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秦
“是!”嬴虔立即起身出殿传令,而姬扁听了却是急道:“不可!战马不可擅杀!”
谁知嬴渠梁却是从席位里扑了出来,拜倒在地,悲呼一声:“我王……”接着便呜呜地哭了起来。虽然不知就里,吴狄却也是随着嬴玉、景监也行至殿中跪倒在嬴渠梁身后,对此不解的吴狄便向身旁景监低声问道:“何事?”
景监声音有些哽咽,低声道:“我王平日里……就是食用如此腌糟之物。”
腌糟之物便是指姬扁平日里食用地食物。就姬扁地地位而言是在是太寒酸太粗糙了。而且之前又听姬扁曾言三年未曾食过马肉,却是让嬴渠梁等人心中感觉悲苦不已。马肉这东西,就后世人而言,性苦寒,有臭味,不好吃,或许有些人一辈子难得吃上一次。可在战国时代,尤其是马为重要军备物资的时代,一个国君竟然三年都没有吃过马肉。给人的感觉只能是太过寒酸。
原本吴狄对姬扁招待大家的食物并没放在心上,还道这只是普通的早餐,谁知道这里面却还有如此典故。当下一想,却又是想起昨日入城后。偌大一个洛阳城,吴狄竟然没有看见过一个周国骑兵,并且今日早间接众人入城的车也是牛车。
()免费TXT小说下载
周国地处秦、魏、韩三国交界的三川之地,百多年来王室逐渐衰落。领地也是日渐被蚕食。眼下整个周国除了负责城池治安的几千城卒之外,根本就养不起军士,也无军队可言,这也是为什么周国能够支持秦国十多万件青铜兵器和万辆老旧战车的原因。周国被三国包夹在咫尺之地。除了每年少得可怜地土地赋税和城市商税,根本就没有别的进项,即便想养军队。也怕是养不起、养不活。
也就在吴狄思索中个关系时。一时间殿内的哭声也是大作。却是周国的上大夫和老太师这一帮老臣也是扑出来跪地恸哭。
只听姬扁苦笑无奈,却是叹息一声道:“唉!渠梁啊。你地心意孤王明白,你一定要让秦国要强盛起来,要学你公父,学大周的文王武王,不要学孤王这等模样哩。这秦国若是强盛了,孤王也是高兴哩!”姬扁说道此处,竟也是双眼流下泪来,此时的姬扁哪还有一个青年人的样子,看起来更像是饱经沧桑、风烛残年地老人一般。
老太师听了,却是悲呼道:“我王!我王勿忧,也勿自弃。周室尚有三百里王畿,数十万老周国人,只要我王惕厉自省,周室必当中兴!”
“哈哈!三百里王畿……”姬扁双眼泪涌,面色涨红,却是喝道:“三百里王畿,去岁夸、柏两城便已经向魏国交粮纳赋了,欺我不知么!如今我周国便只有一座王城和五座子城,三百里王畿,天大的笑话!”
“臣……万死啊!”老太师听的悲痛,竟是“咚”的一声用头重重槌在地上,径自撞晕了过去。
夸、柏两城地处洛阳以南,靠近魏国地华山大营。去岁秦国割地求和,交割之时魏军顺道突进,却是把周室的夸、柏两座小城也一并接收了过去,此事老太师一直隐瞒,却不想姬扁竟然早就知道。
见老太师悲愤国度,以头杵地意欲自戕,场面上一时也是乱了。姬扁急忙扑了出来,推开众人扑到了老太师身上,将老太师抱在怀里,却是哭诉道:“老师啊老师,老师之心,难道孤王不知么?惕厉自省、振作自新,可老师又知否我周室将亡,非人力所能挽回!我周室以礼治天下,战国以力、以杀戮霸道而治天下,两者犹如冰炭不可同器。然则方今天下,王族鄙视,庶民摈弃,礼崩乐坏,瓦釜雷鸣。而今周室,连王畿国人且都纷纷逃亡于各国,以何为本振作中兴?老师啊老师,以为孤王就不想中兴么?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姬扁说的悲恸,一时间殿内又是哭声大作,嬴渠梁受不住这番悲情攻势挤兑,却是恸哭之中脱口而出道:“周秦同气连枝,秦国但有一息尚存,定全力护持匡扶周室!”
待嬴渠梁话才出口,吴狄就是脑中一道闪电,心中却是豁然开朗,看着姬扁不由心中鄙视:“好你个死胖子,竟然对我兄弟用这苦肉之计!”
