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明美眉
“嗯,大明任何一个将军,也比不上公子。”
“那当然,我看哪,公子做皇帝都够格了。”
“切,公子做皇帝?你们也太小看公子了。”
“怎么说的?公子做皇帝,你敢反对?看我们把你分尸了!”
“我反对?公子爷就是我们大家的神,他要做皇帝,我们当然是拥护!”
“对,我们拥护!”……
“立正!”
何捷娇娆的娇躯走在袁承志一行人的最前面,中队长们看到公子过来时,立刻高声喊起了口令,所有的士兵,擦枪的,做饭的,洗衣的,打盹的,全部激凌一下站直了身体,高挺起胸脯,昂起头颅,目视前方,精神百倍,他们都希望公子爷看到自己的精神模样。
“呵呵,大家好,挺精神嘛。”
袁承志前世只并没有做到元帅,听到士兵们悄声议论自己要做皇帝,不由露出笑容:NND,来到这个世界,做皇帝怎么了?我还要到周边国家转转呢,扬一扬咱大中华的威名!
“公子好!”
士兵们齐声回答。
袁承志在兵营里转了一会儿,一跑走来,见士兵们个个勇气百倍,斗志昂扬,想不到一场撤退战,居然将士气鼓舞到了这种程度,袁承志不由摇头不已。
“报告!”
袁承志刚回到中军大帐,就有士兵来报。
“进来!”
何捷神色严肃,娇声喝道。
大帐外,迅速跑进来一个小兵,进来后单膝着地:“报公子爷,前面发现大量清兵,抓来两个奸细。”
“哦?”
袁承志算了算现在的日期,是崇祯十六年,也就是1643年初秋八月,这个时候……袁承志忽然想起历史上一件大事,不知道自己穿越到这个空间后,历史是不是也照着原来的足迹在前进?
“带上来。”
袁承志喝道。
三个士兵,押着两个百姓打扮的人,一看那魁伟彪悍的样子,就知道是满人,袁承志稍微想了想,环顾左右:“你们都下去吧。”
袁承志说的当然是自己两旁站立的士兵们,何捷一挥手,士兵都涌出大帐。
“你们两个,到我面前来。”
两个满族士兵吓了一大跳,因为袁承志刚才是用满语说的,就连何捷看向袁承志的目光,也是充满了极度的惊讶,如果不是何捷知道袁承志不是满族人,恐怕真的会以为袁承志是满族奸细了。
“是。”
两个清兵犹豫着走到袁承志面前,一直低着头不敢抬起来。
“你们抬起头来,仔细看看我。”
袁承志声音温和,仍然用满语说道。
“是。”
两个清兵抬起头来,其中一个年龄稍大的,立刻惊呼一声:“啊?”
“看起来,你是个老兵啊,你认识我?”
袁承志知道自己的相貌跟金九龄非常相似,低声问道。
“你……你是……太……太子爷?”
老兵似乎真的见过太子呢,居然印象如此深刻。其实也难怪,满清最初是游牧民族,并不象现在的大明太子整天处于深宫中,因此下属见到太子的机会就比较多,特别是太子也曾带兵打仗,士兵们认识太子的人,也不在少数。
“嗯,你知道就好,如今这些兵力,是我从大明发展而来,你们不需要多问,这样吧,你们两个说说,我不在沈阳大都的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大事?”
袁承志继续用满语说道。
两个士兵因为老兵认得太子,一下子将袁承志当作了他们的太子爷,经过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说,袁承志这才知道,原来,历史果然是按照原来的轨迹,在缓缓行进。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八日,皇太极赴睿亲王府家宴。舞姬歌女的表演和金樽清酒的频进使他觉得晕眩——这晕眩是自从锦州战场上回来就开始了,近日发作得越来越频繁,每日里时常心悸,身上虚汗沁出,夜间也往往惊梦不断。然而召太医来诊脉,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只开些宁神滋补的药来交差。他自己便也当是劳累太过,长年征战不得休息的缘故,便也不认真当一回事,只随意调养着,不过想起来吃几副药罢了。
因这日又觉迷糊起来,便要退席小息片刻。多尔衮无法可想,令侍女扶皇上往自己房中休息,叫好好侍候。然皇太极寝时是不许有人在身边的,便叫侍卫与侍女都在门外守候,随时听召,自己抱枕闭目歇息。不一刻朦胧睡去,恍惚见一女子走来,像是海兰珠又像是绮蕾,欲语还休,目光带泪。
皇太极初时以为是绮蕾来接自己回宫,忽一想又觉不可信,再看那女子满眼深情,再无怀疑,知是海兰珠鬼魂来见,忙上前执手叫道:“爱妃,你想死我了。”
海兰珠泣道:“皇上,自臣妾去后,无一刻不思念皇上,如今我夫妻团圆日近。然我虽渴望与皇上重逢,却又不忍看皇上英年早逝,因此前来与皇上见上一面,请皇上勿以臣妾为念,擅自珍重,不可轻信身边人,免使奸人得计。”
皇太极听了不懂,问道:“爱妃这说的是哪里话?怎么不可轻信身边人,又是什么奸人得计?”
