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秦
邓陵子不反对必要的战争,但他也必须坚持自己身为墨家墨者的原则。也就在魏罂苦劝无果之时,一封来至墨家现任巨子禽滑厘的手却是恰到好处的适时而来,邓陵子看了手之后立时豁然开朗,径直挂冠而去,返回了神农大山深处的墨家总院。
而禽滑厘告诉邓陵子的无非就是时机已近,可以功成身退了。
没了邓陵子的反对,攻秦之事自然进展顺利,况且在这之前魏罂也与韩侯韩仁静达成了秘密协议,由韩国向魏军提供一部分紧缺的武器装备,算是入股。若魏国此次攻秦顺利,成功夺取河西或是有所斩获,便分期支付货款。若是攻秦失败,韩国的投掷便权当打了水漂。
于是,就在大秦嬴无敌七年的正月二十四,魏王登台拜龙贾为上将军,出兵二十万大军讨伐秦国。龙贾此次出战,用的自然是庞涓的全套仪仗,庞涓虽亡但魏武卒安在,况且秦军最强的军力都随秦王被困在越国腹地,因此龙贾很有信心能够拿回河西,甚至吞并秦国。作为一个老成持重的将领,他大胆的提出了让副将魏治分兵六万前往临晋关吸引秦人注意的战略。龙贾料定,一旦这六万魏军出现在临晋关,秦军势必会被其吸引,而自己所率的十四万精锐便可以用正面佯攻函谷关为障眼法,暗地里度过渭水绕道函谷关腹背进行夹击。
龙贾这个人按说也是魏国栋梁,可惜生不逢时,只因和庞涓共事一主,光芒完全被掩盖,甚至连个列传都没捞到。在史中,提及龙贾名号处不多,因此对他的生平也极少有记载,比如《秦本纪》和《史记。魏世家》中有:惠王十一年(公元前358年),魏惠王“使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惠王三十七年(公元前332年),派军攻魏上郡重地雕阴(今陕西甘泉南)。魏防守河西的主将龙贾,集中兵力迎战。经两年激战,至三十九年(公元前330年),全歼魏军,生俘龙贾,斩首八万。
而《史记。苏秦列传》记载:“是时周天子致文武之胙于秦惠王。惠王使犀首攻魏,秦将龙贾,取魏之雕阴,且欲东兵。苏秦恐秦兵之至赵也,乃激怒张仪,入之于秦。”
这里可以说明龙贾这个老将军出现于史中的时间是魏惠王十一年(公元前358年),在二十五年后他与秦国大战,两年后战败被擒,后降服秦国,最后出现在史中的时间是张仪入秦的秦惠文君九年(前329年)。
第307章 还我河西
秦国方面,嬴渠梁和卫鞅当然能看出龙贾的想法,无非就是摆下魏治的六万大军作为诱饵,吸引秦军前去咬钩,主力则乘机攻打函谷关。龙贾对自己的战略很自信,嬴渠梁也对函谷关的防守能力很自信,这也就促成了嬴渠梁让子岸率领骊山大营内的十万精锐秦军奔赴临晋关去吃掉魏国送上的这枚诱饵。
无敌对外宣称,自己率领的十五万大军全是秦国精锐,那么骊山大营内的十万秦军就是精锐中的精锐,这只部队的骨干全都是参加少梁之战、六国伐秦以及河西之战、巴蜀攻伐和远征越国轮战过老兵,战力当属秦国最强。
()免费TXT小说下载
大秦嬴无敌七年的二月初六,也就在数千里之外的会稽城下正忙碌着将越国百姓装船运往蓬莱的时候,函谷关的镇守嬴黎看着关隘城下黑压压的魏国大军,虽是百战之躯也不由感到了阵阵头皮发麻。
此时的函谷关,常驻的守军达到了三万五千人,再加上从河西各个乡县抽调来的民兵、公安和志愿前来协助守城的卸甲老卒,总战力已经接近五万。加上关隘市镇里居住的近万百姓,整个函谷关上下合计六万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函谷关作为一个军事战略要地,关上只有士兵,可现在函谷关作为秦国出入魏、韩等国的主要门户,不但驰道、驿站修到了关前,甚至在两关包夹原本用来当做军营的腹地之内也建起了一座专门用来服务守军的市镇。这个市镇的构想自然出自无敌,市镇里不但吃喝玩乐样样齐全,还设有数家拥有上百名女子规模以上的ji寨,专门用于解决守关将士的生理需求。
