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
是故意找他麻烦,到时候,俺将对你不客气了。”
说罢,崇焕用两指头,将那厚厚的案板移开,迈开大步,走出肉店大门。
老板看了,吓得直伸舌头,再也不敢打学徒了。
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天命四年),袁崇焕考中进士,在福建邰武任知县。人们都说他为人慷慨,心雄胆壮,富有谋略。
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天命七年)正月,正当广宁失守,袁崇焕进京朝见皇帝,被人推荐,破格提升为兵部职方司主事。
不久,他亲自到山海关考察。回到京城,他向皇帝表示:“若能给俺兵马钱粮,俺一人足以守关。”
当时,朝野上下,一片惊慌失措,南逃之风,在广大官民中间盛行。袁崇焕的豪言壮语,禁不住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希望。
熹宗皇帝十分赏识,提拔他担任山东按察司企事山海关监军的职务。
他在王在晋麾下任职,由于尽心尽职,政绩突出,又被提升为宁前兵备金事。
孙承宗到任后,二人志同道合,谈得投契,整日忙于练兵备战,有时在一起切磋武艺,谈兵论武,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再说后金攻下辽阳之后,下命令说:
“城内所有汉民,一律剃去额前头发,以示归顺;有不听从命令者,一当查到,格杀勿论。勿谓言之不谕也!”
第二天,原辽阳通判黄衣,剃掉头发,光着脑袋,披着大蟒衣,骑上一头又高又大的骡子,手里敲着铜锣,沿街走着,喊道:“凡是自动剃掉头发的,都是大金的顺民;不剃发的人,要被砍头!”
于是辽阳城里沸沸扬扬起来,不少的人都乖乖地剃了头发,当了大金的顺民。浑河路上,几乎都剃了头发,成为辽阳城的“模范头”。
俗话说:十个指头还不是一般长哩。还有不少的辽民,他激于民族的义愤和气节,纷纷起来反抗,宁死不肯剃发。
当黄衣的游行队伍来到辽南街时,开始有一群孩子站在街道边上,向黄衣投掷石块,并齐声喊着:“汉奸卖国贼!汉奸卖国贼!……”
有些妇女沿街站着,一齐向黄衣身上吐唾沫,乱哄哄地骂着:
“汉奸不要脸!汉奸该死!……”
突然,在辽南街的正中段,一下窜出三个年轻男子,一把将黄衣拉下马来,先是一顿拳打脚踢,后来竟割去黄衣的两只耳朵,围观的人越聚越多,齐声叫好……
当后面的后金士兵赶来时,黄衣早被打得鼻青脸肿,躺在地上,不能再骑马了。由于两耳被割,血流不止,弄得满身是血,大红蟒衣被撕成一条条、一绺绺的。
在混乱中,那三个年轻人早跑得没影儿了,上哪里去找?
这事很快传到汗王努尔哈赤那里,他气得好长时间没有说话。又等了一会,努尔哈赤向范文程说道:“范先生,你看这事怎么办?”
范文程说:
“古人有言:‘治乱世,用重典。’对那些胆敢对抗大金法令的人,必须严惩不贷!否则,咱大金怎能在这广阔的两辽地区立足?”
努尔哈赤听了,赞成地点了点头,说道:“咱就从剃发开始吧!”
次日早上,努尔哈赤派一个名叫贡达的小头目,带领一百名士卒,坐守辽阳城西门。对来往行人一个一个地检查,凡是发现没有剃发的,一律杀头。
半天时间,有一百多个没有剃发的百姓被杀。消息很快传遍辽阳城,那些没有剃发,准备逃出后金管辖区的辽民,都吓得躲藏起来。
且说辽南街有一户人家,父子六人,老人名叫邱成金,也是将门之后,因看不惯明朝官吏的腐败,不愿意出来做事,就在家门口开了一个中药店,借以糊口。
这邱成金自小学得一身武艺,早晚亲自教授五个儿子练武,父子六人在辽南街上谁也不敢小看他们。
邱老人性格温厚,为人端方,约束五个儿子规规矩矩,从不欺小压弱,以致辽南街上人人钦敬。
邱成金的长子邱应山,次子邱应川,都比较忠厚老实,像父亲一样为人和善。
三个小儿子性格活跃,比较顽皮,名叫应广、应通、应和。那天,他们把黄衣拉下马来,痛打一顿,又割下双耳,幸亏街上群众齐来掩护,三兄弟才得以逃脱。
回到家里,被父亲训斥一顿,老人说:
“你们的心情,俺能理解。但不能莽撞,遇事要冷静,不能蛮干!”
