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
粒 ?br />
努尔哈赤率先用弓箭射之,众将领也纷纷搭箭,望空中射去。那道士将袖子一甩,那箭反纷纷回头,射死兵卒无数。这时候,突然狂风大作,走石扬沙,只见那些尸身猛一下跳将起来,手里提着头颅,在将领中间乱打一气。努尔哈赤正在惊疑之间,又见黑风刮起,有一道士提着人头向他打来,于是昏倒在地。不一会儿风停下来了,空中也不见那道士了,群尸也没有了。众将领扶起努尔哈赤回城里去。当夜,由于惊吓缘故,染成疾病,卧床一月有余,才得以痊愈。
再说努尔哈赤病虽好了,但时常担心道士会来报复。有时夜间熟睡之时,也能突然惊起。大将安费扬古跟他说:“长白山下有位隐士,名叫苟得利,此人才智过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会降妖捉怪。明朝沈阳巡抚多次请他出来做官,都被他拒绝了。”努尔哈赤听了,心里十分高兴,赶忙派人去请。
派去的人名叫阿尔泰。且说阿尔泰来到长白山下,找到了苟得利的家。可是连喊三遍,也不见回声。阿尔泰以为没有听见,便闯进门去。进屋一看,一个相貌不起眼的小老头。躺在炕上,睡得正香哩。领路的人说:“他就是苟得利。”阿尔泰就上前喊他,可是,越喊他的鼾声越响,怎么也叫不醒他。阿尔泰实在没有办法,既喊不醒,又怕耽误了时间,就赶忙跑回来,禀报努尔哈赤。他听了,心里很不高兴,气愤地说:“他正是俺要找的贤能之士。求贤要礼贤下士才行,他睡得正香,你怎么能喊他呢?这苦得罪了贤士,岂不坏了俺的大业!快!推出去斩了!”
在场的将领赶忙出面劝解说:“一个平民百姓,派人抓来也就行了,何劳大王生气上火?”努尔哈赤说:“你们懂什么?俗话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像苟得利这样的人才,当今世上能有几人了?”说罢,他又派大将额亦都前往再请。次日,额亦都又去了苟得利家。这次额亦都来到长白山下,在村外就下了马,步行进村。来到金家门前,赶上苟得利正在后院菜园子里,给大白菜浇粪水呢!额亦都未敢上前,只是站在栅栏外面观看。苟得利好像根本就未见到有人来似的。仍旧浇着粪水,当他浇到栅栏边上时候,苟得利把大粪舀子扬得高高地,使劲一泼,那臭哄哄的大粪水一下子浇了额亦都半身。这时候,额亦都的随从们很不高兴,正想发火,见额亦都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讲话。额亦都随即上前,乐呵呵地说:“老人家,想必阁下就是苟隐士了!咱努尔哈赤大王久闻阁下大名,知你才识过人,特派某将前来相请,如能前往建州,辅佐大王,乃天下大幸!老人家,你就不必亲手种菜了。”苟得利一听,哈哈大笑起来,笑罢,竟唱起自编的小曲儿:“种菜,种菜,乐哉,乐哉!乐哉,乐哉,种菜,种菜!一身轻闲又自在!”……他一边唱,一边继续浇粪,再也不理额亦都了。
额亦都只得扫兴而返。努尔哈赤听了额亦都的回禀,捻须长叹说:“看来,只有俺亲自前往了。”众位将领纷纷劝阻说:“大王,此举不妥,区区隐士,何足挂齿,怎劳你的大驾。”
努尔哈赤说:“当年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不惜三顾茅庐,历代传为佳话,俺去求贤,又有何不可呢?”
大将何和理也劝他说:“大王也得考虑周全,今非昔比,这地方乃是叶赫地界,常有叶赫兵马过往,你身边又不便多带兵丁,倘若叶赫得知,岂不误了大事!”
努尔哈赤决心已定,满不在乎地说:“那有何难?咱们改换装束前往,总该可以了吧!”
次日早上,努尔哈赤与何和理,又带一名随从,都打扮成商人模样,三往长白山。他们来到村前,努尔哈赤举目观看,这里果然是个好地方。村前有溪水长流;村后有长白山环抱,层林叠翠。努尔哈赤赞赏地念叨说:“这里依山傍水,真乃是藏龙卧虎之地,兵家必争之处呀!”他们来到苟得利家门口,见屋门虚掩着,没有人在家。邻居的一个老人告诉他们:“苟得利今早就出门了,说三、五天以后才能回来。”
努尔哈赤扫兴地长叹一声,说道:“咳!是俺努尔哈赤无德,否则,贤人为何不肯辅佐于俺?”
