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秦
岁,却是看上去更为年轻。再看老夫,老夫可比你们晚生一个甲子,眼下已经是垂垂老矣。或许你们还能熬到焚坑儒那天,我却怕是熬不到了!”
哪知黑衣老人却是调侃道:“你这是用脑过度,未老先衰。看看我们哥俩每日膳食调和,再活一百年也是可以,谁叫你每日把心思都放在调教徒弟身上,庞涓、孙,多牛Bi的徒弟。好嘛,搞了半天商鞅原来也是你地徒弟。对也,那张仪可曾寻到?”
白衣老人却是苦笑道:“张仪只怕此时还未出生,至于以后他还生不生得出来,这就不得而知了!”末了,却是话锋一转道:“老墨,打个商量如何?你也别去搞他,或许此人与我们有缘也说不定。”
()
黑衣老人听了,却是面色一沉,良久才道:“晚了!三杀令已然下达!”
“你……”白发老人听了大怒,伸手一指黑衣老人,竟是气得说不出话来。黑衣老人面色严肃,缓缓道来:“当日我和老班长都要逆天改命,老班长劝和了我顺应历史!今日我要修正历史,你却又要逆天改命。孰是孰非,孰对孰错,老班长你给评个理儿!”
灰衣人听来,却是苦笑:“你俩先坐下,都是老哥们了,难道还要动手不成。其实这三十年来,老哥哥我也是时常思索着这个问题,究竟我们兄弟齐齐投身来到这个时代,其作用真的是创造历史么?昔日我在楚国,刚要创造历史时便碰到了老墨,一来二去之后,却是促成了老墨的‘止楚攻宋’千古佳话,造出了这段历史。后来老鬼初出茅庐,名声鹊起,我和老墨联袂探之,又把老鬼的想法扼杀在了摇篮之内。而眼下这公子狄,却是你我三人所知的历史中从未记载过的人物,说不定他很有可能是和咱们一样的未来人,或许……他也担负着和咱们一样的使命……”
灰衣老人说道此处却是话锋一转道:“不过话说回来……老墨啊,你也是太过鲁莽了一点,怎能轻易就下三杀令呢?”
黑衣老人听了大怒,辩解道:“老班长,这话可就不对了,这能怨我么?谁叫他首先出手让孙去救商鞅的?我本不知道商鞅是他徒弟,还让我那小徒儿去了魏国,想要促成商鞅赴秦变法,结果他搞出什么孙救商鞅,我才不得不出手。”
灰衣老人听了也觉得有理,还是埋怨道:“可是老墨,你也不应该在没有和咱们商量的情况下派人去杀嬴无敌……即便他和我们一样,也不应该就此杀了完事,至少得抓回来研究研究吧?”
白衣老人听地不耐,向黑衣老人喝道:“行了,废话也别多说,你派了多少人去?”
“神杀剑士百人、虎门勇士二百及墨家剑阵!”黑衣老人道。
白衣老人一听愕然,口中喃喃道:“黑啊!真黑!你是存心置其余死地啊!你可知道,这嬴无敌已经在岐山阳谷搞出了一体化的生态农业?你可知道,他收服陇西戎狄部族的功绩已经盖过秦穆公?你可知道,他已经改进了秦军地战力,把马蹬、马鞍、马掌都整出来了。我们是抹不去他存在于历史里的痕迹了,抹不去了……历史将会从此步入另一个歧途……唉!当年怎么会让你小子开车,失策啊失策!”
听地白衣老人感叹,灰黑两人也是黯然,半响却是听灰衣老人道:“我说……这嬴无敌,有没有可能……是咱们撞上的那辆越野车里的?”
黑白二人一听,眉头一下紧了起来,不由想起了当年那诡异的一幕。
便也在这时,却是有一名黑衣青年远远奔来,手上高举一枚竹筒喝道:“报!齐国大师兄急报!”
黑衣青年奔至近前,将手中竹筒递呈,黑衣老人打开一看,立时愕然。白灰二人凑上前来一看,只见帛上只有寥寥数字表述刺杀失败齐国墨者遭遇围剿,不过却是画有一把形的兵器,只见这兵器形状酷似三人熟识之物,且这兵器脊上原样临摹下来的几个怪异图案也是让三人大吃一惊,如遭雷击,那图案刚好是三人所认识的文字,这文字正是:“保家卫国!”
