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秦
“天啊!”国后一杵拐杖,稳住身形,却是仰首悲呼道:“老身……老身……难道真的做错了么?”
与此同时,在栎阳城中的一处官邸,数十名朝中大臣们正襟危坐,齐齐望着房中的上大夫甘龙。老甘龙捋着颌下的尺长白须,却是很有兴致的轻声念叨着相同的一首童谣,眯眼笑道:“北戎狄,白胡子!朝中老臣当中,唯老夫一人蓄有白须,这白胡子便是指的老夫么?”
“老师,这不过是市井小儿传唱的童谣,当不得真……”中大夫杜挚拱手道:“只是这‘国后妙计安天下,赔了女儿又折兵’一说,却是有些令人寻味……”
“挚啊!”老甘龙却是捋着长须,对杜挚笑道:“常言道,童言无忌。可常言也道,人言可畏呀!”
言毕,老甘龙却是突然站起身来,起身来道室中窗前,遥看岐山方向,沉声到:“北戎狄,白胡子……公子狄呀公子狄,老夫果然没有看走眼……”说着却是突然转身,向室中众人道:“若老夫所料不差,秦国大兴之任,必落此子肩上……”
“老师……”杜挚听得大惊,急忙上前道:“老师,此事尚需试目以待。”
“哈哈!”老甘龙却是笑道了起来:“挚啊!此言却是说道了实处,老夫便和列位一起,试目以待吧!”
吴狄当日所做的戏言,经过传唱却是被改动了几字,原句本是“马盗不敌三公子”,现下却改成了“全都不敌三公子”,“赔了财货又折兵!”也是改成了“赔了女儿又折兵”。而仅仅两词改动,便将整句话的意境转换他处,却也是吴狄不曾想到过的。
第一部陇西烽烟卷二岐山为君 第033章 忠诚卫士
第033章 忠诚卫士
嬴渠梁一年二月二十六,一封岐山令和三公子狄联名的上被呈送到了国君渠梁的案上。
正式的羊皮手上,区区不过百字便把白狄马盗游寇秘密入境袭击岐山村落,不幸误闯公子狄车驾,岐山令冒死相救。子岸搬兵来援,公子狄脱困之后旋即杀得白狄马盗大败的种种事迹说的清清楚楚。又连带把举荐子岸做岐山制备,请公子狄率门客家奴协卫岐山的事情也说了个明明白白。
“岐山令孟光这次算是立了大功啊!”合上羊皮手交给内侍,新君面露微笑的看着内侍把手送到了堂上的孟西白等六族新族领手上。孟氏族领一看之下固然是面如死灰,而西乞、白氏等族看了之后却面上露出愤怒和不甘。
“杀我百姓、夺我财货、烧我村寨……”新君突然笑容一敛,满脸冷峻地把目光投向了大哥嬴虔:“左庶长,你怎么看?”
“看个鸟!”嬴虔大大咧咧的看着六族族领笑道:“西北的大部族不过是的阴戎、北戎、大驼、西豲、义渠、红狄、白狄、南匈奴八族,岐山以北有便有义渠、红狄、白狄三族。去岁大寒,据说冻死牛马羊等牲畜无数,所以这一开春便来我老秦境内打春草,在往年也是平常之事,只不过今年他们出门之前显然没有杀牲祭天,不然也碰不上咱家老三……哈哈哈哈!”
“大哥……眼下是要拿出办法来!”新君强忍笑意,面色严肃道:“眼下才与魏国议和,又要交割河西与函谷关之地,骊山大营中的兵力委实是动弹不得。”
“办法不是有了么!”嬴虔眉毛一扬,大声说道:“这一次老三不是打得很好,我看便是再给他三千人马,凑个五千整数,要他镇守陇北不就行了。”
新君略做思考,开口道:“可是,嬴无敌眼下才被罢黜,如此安排的话……”
“罢黜个鸟!”一拍案子道:“老三那日在宫门外跟人械斗,老二你可是在场,你难道是睁眼瞎么?一个人跟近百人械斗,这能是械斗么?”
“大哥……朝堂之上,当商议正事!”被嬴虔如此一说,新君脸上有些挂不住了。眼下吴狄的事情已经办成了铁案,也把六族给驯服了,此时再来翻案的话后果肯定不堪设想。
“哦!说正事?我刚才说的不是正事?”嬴虔双眼一瞪,转头向身旁的一众将领喝道:“你们说,刚才我说让老三镇守陇北的事不是正事么?”
