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秦
作为对鲁、宋两国弃盟背信的惩罚,齐国正式的传檄天下对鲁宋两国展开讨伐之战。齐国上将军田忌亲自率领十五万大军开拔前往鲁国都城曲阜。
与此同时,齐国也谢绝了魏、韩邀请齐国加入联盟,一同讨伐燕国的邀请。反倒是派出使者前往燕国,向燕公(燕后文公)表示了齐国与燕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现在既然魏、韩要讨伐燕国,齐国愿意坚定的站在燕国的身后。
至于鲁、宋两国,此时更是悔之晚矣,原本两国联袂前往齐国的目的就是要拖齐国下水一同去图谋越国的土地,却没想到反而让齐国生出了吞灭两国的恶心来。当即鲁、宋两国自然结成联盟,也反过头来讨伐齐国。眼下齐国大军正在开往曲阜,鲁国全民皆兵自不消说,而宋国也是派出了衣甲不整,兵器不齐的所谓“五万大军”和十万名从各地征调来的民壮。
先早唆使两国前去游说齐国的秦国间谍见势不对自然跑了,应承的武器装备当然都是空头支票。
大秦嬴无敌七年的二月,齐国十五万大军起兵讨伐鲁、宋两国。
田忌、孙膑二人从临淄城下开拔之后,顺着淄水一路向南,来至今山东莱芜附近的鲁国长城处,选了一处平坦地势强攻。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鲁国曾大势的针对齐国修建过城墙,此点前文有述,鲁穆公时齐鲁交恶,鲁国起用名将吴起,鲁穆公二十六年(公元前390年),吴起便在平陆大败过齐国。
()免费TXT小说下载
不过,此时的鲁国已经失去了春秋时的霸主地位,数十年来鲁国边戎安定,鲁长城缺少修葺,且低矮的鲁长城与齐长城相比,其墙体较窄,体量也是较小。后世学者研究的结果指出其功能除考虑防御北部劲敌齐国之外,更应关注其对于鲁国人民的控制作用。
激战三日后,田忌便以不到一千人的损失拆毁了一段长达五里的鲁国城墙,稍事修正便率军直奔鲁国大城泰山。
七年三月十一,田忌率军攻克泰山,放任士兵在泰山城中劫掠两日后挥军转进曲阜。半途,军师孙膑探知鲁军列阵于梁父山,欲与齐军决战,便分兵战车千乘运载弓弩手三万、骑兵三万实施迂回偷袭,在鲁国梁父山策的阳关与鲁国八百战车、三万步卒激战半夜,大破鲁军,歼敌两万,缴获战车五百余乘,鲁国残部急退曲阜。
三月二十,田忌所部主力抵达曲阜城下,派出使者游说鲁人投降献城,鲁共公子穆决意死守城池,并向墨家发出求援信。同时,孙膑率领战车一千两百余乘,骑兵三万、步卒一万转道平阳向宋国都城睢阳行去。宋国惊慌之下,急忙将派往鲁国救援的十五万大军半道追回,也向墨家发出了求援信。
三月二十九,田忌连续攻城,终在这日采用掘城战术挖垮了曲阜城墙,自从孔子搞了堕三都后,曲阜的城墙近百年来都是中规中矩的保持三丈六尺的高度堆土墙,自然不够齐军猛挖。如狼似虎的齐军当即杀入城中,劫掠三日。鲁国公放火焚烧王宫,自刎殉国。孔子六代孙孔箕率领鲁国大臣献上国玺朝仪牙板等诸般事务后,带头以剑洞腹自戕而死,鲁国宣告灭国。
四月初八,孙膑与宋军接战于宋国单父(今河北单县),鏖战五日,宋军溃败。七日后,孙膑大军陈兵睢阳城下,遣使知会宋公鲁国已灭,若宋公献国可免一死。宋公杀使明志,且亲自上城激励守军士气。孙膑所部并非攻城部队,逐设营围困。期间孙膑六攻睢阳,皆不得其法,损伤颇大。直至一月后田忌大军赶至,田忌遣齐军强攻五日后终破门而入,宋公带领城中残兵负隅顽抗,终被活抓。而后宋公不堪受辱,嚼舌自尽而死,然此时墨家派出救援宋国的墨者正好抵达睢阳城外。
齐国连续吞灭鲁、宋两国,实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而魏、韩两国也果如孙膑所料,发兵攻打秦国河西,与秦军激战函谷关下。至于燕国,却是在与齐国结盟之后,赵王二弟赵緤却是在燕国传檄天下称赵语弑父篡位,号召天下诸侯公讨之,旋即燕国起兵十万讨伐赵国……
