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听取全面意见后,决定于六月十日出兵。
在进军的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六月十日那天,却下起雨来了。
有的将领说:
“天公不作美,建议汗王改期吧!”
努尔哈赤听说后,立即召开出师前的全体将领会议,他在会上大声疾呼地说:“咱们大金国的一切行动,老天爷都是支持的。今天出兵去打沈阳,又下雨了,这是天洗兵,是吉祥的征兆,是胜利的征兆!当前,正是炎热的夏季,下雨不是好事么?咱们应该利用这好天时,积极行动,迅速、果断、勇敢地去冲锋陷阵,不容丝毫的犹豫!希望将领们将朕的讲话,及时传达给八旗士兵,不准拖延!”
会后,努尔哈赤冒雨跨上白龙马,亲自率领四万八旗士兵,由靖安堡深人明朝境内。
且说大军进发时,天雨纷纷,道路泥泞,河水上涨,行军十分不便。
为了躲避雨淋,又不走漏消息,努尔哈赤佯令兵士向沈阳进军,另派小股部队,去沈阳以东的村庄进行掳掠,这是为了吸引明朝军队的注意力。
努尔哈赤又派代善大贝勒,亲自带领士兵去测量开原河水深度,以备士兵涉河前进。
六月十二日,原叶赫部锦台石的第四子阿巴基到开原推事府报告说:“六月十日,金国秘密出兵,努尔哈赤亲率三四万人,有袭击开原的迹向。”
推事郑之范听到后,大声问道:
“你有可靠根据吗?”
阿巴基只得说老实话:
“只是估计,没有确凿情报。”
“胡说八道!拉出去打二十马鞭,再撵他滚出城去!”
郑之范以为情报无确实依据,等于造谣言,是蛊惑军心,遂打过以后,赶出开原城。
再说兴隆客栈被胡里等人占据以后,后金谍报人员出出进进。那吴三流子每天都到里面喝酒,与胡里等打得火热。
一天,邱应金向高天民说:
“俺在南城门处,发现一个人描绘城门楼火炮安放的位置图。以后尾随他走到东门,见他进到兴隆客栈去了。”
高大民把这一情况向父亲作了回报,大家又联系以前情况,怀疑是后金派来的谍报人员。
次日开始,高天民派专人对兴隆客栈进行侦察。
为了防备万一,高天民经父亲同意后,把兄弟五人的妻室儿女、以及那同氏婆媳、孙子、孙女,让五弟高天强用马车送往关内居祝为了查清兴隆客栈的真实情况,高天民准备夜探客栈。
晚上二更多天,高天民带着王化扬、邱应金等六名弟兄,他们都穿上夜行服,别了短刀、短剑等兵器,趁着夜色的掩护,从后院墙翻入院里。
见楼门关闭,窗子也关得严严的,无法进去。他们正在院里隐伏着,突然楼内出来一人小便。
这时候,高天民向弟兄们打赌号,猛然窜到背后,将那人按倒,捂上嘴巴,像捆猪一样,背回高家大院。
经过再三审问,那人才承认是后金的谍报人员,并承认不久后金将来攻打开原,届时,他们里应外合。
次日上午,高天民与几位弟兄一起,把那人押往推事府里。
起初,郑之范不相信,经过询问,那人供认不讳。他才不得不相信。
高天民向推事郑之范建议说:
“依俺的建议,可将兴隆客栈的所有人员,全部拘押起来,不使一人漏网。”
郑之范却不以为然,他却说:
“你这么做,等于逼着鞑子来攻打开原城,为他们攻城提供了借口。”
高天民又说道:
“鞑子迟早要来攻打,这只是个时间问题。让他们这些人在城内自由行动,等于放虎归山。”
郑之范听得很不耐烦,轻蔑地说:
“你说话的口气,好像是俺的上司,俺能由你来指挥吗?”
