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
鹊亟“捌穑沤渥永铩U庑┫肝⒌男《鳎媚镒銎鹄床欢盖滓簿兔H晃拗恕S谑枪媚镉檬盅谧趴谛α耍笊担骸昂玫ù蟮娜耍床还绱搜剑 闭馐保锲粢豢判诺男模潘惴帕讼吕矗睦锟烧娓屑ふ馕还媚铩?br />
第二天,趁她父亲拉纤之机,达启便对姑娘开口了:“姑娘,你这么美貌,又这么能干,应该配个如意的郎君。不过,你是只金凤凰,落到鸡窝里了。真叫人替你惋惜呀!”姑娘答道:“先生此言差矣!自古红颜多薄命,这是颠扑不破的规律。掀开历史一看,又岂止俺一人!何况俺又不是美若西施,貌比昭君,怎敢有什么怨尤!”达启听了,更加敬爱这个姑娘。心里想:自己以前交好的几个姑娘,如莽古济、穆库什、晋和硕公主等,都是为了解脱寂寞,谁有这般境界?于是达启更加眷恋这船家的姑娘。
再说达启与那姑娘说话以后,一见她父亲不在,二人便说起话来,越说越能说到一块去,渐渐地两人都觉得情投意合起来。但是因为有她父亲在旁,一点也不敢亲近。一天,船到达一个镇上,人们都上岸到镇上买西去了。达启急忙出舱与姑娘搭话,听说那船上无人,便大胆来到姑娘船上,请求姑娘把船划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偷偷地向姑娘恳求说:“俺如今正是青年,又还没有婚配,如你不嫌弃,愿和你结下百年之好。”姑娘说:“俺无才无貌,能被你看中,咋有不愿意的?但是枯藤野蔓,不能攀附青松;俺一个船家女孩子,怎能高攀你这官府的少爷?务请你自珍自重为好。”
达启听了,急得双手抚住姑娘的肩膀说:“噫!这有什么可计较的!这两天俺的心被你搅得其乱如麻,真不知如何是好。今天,是老天爷与俺们方便,可你是这样地固执,狠心地拒绝俺,断绝俺的一线希望。自古以来,英雄爱美人。今天,在你这个美人面前,英雄男儿应该死得豪壮,俺也不惜这条性命,就死在你面前,来报答你隐瞒罗帕的情意。”说完,达启就准备往河里跳。姑娘急忙扯住他的衣服说:“快别这样,有话好说。”达启一看,觉得姑娘已松口了,立即说道:“俺的心肝宝贝!你真的可怜俺吗?”姑娘只得把他带到舱舱内,达启心想时机已到,事不宜迟。遂抢步上前,搂住姑娘,帮她脱去衣服,……二人云收雨过之后,姑娘起来整好自己的鬓发,又帮达启整好衣裳,便对他说:“承蒙你的错爱,俺不顾羞耻地和你相好。但是对俺来说,这瞬息的情义与欢爱,也将坚如磐石。希望你不要让俺像残花剩朵,付之流水一样,被抛弃才好。”达启说道:“你说哪里话来,俺怎敢负心?不久之后,俺将设法来迎娶你,也要像金屋藏娇那样来对待你。”姑娘快乐地笑了,两人又亲热了一会,才恋恋不舍地分手。
且说达启回来以后,过了几天,又想那船上的姑娘,但走得匆忙,连姓名都未问,就离开了。怎么办呢?去找罢!于是,他顺手抓了几把银子,对口袋里一装,就一个人走了。为了行动方便,这次他未带随从,一个人不声不吭地走了。来到苏克素浒河边,顺着河道走了半天,也不见那只船的影子。于是,他又租了一条船,心里想,反正你还在这河上,迟早俺会找到的。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达启在河上找了半个多月,也未找到,眼看身上的银子快要花完,真是心急如焚啊!一天,他正坐在船头沉思,忽见船边水里落下一个石子,猛然抬头看去,不远处停了一只船。他站起来一看,那姑娘正在船舷上站着,朝他张望呢!于是达启欣喜万分,正想与姑娘说话,又见她连忙摆手,示意船头有人。达启一看,她父亲立在船头,不敢再说话了,只好坐下来,望船兴叹。
当晚,等到夜深人静之时,达启让船家将船靠近前边那只船,便蹑手蹑脚,跨到那只船上。这时候,姑娘也正站在船栏杆边上,望着月亮出神呢!她见达启来了,满心欢喜,两人手拉着手儿进了船舱,都觉得高兴之极而说不出话来,于是双双脱下衣服,搂在一块……话说二人情投意合,备极欢爱,不知不觉的工夫,便都甜甜美美地进入了梦乡。大约四更多天,风已转向,船家见月色明朗,又起了一阵好风,正好行船,便解开缆绳,顺水而下,眨眼之间,离开那船已百里之遥了。且说达启与那姑娘,一夜的风流缱绻,怎舍得离开?但是,见天已大亮,姑娘赶忙推开达启,催他赶快穿衣服,抓紧离船。达启刚穿好衣服,探头出舱一看,那船已无影无踪了。这时候,二人都张皇起来。怎么办?最后只好让达启躲藏在床底下。白天,姑娘吃饭,就分给他吃;夜里,二人就同席共枕。达启对于这生活,倒也觉得挺快活。姑娘只是觉得不便,她担心哪一天事情败露,将打算怎么办呢?