“正是!”众将领当然是停嬴虔和吴狄的,当下自然纷纷迎合。
“这不就成了!”嬴虔一拍手,向新君渠梁道:“老二,赶紧下诏吧!指不定白狄这次被收拾狠了,一时想不开又拉上义渠红狄两族跑来滋事。老三现下手上也就一千来人,只怕到时应付不了……”说着嬴虔有意无意的把目光一一扫落六族长身上。
眼下这个事,明眼不明眼的都看穿了,只是没人出来捅穿这层窗户纸罢了。当然,这个时代是没有窗户纸的,但大家都知道有些事情心照不宣最好,撕破脸就不好看了。
“如此……唉……”新君渠梁假装勉为其难,这才下诏道:“黑伯,拟诏:着嬴无敌复骠骑将军一职,制备岐山、雍城一地防务。调拨雍城五千飞鹰骑归骠骑将军统属,粮草军备由岐山、雍城共解。”
当着六族的面拟完了诏,接着新君却是摆出了一张笑脸看向了孟族的族长笑道:“这次岐山剿贼,孟光功劳甚大。黑伯,拟诏:赐岐山令孟光金两百,绢五十,食邑五百户。”
孟氏族长一脸烂烂,只能拜服代替孟光谢赏。
完了新君又是向众人笑道:“不知各位族领,选地之事进行得如何,可选好了中意之地吗?”
六族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却是把目光一起放到了孟氏族长的身上。这秦国的老世族,首推的便是是孟西白三族,三族祖上是秦穆公时的三位大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这三人当时好得要穿连裆裤,所以后世子孙便亲如兄弟,三族往来联姻几乎结成了一家。
而现在,被吴狄如此一个小小的离间计,却是让三族这铁打的姻亲也产生了裂缝。
西乞氏的新族长狠狠在孟氏族长身上剜了一眼后,上前拜道:“君上,我等六族共议,不换封地了。老秦人自当上下一体,共赴国难!”
“对!上下一体,共赴国难!”其余人等也是齐齐应和道!
“好!”新君抚掌大笑,起身对六族人深深一揖,朝堂上的众人也是纷纷起身回礼呼到:“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野羊沟下,吴狄蹲在山边的一处窑前,正在目不转睛的看着窑内的火焰。
此时数百里之外的朝堂博弈根本就是关他鸟事,他眼下要考虑的,就是自己搞出来的粘土砖到底能不能成。
砖这个玩意,实际上早在商代就已经被发明创造出来,可那时候一是老百姓笨蛋,认为用砖盖房是一种很奢侈的行为。再一个是尊卑有别,贵族也规定了老百姓是不能用砖盖房的,所以当时的有钱人多用粗大原木建造华屋,而穷老百姓却是在篱笆柴墙上抹一层黄泥。
总之一句话,当时的老百姓既是不会用砖盖房,也不敢用砖盖房。
归野羊沟后,在两千强壮奴隶的劳作之下,不过半天时间就在韦水上假设了三座浮桥,将军队和奴隶们居住的营地都安置在了韦水对岸。奴隶人数众多正好解决了野羊沟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简易军营架设完毕之后,吴狄便立刻将奴隶分成数个小队,其中比较懂得挖矿的技术型奴隶便组织他们去勘探那个赤铁矿。聪明点的就去修缮房屋、耕作、协助虏来的工匠建造锻炉、开炉打铁。总之在吴伯和阿森两人的调度之下,两千一百三十六名奴隶,没一个人能够闲着。而吴狄也自己要了一百奴隶,又加上从野羊沟村的十几名村户,便在韦水岸边开挖粘土制造砖窑。
阿森这个人,根据吴狄问来的信息,他看样子确实是个来自雅典的希腊人,根据他自己的说法,他是雅典国王麾下的一名勇士。而阿森也带给了吴狄一个噩耗,那就是在三十多年前,雅典沦陷在了斯巴达人手里!