最后,郑之范派吴三流子带二十个士兵,暗中监视兴隆客栈人的活动。
其实,派吴三流子去,等于是让他去替那些人打掩护,起了纵虎归山的作用。
高天民气得没有办法了,只得回高家庄院,与父亲、众弟兄商量后,决定派弟兄们轮流值班,负责兴隆客栈的监督任务。
这次之后,郑之范仍没有引起重视,对城防仍然不闻不问。
他的一个理由就是:如果抓了城防,会引起努尔哈赤的愤怒,会来攻打开原。
郑之范等开原守将,这种怯战怕死的心理,给努尔哈赤攻占开原,提供了良好机会。
六月十日深夜,努尔哈赤的四万大军,兵临开原城下。
得知后金军已到城下的消息,高天民遂带领四十多个弟兄,手执兵器,赶到兴隆客栈。可是,他们已来得迟了,客栈里仅有二十多人,其余的谍报人员,早已散布在城里各个大街小巷。他们把那二十多人关押起来,就以客栈作为他们的据点,并向郑之范提出:“东城门交给咱们防守,愿意用生命立下军令状。”
但是,郑之范却不同意。他固执地说:
“你们不是官军,没有守城的资格。你们只能充当后备……”高天民气愤地说道:“咱们报国无门,守家无路,是让咱们坐等八旗的铁骑前来蹂躏不成?”
努尔哈赤命令大贝勒代善带领一万人马攻南门;命令二贝勒阿敏带领一万人马攻西门;命令三贝勒莽古尔泰带领人马攻北门;他自己与四贝勒皇太极带领一万人马佯攻东门,等待城内谍报人员“开城门作内应”。
再说城内马林、郑之范等,见后金兵马已抵达开原城下,蒙古二十四营并无来援的迹向,知已上当,又来不及布防,只得登城守御,并慌忙向四门增兵,匆忙应战。
再说高天民等众弟兄,回到高家大院与父亲商量后,决定将人员分派四门。
高天民带领邱应金等坐守东门,高天富与王化扬等守南门,高天国与张六柱等守西门,高天才与赵兴友等守北门。
高老头对大家说:
“这守城任务重大,单靠你们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你们应该主动配合官兵,还要去组织动员全城的居民,将那些有作战防御能力的青壮年人员,全部集中起来,积极支持官军,互相配合,才能增强防卫力量。”
大家听了,立即研究部署,准备在四门里面,分设四个宣传点,负责鼓动、联络任务。并将全城划分四个区域,分别由四门守卫人员,前去动员、组织。
且说高天民等兄弟在四门里面,分别设立“守城保家鼓动站”。他们手执铜锣,在城里大街小巷喊道:“乡亲们!后金的兵马已抵城下,为了守城保家,咱们必须团结一致。凡有作战能力的人员,应该自动前去鼓动站登记,不要再观望犹豫了。……”经过这样一鼓动,全城居民不仅警觉起来,好多青壮年都去鼓动站登记报名,连许多六十多岁的老年人和十四五岁的孩子,也自动去报名了。
且说高老头从城东门,一直走到南、北、西门,粗略统计一下,四门有青壮年登记的近六千人;五、六十岁以上的有八百多人;十五、六岁的少年约有五百多人,合计近万人自动前来报名。因为只有两天时间,现在还在陆续登记。
回来后,高老头让高天民等,将登记人员按老、中、少编队组织,并让专人负责领队。由邱应金、王化扬、张六柱、赵兴友等给予指导、训练。让他们自己准备兵器,或刀、枪、剑,以至棍棒等,凡能致死人命的,均可使用。
然后,高老头又走上城头,会见四门城守,他们是:东门郑之范、南门于化龙、北门高贞、西门王守志等将领,马林总兵官负责全城防卫。高老头将鼓动站报名情况向他们——通报,希望他们给予及时指导,让他们参予守城任务。
在这危急情势下,郑之范等转变了态度,也欢迎城里居民参加守城,乐于支持鼓动站工作。
且说努尔哈赤于六月十日深夜,兵马抵达开原城下,十一日开始攻城。
攻城战斗先从南、西、北三门开始,东门虽然布置重兵,仅是佯攻。
先说南门情况,大贝勒代善带领一万兵马,来到城下。守将于化龙,锦州人氏,父亲于京国,是明朝老将。于化龙自担任开原副将以来,与监军道推事郑之范意见不合。在萨尔浒战后,于化龙提出城垣备防事宜,遭郑之范否定,气得不出门。
王守志登门找他,才气愤地说道:
“咱们为将的,战死沙场,自古有之。可是,让全城百姓陷入敌手,横死于铁蹄之下,于心何忍!”