不过转念一想,却是发现这胖子竟也是个才智之士,先是下血本向秦国示好,又在众人面前装穷叫苦,还整出这么一个三年不曾食过马肉地由头,引来老太师一头撞地自戕地悲情表演,只为换得秦国地一句承诺。
细细想来,这胖子也是很不简单啊
上大夫樊余也是恸哭,却是哭诉道:“我王。昔日吴王阖闾兵败越国,后夫差继位,每天必使人喊:夫差,汝敢忘越国之仇焉?夫差涕泣:不敢忘呼!隐忍筹谋,终破越国!今日我王既然知耻,当图强之!秦公厚谊,愿匡扶周室,周室当兴矣!”
樊余话语才出,还在恸哭的嬴渠梁和景监两人终于齐齐色变。想来却是已然清醒自己中计了。
可谁知姬扁却不知是哪根筋不对,却是哭道:“上大夫莫再劝了,孤王心里明白,民心即天心。此乃天亡周室,无可挽回也。昔日武王伐纣,天下山呼,八百诸侯会于孟津。那是天心民心。今日周室若是图谋与列国争雄,当只会灭得更快,不为而守或可有百年芶安。周秦连枝,只求日后若是秦国得了天下。惟愿留我姬氏子孙芶且残存之地耳……”
姬扁此话出口,吴狄、嬴渠梁、景监三人一时呆了,吴狄想不到姬扁此番大戏连台。原因竟然是看好秦国有朝一日能够夺得天下。竟是提前按下伏笔。要渠梁留下承诺,日后夺得天下之后不灭周室。
马蹄笃笃而来,快马驰到近前,随即听见一声战马悲嘶,竟是这便将战马一刀杀了。吴狄不想渠梁受人激将做下承诺,当即立身而起道:“大哥不曾习得解马之术,二哥且随我去帮手,莫让马血污了殿宇。”。
=。到后脊梁被人一捅,当即醒悟,道:“也是!大哥鲁莽,我俩快去帮手。”言毕起身便走。
看着嬴渠梁和吴狄两人竟然就这么干干脆脆的起身就走,一时让恸哭的姬扁和一众周室大臣愕然了,这哭声也渐渐的止了下来,众人都是面面相窥,暗呼奈何!
吴狄拉着嬴渠梁行至殿外,兄弟二人对视一笑,这便上前帮手嬴虔杀马。
吴狄的三刀解牛之技,此时自然再次派上了用场,之见吴狄以大哥那把叫做天月剑的圆月形弯刀为器,唰唰唰便将整张马皮剥除,正待肢解马肉,却发现没有器物装盛。一时兴起,这便提剑走到场边再次打量起九鼎。
所谓九鼎,其实并非都是一般大小的九个鼎。夏朝初年,夏室划天下为九州,州设州牧。夏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派人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地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
九鼎分别名为冀鼎、兖鼎、青鼎、徐鼎、扬鼎、荆鼎、豫鼎、梁鼎、雍鼎,按其所代表之州的土地大小,物产丰简命名铸造,各自的尺寸都是不同。吴狄观来望去,却是看好这代表了秦国和西戎之地的雍鼎正好能煮一匹战马。已经来到殿外观看吴狄解马地姬扁见他围着雍鼎打转,却是笑道:“方才那扬鼎能煮两匹,这雍鼎莫非可用来烹煮一匹?”
吴狄点头,却是笑而不言等待姬扁下文:想来这胖子心思机敏,应该不难看出吴狄用意吧。
果然,姬扁斜着脑袋想了一想,当即道:“孤王不信!你眼果真如此之毒,只是看看便能算出其中肚量,来人!将这雍鼎洗刷干净,看看到底能不能烹煮一匹战马!”
太师已然送去太医处整治,上大夫当即出言道:“我王不可,这九鼎乃是祭祀天地的器物,代表天下九州,不可轻侮!”
“上大夫,孤王且问你!”姬扁却是满脸戏谑,向樊余问道:“这九鼎摆在此处多少年月,又用来祭祀了几回天?天下九州,眼下早就不为周室所有,这九鼎便只能用来煮食一途耳!”
当下姬扁不听老臣劝慰,执意让人将这雍鼎洗刷干净,用来煮食马肉。
没成想吴狄果然眼毒,一匹肥实战马肢解之后,这雍鼎装来恰好。当下便在这洛阳王城的正殿广场前,架起柴火用九鼎煮食马肉,吴狄又在肉中投放了阳谷秘制的五香粉,当下让姬扁等人吃地是胃口大开,赞不绝口。
姬扁吃的满嘴流油,却是大笑道:“好好!有这五香粉佐肉,果然是美味非常。日后知晓每年送些五香粉给孤王享用,孤王便别无所求了。公子狄啊,看这九鼎放在孤王此处也无大用,道不如给你用来烹煮这美味。”
()好看的txt电子书
姬扁随口笑言,吴狄却是听了大乐,当下扑到殿心下拜,高声道:“谢我王赏赐!”
