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
,自动退出来好。比不自量力地去争,到头来落得名劣身死,总要好得多吧?”
听了阿敏这一席话,阿敦心里也似有所动,似乎感到:难道阿敏知道了自己的心事?好像是针对自己说的……但是,久积心头的愤懑和权欲,嗾使着阿敦,他不能安心,仍要去搬弄是非,想坐山观虎斗,以图混水之后,能捞上一条大鱼!
且说阿敦又去找莽古尔泰谈心,想在这个鲁莽汉身上下些功夫。
阿敦见了莽古尔泰后,遂问道:
“这一阵子,汗王让你们四人轮流执政,有些什么体会?”
莽古尔泰说:
“经过这几次执政,依俺看,这汗王俺也能当,并没有啥了不起。不像有些人说的,只有大贝勒、四贝勒能当。”
“其实,汗王让你们四人轮换执政,每人一月,就是对你们四人进行考查,然后再从中选一个出来承袭王位。”
莽古尔泰听了阿敦的话,有些不以为然,便把皇太极的话放了出来:“俺以为,父王不是你讲的那意思。你看,父王早就让大贝勒主政,现在又出新招,让俺四人轮流执政一月,是啥意思?这是父王要废除代善的储位,又要换人了。”
阿敦一听,忙问:
“这话你是听谁说的?”
莽古尔泰神秘地一笑,对阿敦说:
“这是皇太极说的。”
“那你也有希望承袭王位呀?”
“俺不行,不是当王的胚子。只要代善不当,谁当俺都没有意见!”
“你这么反对大贝勒,为什么呀?”
“他已经发出话来了:将来他当了王,就把反对褚英的人,全杀掉!”
“代善当着你的面说的么?”
莽古尔泰是个直性子的人,经不住别人几问,便全说出来了。他对阿敦说:“是皇太极听到的。你看这家伙有多毒!”
阿敦听到这些,便想进一步摸摸情况,他又深表关切地说道:“代善若是真有这打算,你们也不得不防啊!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呀!你和皇太极是怎么打算的?”
莽古尔泰说道:“你在父王身边,俺跟你说了,你可不能向父王说啊!”
阿敦笑了笑说:“你把俺当成什么人了,俺能乱说么?”
莽古尔泰遂将他和皇太极、阿敏,在一起研究如何对付代善的办法,以及准备先动手杀掉代善,除去这个褚英第二!将这些话从头至尾,细说一遍。
阿敦从莽古尔泰这里了解了这一情况,心里觉得:若将这事向代善一讲,他可能要与皇太极拼杀一场,岂不是一箭双雕么!
这时,被权欲迷了心窍,丧失理智的阿敦,竟跑到代善那儿,径直对他说:“大贝勒,你的处境大危险了,应该及早有所防备呀?”
代善是一个遇事无主张的人。他听阿敦这么一说,也不知自己将面临多大的灾难,便心慌意乱地问道:“请你明说,俺的处境有啥危险?”
阿敦随即凑到代善面前,轻声地告诉他:“皇太极与莽古尔泰、阿敏在一起商议,准备伺机杀你!”
代善听了,顿时吓得面如死灰,惊慌地说:“你听谁说的?这是真的吗?……”阿敦忙说:“你别问了,管它是谁说的,反正俺没有骗你。要有思想准备啊!”
阿敦说完,就告辞走了。
代善思想上乱极了,他想来想去,没有什么防备的好办法。他们为什么要杀俺?若是去找他问问,不是太冒失么?当面他要翻脸怎么办?……代善整整一夜没合眼,思来想去没有防备的办法。但是,总不能在家里等着他来杀俺呀?
后来,他实在无法,便决定去找父王,请求父王出来保护。
于是,便出现前面介绍的,代善哭着请求他的父王救他的场面。
努尔哈赤沉思了一会儿,对代善说:
“你先回去,让俺问问情况再说。”
代善又说道:
“他们要是真去杀俺,怎么办?”
努尔哈赤生气地骂道:
“他们吃了豹子胆了?俺就不相信他们敢去杀你!听了几句谣言,看把你吓的,懦弱无能的东西!回去罢!”