原先关内占地极大的军营。仓储设施也全部改建,自打上次无敌用超级无敌大将军炮将函谷关的堆土城墙摧毁之后,他就没准备将函谷关的城墙修旧如旧,而是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甚至是不惜让大咸阳的建设放缓而调集了大量的土制水泥和铁筋(钢筋的兄长),将整个关隘的城墙全部修成了铁筋混凝土的坚固堡垒,并将城墙的厚度和宽度大加,整个城墙的高度自然是超越周室规制的九丈高度,墙体宽十丈,对外的实心城墙厚度达到了五丈,对内的五丈墙体则全部建筑成靠墙连体的楼房,用以安置将士和储备各种物资。
并且,鉴于无敌对那种守军守城。时需要用盾牌搭建盾墙防御箭矢的行为感到深恶痛绝,因此城墙顶上也由原先的开放式环境转换为全封闭结构,开有专门的射击孔和擂石、滚木施放口,以及专门用来对付攻城云梯和蚁附战术的拍杆、拒木跟火龙炮发射口。
用固若金汤来形容现在的函。谷关可能不算太过分,虽然无敌也有至少十种办法能在短时间攻破,但放眼天下各国,便是孙膑亲临、庞涓再生也只能是老虎咬刺猬无从下口的居多。
所以,嬴黎看着城下黑压压的魏国士兵头皮发麻。的原因不是他害怕恐惧魏人,而是对这次攻城不知道又要有多少魏国青年儿郎枉死城下的战争感到厌倦。
来至城下的龙贾也发现了函谷关上的变化,棱角。分明高耸入云的城墙非昔日可比,整个用混凝土预制板包起来的城头上既看不见人影,也没有旗帜。尤为可怖的是秦人不知用什么方法,竟是将整个关隘的墙体全都涂成了黑色,远远望去不但没有丝毫生气,甚至晃眼间会让人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一座关隘,而是一个伏在地上伺机噬人的大怪兽。
二月初六,魏军抵达关下,按照惯例给关上射去。一封檄文,这次魏国也不搞什么十大恶和什么十大罪的说辞,羊皮檄文上就只有四个大字:还我河西!
嬴黎接到这份。檄文的时候,当真是哭笑不得,自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起,这河西就是秦国的。到了周威烈王七年至十八年(公元前419—前408年),魏国魏文侯要称霸,这才任用吴起出兵攻取秦国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
魏国位于今山西西南、陕西东部及河南中部北部地区,是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强国,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文侯执政后,任用李悝、吴起等贤臣名将,对国家与军队进行改革,使魏国日益富强。
吴起在魏国推行征兵制,选练了一支精锐的军队。其“武卒”能全副武装,带三天的粮食“日中而趋百里”(《荀子。议兵》)。这个时候魏文侯听取吴起谏策,认为魏国想要称霸应该向西发展,夺取秦国东部河西之地。
秦国虽然是当时唯一的西部诸侯大国,但因内部权力之争,频繁更换君王,不能形成强有力的统治,亦未完成社会变革,虽有东进之意,但军事实力弱于魏国。大将军吴起采用了先在河西站稳脚跟,再大举进攻扩大战果,最后巩固占领地区的战略。周威烈王七年,魏军首先在河西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修筑城池,建立巩固的前进基地,以便屯兵积粮进攻秦国。秦国随即发兵进攻少梁,阻止魏军修城。两军在少梁交战,魏军击败秦军,继续筑城,进行备战。秦军沿黄河边修筑防御工事,以阻止魏军向外扩张。
周威烈王十三年(前413年),魏军准备完毕,开始向河西秦军进攻,深入至秦纵深的郑地(今陕西华县西南)附近,大败秦军。十四年(前412年),魏文侯又命太子击率军攻克繁庞(今陕西韩城东南),驱其民而占其地。十七年(前409年)魏军经过三年休整,再度发起进攻以扩大战果,一鼓作气,连续攻克临晋(即王城,今陕西大荔东南)、元里(今陕西澄城东南)两城邑,并在临晋筑城。十八年(前408年),魏军复克洛阴(今陕西大荔西南)、邰阳(又作合阳,今陕西合阳东南)两城邑,亦在洛阴筑城屯兵驻守,
至此,魏军已尽占河西之地。秦军则节节败退,至洛水沿岸修筑防御工事,并筑重泉城邑(今陕西蒲城东南)以防御魏军,阻其继续西进。
而现在当秦国收回了河西之后,魏国却喊出了“还我河西”战争口号,怎能不让嬴黎哭笑不得?