海兰珠叹道:“天机不可泄漏。臣妾如今身列钧天部女史,本应跳脱红尘外,斩断儿女情,然而臣妾不能相忘当年皇上待我一片深恩,今见皇上有难,特瞒过天兵天将来见皇上一面,实为担心皇上安危。这便别过了。”
()
说罢施礼欲去。
皇太极哪里肯舍,追上喊道:“爱妃莫走!”
身子向前一挣,却把自己挣醒过来,手里尤自扯着海兰珠半截衣袖。一时内心酸痛不已,便拿那袖子拭泪。忽然醒悟过来,既然是梦,哪里来的衣袖?
定睛看时,却并不是什么袖子,倒是一块诗帕,想是搁在枕下床边,被自己无意中扯出来的。帕子是绿缎湖锦,上面字体娟秀中透着英气,写道:莫向春雨怨春雷,水自风流花自飞。卓女情奔司马赋,虞姬血溅霸王旗。
笛声吹彻锦边夜,乡梦飞凌凤殿西。赠我青丝挂鹿角,为君金鼎煮青梅。
绢子一角,绣着着小篆的“玉”字。皇太极看了,浑身冰凉乱颤,将那帕子收在袖中,往望便走。侍卫丫环在门外站了一地,见皇上醒来,吓得扑地跪倒磕头不迭,皇太极顺起一脚,将个侍从踢倒,一言不发,径自去了。唬得其余一干仆从惊疑不定,一边磕头求饶,一边悄悄儿地使眼色叫外边侍候的人赶紧往前堂报信去。
待到多尔衮得了信儿,并不知为着什么,只好整顿衣帽忙忙追来,皇太极已将出府,直追到殿门廊下方赶上了,多尔衮因紧着行礼问候:“皇兄怎么这便要走?是臣弟哪里招呼不周?”
皇太极看也不看他,只打鼻子里愤愤地“哼”了一声,甩袖子便走。倒把多尔衮惊了个愣,立得旗杆样儿,一动不动,眼睁睁看着皇太极去了,究竟不知到底是哪里得罪了他。
皇太极回到后宫,径自往永福宫来。大玉儿率着一众宫人跪接了,皇太极点一点头,面无颜色,只道:“玉儿,你跟我进来。”
又叫:“忍冬出去!”
忍冬不明所以,只得带着所有服侍的人一同出去,既不敢捱近,也不敢走远,怕随时招呼着,只得都坐在房檐儿底下听宣。
庄妃看到皇太极这般做作,又知他是从睿亲王府里来,便已猜到三分——此情此景梦里心里也不知过过多少个遍儿,倒也并不惊惶,只温婉地笑道:“皇上将人都遣去了,只得臣妾亲自服侍您。皇上先略坐片刻,我外间刚煎了参汤,这便端一碗来给皇上醒酒。”
参汤?皇太极听着刺心,益发想起另一宗往事来。当下倒不急着先问帕子的缘故,只向庄妃道:“玉儿,你老实说,那年你到底是用什么办法劝降了洪承畴?”
庄妃不意于此,倒吃了一惊:“怎么?”
皇太极淡淡地道:“没什么,我只是想听到实话。当初,你告诉我是用一碗参汤唤醒了他的思乡之念,求生之志。我信了你。但是,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不会的。”
庄妃献上参汤来:“皇上,喝一口吧。”
她进前一步。只能进,不能退了,没有后路。
“略尝一尝。”
她媚笑,笑得几近凄厉。是他逼她出手的,是他将她逼到了绝路,逼得太紧了,简直逼上梁山。
本来不需要这样急,本来还有余闲,本来尚可从容。是他逼她的,退无可退,便只得进。
“皇上,喝一口吧。”
她继续劝着。
她劝得这样殷切,笑得这么卑微。让他无法拒绝。他只得接了,喝了,咽了。喝了她的参汤,便先软了几分气势,把满腔愤怒换成深深叹息:“玉儿,你当初也这样劝洪承畴来着?我早应该想到,洪承畴一代名将,铁骨男儿,不惧强权,不慕富贵,万车金银放在面前都不会动心,一碗参汤就可以让他低头?”