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姑娘的嫂子最近来到船上,她渐渐发现小姑与往日不大一样了,见她最近的表现有些奇怪:小姑怎么经常躲在船舱里不出来,饭却吃得有两个人那么多呢?另外,天一黑就进舱休息,天都大亮了还不起来,……于是,一天夜晚,她嫂子便从门缝里朝里偷看,见小姑与一个小伙子搂头抱颈地窃窃私语。便跑去告诉婆婆,婆婆生起气来,怪媳妇不该瞎说。媳妇便叫婆婆一起去偷看,果然如此。便一起去找父亲,父亲听了也不相信。便到女儿舱里一搜,果然见床下躲着个小伙子。父亲很生气,便拽着他的头发把他拖出来。父亲气得咬牙切齿,拿出一把亮光闪闪的尖刀,搁在他脖子上,几次要砍下去。这时候,达启抬起头来哀求着,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姑娘父亲毕竟是个老实人,竞不忍心杀他,便问道:“你是什么人?怎么到这里来的?”
达启便将姓名来历—一讲明,并且说道:“俺父亲是后金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你们辉发部早被吞并,臣属俺建州了。另外,这件事也不是俺一个人的事,是你女儿同意,让俺来的。要说干这事说到死罪,咱俩都有死罪。”
他父亲看着他,一边生气,一边思考。好久,才叹了一口气说道:“俺女儿已被人糟蹋了,没有再嫁别人的道理。你如果愿意做俺的女婿,俺便把女儿嫁给你。”
达启听了,自然求之不得,便拜了岳父、岳母。然后向他们请求说:“请让俺回佛阿拉去,向父母亲禀报以后,便来迎娶。”
姑娘全家都很高兴,同意达启先回去向家里人报告,这边也要准备嫁妆箱奁等物。
达启辞别了姑娘一家,兴高彩烈地回佛阿拉去,这且不提。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达启在宫里的胡作非为,努尔哈赤已早有所闻。但是对子女、宗族、亲戚一些人的要求,努尔哈赤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只要不反对他,不干背叛他的事情,都可以迁就。平日,他对达启一贯迁就,以至过分溺爱姑息。他常说:“年轻人,干些荒唐事,算不得什么。”
再说达启回到佛阿拉以后,还未来得及回去向父母报告,努尔哈赤便派侍卫来喊他。达启已做好被训斥的思想准备,心里像装了个小鼓似的,噗噔噗瞪地撞打个不停。见到达启来了,努尔哈赤笑眯眯地说道:“年龄也不小了,以后该走正道了。你父亲跟着俺三十多年,南征北讨,他身上的伤疤比你的岁数还多一倍。我咱俩像亲兄弟一样亲密无间。当初,你父亲要跟俺走时,他姑母阻止他,不让他随俺走,你父亲说:‘大丈夫生世间,能碌碌终乎?’后来对他姑母不辞而别。”
达启听了,忙说道:“俺曾经听父亲说过这段历史。当时,他已认定:跟随你,必将能做出一番事业!”
努尔哈赤又接着说道:“俺二十五岁起兵,你父亲那时只有二十二岁,比俺小三岁。攻打图伦城时,你父亲奋勇先登上城头。以后,我们患难与共,同生共死。为了护卫俺的安全,他能整夜不睡觉,小心地守着俺,甚至夜间跟俺互换睡铺,来防止俺遭坏人的暗算。可见他对俺赤胆忠心,已达到忘记自己的境界。”
努尔哈赤娓娓而谈,言辞之中充满对额亦都的无限感激之情,他又话锋一转,对达启深情地说道:“为了让俺两家的关系更亲密,俺决定将第五女兀库泽嫁给你。俺希望你们二人能把俺老一辈的情谊继承下去,并将世世代代地发扬光大下去!”