在回去的路上,努尔哈赤无心策马,信马由缰地往前走着。走着,走着,冷丁听见身后响起马蹄声。努尔哈赤回头一看,大事不好,一队叶赫兵马队从后头追上来了。努尔哈赤急忙策马奔逃,那后面的随从正要抽出短刀,收马断后,不料,被叶赫兵一箭射于马下,当即身亡。又飞来一箭,正射中何和理的马屁股上,那战马一声长嘶,便毛了,驮着何和理朝西边小路落荒而逃。这时,只剩下努尔哈赤一个人了。他两腿紧蹬马蹬,趴在马背上,任凭战马狂奔。努尔哈赤只觉得耳边风声呼呼响,两旁树木往后闪,地上马蹄生烟。那队叶赫军还在身后穷追不放,一气追出几十里。
这时候,努尔哈赤被追到了一座高山脚下,他回头一看,叶赫兵越追越近。他心里想:骑马怕是逃不脱了,便弃马爬山。叶赫兵也弃马追上山来,眼看着就要追上了。努尔哈赤累得气喘嘘嘘、猛然看见不远的地方,似乎有个山洞,山洞门口有个人,正在朝他招手,他也来不及多想,紧跑几步,闪进山洞。
努尔哈赤走进山洞一看,不觉大失所望,原来这山洞是个直筒子,里面根本无法藏身。再找刚才向他招手的那个人也没影了。就在这工夫,叶赫兵也追进了山洞,他只好把身子贴到洞壁上,紧紧地闭上眼睛,心中暗暗叫苦,难道咱大业未成,就这样一死吗?……这时候,那叶赫兵距离努尔哈赤只有十几步了,山洞里咕嘟一下,涌进来一团浓雾,遮住他的身影。叶赫兵摸索着穿洞而过,没找到努尔哈赤,便又迫下山去。
工夫不大,浓雾散去,努尔哈赤看见有个小老头站在眼前,正是刚才招呼他进洞的人。他赶忙上前施礼说:“莫非你是仙人,救了俺一条性命。”
“不!在下苟得利,在此恭候大王多时了。这里是个穿山洞,俺只是拨开堵住洞北口的灌木,让山雾从此穿过。”
“喔!原来如此。你就是苟隐士!好你个苟得利!你可苦煞本王喽!”说罢,努尔哈赤涕泪纵横,苟得利慌忙上前,双手扶住努尔哈赤,一再表示歉意,并决心跟随他去成就大业,可是他请求道:“俺只愿做你的谋士,不求封赏。”
努尔哈赤答应了他的请求。以后苟得利帮助努尔哈赤出了好多点子,也称得上竭忠尽智了。在苟得利帮助下,八旗制度进一步完善起来,他建议应以八旗作纲,把女真社会的军事、行政、生产统一起来,实行军事、政治、经济、司法和宗族等五种社会职能的一元化。女真各部的部民,按军事方式,分为三级,加以编制,使女真社会军事化。因此,在努尔哈赤统治时期,整个女真社会,就是一座大兵营。这也是努尔哈赤统治时期,当时女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白挺红丸,搅乱大明内延
话说努尔哈赤自得隐士苟得利以后,二人日夜谈论经国大事,甚为投契。他说:“自从张一化去世以后,俺丢了一个智囊;如今来了苟得利,俺像鱼得水那样。”
一天,苟得利告诉努尔哈赤说:“兵书上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知彼’二字,若想做到,非用‘间谍’不可。在向明廷发动攻势之前,应该提前去刺探明军的指挥、部署、数量、兵器、城邑、士气、粮袜等情报。”
努尔哈赤听了,兴奋得直拍手。他说道:“俺俩想到一块去了。俺正准备成立一个情报组织,给他们提供一笔活动经费,派他们到明朝各个重要部门、重要府城、关塞等地,用贿赂、收买政策,去刺探明廷的各种情报,以求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苟得利说:“开原城里,俺有个朋友在那里开饭店,可以去人与他联络一下。沈阳巡府衙门里,俺有个表弟在里面做事,也是个小头目,可以利用他了解辽东的防守情况。在辽阳,俺也有个亲戚,在府里干事。”
努尔哈赤说道:“你就当这个情报组织的高参吧!俺让大将何和理负责组建这个情报组,你们二人有事在一起多商量。”
于是努尔哈赤用最诡诈的计谋、最丰厚的财物,最秘密的手段,派遣谋工,收买明朝官府里人员,充当间谍,为自己提供准确的情报。
