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秦
猛虎一把投出数丈远,却是不偏不倚的向宫阶上的慎到等人飞了过来。作为陪客的屈欢第一时间便“娘也”一身大叫爬倒在地,而慎到和嬴鞯却是根本就没来得及反应过来,直看见被蜀王掷出的猛虎半空中虎腰一扭便摆正身子张开血盆大口顺势向慎到扑来。嬴鞯身为武将,机敏和反应自然要比慎到迅捷,当即嬴鞯向也没想便挺身冲至慎到身前,双臂交叉护住头颈想要硬抗,没想猛虎摆动虎尾平衡身姿,竟提前落地,然后虎尾一扫将嬴鞯扫开,然后虎头一摆,一口向嬴鞯身后慎到咬去。
“嗷呜”一声呼啸,猛虎张嘴一口咬在慎到胡乱挥舞的袖上,也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将虎掷出的蜀王也是大步流星的适时赶到,一把抓住猛虎后足,一拖一提一抛,再次将虎掷。惊魂未定的嬴鞯急忙去看慎到,却是帘骇然,只见慎到的左袖被虎扯下大块,手臂上赫然两道血印,鲜血淋漓。蜀王本意是想掷虎吓唬秦国使者,哪知却是失手让虎伤了人,当即恼怒之下顺手拔了宫前侍卫的腰刀,抢上前去,一刀将斗大的虎头砍下床不起,蜀王宫内的土医束手无策,当即在秦国将军嬴鞯的要求下,向秦国派出信使。而蜀王也自知伤了秦国使者,事关秦蜀两国的邦交,便要使者带上那颗虎头,向秦公告罪。
翌日,三骑秦军信使带着一颗虎头急出成都,向楚国方向疾驰了半日后却是突然折向东北,绕城而走,打马向蜀道而去。只两日一夜,使者慎到早虎吻的消息便通过蜀道送到了秦国境内,正在蚕羌寨等候消息的无敌听闻如此消息,先是大叫一声“好”,接着却是抓住信使急问慎到遭虎吻伤势重也不重,信使忙答到慎到病重,根据蜀王土医的说法此症似是虎疫。
虎疫也叫虎瘟,就是老虎咬人之后,虎牙里的细菌引起的感染。一听慎到竟然中了虎疫无敌也是急了,急切之下也是想不出办法来。也在这时,赢玉却是点醒了无敌:“夫君可还记得从齐国迎回的秦越人,此人或许能治。”
“对也!”无敌一拍额头笑道:“我怎把神医扁鹊给忘了!”
第一部陇西烽烟卷八征伐四野…卷十巴蜀之战 第200章 一战灭蜀
“大秦嬴无敌三年六月,秦国使者慎到随蜀使至蜀。蜀王设宴款之,席间与虎搏戏,不慎伤之秦使,蜀王惶恐,遣使送上蛔,是以谢罪,公见蛔,勃然大怒,下诏讨蜀!”
三年六轧十,是无敌接到蜀国消息的第三日,也是十万攻蜀大军开拔的当日。
慎到的意外受伤对早就计划攻蜀的无敌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而蜀王送上虎头本意虽是谢罪,但无敌当真要“勃然大怒”也是天下人不可诟之的借
也就在这日,无敌以国的形式向周室发出,指明秦国攻蜀是因为蜀王先伤秦使,又送上蛔侮辱秦公,所以秦国只得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而就在秦国的国尚且还在半途的时候,十万大军便已经从华山大营向南郑开拔。
经过半年多的训练,五万戎狄骑兵已经大致脱去了草原部落的彪悍作风,初步懂得了秦国骑兵的规制和战术,并且也记住了秦军的三条铁律:一、不可抗命。二、不可滥杀。不可奸淫。
不可抗命是指士兵必须绝对服从命令,不可滥杀是指战士不可屠杀妇孺和不抵抗的平民,至于不可奸淫,也就不必解释了。胖养了半年,这群陇西草原上来的戎狄牧人一个个都给养得膘肥马壮,并且这次秦西秦中的逃动也给他们送上了一次难得地练兵机会,虽说此时对他们的指挥还谈不上如臂使指,但在令行禁止方面已经初步达到了要求,而陇西狄垣的戎狄部族也丝毫没有因为无敌的久久不动而焦虑,反正这些儿郎在秦国吃好喝好,每个月还有军饷可拿,这等好事往日何处去寻。
就这样,十万骑兵带着十万匹备马和五百辆辎重车和组装式打包投石机以日行一百五十里的速度向蜀国杀去。当大军开赴蜀道,路过蚕羌寨时,蚕羌头人蚕和匠人蚕火奉上了五十把新进打造出来的三尺铜剑。有了秦国匠师的帮助蚕羌寨出产的兵器质量大大的提高,也只得出正在地剑来。无敌自然也是大大褒奖,怎料蚕却是提出想要派出一百名蚕羌勇士一道去攻蜀,报昔日被蜀人赶出故国的世仇。
六轧十九,十万大军进入蜀道,七月初四自蜀地利川(今四川广元)出。越七盘岭,经朝天驿往剑门关,假道葭萌(古苴国国都,今剑阁东北)直奔蜀国都城成都。沿途蜀国民众不知其故,毫无抵抗之意,又见秦军兵甲精良,兵器锋利,甚至以为是秦人南下与蜀博易,不少蜀国边民便以山货贩之。十二日。秦国大军直抵成都城下(古成都位于今成都东北),一脸糊涂的蜀王忙慌乱的穿上周室颁赐的朝服来见。
无敌一看蜀王,竟是惊讶非常。只见这蜀王身高绝对难有六尺。身材五短,相貌却似中西混血,褐眼、黄须、高鼻,再加上一身隆起的肌肉,让无敌第一时间想到地竟然是铁炉堡里矮人。
蜀王芦子虽然愚钝,但看到十万秦国大军将小小的一个成都团团围住,也知道来者不善,便取了一把精钢猎叉守在城头,适时无敌派出使者来至门下扣之。蜀王便问:“秦何以挥军至蜀?”
