屏障,易守难攻,一般人要是找不到门路,只能喊死而攻不进去。而四川盆地地物产丰富,土地肥沃,春天随便洒点种子,秋天都能丰收,所以这样地沃土让蜀国的土农民用来种杂草,还不如秦国在峭壁上开凿出道路攻入蜀国,就可得此沃土。
至于我屈欢地想法,就是为秦国治理蜀国的土地,换言之便要让我当大官管理整个四川。
屈欢的胃口相当大,大到无敌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可是,无敌却又忍不住想知道,他所依仗的,是不是如三国时张松献蜀那般地拿一张地图来换富贵。
当即无敌道:“先生如何助秦?”
屈欢见无敌对他提出的“为秦治蜀”并没有异议,心知秦公已然入彀,当即笑道:“公欲伐蜀,需双管齐下谋之。”
“如何双管齐下?”无敌复问。
屈欢笑道:“臣愿献蜀山堪舆之图,助大秦甲士凿山开道,此其一也!”
无敌面无表情道:“我大秦十万甲士确以开赴南郑,凿山开道,有图无图,不碍大事。”
此话之意,就是说我有十万大军劈山开道,有没有地图一样,你用一张地图就想换一个地方大员的官职,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嘛。屈欢却是不以为意,继续道:“公可使甲士千人,言馈赠蜀王,随臣归蜀,里应外合,一举擒王,使其献国,此其
无敌听来,却是沉声道:“先生今日背蜀,本公怎知先生他日因利而背秦?”
屈欢神色不变道:“世俗名利,山川不移,公若使臣背秦之弊大于利,臣何以背之?”
听闻此言,无敌哈哈大笑起来,确是突然伸掌“啪啪”击了两下!
帘,宫帐之后呼啦啦冲出数十手此明晃晃刀剑地甲士,将屈欢团团围住。而无敌却是好整以暇的站起身来,对满头冷汗的屈欢笑道:“若本公所料不差,先生欲献之图,当在怀中!”
屈欢帘面如死灰,却是咬牙笑道:“公不杀臣,可得巴蜀。公若杀臣,亦得巴蜀。”
第一部陇西烽烟卷八征伐四野 第184章 何以背之
说实话,对于屈欢这个人,无敌本来并没有将他放在心上。
可是,当他说出“公若使臣背秦之弊大于利,臣何以背之?”这句话时,无敌发现他竟然也是一个牛人。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本就是一个牛人辈出的时代,固然有名的牛人需要收拢,无名的牛人又岂能白白放过。
当即,无敌便让埋伏好的刀斧手现身,准备吓他一吓,看他是否当真是一个有野心可堪大用的人。而得到的结果是,此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