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
听到这个消息,那些权臣立即又吓得两腿乱战,面露惊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有两个胆子稍微大的,才嗫嚅着说:
“现在,大……大敌当……当前,轻易主……主帅,恐……恐怕乱了……军心。”
于是,会议一致决定,让熊廷粥留下来,并奏闻皇上,下圣旨,约定二人“功罪一体”。
一天,差官带着一队人马到来,只听那差官喊道:“熊廷弼、王化贞接旨!”
二人慌忙摆设香案,面朝北跪下。
那差官高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日:如今大敌当前,辽西危急之时,熊廷弼、王化贞应以大局为重,同心协办,共赴国难,尽快消释前嫌,团结对敌。功成之日,二将有功同赏,有罪同罚,勿谓言之不谕也!钦此!”
熊廷弼、王化贞连忙叩头,连声喊道:
“遵旨!”
差官走后,王化贞向熊廷弼撇了撇嘴,又挤挤眼,说道:“咱俩是拴在一根藤上的两个蚂蚌,谁也离不开谁,就这么干吧?”
熊廷弼无精打采地“嗯”了一声。他早已料定:这二出山海关,恐怕是凶多吉少,万难再回江夏了。这正是“小俩口打架——这一回可不是那一回了”!
且说后金汗王努尔哈赤,在攻下辽阳之后,即从李小芳处得知:马承林与广宁城游击孙得功为姨兄弟。遂派遣李小芳与马承林前往广宁城。
李小芳、马承林走前,汗王对他们说:
“如今辽、沈攻下之后,各城堡都要派兵防守,兵力分去不少。你们到广宁要抓紧进行对明将的策反劝降,争取少用兵,或不用兵而得广宁。得广宁后,朕要重赏你们!”
李小芳、马承林走后,努尔哈赤自觉浑身肉颤,心中慌乱,行坐不安。到了晚上,毫无睡意,仍是心绪不宁。
于是,汗王索性拿出《三国演义》读了起来。他读着,读着,觉得神思迷迷糊糊,就伏在桌上,闭目养神。
突然,汗王感到一阵冷风刮来,烛光跳了几下,差点灭了。
他抬头一看,见有一人站在灯影里。努尔哈赤不由警觉起来,按箭问道:“你是谁?深夜来到朕的卧室,有什么事?”
那人一声不吭,汗王遂手提宝剑,站了起来,借着烛光,仔细一看,却是费英东。
努尔哈赤赶忙问道:
“原来是费大将军!深夜来到这里,你一定有什么要事吧?”
那费英东只是流泪不止,却一言不发。
努尔哈赤急了,又说道:
“咱们曾是八拜之交的兄弟,多年来情同骨肉,你有什么事,为什么不说话?”
费英东哭着说道:
“愿汗王保重,俺再不能随着你拼杀了!”
说完话,费英东不见了。又是一阵凉风吹来,努尔哈赤忽然惊醒,乃是南柯一梦。这时,正是午夜三更天时分。
努尔哈赤再无睡意,头脑亦觉得清醒了许多。梦中的事,他感到十分惊异,遂喊道:“侍卫呢?”
角门一响,侍卫进来了。
努尔哈赤说道:
“快去喊范先生来!”
工夫不大,范文程睡眼惺松地走了进来。
努尔哈赤便把梦中的情景告诉给范文程,之后,向他问道:“范先生,这是怎么一回事?”
范文程说道: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想。这是陛下思念费英东将军所致。没有什么可疑虑的。”
努尔哈赤听了,仍是疑虑重重。
范文程又向汗王说道:
“陛下整日忙于军务,疲劳太甚,应该多加休息,保重龙体要紧。”
说完,范文程起身告辞。他刚走到中门,迎面碰见大将额亦都。
范文程将汗王的梦里事情告诉了额亦都,只见额亦都脸色陡然变了,便说道:“费英东的病情沉重,早就卧床不起了。这梦未必是个好兆头!”
二人正在说话,忽见一个侍卫匆忙走来,额亦都问道:“有什么事吗?”
那侍卫急忙回答:
“俺从赫图阿拉来的,大将费英东病逝了!”
“什么时候?”
“今天早晨。”
范文程向那侍卫说道:
“你去休息吧!这事由咱们去向汗王报告。”
他的话音未落,只见努尔哈赤来了,并向范文程问道:“刚才,你要报告什么?”