正史中,鲁国自鲁悼公(前467年-前437年)以后渐渐衰落,到第33位国君顷公二十四年(前249年)时,鲁国被楚国灭亡。公元前317年,宋国君偃自称为王,从此沉湎享乐,暴*不断。诸侯皆称“桀宋”。四十三年(公元前286年),齐湣王发兵灭宋,君偃死在魏国。
自此,沉寂了进百年的中原大地,终于再次迎来了风起云涌大时代
第303章 圈地迁民
也就在齐鲁大地即将步入风起云涌的战国大时代的同时,越国的土地上也在进行着一场同时间赛跑的亘古未有之变。
自正月起,坐镇会稽的秦王嬴无敌便衣不卸甲的指挥着秦军,按照制定好作战计划对越国境内展开了一系列的动作。由于秦军早就对楚军的两面三刀做好了完全准备,因此楚军的突然撤离并未对秦军的补给造成什么重大的打击。
前文有述,至秦军攻克会稽之前,楚军对秦军的粮草接济都控制在七日上下。而秦军摆出的做派也是大手大脚的粗鲁吃喝,丝毫没有露出提防的迹象。因此,楚王演出了这场过河拆桥的所谓妙计之后,认为秦军一旦失去粮草接济,必然会变成一只被困在越国腹地的饿狼,需要四处去撕咬民风尚武的越国百姓,从而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却没想到,以秦国的科技水平之高,此时早已攻克了粮草这个老大难问题。
古时征战,所谓的粮草分别指的是各种进行过粗加工的粮食、比如说脱壳的小麦、高粱和专门用来喂养战马的大豆和草料。而士兵的每日膳食也是每日两餐去向军需官领了米面埋锅造饭开餐。由于膳食结构极端的不合理,士兵消耗的伙食存在着体积大、热量低、营养成分不均、不耐饥饿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说一个体格健壮的士兵,每餐至少要吃大约一升的粟米饭才能撑上半日,这一升粟米饭可有足足半个面盆大小的体积。但如果是肉食和高热量的食物,分量自然也就减少了。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拿破仑曾经说过:士兵是靠肚子行军打仗的。
在海湾战争后,美国军事记者甚至把军粮列为“打败萨达姆的十佳武器”之一,因为它“有效鼓舞了联军将士的肚皮”。由此可见,“吃”对军队这个特殊群体有更重要的意义。
(注:美国士兵当时的伙食标。准是平时每人每天7美元,战时则提高到每天10美元。美军平时在国内可以吃到的食物有千余种,包括23种饮料(含各种鸡尾酒)、近80种甜点、118种沙拉、114种三明治、近250种素菜以及近500种荤菜(包括各种海鲜)。这里面还有许多其他国家的美食,如:中国的鸡蛋卷和鸡蛋煎饼、菲律宾的小蛋卷、土耳其的玉米派、瑞典肉丸、墨西哥胡椒牛排等。而2007年中国也相信提高的军队膳食标准,一类灶伙食每日11元,二类13元、三类23元,四类39元。)
因此楚人当然不知道,秦军此时。不但已经给部队配置了属于后世先进科技的野战多功能炊事车,也配备了大量用于战时补充体能的野战口粮,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秦军的膳食结构。这一年多来楚军所提供的大量谷物和草料只有极少部分被用来当做秦军士兵的口粮和喂养马匹的饲料,其余部分则分散储藏在环绕会稽建立的各个戒哨营地的仓库当中,总数量已经超过了二十万石。
同时,通过不间断的士兵轮替,。秦军也远远不断从巴蜀地区运来了大量经过精加工的野战食品。而围困会稽的秦军士兵也于同时接受相应的训练,对食物的供给几乎是没有要求。这些训练正是无敌教授给秦军的野外求生技能,从草根树皮、到各种的飞禽走兽都有专门的教授秦军士兵如何分辨和食用。几乎整个会稽周边的山川树林,都被秦军从里到外的来回翻上了数遍,将当地各种野生可食用植物的情况掌握得一清二楚。
所以,当楚军撤往广陵之后,秦军非但没加阻止和。追击,反倒是派出了大量的百人骑兵队四面出击,走访一个又一个的越人聚落山村,通过劝说、拐骗和强制手段,将大量的越国百姓迁往会稽。