“哈哈哈!”白衣老人立身而起,放声长啸!
跟着取过身旁的木拐杖,杵地为节,便听他昂声唱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灰衣老人与黑衣老人对视苦笑,便听灰衣老人接着唱到:“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黑衣老人跟着接道:“白发渔樵江上,惯看秋月春风。”
唱到此处,三人对视一眼,和声高歌:“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第一部陇西烽烟卷六墨子攻略 第101章 天之所欲
《墨子…法仪》有云,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犹逾己。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
春秋与战国时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正源生成的特殊时代,也是凡有血气者,必然入世相争的大时代!
而在春秋之末衔接战国之初的年代里,有两个神妙莫测的“异人”叫天下人口耳相传、讳莫如深、扑朔迷离,这两人一个是魏国的鬼谷子,另一个就是无国无籍的墨子。
魏国的鬼谷子暂且先不去提,但说这被世人津津乐道的墨子,最为让感到扑朔迷离的便是其自诉的诡异身世。
依坊间的传闻,墨子早年时曾有一次与弟子们论道时感怀身世,自述来自遥远的极北之地。母亲本是孤女,独居山野,一日采樵途中晕倒,梦见有黑色大鸟入怀。后天人感应之下,未婚而孕。三年零六个月这才产下墨子。其后因母亲乃是感应大鸟而孕,便给墨子起名为“乌”,说他是黑鸟地之子。
据说,墨子出生之时便是一个谢顶的秃头,脚大茧厚,皮肤漆黑,面相苍老,就像一个怪物一般。据墨子自己回忆。幼时长得极是惊人,不过七八岁的年纪便已经长到了五尺来高,身体壮硕,扑兔搏虎,于山野之中奔走如飞。然幼年之时。当墨子知道所居之地的南方正是中原之后,便每每南望,潜意识中知道自己必须向南边去。
因此在其八岁时,一向健硕的母亲突然病逝之后,墨子便毅然踏上了南归之路。
在山林间草草将母亲埋葬,墨子便只身一人漫无目标和方向地向南方行去。这其中到底走了多少个春秋、多少个寒暑,墨子自己也不曾计算过。只知道大约在周贞定王一年(公元468)时,墨子终于来到了大河南岸的宋国,被一个小吏收留做家中的仆人。
在小吏家中的数年间,墨子学会了当时中原的语言和文字,并且在主人收拾房间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竹简上的象形文字似乎隐隐约约认得。等主人回来一问,却是发现这个叫做“乌”怪异仆人竟然念得大体全对,甚至一些连主人都认不完全的文字也都能认识。
()免费TXT小说下载
小吏大惊,视其为天人。立即举荐给宋国君主,于是叫做“乌”仆人就做了宋国地太庙小吏。
然而“乌”却觉得自己的名叫着不好,便给自己取了一个“翟”字为姓。战国时,各国通用的文字正是周国的古篆,而在古篆当中原本是没有“翟”这个字的,因此“乌”便造出了一个“翟”字。
(大家可以去上搜索篆字库:
第一部陇西烽烟卷六墨子攻略 第102章 人为刀俎
齐田因齐一年六月二十三日,齐国都城临。
万里晴空,一只黑色的鹰隼翱翔在临城上空,时不时发出一声声的鹰嗥。直至良久,盘旋的鹰隼才在临城内的一处民宅顶上发现了一面黑白红三色相间的旗帜,这便迅速的降低高度向那片民宅俯冲而去。
若是有人能够细细辨认的话,会发现它并非是普通的鹰隼,而是一支相当稀有的小型雕,这种猛禽在后世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名称,叫做“海东青”。
随着这只海东青的落下,一名面目漆黑的中年人迅速收起了三色旗,并将从这猛禽身上取下的竹管呈给了一名白发黑面的老人:“大师兄,总院急令!”