使者子岸高声喝道:“蜀使至秦。秦公大喜款待。遣使以厚礼馈之。蜀王为何驱虎伤之?”
蜀王自觉惭愧。便答道:“孤王戏虎。不慎伤之。”
岸又问:“既是不慎伤之。缘何遣使以蛔辱我国君?”
蜀王大讶。忙辩解道:“虎伤贵使。孤王杀虎谢之。”
岸哪会理他辩解。呛声喝道:“哼!我大秦国君岂容尔等蕞尔小国辱之。今日尔等若不献城谢罪。必破之!”言毕当即打马退走。独留蜀王一人在城上发呆。
此时地成都城内。不知内情地蜀人都是乱作一团。根本就不知为何秦军会突然出现在成都城下。而成都城内地国宾馆内也是气氛紧张。屈欢地五百家臣死士慎到居住地宾馆团团围住。而一千秦军则把整座国宾馆团团围住。
宾馆内。一脸焦急的屈欢在慎到的卧榻外间坐立不安地不时望向东天。等待着秦军攻城的信号,也在这时只见嬴鞯却是大步流星的赶来。向卧榻上大病未愈地慎到禀道:“大人,君上传来秘,要我部在大军开始攻城后突袭成都北门,国宾馆将由屈大人门下防务。”
听到攻城消息,病怏怏的慎到语气决然的回道“好!你去,不必顾及老夫安危。”
()免费电子书下载
可屈欢却是急道:“嬴鞯将军慢走,城外到底来了几多秦军,几日可攻下此城?”
嬴鞯疾步而走,却是哈哈笑道:“城外乃我十万大秦铁骑,由国君亲帅,你道是几日可下!”
见嬴鞯快步走的没影,屈欢只得拿眼来看慎到,慎到也是笑而不言。
由于秦军来得突然,而蜀国地处盆地,承平日久,并且仅有的一点军队也布防在蜀南与巴国的边界,因此成都城内除掉蜀王的五百亲卫和几百城卒城吏之外便再无可战之军,虽然蜀人彪悍,可仓促见组织起来的民众如何又能和训练有数的秦军比肩?