一天,苟得利与何和理一起来见努尔哈赤,说辽东巡按御史胡克俭的小舅子王某,答应他们:建州可以用十颗东珠,两件貂皮,五个美女换回沈阳兵器场生产的刀、剑等一千余件。努尔哈赤当即批准这个交易。不久之后,一千多件兵器运回到佛阿拉,努尔哈赤高兴说:“干得好!这笔交易很合算。既省工省料,又省时间。”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以后,努尔哈赤已经有进兵辽东的计划。于是,他便注意积谷备战,以蜜充粮,贮谷实仓,决定暂时停止向明朝贡蜜。
明朝的边官抚臣风闻此事,似信非信。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决定派人探明虚实。他们选中了辽阳村官肖子玉办这种事。
此人本是个无赖之徒,为人很不正派。他自称是万历皇帝的宠妃——郑贵妃的表弟,到处招摇过市。他嫌出使建州,自己的官职过低,竟冒充都督,乘八抬大轿,到建州质问停贡之事。
努尔哈赤通过情报组提供的情报,熟知辽阳情况,并得知肖子玉的根底,对于他伪称都督,盛陈仪仗,虚张声势地进入建州,先是不予理睬。肖子玉原是郑贵妃姨娘的表侄,这已是拐了两个弯子的亲戚,他却拉着郑贵妃娘娘的虎皮,威胁建州说:“天使光临,大都督不出城来亲自迎接,有侮天朝。俺回去定向郑贵妃表姐禀告,必将问罪”等等。
努尔哈赤听从了苟得利的建议:派来使臣,事关朝廷,不是肖子玉一人所为。便改变态度,按照礼节迎接朝廷使臣,亲迎肖子玉入宫,并且款待十分周到。
于是肖子玉认为努尔哈赤盛情有礼,欣喜若狂。宴席上,他询问努尔哈赤说:“近年以来,建州为什么不贡蜂蜜?”
努尔哈赤应付说:“本部的蜂蜜如天朝的五谷一样,天不由人,时令各异,丰欠不常。近五年以来,花疏蜂死,无蜜可贡。待花满枝头,丰年存蜜的时候,再将按例朝贡。”并说:“此等小事,何烦圣虑。”
由于努尔哈赤从容不迫,随机应变,使不了解建州实情的肖子玉,无言可对。宴后,努尔哈赤又以厚礼相赠,肖子玉非常高兴。回去时,努尔哈赤远路相送,与肖子玉并辔而行。分别时,努尔哈赤拍着他的肩头说:“你是辽阳无赖肖子玉,竟敢伪称都督,身临俺的建州,不是俺不能杀你,也不是俺不能上奏皇上,而是为了‘眼前留一线,日后好见面’。你回去以后代俺禀告抚台大人,深致敬意,并转告他们不要给俺找麻烦。”肖子玉听后,面红耳赤,连声诺诺,狼狈西奔。
再说明朝皇帝对建州努尔哈赤储粮备战的情况根本不予重视,那辽东的军备废弛更是惊人。
其实,万历皇帝朱翊钧哪有心思管这些?朝廷内部,宫廷纷争,“三案”迭起,已缠得力竭精疲,直至他死后,案子还在牵牵连连,没有完了。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的一天,忽然有一个大汉,貌似疯狂,身穿短衣窄裤,手持枣木棍一根,闯到慈宁宫门口。
这慈宁宫是明万历皇帝太子未常洛的住所。再说那大汉闯到宫门口时,把门的禁军急忙上前问道:“呔!你是干什么的?”
那禁军的话音未落,大汉走到面前,也不搭话一棍打在头上,当即倒地毙命了。
因为慈宁官平日只有两个禁军守门,另一人见那禁军被打死,又见大汉气势汹汹奔他而来,故不敢怠慢,慌忙回身,想关大门已来不及了,只得向院里边跑边喊道:“不得了啦!强盗来了!打死人啦!……”
这禁军一喊,院里一下子围上来十几个禁军,把那大汉围在当中,厮杀起来。
这些禁军平日缺乏训练,整日养尊处优,仗着皇家的威势,作威作福惯了的,怎能上阵?
那大汉手持枣木棍子,上下左右,挥舞得撒土不漏,禁军的刀枪,根本近不得身。不一会工夫,那些禁军一个个被打得屁滚尿流,有的瘸腿断胳膊,有的头破血流,大部分躺在地上哭爹喊娘,只有几个跑着喊着:“强盗来啦!杀人了啦!……”
再说慈宁宫的禁军首领名叫朱才章,今日被朋友请去喝酒去了,只有他有些武功。二门里面全是太监守卫着,听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