王守志也有同感,但此人不多说话,正是哑巴吃扁食——他心中有数。
在于化龙家里,他竟说道:
“像郑之范这样的人,对于金钱似乎有一种癖好。岂不想想,当城破人亡之时,那些金钱财宝还能归己吗?……”于化龙这次上城前,对妻子说:“俺从今日上城开始,直战斗到城破,不再回家。若听到城破时,就是俺战死之时。你们也将自寻死法,绝不要活着去见敌人。”
因此,于化龙是抱住必死的决心登城的。来到守城士兵当中,他向大家表明心志说:“作为一名军人,能为守卫城土而壮烈赴死,是一种幸事;若是被敌人捉住,引颈受戮时,那是可悲的;若是被敌人围困,自杀而死的,那却是可鄙的。”
说完之后,他慷慨激昂地说道:
“那三种死法,俺看不起后两种死法,敬慕第一种死法。因此,俺将奋力拼杀,直战斗到死,也决无怨言。”
他要求那些守城士兵,个个英勇杀敌,做一名战死沙场的勇士。
于是,南门城楼上下,都在互表决心,立下誓言,准备与敌人拼杀到底。
且说代善指挥八旗兵士攻城,让士兵用战车在前面开路,后面兵士抬着云梯,往城上架去。后面兵士往城上弯弓射箭,以掩护前面的士兵。
因为城上抵抗顽强,滚木、礌石纷纷打下来,并且箭落如雨,代善尽管发起一次次攻击,都以失败告终。
在后金兵马攻城间歇时,他让王化扬带领群众,搬运砖石,往城上送来,以充礌石之用。
于化龙对王化扬说道:
“动员居民,主动拆毁破;日危房,将房梁、石块,尽量运往城上。”
且说代善领着八旗兵马,连续发动攻城,都被打退,使士兵伤亡惨重。
代善见攻城不下,遂与众将商议,决定夜里再行强攻,白天只由少数人,以小股兵力吸引城头守兵,使其疲劳。这且不提。
再说西门战事,二贝勒阿敏带领一万兵马,从上午开始猛攻,由于城上滚木、礌石、箭矢,一齐打下,使八旗士兵送不上云梯,近不得城下,只能在城下远射弓箭,以致伤亡不少,效果也不大。
且说西门守将王守志,利用高天富、张六柱等,帮助守城士兵运送砖石,增加礌石数量,使八旗士兵不能靠近,减小了攻城威力。
由于火炮使用及时,杀伤力量加大,使阿敏的连续进攻都告失败。
再说三贝勒莽古尔泰,带着一万人马,直抵北门城下,指挥士兵猛烈攻城。
由于城上火炮发挥威力,使八旗兵马集团冲锋损失惨重。原来那炮弹里面,全装着碎铁块。一旦炸开,一发炮弹变成无数颗子弹。炮弹在人丛中炸开,将士中有一批人中弹倒下。所以此炮弹杀伤力极大。
那八旗兵马固然厉害,但在攻城硬战中发挥不了威力。平原作战时,八旗铁骑横冲直撞,再坚固的阵势,也经受不住那狂风般地席卷之势。它们来回冲击,左砍右劈,那速度如不及掩耳之迅雷。什么战车、营帐,全都不顶事,经受不住它的冲撞践踏。
即使威力大的火炮,也难以阻挡。因为炮手还未来得及装药,那疾风式的铁骑,便驰驱过来,将炮手的脑袋削掉了。
如在攻城战斗中,城墙被冲开一个缺口,或是倒下一片,八旗兵马就能发挥作用了。所谓一马当先,万夫挡不住!
一年前,努尔哈赤攻打清河城时,屡攻不下,一方面城墙坚固,另外,城上防守严密,尽管八旗士兵连续冲锋,仍是攻不下来,反丢下成堆的尸体。
后来,努尔哈赤利用智谋,趁着夜色的掩护,派士兵摸到城墙下面,用挖墙根的办法,使城墙倒下一个缺口。这时候,努尔哈赤看时机已到,遂命令八旗兵马,从那缺口一下冲了进去,后面的铁骑,如潮水汹涌,奔腾而入。那么坚固的清河城,被一举攻破,完全是归功于“挖墙脚”的策略。
莽古尔泰与众将领研究,准备再猛攻一次,如果再攻不下来,就去请示汗王,晚上动手“挖墙脚”。
再说北门守将高贞,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