是日,正午。
由无敌亲自操刀,在成都地东门外斩下一颗狗头,使投石车抛入城内后,便正式宣布攻城开始。此时的成都不过是座城墙不足三丈的土城,因此无敌决定用一波流将其杀灭。
当先第一波攻击还是三千持盾的精锐飞鹰骑,以铁甲盾阵缓步向城墙靠近,而盾阵内里则掩护着一千五百名强弩骑兵,盾阵近城百步,城上蜀人放箭,矢无力,坠于阵前二十步。旋即秦军盾阵匀速渐进,抵达护城河沿建立滩头阵地,以强弩反击。其后数百辆轺车满载土石填河,仅一个时辰便将十丈来宽。两丈深的护城河填毕,盾阵继续前进,至城下六十步处停步,继续以强弩压制,而阵后,百辆组装好的打包投石车也在此时推了上来。以每车十发猛火弹急速射向城内投去。
“有我无敌!杀!”也在此时,城内的国宾馆前,嬴鞯将一千飞鹰骑集结成队,一马当先向北门杀去。年),秦国张仪、司马错等率军攻灭巴(今四川东部)●(今四川西部)的作战。巴●两国均在今四川。蜀国都成都(今四川境),为“戎狄之长”。巴国都巴(今四川重庆嘉陵江北岸),与蜀不睦,而与苴国友好。这年,蜀王出兵攻苴。苴侯出奔到巴,向秦求救。秦王欲攻蜀,以道险难至。韩又来攻,犹豫不决,遂问计于臣下。张仪主张进攻韩国,劫持周天子,挟天子以令天下,以建立王业。司马错主张借机灭蜀,认为“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战国策。秦策——》);而且巴蜀可从水道通楚,“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华阳国志。蜀志》)。秦王采纳了司马错的主张,命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人率军经石牛道(自今陕西勉县向西南,越七盘岭进四川,经朝天驿往剑门关)攻蜀。蜀王亲自率军至葭萌(今四川剑阁东北)抵御,兵败遁逃,被秦军杀死,蜀亡。随后,张仪、司马错等人又攻灭苴、巴,俘虏巴王。秦王贬蜀王子弟为侯。以陈庄为蜀相,张若为蜀国守。封巴王为“君长”;置巴郡,郡治江州(今四川重庆北)。巴蜀遂定,秦益富强。
秦与巴蜀地交往始于春秋中期的秦穆公时期,当时秦、旬两国的民间贸易很频繁,由此秦人也早已耳闻目睹了巴蜀地富庶与繁华。秦秋战国之交,秦开始有向南发展图谋巴蜀之意,但直到惠文王时代,兼灭巴蜀的机会才终于来临。
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年,巴蜀两国发生争端。各派使节前来秦国求救。当时秦在东方正受韩国侵逼,是伐还是伐蜀。秦惠文王拿不定主意。于是,就从此事让群臣公开讨论于朝廷。当时,以张仪为首当其冲的一批从关东来的大臣主张先伐韩,认识韩才是天下诸侯所必争的战略要地;对蜀地情况深有了解的秦国青年将领司马错等则认为伐蜀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秦地小国贫地总是问题,而且将为以后伐楚打下基础。秦惠文王最后决定采取司马错地意见,先灭巴蜀后伐韩国。
公元前3春秋,秦惠文王任命司马错为主帅,大夫张仪、都尉墨为副将率大军伐蜀。
蜀王闻秦国大军将至,亲率蜀军精锐至葭萌(今四川广元老昭化)阻击秦军,结果被秦军杀得大败。只好率残兵败将退守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北),后又被紧追不舍的秦军打败。蜀王死,其残余又拥戴蜀王太子、相、傅退至逢乡(今四川彭县附近),被秦军全部围歼在白鹿山下(彭县西北),蜀开明氏遂亡。
公元前3年10月,秦军全部略定蜀地,并乘势灭巴。
略定巴●以后,秦在其地置巴●、汉中三郡,分其地为三十一县。并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临邛(今四川邛崃县)、郫(今四川郫县城北)、江州(今四川重庆市)、阆中(今四川阆中县)大筑城池作为秦镇守巴蜀地战略据点。
史载,秦对巴蜀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在巴地设郡,但仍保留其部族首领。在蜀地既设侯、相、又设郡守。
卷十一塑国筑鼎 第201章 大秦七律
八月仲秋,河西大熟。
一望无际的沃野里,金黄|色的粟粱和小麦在秋风中随风摇曳。正忙着弯腰收割的农人时不时会直起腰享受着秋风吹过时带来的丝丝惬意。
数百骑快马护卫着一辆华丽的轺车从河西通往栎阳的官道上缓缓而行,轺车的华盖下并肩坐着一男一女,男的仪表堂堂,身穿白色的朝服,下颌蓄着一丛短须,远远看去之间他眉目之间隐隐出一种上位者才有的威严。而那女子却是身穿秦国的官吏袍服,一身士子打扮,眉目之间隐隐带有几分淡淡的愁情。车行在途,两人都是默然不语,直至车架来至一处岔口,恰好见着有十余辆牛车正满载谷物对过而来,朝服男子当即喝道:“停车,让道!”
旋即,数百精骑和轺车皆避于道旁,为这队运粮牛车让出道路。
见对过而来的官军突然避于道旁,运粮的民众也是惊疑,一名驾着牛车的老者急忙下车,远远走来向轺车上的朝服男子拱手为礼道:“请问大人,可是河西特使卫鞅。”
卫鞅还礼答道:“正是卫鞅!”
老者一听,神色立变,却是回头向身后跟来的家人吩咐道:“快!快去村里唤人,就说特使卫大人在此!”
家人听了赶忙疾走,而运粮车队里的老少此时也围了上来,老者当即扬声对众人道:“卫鞅卫大人在此,我等还不谢过卫大人。”言毕便当先以大礼拜倒,民众听闻竟是特使卫鞅的车架在此,当即也是跟着老者齐齐拜下。
车上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