秦军的这些做法,自然更是让楚人看不明白,楚王。倒也真觉得自己是大智若愚,听了斥候回报之后,他一拍脑袋便认为这肯定是秦人想要让越人来开垦耕作。便在一面大笑秦人愚蠢,不知远水解不了近渴,都火烧眉毛了还想着如此老土的办法,一面也派出楚军跨过长江,前往云阳、震泽一带虏掠楚人百姓,将他们抓回楚国当楚人的奴隶肯定好过白白便宜了秦人。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秦楚两军都是各。显神通派出一队队的军士前往越国山间乡野,整个整个的山村市集被迁徙。
秦军还算文明,。每到一处都派出说得一口越地方言的舌人前去解说,先详细解说这次秦楚攻越的前因后果和幕后黑手正是楚人,而后又向山村老民们一一解说了秦王在会稽颁布的临时军管法令和战时田亩新制。当然,用花言巧语吸引老民们向会稽迁徙的同时,也不忘提醒他们眼下越国的形式,目前居住于越国四野封邑的诸侯们都是蠢蠢欲动,一不小心他们这些没有丝毫防备的山村便有可能成为了诸侯们抓壮丁的大好目标。
总之,连哄带骗,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内,秦军便把以会稽城为中心,半径百里方圆的越国民众迁来二十余万。而此时,楚军的劫掠队伍也将云阳一带打扫干净,正在进入震泽(今太湖),当即无敌便将五万骑兵大军尽出,前往解救被楚军蹂躏的越国百姓。
至于齐伐鲁宋两国的消息,无敌自然也是知道,除了苦笑之外也找不出什么表情来掩饰无敌心中的无奈。原本他派出间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说服鲁宋两国去拖齐国下水,为的就是想让齐国在北方能够牵制住楚国。却没想他的这个想法却是叫孙膑给看破,反倒是将计就计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起兵反过来要吞并鲁、宋两国。以秦国谍报机关对鲁、宋两国军事力量的了解,就算两国联手也绝无可能抗衡孙膑与田忌的强强联手,这真叫一个偷鸡不着反蚀把米。
至于魏、韩两国的异动,无敌也是看在眼里,但他早就将应对之策传给了国内监国的二个嬴渠梁,以这几年秦国的战备累积和不断淘换增强守军兵力,魏韩联军想要攻破函谷关再次吞下河西,只怕难如揽月,再加上已经在河西土地上落地生根的十余万卸甲老卒和从秦西、秦中和山东六国迁来的流民,就凭他们对土地的眷恋,魏王想要重蹈当年吴起攻秦的覆辙只怕更是难逾登天。
当然,对于背信弃义的赵国,无敌也没打算让他好过。
也就在赵城连夜带着五万赵军跟在楚军背后退往广陵的当夜,无敌便签发了执行“借尸还魂”作战计划的命令。让左稚控制的谍报将争位失势的赵国二公子赵緤秘密送往燕国,又赠了他十万金当做活动经费,并派出得力间谍全力协助。而这个时候的赵緤也是一个有奶就是娘的主儿,自然完全听从安排,全力游说燕公,要燕国派兵帮他夺回王位,事成之后他愿意割让赵国与燕国接壤的十二城作为谢礼。而安插在燕国的间谍也在燕公耳旁嘀咕,称帮赵緤夺回王位大大有利燕国,让燕公效仿昔年秦穆公时的“秦晋之好”。
没想到燕后文公竟是深以为然,当即便将一个年纪已经快三十六岁,当了近二十年寡妇的女儿嫁给了这年才二十出头的赵緤,至于什么时候出兵帮助赵緤夺回王位,此时还没个准信。
到了大秦嬴无敌七年二月初二,这天在后世俗称龙抬头,但战国时代却还为有此节。秦王嬴无敌一早便领着护卫禁军走出了会稽王宫,来到了面向杭州湾的一处山岚。
举目远眺,山青水碧,微微暖风袭来,到有几分醉人诗意。
不过这日无敌既不吟诗,也不放声高歌,只是向东眺望。
午时才过,便见水天相接的碧波之末突然出现了点点帆影,一支由近百艘各式船只组成的船队缓缓的向会稽港口缓缓驶了过来。
等了一早上无敌终于面露喜色,忙派人去通知大哥嬴虔,不一会嬴虔便急冲冲的策马赶至,老远便笑道:“日盼夜盼,总算是盼来哩!”
无敌也是笑道:“大哥,随三弟一同去迎一迎!”
嬴虔下了马,挽起袖子笑道:“好!便去迎一迎。”
岸边,当一艘越国制式的大型商船稳稳停在码头上后,两个锦袍文士便急不可耐的快步走下跳板,来到无敌身前大礼一躬,无敌急忙上前搀扶道:“申先生、邹先生,二位先生劳苦!”
船上下来的两?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