接着,邱老人对五个儿子说:
“夷贼要杀不肯归顺的辽民,俺们生死是小事,一旦剃了头,成了鞑子;改日明朝官军杀回来,真假鞑子难辨,还是一律被杀掉。咱们岂不是屈死鬼么!”
次子邱应川说:
“这样在家躲着也不是事,早晚被他们发现,也还是活不成。得想办法逃出去!”
三个小儿子齐声说:
“咱们拿起家伙跟他们拼了算了!拼一个够本,拼两个,赚一个!”
老人瞪了他们一眼说:
“你们只知道拼,就不知道想想办法。跟他们硬拼,是最蠢的。人家人多势众,还怕你去硬拼么?”
长子邱应山说道:
“辽南矿离这儿不远,俺表兄在矿工中威信又高,咱去那里再说!”
邱老人听了,点头说:
“这倒是一条出路,只是不容易出城啊!”
邱应山说:
“这倒不难!听说西门负责检查的军队,只有百十个人,咱今晚去街上联络一下,明早一齐涌去,杀它个措手不及,一哄出城,等他们军队调出城时,咱快到矿山了……”老人说:“这事要做得隐秘一些,别走露了风声。”
说罢,父子六人分头行动,辽南一条街,五百余家,都在悄悄地准备行装,并预备了拼斗的兵器,只待天亮以后一齐行动。
次日早上,邱家父子六人,怀揣利器,走在前边,辽南街上的居民,三三两两,齐向西门走去。
且说贲达在辽阳西门,对出人行人检查一天,杀了一百多人,这事情在辽阳城里震动很大,许多人说:“努尔哈赤令无虚发,说到做到,这头发虽是父母所给,现在形势所逼,不得不剃了!”
“这头发与性命相比,还是性命重要,剃了罢,别留着惹事了!”
于是,城里又出现一股剃发的热潮。
努尔哈赤听到这些情况,心里也很高兴,他对范文程说:“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剃发的事,要不多久,便会正常的。俺就不相信,竟有人把头发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吗?”
于是,努尔哈赤让贲达第二天继续在西门检查,又奖赏他几两银子,嘱咐他一定要认真负责,不能放走一个留发的辽民。
这贲达受宠若惊,得了赏银,心里高兴,次日一大早,又带着一百士卒,来到西门。
且说邱家父子来到西门附近,放慢了脚步,有意等候尾随他们而来的辽南街的群众。
等到接近城门时,身后已有黑压压的二百多人,父子六人遂快步来到贲达面前,未等贲达说话,邱应川便一步上前,一把抓住贲达的后领,另一只手里的尖刀便顶着他的后心说道:“快让你的士卒闪开,要是反抗马上就把你捅死!”
邱应山立即将贲达手中的刀夺去,那些后金士兵刚想反抗,被邱成金父子几人一刀一个,连续捅死十几个,其他的士卒便一哄而散。
那些辽民一见,蜂拥而出,邱成金在前面引着,大家直奔辽南矿山跑去。
眨眼之间,从西门逃出五、六百辽民。当四贝勒皇太极带领五百人马,来到西门时候,只见贲达被捆个“四马蜷局”,躺在城门的角落里,嘴里还塞了一团泥巴。
逃出的辽民已不见踪影,只好领着人马,怏怏返回。
努尔哈赤听说以后,心中十分气愤,他说:“真有不怕死的,那咱们就一不做,二不休。”
又将范文程喊来,研究制定出几项法令。
按照规定,大户富室,每人只许留下衣服九件;中等人家,准许留下五件;下等人家,准许留下衣服三件。每户其他的财物,一律交出。
于是,八旗士卒从各户收集来的衣服财物等,齐集在辽阳教场,堆得像山一样高。准备供给后金的大小头目以及蒙古的贵族们分龋还有一项规定,辽阳城的官民全部住到城的北半部,把城的南半部空出来,留给努尔哈赤、众贝勒、大臣以及女真的军户居祝这两项规定一公布,在辽阳城内又掀起一场更大的骚动。
说来也巧,李永芳的儿女亲家马汝龙以及马承林父子,都住在辽阳城的南半部。
这些人自恃是攻占辽阳的功臣,又是李永芳的亲戚,便拒不听从法令的规定,不愿意往城北搬家。
负责那条街搬迁的是二贝勒阿敏,他听士卒们反映以后,便亲自来到门前。
马承林一边派家人去向李永芳报告,一边出门与阿敏周旋。
但是,马承林说得再多,也是没有用。阿敏厉声对他说:“少废话,快走!若再不走,俺就不客气了!”