阿森侍奉的雅典国王,名字叫做西亚比得。在这场与斯巴达人的战争中,西亚比得虽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但由于斯巴达人的计谋而遭到了雅典人无耻的背叛,不得不前往波斯寻求避难,但波斯人却背信弃义无耻的刺杀了西亚比得。西亚比得死后,阿森奉命保护小公主海伦逃亡,但却不小心让小公主给走丢了,后来探寻得知小公主可能是被波斯人贩子给拐卖到了小亚细亚(也就是东方),于是他就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一路跋涉来到了东方寻找公主。
吴狄虽然不是十分熟悉希腊历史,但吴狄却知道希腊人是城邦制,由议会来管理国家,军队也是由议会授权给将军来统帅,是没有“国王”这个职务的。想来应该是阿森学习中原文化之后,将统帅军队的将军理解为“国王”所造成的曲解。至于西亚比得这个人谁,从来不去研究什么希腊历史的吴狄自然是根本就没将他放在心上。
这个忠诚卫士不远万里寻找失落公主的故事,吴狄当然是不会一听就信的,在他看来这应该是阿森博取别人敬佩和欣赏的一种说辞。不过这个阿森还是确实有两把刷子,详谈中吴狄从他口中得知了吴狄急切想知道的关于欧洲地区的一些情况,以及整个希腊城邦、波斯、马其顿王朝的信息,虽然这些信息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但这些信息对吴狄来说却是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最让吴狄感兴趣的就是阿森介绍的斯巴达人盾牌方阵和马其顿长矛方阵。当然,从阿森的描述中,吴狄能够明确的感觉到这颇具特色的两种战斗方式在当时还处于萌芽成长状态,毕竟马其顿长矛方阵是在亚历山大大帝手中扬威世界的,这个时候亚历山大大帝应该还未出世。
对于阿森的安排,吴狄暂时还让他协助吴伯管理那两千奴隶,虽然这老头跟吴狄吹牛说只要给他几百人,他就可以训练出一支掌握了斯巴达人战法的雅典式无敌重步兵方阵,但吴狄只是让他观摩了一下飞鹰骑的常规骑射、冲击、砍杀、踹阵演练之后,阿森就立马就说不出话来了。斯巴达人那种傻里傻气端着巨大盾牌站成密集队形的所谓方阵,在秦军骑兵战戈的冲锋下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但如果让阿森看到秦国的十万骑兵冲击魏国十万武卒方阵战况,估计他当场自裁的心也得有了。
要知道斯巴达人最强盛的时候,也不过才有五万人的军队而已,而且还全是步兵。
说实在话,不论是后世史学家的研究,还是吴狄的自我感觉,这个时代的西方军队,跟战国时代的东方军队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而西方的一场参战总人数不到十万人的局部战争,也可以被厚颜无耻的西方历史学家描述为“战役”,当真是很黄很暴力!
所以吴狄也没鸟他,在问清楚了他在其他方面并没有特殊才能之后,就让他带领奴隶老实干活去了。
“今天晚上,我是上白荷呢?还是上王小丫……”看着窑里红红的火焰,吴狄脑子里转着的念想却是这个。
第一部陇西烽烟卷二岐山为君 第034章 生态农业
第034章 生态农业
朝堂方面的事情,在得到了子岸和孟光的协助之后,吴狄那是完全放下了后顾之忧。
甚至,在说和了孟光之后子岸便跟吴狄打了保票,道这一次就算拿下雍城的全部五千飞鹰骑定也不是难事。因此吴狄便让孟光写好了文,让子岸带了部分财货和一千匹军马去栎阳跟朝堂上的那些人周旋,但吴狄也特别交代了子岸只可去找大哥嬴虔,不能去找国君嬴渠梁。
送走子岸后,吴狄便一门心思的倒弄起野羊沟的生态农业来。
田地里种的麦子已经抽出了青苗,这个时代的农人已经明白了“粪在田则为肥”的道理,知道每年收获之后将人畜粪便翻埋在土地里,它们能将植物收割后残余的根茎活活烧死、腐烂,来年开春时间用木犁便可以将土地开垦。
砖窑的事自然不可能一次到位,所以吴狄还顺带要人挖了石灰石打碎之后混合粘土结块放到窑里和砖块一起煅烧。在烧砖烧水泥的同时,吴狄也另外叫了人搞草木灰堆肥的事情。河西有数千人马,每日吃喝拉撒造出来的人粪马粪自然是不少的,由于人粪太毒,吴狄便要人专门在下游开挖了一小三大四座连池,将砖窑烧出的第一批废品砖头用来堆砌池底池壁,专门用来处理人粪。
至于马粪的处理就简便许多,马粪没有人粪那么毒而且又是全植物消化残余,是用来搞蚯蚓养殖的最好原料。因此在吴狄的特别交代下,每天都有三十名奴隶专业收集马粪,每日近三千匹马的粪便足可以堆积成一座两人来高的小山,接下来就是将这些马粪参合喂马所余的杂料和四处割来的茅草与少量泥土一起进行堆粪。
再然后,吴狄就广泛的发动野羊沟村里的妇女老幼,天一抹黑就去挖找地龙(蚯蚓),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