代善走了之后,努尔哈赤心里非常不高兴,便派人将阿敦喊来。
努尔哈赤见阿敦来了,立即问道:
“你听谁说的,皇太极、莽古尔泰、阿敏三人,准备杀代善?”
阿敦只得实话告诉他:
“是莽古尔泰亲口告诉俺的。”
“你既然知道这消息,怎么又能去告诉代善?这样做的后果,你想过没有?”
努尔哈赤的质问,使阿敦感觉到了分量的沉重,便说道:“俺担心他们兄弟相互残杀,想先告诉代善,让他有一个防备,免得措手不及!”
努尔哈赤立即逼视着他说:
“依你的意思,这样做还是好意呢?其实,谁也不会相信你的话,你有些聪明过头了!”
阿敦只得继续说道:
“俺可以发誓,俺没有想挑动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努尔哈赤气愤地打断阿敦的话,说道:“其实,你知道这消息以后,可以先跟俺说,你却背着俺,去火上加油,是什么企图?”
阿敦又辩解地说道:
“俺没有那意思。何况他们兄弟之间早已有了矛盾,那也不是俺挑动的。”
努尔哈赤不想跟阿敦再讲这件事情,又从旁训斥道:“平日,俺对你怎么样?俺把你当作亲兄弟一样,未曾想,你却以怨报答。你这样无情无义,居心不良,你母亲若在地下有知的话,也不会支持你这么做的。”
之后,努尔哈赤觉得阿敦另有所图,他是一个危险的人物。若是再留在身边,不仅会损害眼前的事业,也会成为身后之患。
不久,努尔哈赤便以阿敦离间诸子关系为借口,将阿敦囚禁起来。他向五大臣说:“这等于清除了一个隐患!”
囚禁了阿敦之后,努尔哈赤找来了皇太极、阿敏和莽古尔泰,对他们说:“俺知道那消息是阿敦编造出来的谣言,知道你们不会做那样的蠢事!希望你们以此事为鉴,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上别有用心人的当!贝哟艘院螅喽粤⒋⑽侍猓古闷锘⒛严隆?
由于及时囚禁了阿敦,努尔哈赤巧妙地掩盖了四大贝勒之间的权力之争,暂时平息了这场政治风暴。
对于代善、皇太极二人,究竟要哪个来接替自己的王位,执掌军政大权,他的态度也变得犹疑不决、莫之所从了。
天启二年(1622年,天命七年)正月一日,努尔哈赤向范文程问道:“对立储这个问题,俺想进行改革,实行八王共治,这八王,就是四大贝勒、四小贝勒。不知范先生认为怎么样?”
范文程立即说道: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买水吃。这八个王,群龙无首,谁说了算呢?”
努尔哈赤说道:
“八个王共同推选出一个新汗王。这新汗王既不是由先汗王指定的,也不是自封的,而是八王经过议论后,共同推举出来。”
范文程又向努尔哈赤问道:
“新汗王推举出来,与原来的八王共治还有没有关系呢?”