达启听了,只觉头脑嗡的一下,心里说:“完了,这一下可完了!”但是,他又没有勇气拒绝他。正当达启胡思乱想之际,忽然听到努尔哈赤继续说道:“你回家去一趟,将这事向你父母亲禀报去,让他们选择个良辰吉日,抓紧把喜事办了!”
达启只得连声答应,去向父母禀报这事。额亦都听了,当然高兴,随即脸色一变,提醒似地告诫达启说:“以前你在宫里胡闹的事情,俺不再追究了;今后你要改邪归正,若再顽劣胡来,俺可不饶你!”
不久之后,达启与兀库津办了喜事。二人拜堂以后,过着甜甜的蜜月。达启早把那船上的辉发姑娘,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一天,父亲额亦都派侍卫来喊他去。达启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一路心里狐疑不定。当他走进会客室,立即发现那船上的姑娘与他父亲都坐在那里,眼睛瞪着他在看呢!
额亦都盛怒以待。一见达启进来,就大声喝问道:“畜牲!还不跪下赔礼,等待何时?”
达启急忙走到姑娘父亲面前,双膝跪下,一连磕了几个头,说道:“岳父在上,受小婿一拜!”
那船上老头立即上前将达启扶起来,说道:“你回来为啥不向父母双亲禀报?这样做,你能对得起俺女儿么?”
那姑娘一听,眼泪如断线的珍珠似的,她用手帕擦着眼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额亦都只好把这门亲事认了,又替他们补办了喜事。
且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以后,很重视吸收人才的工作。他曾经对大臣们说:“有人以为东珠、金银是宝,那是什么宝呢?天寒时能穿吗?饥饿时能吃吗?国中有才能的贤人,能理解国人所不能理解的事情;有技巧的工匠,能制造国人所不能制造的物品,他们才是真正的宝贝。”
努尔哈赤派出大批人员,到中原地区去,不惜用重金聘请各类工匠。一时之间,弓匠、箭匠、甲匠、冶匠、铁匠等云集建州。在赫图阿拉城的北门外和南门外,有专门的手工作坊。它们规模很大,一排排场房连接数里,打造出来的军械精良。当时已能炼铁,开采金矿、银矿、煤矿等。由于农业的迅速发展,农器的制造也相当可观。后来纺织、制瓷、煮盐、车船等行业,也都发展起来。
为了访求贤人,努尔哈赤曾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到长白山下,请来隐士苟得利。他认为:“天下全才的人不多,有的精于这件事而拙于那件事。有的人善于统兵打仗,勇冠三军,而不善于管理乡间事务,因此要知人任事。假若委以不能胜任的工作,则毫无益处。有的人居住乡间,善于礼遇宾客,而拙于战阵。用人时应该因人而异,各取所长,委派给适当的职务。”为了有效地选拔人才,努尔哈赤命令众贝勒、各大臣到各处去查访。凡是有知道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要隐瞒,并指示说:“当今国事繁杂,若有众多贤能的人,都能各委其事,那多好。勇于战阵的人,给予军职;对那些有益于国家生计而又贤明的人,让他去治理国政;通晓古今典籍的人,命他提供治理国家的好办法,使诸事都能法于古而用于今。”……这种“任贤使能”的方针,使努尔哈赤广集了人才,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蒙古有个骨科的名医,被当地人们称为“神医华佗”,名叫绰尔济,努尔哈赤四处派人寻访,终于请到赫图阿拉,让他定居下来,并给予优厚的待遇。一次,白旗的先锋官鄂硕,在一次战斗中不幸中箭,伤势严重,昏迷不醒,奄奄乎“垂毙”。绰尔济治疗时,先为他拔去箭头,再敷上良药,不久伤势减轻,转危为安。都统武拜在一次战斗中,全身中箭三十余矢,昏迷将死。绰尔济让助手剖开白骆驼的肚子,把武拜全身放进白骆驼的肚子里去,功夫不大,武拜就苏醒过来,再敷上药膏,几天以后,武拜就康复了。有一大臣的右臂,突然麻木起来,竟整日弯曲,不能伸直了。绰尔济用辣椒水煮沸后,趁热通洗;再用铁椎敲击他的臂关节,令其恢复知觉,逐渐痊愈,能伸能屈,康复如常人。五大臣之一的何和理,有个小孩解不下小便,肚子胀得如小鼓。绰尔济的治法也特别,他?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