当下,嬴黎也取来一张羊皮,也挥毫写了四个大字作为回话:有胆来取!
当夜魏军扎营城下自不待表,城上秦军一如往昔那般灯火管制只是将战备等级提高到了三极。十日前,当魏国大军开拔动身向函谷关杀来的消息传至关下,嬴黎便组织城关市镇内的百姓旅客全部向秦国内地转移,除掉极少部分愿意留下的百姓外,此时的函谷关内已经没有一个闲杂之人。
守军的营房都在城上,城关内的民居目前已经全部改成营房,供各地增援的民兵住宿,储备局中存有可供五万人食用半年的粮食和各种补给品,其中最多的就是由咸阳吴氏食品厂生产的野战压缩干粮,这种由面粉、肉松、盐、糖、奶粉以及少量药材合成加工的压缩干粮自然是无敌的专利,以及用牛羊肉和羊肠制成的火腿熏肠和各式脱水蔬菜干。
可以说,虽然这些粮食和补给品以半年的量计算,但这些物质储备足够关内的五万守军坚持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更别说无敌还让嬴黎秘密开凿了十口深达五十余丈的深井,并且将前的护城河给全部填埋,建成了阶梯式的混凝土金属地刺阵。又说魏军,函谷关内的粮食储备数量多少龙贾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这整体漆黑布满机关的关隘城墙和关前嶙峋的怪石和裸露在怪石身上尖利的金属刺。这些机关他自然是首次看见,先说摆在关前三百余步空地上的怪石,怪石裸露出地点的大致都曾多面锥形结构,每个石桩有三至六个不等面,每个面上都有裸露出来的金属刺。并且这些石桩在关前看似杂乱摆放,但却内有锦绣,可以极大的阻挡士兵向城前突进的速度。
而关隘的城墙上也是机关丛丛,整个墙体高达九丈的高度自不消说,可秦人不但将整个城头包了起来,还在两丈以上墙面开了许多小口,从城下看去自然看不出详情,但龙贾知道其中必有玄机。
是夜,龙贾派军士悄悄潜至城前,想要搬一块怪石回去研究,却没想这怪石竟是深埋地下,足足挖了大半夜才将挖走了一块全长近两丈,埋入地下足有一丈二尺深的怪石。见此状况,本就没打算从正面攻破函谷关的龙贾立即放弃了破坏怪石阵的想法,不紧不慢的用三天时间搭建营地,并且费时费工的从三十里外砍伐用于制造云梯、箭楼的木材,到了二月十五这天,风向偏东,大利魏军,龙贾辰时初刻升帐,二刻点兵,三刻出营列阵,叩关攻城!
第308章 火龙神威
大秦嬴无敌七年二月十五,风向偏东,大利魏军。
函谷关,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函谷关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的天下第一雄关。函谷关始建于春秋战国之中,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魏国的相公孙衍发起了一次五国合纵攻秦的战役,五国是魏、赵、韩、楚、燕,推举楚国为纵长。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当然,“百万”只是夸张之词,据史料记载当时秦军斩杀六国不过八万人,但在当时也是相当厉害的了。
魏国上将军龙贾身着一袭精致老旧的皮甲,不温不火的站在大纛战车上,来到了位于函谷关前千步远的中军阵中。他今年已经五十多岁,虽然只比庞涓大了少许,可也算是为国奔波操劳多年的老将,满头须发也是为了魏国愁白。
不过,跟庞涓嚣张跋扈的性格不同,龙贾非常懂得隐忍,就比如说庞涓在时,但凡出征必会穿上一件用铜铁甲片编制而成的铁甲,头戴铁盔,给人一种威风凛凛,风骚逼人的形象。而龙贾却不会这样,他身上穿的皮甲与魏武卒所穿的皮甲兵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他本来就出身魏武卒,虽然没赶上吴起那个时代,但他也用身体力行来表明了自己与魏武卒的关系。龙贾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自打庞涓死后,魏军之中无人能够收拢这批魏武卒的心,军心险些涣散。况且庞涓死时,军中流传的太子申与龙贾合谋害?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