范文程朝额亦都看了一下,又不得不说:“陛下有所不知,那侍卫从赫图阿拉来,报告费英东将军,今天早晨病逝了!”
努尔哈赤听罢,大叫一声,昏倒在地。
额亦都急忙上前扶着,范文程喊侍卫,大家七手八脚,把努尔哈赤抬进卧室。
过了好一会工夫,汗王才苏醒过来,范文程劝说道:“陛下要节哀自重。自古以来,死生有命。费将军已病很长时间,久药不治,现已升天而去,不可挽回,望陛下珍重龙体。”
努尔哈赤坐在那里,只是流泪不止,过了好长时间,才说道:“朕要厚葬他!……”
次日,努尔哈赤留下族第锋粥、贝和齐及额驸沙津和苏巴海等统兵守辽阳,带着诸贝勒大臣,部分八旗士卒,回赫图阿拉。
努尔哈赤回到赫图阿拉,仍然哭得几次发昏,范文程等劝说道:“人之生死,自有分定,怎能痛丧不已?何况陛下攻明大事也不能半途而废,还要以龙体为重。”
努尔哈赤哭罢,便教人用香汤为费英东沐浴尸身,裁制寿衣,备设灵堂。一面打造内棺外椁,选了吉日,盛放在正厅之上。
灵帏正中,设个神主,上写道:
“大金国大臣费英东之灵位”。
金国自努尔哈赤以下,全都带孝,举哀祭奠,并让喇嘛庙里的喇嘛前来做功德,超度英灵等。一连过了七日,葬在赫图阿拉都城旁边的鸡鸣山上,坟前立下大石碑,上写:“大金国大臣费英东之墓”。
努尔哈赤带领众贝勒、大臣、将领们再行祭奠后,才无限依恋地离开坟墓,回到赫图阿拉。又过了两天,重新回到辽阳城里。
且说费英东去世,其子费格拉哈怎么未出来?这其中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慢慢交代:一年以前,明朝派来的刺客几次来到赫图阿拉,幸亏费格拉哈的及时救援,努尔哈赤才能免遭毒手。
为了安全起见,努尔哈赤让费格拉哈住进了内城。在继妃富察氏住屋的旁边,有两个房子,原来是富察氏生的两个儿子养古尔代和德格类小时候住的地方,现在闲着,努尔哈赤就让费格拉哈住进去了。
每日,费格拉哈早出晚归,随着努尔哈赤的行止生活。努尔哈赤回到都城赫图阿拉时,费格拉哈便白天睡觉,夜里值班。
费格拉哈是个练武的人,他的练功时间是在夜里三更多天。一旦夜里值班,只能改在白天中午时间练。每次回来,费格拉哈都在院子练功,好在院子里也没有别人,只住着继妃富察氏一人。
这继妃富察氏,十三岁嫁给努尔哈赤。共生一女二男,即莽古济、莽古尔泰、德格类。
那莽古济两次出嫁,早已离家。
莽古尔泰、德格类随着父王努尔哈赤征战在外,也早不在这院里居祝只有富察氏一人,单独住在小院里。平日,连个说话的人儿也没有,真是孤魂凄冷,独衾耐寒。
这富察氏虽然生了一女二男,但是年龄也才三十多岁,正是半老徐娘。那三个孩子都是二十岁以前生的。
这十多年来,努尔哈赤另有大乌拉皇妃、小妃纳泽等十多个,富察氏这屋里,几乎就未曾来过。
如今住进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子,每当费格拉哈穿着极短的衣服,在院子里练功时,那满身的肌肉饱满、鼓胀,阳刚之气喷薄外溢。
自此以后,富察氏开始了修饰打扮。由于平时保养得法,加上天生的一副艳骨花容,稍作美容,仍像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子。
每当费格拉哈练功结束,富察氏便主动端来参茶给他喝。有时夜里回来得很迟,她也跑来送汤端水,问暖虚寒,使费格拉哈深为感动。
一来二去,两人便有了那种关系。
一天午后,莽古尔泰来看母亲。
他来到门前,见门闩着,就没有喊。他知道,从大门距离内室,还有十多丈远,喊也听不见。便从门旁的院墙上面翻过来,突然间,他看见院子中间的草地上,躺着两个赤身裸体的人。走近一看,那女的是他母亲,男的是费格拉哈。当时,可把莽古尔泰气坏了!