庄妃自知无幸,已是豁出去,笑问道:“皇上,您到底想说什么?”
“告诉我实情!”
皇太极上前一步,抓紧庄妃的肩摇撼,“我要知道真相!”
庄妃忍着没有呼痛,只平静地望着皇太极,一字一句地说:“真相是洪将军降了您,这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
皇太极一窒。
“结果最重要。至于用什么办法劝降,又何必细问?”
()
皇太极松了手,连退几步,惊愕地看着庄妃。这个自己同床结发十八载的女人,他觉得就要不认识她,是她成长得太快,还是,他根本从来就没有看清过她?
她是这么美,成熟娇艳,正是一朵花开到最盛的时候,身体每一寸肌肤每一块骨骼都发育得匀称妖娆,浑身向外散发着一股逼人的女性魅力,只有瞎子才会看不见她的美,只有石头人才不为她心动。
可是,自己就是那样一个明目的瞎子,心软的石头。只为,自己的眼里只有皇权,只有战争,只有逐鹿中原的霸气和斗志。是的,结果最重要,他太沉迷于胜利的喜悦,太在乎胜利,于是,忽略了许多细节,忽略了眼前这个女人的美丽,更忽略了她的心机,她非同寻常的胆识和手段,以及毫不逊于自己的强大野心。
一个女人的身体是她最原始也是最强有力的武器,如果她不能用它来降服自己,至少可以用它来降服敌人,继尔,以降服的成绩来赢得自己的信任与重用。
归根到底,自己还是败在这女人的原始武器之下,通过洪承畴的被打败而间接被打败了。
当他嘉奖着她的成功的时候,其实就是彰扬自己的失败。
是失败,更是耻辱!只要是男人都不能忍受的耻辱!
蓦然间,许多往事撞上心头,围绕着庄妃所发生的一切意外:绮蕾的流产,睿亲王妃的死,八阿哥的死,九阿哥的早产,多尔衮形迹的可疑……难道……一阵心悸,皇太极忽然抚住胸口,一口鲜血喷出。
腥红的血,夹着参汤特有的气味,喷溅在床帏上,艳如桃花。
又是参汤。他忽然明白过来:“你没有给洪将军喝参汤,却给我了!好!玉儿,玉儿……”
他的话没有说完。他死了。
庄妃亲手为他除去外衣,将他的尸身平放在床上,然后,才打散自己的头发,惊惶地叫喊起来。
【上面的这些,是一个传说,我姑且采用一下,作为本书的情节之一,是不是史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主角穿越而来,历史因他而改变,当然还有两位历史上重要的女人登场,聪明的读者朋友们,你们肯定猜到是谁了,呵呵。】“这么说,皇帝已经……”
袁承志本来应该称父皇的,可他叫不出口,只能称作皇帝。
“是啊。”
两个清兵低下了头,似乎还有些悲伤,“皇帝已经殡天了,留下了皇位需要人来继承,睿亲王派我们寻找太子您,怎么也找不到,我们派出了几万大军,目的就是为了找您啊。”
“哦,我知道了。”
袁承志低头沉思,“你们两个,先下去吃饭吧。”
何捷派了士兵带他们去吃饭,回头与袁承志密议了一番。
第135章 母后大玉儿
“香儿和诗儿跟我回大清,你们在这里暂时待命,具体的安排,由何捷来负责,好了,哈木儿,带队,马上走。”
袁承志知道自己一刻也不能耽误,将人叫齐了之后,吩咐道。
众女无论是女将还是其他女人,都默不作声,一双双美目,在袁承志身上乱转,虽然各有自己的想法,可这个时候,谁也不表现出来,袁承志收拾好了东西,哈木儿带着清太子的卫队,虽然只有十几个人,可也都是满族真正的勇士,一个个都是彪悍无比。
一辆马车,十几个人护卫,上了路,距离对面的清军,本来就很近,走出十五里多路之后,远远地就看到了清军的兵营,兵营整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