一时间这大殿之内的人等,尽是愕然!
第一部陇西烽烟卷四鏖战六国 第081章 洞香春色
大魏罃王十年正月十九,安邑洞香春。
洞香春是家酒肆,所售之物当然是酒,推论起来当是后世酒吧之先祖。
然而,洞香春也不仅仅是家酒肆。
近百年来天下步入大争之世,天下各国争相变法,诸子百家各行其道: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家家图谋天下;名家、墨家、杂家、纵横家,派派不落俗流;末了还有这兵家、农家、小说家这三家,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小说家又为史家,今日流传后世之正史、野史,正出自小说家手,乃我辈写手之先贤楷模也!)
正所谓:杀猪杀屁股,各家刀法不同。如何鉴别这诸子百家的学说理论更为切合实际,能用之变法强国,这便需要一个甄别评判的场所,让各家直抒己见,众人品评研判。所以这洞香春严格来说又不是一个酒肆,因为它是魏国级别最高、也是档次最高的论战之所。
在安邑城中轴通衢之地,有一条幽静的天街,此街既不是直达王宫的御道,也不是皇亲贵戚所居的贵族区,街上既无店铺,也无民居,只有大小三十余所各诸侯国的驿馆,这天街便就是后世俗称的使馆街。并且,即便六国欲联合灭秦,这安邑天街上的秦国驿馆也是大门照开,接待秦国来使或秦人,并无后世那般两国交恶便互逐使者的成例。
而这安邑洞香春,便坐落于天街地中段。
安邑靠北。气候自然归属北地风情,日前正月里安邑连落了三场大雪,却见这洞香春主楼之畔的矮矮围墙之内,却是春意盎然。绿树葱郁、枝嫩芽新,一道冒着腾腾热气的涓涓流水从主楼水道中缓缓流出,经过这地面卵石铺就的小径环绕庭院一周,最后汇聚到了一池碧水之中。
再看这洞香春主楼,整座木制两层楼宇,竟然全用金丝楠木建成。外表虽然并未进行细致装修,可这整楼全用金丝楠木一项,便可让此楼博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赞誉。
一提洞香春,不论是否安邑之人。但要是意欲以身中所学博取前程的士子文人,便都会对其如数家珍。首先,这洞香春并非是寻常人等开设的,乃是魏文侯时魏国大商白圭置下的产业。若问这白圭是谁。此人非但是名满天下富可敌国的大商贾,且还在魏武侯朝中做过十余年丞相,论商论政,魏国白圭与越国地陶朱公范蠡只怕难分伯仲。
其时。魏文侯变法震动天下,列国官吏名士纷纷到安邑探询底细。白氏当时为魏国大商,白圭先祖喜好结交名人逸士。时常邀人至家饮酒高谈阔论。选择贤能。时常听见列国士子夸耀白先祖急公好义。若无白氏时常举办酒筵让各国名士欢聚一堂,偌大安邑竟无法找出一个相聚论战地去处。白氏既为大商。那心思自然是一等一地机敏,立即拿出一半家财耗费巨资建起了这座洞香春酒肆。
酒肆开张之日,白氏立下定规:非读士子、百工名匠、富商大贾与国府官吏,不得进入洞香春。
只是十年间,便把这洞香春几乎办成了与齐国稷下学宫齐名的学家圣地。
幽静清雅的院落,精美华丽的器皿,南北风味兼具地美味珍馐,还有各国风味各异的酒水,种种这些,都是吸引各国士人学子趋之若骛由头,但最令天下人神往的,却还是这里每旬一期、如期而至的论战。
上卿李在魏国变法时,经常在洞香春设擂与各国名士们论战变法利弊,上将军吴起变法强军时,也曾多次在洞香春论战用兵之道。更有周王太史令老子、墨家地墨子、楚国上大夫公输子(公输班)、魏国士鬼谷子等等这些人物都曾在洞香春一鸣惊人之后,这便飘然而去,化为传说。
这百年传承,洞香春名气自然也是节节高升,传闻曾有楚国、赵国的著名巨贾愿以十万金为底价竞买洞香春,皆被白圭都一笑拒之。日后白做了魏国丞相,将白氏累代聚集的财富大部分捐为国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