这莽古尔泰生性鲁钝,行动莽撞。他气得往身下一摸,准备拿佩剑,可是,一般文武大臣进内宫,是不准带佩剑的。这是努尔哈赤订的规矩。
他朝周围一看,见院墙下面横着一根大木头,随即“嗵嗵嗵”地跑去,拿那根大木头。
莽古尔泰的脚步声,把富察氏和费格拉哈的美梦惊醒。正当他们翻身坐起的工夫,莽古尔泰已举着那根大木头砸了下来。
费格拉哈本是有武功的人,一个鹞子翻身,早已躲过大木头,跑进屋内穿上衣服就往外跑。
可怜那富察氏还未站立起来,就被大木头击倒在地,再也没有起来。
莽古尔泰又举起大木头,向刚跑出门的费格拉哈砸去。谁知他有纵跳腾越的轻功,借大的木头,又笨又长,怎能打着他?连续几个纵跳,早不见踪影了。
这时,莽古尔泰的头脑才开始清醒,见母亲已被打死,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又见母亲赤身裸体地躺在那儿,实在不成样子。遂弯下腰来,想把母亲抱进屋里。
谁知那一下正打在母亲的肚子上,花花绿绿的肠子淌了一地。
莽古尔泰只得伸手把母亲的肠子捧起来,重新放进母亲肚子里去。等收拾干净了,才将母亲抱进屋里,替她穿上衣服。
走前,莽古尔泰跪在母亲面前,哭着说:“孩儿对不起你!你再不好,也不该由孩儿亲手把你打死!”
莽古尔泰连忙去见父王,将事情经过细说一遍。然后哭着说道:“孩子罪过,不可饶怒!亲手杀死自己的母亲,罪莫大焉!任凭父王处置吧!”
努尔哈赤问道:
“这事有别人知道吗?”
“没有人知道。”
“费格拉哈呢?”
“跑了。”
努尔哈赤沉思了一会,说道:
“你做事太鲁莽!当时你看见了,不要声张,出来也就完事了。这叫做家丑不可外扬!你懂吗?那费格拉哈是朕让他去住的,两个人扯到一块,也不足为奇。再说,那费格拉哈,可是朕的救命恩人呢!他那一身武功,大金国就没有第二人!”
莽古尔泰听到这儿,有些不服气地说:
“难道还要俺去向他道歉不成?”
努尔哈赤连忙摇头,说道:
“这倒不必!你只要装着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也就行了。幸亏这事没有别人知道!”
努尔哈赤说到这里,向莽古尔泰招手,示意他到身边来。但是愚直的莽古尔泰不懂,却问道:“干什么?你那是什么意思?”
努尔哈赤生气地说:
“俺让你到身边来!”
莽古尔泰这才知道,便走到父王跟前。努尔哈赤在他耳边小声讲了几句话,莽古尔泰听后,点点头,走了出去。
且说费格拉哈逃出院子,走出内城和外城,一直跑到山上。他选了一块大石头,坐了下来,心里盘算着:“怎么办呢?这祸闯的可不小啊!……”
这费格拉哈自小到大,跟他父亲感情最深。二十多年来,费英东教他怎样做人,又同时教他武功。他把一生的心血,全灌输给儿子了。
平时,父亲很少训斥他,总是言传身带,用行动去启发他,以良好的风范去感召他。
有一次,父亲立了大功,汗王奖励他许多金银财宝,还奖励他两个如花似玉的少女。
事后,父亲向汗王说道:
“这些俺全不要,只要一匹马就行了!”
后来母亲去世了,一直未娶。汗王多次规劝,父亲就是不听。他向汗王请求道:“俺只要两个成年女子,能替俺做饭、洗衣就行了。”
后来,柯汝洞来了,父亲对他和对自己一样。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
这几年,父亲得了头晕病,不能骑马,当然也不能上阵打仗了。汗王要他在家休息,可是,他闲不祝主动跑去守内宫的大门,他说:“俺不能帮助汗王驰骋沙场了,俺还要替汗王守好宫门!”
汗王去北京朝贡许多次,每次总是让父亲跟着。可见,汗王对父亲是多么信任!
后来,自己肩负警卫汗王的任务,父亲经常告诫说:“这担子重啊!汗王一人,身系大金国的全体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