阿敏说罢,随即命令士兵进屋捆人,两家五十余人,全部被捆绑起来。
阿敏押着马家两家,往南走去,忽听后面有人喊道:“请二贝勒留步!”
阿敏回头一看,见是李永芳骑马赶来。
随即问李永芳道:
“你来干什么?”
“二贝勒有所不知,这两家都是大金国的有功之人,前次攻打辽阳城……”未等李永芳说完,阿敏很不耐烦地说:“俺问你,他们是不是汉人?”
阿敏用大刀指着马家人等向李永芳质问,他只得答道:“他们是有功于大金的汉人!”
“别咬文嚼字了!你有权力指挥俺吗?”
“请二贝勒……”
“不要再说了!你别以为俺不敢杀你,你是什么东西?”
李永芳不敢再多说了,只得回去向努尔哈赤报告。汗王考虑了一会,才让侍卫把阿敏喊回来,对他说:“还让他们住在那里吧!”
阿敏听了,满肚子不高兴,只得服从命令,他对李永芳瞪了一眼骂道:“臭蛮奴!……”
李永芳听了,只得忍气吞声,不敢说一句话。
且说马承林回到家里,气得一连喝了三天的问酒,总是咽不下这口气。
第四天夜里三更天时分,他悄悄走出门去,在城里南半部分八个水井里都投下毒药。
次日,那八个水井周围的八旗将士及其亲属,都不同程度地中了毒。
幸亏抢救及时,只有老人、孩子抵抗力较弱,终未抢救过来,竟死了一千多人。
努尔哈赤知道以后,一方面派八旗士卒昼夜值班巡逻,加强防范,一边带着宫眷、众贝勒、大臣搬入沈阳新落成的宫里居祝派一支兵马驻扎在刚建成的东京——新辽阳城,这老辽阳城就交给李永芳管理了。
且说邱成金父子领着辽南街几百居民,来到铁山矿,找到他的亲戚赵家林,将辽阳城里后金公布的剃发和其他法令一讲,赵家林与矿工们听到,都非常气愤。
这赵家林从小失去父母,在姑父邱成金家长大,与邱家感情很深。从小也跟着姑父学得一身武艺,在矿山又能乐于助人,喜欢行侠仗义,深得矿工们的信赖。
经过一番策划,矿工们一齐推举赵家林为首领,以不剃发为号召,掀起轰轰烈烈的抗金斗争。
赵家林在姑父邱成金协助下,将矿工编成了军队,对铁山矿周围修筑了防御工事,准备了弓箭、滚木、礌石等,又打造了刀、枪等兵器。
他们在旗帜上写着“抗金复明”的四个大字,又派人前往离铁山矿不远的辽南四卫——金、复、海、盖四州,请求他们联合抗金。一时之间,抗金浪潮,席捲辽南。
且说汗王努尔哈赤,正与范文程在沈阳新落成的皇宫里议论治辽方案,忽有探马报告:“辽南铁山矿以赵家林为首的矿工,挑起‘抗金复明’的旗帜,联合辽南金、复、海、盖四卫,共同抗金,声势不校”努尔哈赤一听,不由得暗吃一惊,忙向范文程问道:“这铁山矿是怎么一回事?”
范文程慌忙答道:
“这铁山矿是明朝设在辽东的大铁矿,矿工一千人以上。它若与辽南四卫联合起来,不可轻视,必须尽早除掉。”
努尔哈赤又说道:
“请你讲具体些。”
范文程立刻答道:
“铁山靠近复州,这里是辽南出海的交通要道和门户;有良田沃土,是辽南仓禀基地。若能夺取金、复、盖、海四卫,就可以解决大金的粮食供应。另外,这辽南四卫还有铜、铁、铅、银等矿,有利于发展各种手工业。”
努尔哈赤说道:
“依你这么说,夺取复州,征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