“唔!”禽滑厘接过竹管,展开一看,立时面色大变:“巨子令:更三杀为七杀,已派邓陵子率部前来支援,问询我等下一步的动作如何安排。”
“怎么?更三杀为七杀?邓陵子师兄也来支援?”正在以精肉条饲喂海东青的苦获闻言也是大惊,下一役虽然不曾杀得目标,但墨者方面却是损失惨重,眼下再要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刺杀已经是力所不及,竟还改三杀为七杀,又听师兄邓陵子竟然还要前来增援,更是急了,须知此次他们带来执行任务的已经是墨门的最强力量。
禽滑厘闻言苦笑道:“神杀剑士百人,虎门勇士三百,这已是总院最后的战力。为了这公子狄,巨子竟然倾总院之全力……”
天下进入战国时代以来,墨家在老墨子的主持下,已然沉寂了将近三十年地岁月。这其中一方面是进入战国之后,各国争相变法,墨子晓谕众弟子的借口是欲观摩各国变法成果。若无暴政,则无须墨者动手。但有暴政苗头,则由墨者扑灭之。而另一方,也是因为春秋末期墨者的行事太过肆无忌惮,名义上锄强扶弱剿灭暴政的成绩斐然。但实际上他们的这种近乎属于恐怖袭击的明杀、暗杀行为已经被各国视为公敌,各国都是不遗余力的大力清剿墨者门徒,墨者游侠的死伤大大增加,人手逐渐匮乏。因此老墨子只能暂时偃旗息鼓,躲在神农大山之内休养生息,三十年来的苦心造诣。这才培养出一支由一百零八人的墨家剑阵。三百神杀剑士和五百虎门勇士组成私人军队。
听闻老师墨子又派邓陵子率一百剑士和三百勇士来援,苦获也是一脸地愕然。逐问道:“大师兄,公子狄此人。就苦获看来确实未曾行下恶迹,为何巨子他老人家一力要将其杀灭?眼下神农大山之内的墨家总院只有百名剑士坐镇。如何能保卫总院安全?”
“巨子行事,向来大有深意,非是我等可以轻易揣摩。”禽滑厘也是想不明白为何老墨子要杀公子狄。在他的记忆中,这道三杀令的起因正是数月前自己报备的关于公子狄秘密赴魏,孙救卫鞅赴齐的例行情报。当时老墨子只是喃喃地说了一句“天命不可违,逆天者必杀!”后,这就下达了针对公子狄地三杀令。
对于墨者来说,墨子的话就是天命!
因此,禽滑厘不顾自己年事已高,请命亲自带队实施,老墨子在看了他几眼之后,还是点头允了。
未曾想,这个公子狄果然很不简单。
这次突袭下地别馆,虽然因为百里老人和小师妹玄被虏而仓促起事,但整个过程当中也可谓是猛虎搏兔,全力以赴。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以五百人之众突袭一个只有百五十人防卫地别馆,竟然能被公子狄的护卫死士杀出了一条血路。保护着目标突出重围不说,这些护卫在混战中更是犹如野兽一般,只见他们口中低声呼喝一句秦腔口号,犹如着了魔怔般悍不畏死,以命搏命地与墨者杀做一团,竟然打出了一比二的战损,也是让亲历此战的禽滑厘和苦获心有戚然。
禽滑厘虽然对老墨子地命令也有困惑,但却不如苦获这般直言不讳,听出苦获话语中透出的动摇之意,禽滑厘只能苦笑道:“此中道理,非你我可以轻易揣摩,不日邓陵子师弟来援,可向其探寻一二。对也,日内这公子狄可有动向?”
以墨家之内的子门而言,禽滑厘和苦获比较精于战术和谋略。其中大弟子禽滑厘尽得墨子的“攻”、“器”绝艺,在指挥作战方面无人望其项背,而苦获则精于小股部队的特种作战,至于另外两名弟子相里勤和邓陵子,则专精战略和政务,因此在揣摩老师墨子的“长策”方面,以邓陵子见长。
苦获却是道:“哼!还能有何动向,这几日齐王宫内日日开宴,每日屠宰的肉牲便是十数头,每日里运往王宫的酒菜更是数十车之多,淫逸奢靡,这田因齐与其父比之,简直不可理喻。”
崇“节用”,因此墨者大多对铺张浪费最是反感,禽点其头,继续问道:“哦!那魏国的白圭之女白氏呢?可曾探明其来意?”
苦获正色道:“回禀大师兄,尚且不曾探得白氏确切来意,只知以卫国士子卫鞅有关!”
禽滑厘文坛却是展眉思?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