努尔哈赤说:
“新汗王被推举出来,不能独揽后金国大权,其权力受到很大限制。在决定军国大事时,新汗王主要和八王共同议决,集体裁决。”
范文程听了,高兴地说:
“这种集体裁决的制度,可以使八王操纵大金国军国大事的最高裁决权,能防止新汗王独断专行,恣意妄为。”
努尔哈赤说道:
“这新汗王若不听训言,不接受八王的规劝,一意悖理行事,八王可以对其处置,初则定罪;若是不改,就没收他的财物;假如再不改,就对他实行监禁。”
范文程又向努尔哈赤说道:
“这种集体管理国政的制度,既能防止独裁行为的产生.又能集思广益,有效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努尔哈赤又对范文程说:“关于财物的分配,也是按‘八份’分配。凡是大金掠获的财物,如金帛、牲畜等,全归八王所共有,也按八份进行分配,这样分配方法,可以避免因财富分配不均,而祸起萧墙,也可以防止新汗王一人垄断财物,使新汗王与八王在经济上享有同等的权力,以致对新汗王的经济权加以限制。”
范文程说:
“自古以来,帝王都把全国的财产看成他一人所有,以致任意挥霍,奢侈浪费毫不心疼。经过八王限制,新汗王与八王处同等地位,就可以避免了。”
努尔哈赤又说:
“有人违反了财物分配,必须受到处理。八王中,有人除按规定分得一份之外,若私自贪隐一物,贪隐一次,将被革一次应得之一份;若贪隐两次,被革两次应得之一份;若贪隐三次,则永远革去其应得之一份。”
范文程听了,拍着手说道:
“太好了!这种处理宽严结合,使违犯的心服口服,没有话讲。”
努尔哈赤又向范文程介绍了断理、诉讼的有关规定,他说道:“大金国审理诉讼的程序,分为三级:先由理事官初审,再由诸大臣复审,最后由八王定案。由于裁定权在八王那里,新汗王对生杀予夺之权,也受到限制。”
听了努尔哈赤的叙述,范文程附和着说:“这已经够全面了,政治、经济、司法,以及处理、任用等全都有了。这种改革,已经破除立储的旧制,解决了择立汗王继任者的难题,确实是个好办法。”
努尔哈赤听了范文程的话,更加高兴,他深感自己年事已高,选立储君的计划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一直为立储之事苦思良策。
如今八王共治的改革方案已成,努尔哈赤就在这一年——天启二年,即天命七年的三月三日,召集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和四小贝勒德格类、济尔哈朗、阿济格、岳托,即八王开会。
在会上,努尔哈赤向“八王”说道:
“……继俺之后,当汗王的人,不应该是盛气凌人的人。因为这种人狂傲自负,以力服人。不能服众,不能得人心。”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人纵有知识,终不及众人之谋。你们八人,是八个王。对于军国大事,若是八人共议,就会很全面,不会有失的。”
“当汗王的人,必须能兼听别人的意见。不要那种刚愎自用的人,拒绝八王共议的人不能要。即使选上了,他不实行善政,不接受八王共议,要撤换,重新选择能听从八王共议的人。……”从此,后金国汗王努尔哈赤,改革后金政体,实行八王共治国政的制度。
努尔哈赤把原来的君主集权,改革为八王共同治理国政,使其拥有汗王立废、军政议决、司法诉讼、官吏任免等重大权力。
因此,八王会议,就成为后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成为约束新汗王的监督机构。
努尔哈赤试图通过“八王共治”国政的方式,在新汗王嗣位之后,改革君主专制,实行贵族共治。这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是一项重大的创举,也是一次可贵的尝试。
可是,这个八王共治的政策,必须以努尔哈赤的健在为前提。努尔哈赤一旦死去,这个制度又将出现新的问题。
“八王”为了按照共同治国的方案行事,必须选择一个汗王出来。根据传统习俗,汗王是天之子,是诸贝勒、大臣之父,总归处于尊贵的地位。
“八王”当中,尤其是四大贝勒,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遵守共同治理国政的规定,而是时刻窥伺着汗王的地位,梦想着有一天,能登上汗王的宝座。
“八王共治”实行一年多来,努尔哈赤时刻留心,注意观察,发现八子皇太极总是处于主攻的地位。他常常以宴请的方式,与阿敏、莽古尔泰两大贝勒,紧紧地拉扯在一起。有时,也与德格类、济尔哈朗相互交结。甚至,连代善的儿子岳托,也与他来往密切。
努尔哈赤发现,在四小贝勒中,只有阿济格为人还比较正派。但是,他与大贝勒代善一样,命运不佳,共同遭受皇太极的排挤与倾轧。
努尔哈赤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飞扬跋扈的皇太极,把“八王共治”当作他发号施令的机器;有朝一日,他会利用这个机器,去达到他登上汗位的目的。
天启三年(1623年,天命八年),六月的一天,努尔哈赤喊来了皇太极,严厉地训斥他说:
“前次,你不顾父兄之情,到处攻击大阿哥,甚至联络阿敏、莽古尔泰,妄图刺杀他,这已是罪不容诛!至今,你又与德格类、济尔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