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莫能弃(25篇番外)_派派小说






    “如果皇上当初让谢大人被人杀了,那么现在……”

    “那么就不是现今的皇上了!”

    “就是!皇上知道战役已胜,可怎么就能让谢大人跟国舅爷出去呢?”

    “据我叔叔说,皇上方要阻拦,谢大人说道:臣知天命,必无祸患,自愿前往,以安人心。”

    “那是什么意思?”

    “就是他如果随国舅去了,国舅就不会起疑心吧。”

    “对呀!表示皇上还是像以前一样,没有实力。有人重伤了谢大人,皇上那时没有重判,现在让谢大人去了,就是认输呀!”

    “国舅爷也是想这么试一下皇上吧。”

    洛修文急切地问:“后来呢?你叔叔怎么说的?”

    “我叔叔说,当时,谢大人身后站出了一个人,就是首次上朝面君的钱大人。他说他是谢大人的助手,愿和谢大人同行。”

    “如此的义气!这是要同生死呀!”

    “皇上感于钱大人的忠心,当场给他升官,但他推辞了官职,反要皇上赏他个皇家的珠宝玉器什么的,说日后可当传家之宝。”

    “这不是死到临头还要钱嘛!”

    洛修文紧皱着眉写着,嘴里说:“后来呢?后来呢?”

    “国舅爷手里有了谢大人,见皇上没有争夺,看意思是不敢和自己翻脸,情形和以往一样,就带了谢大人和钱大人出了宫门。不然,怕是会干出什么事儿呢!”

    “对呀!当场杀了皇上,或软禁了皇上,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理儿谁不知道?”

    “说来谢大人是把自己交在了国舅爷手里给皇上挣来了时间呀。”

    “就是,多危险。国舅爷远远地见着了黑压压的大军,就让人除了谢大人和钱大人的官服,绑了他们,说要‘清君侧’,接着原地等着军中元帅来见……”

    “为何不动手就杀了谢大人和钱大人呢?”

    “当然要借元帅的手杀人了!国舅爷怎么能落下这个把柄?肯定是指着元帅痛陈谢大人误国之罪,说些杀之以祭奠那些阵亡将士之类的话。”

    “结果,谁能想到……”

    “就是!结果等来的是郭监军!当场就拿下了国舅爷,说要清君侧……”

    “一样的话?”

    “一样的话!”

    “那郭监军还出示了皇上的密旨,说国舅爷恃宠骄横,欺君犯上……”

    “那谢大人和钱大人如何?”

    “还用说?郭监军肯定就让人松绑,给他们穿上官服,与他们回城见皇上呀。”

    “那时郭监军才让人传了大捷的战报,一时全城沸腾,人人上街争看回城的将士。郭监军一身黑甲,外罩红色战袍,面貌威武,骑在一匹高大的黑色战马之上,气镇山河,宛若战神哪!可他坚持让谢大人和钱大人与他并肩同行,对他们十分恭敬,和以前武官看不起文官完全不一样啊!”

    “那是!军中的军饷和武器都是谢大人的商部筹助的,没有钱,打什么仗?”

    “何止?我叔叔说,郭监军对皇上讲,谢大人身处险境之中,面不改色,从容冷淡。钱大人与旁边看押他们的人谈笑风生,插科打诨,武将也不见得有这样的气度,他深感佩服哪。”

    “我懂你说的。那次大军入城,我就在街上亲眼看见了他们。谢大人贵体清瘦,在一片兵甲之中,显得有点儿单薄,长得又那么俊雅,可谢大人那个样子,身子骨儿笔直,脸上冷冷的,眼神儿雪亮,让人望之生畏……”蹙眉停住摇头。

    洛修文问道:“再如何?”

    “洛公子,您是写文的人哪!我哪有词儿呀!”

    “你亲眼看见的,才说得出来呀。”

    “我也说不出来,反正那天街道上的姑娘媳妇都疯了,不是喜欢了郭将军,就是喜欢了谢大人……”

    “钱大人呢?”

    “好像没什么人……”

    “真没眼力价儿!我要是女的,就喜欢钱大人!”

    “你是女的吗?你不是吧!女的就是这样,要么喜欢那力拔山气盖世的,要么喜欢那温雅俊秀饱读诗书的……”

    洛修文叹气,“我就是集两者于一身呀!”有人笑,书童瞪眼道:“笑什么?!我家公子就是这样的!”

    洛修文忙说:“别说我,见了皇上如何呢?”

    “我叔叔说,郭将军上朝跪拜,讲了战事的离奇之处,双手捧上皇上‘朕知天意此役必胜’的手谕,谢大人称皇上是得天助之君,从此必然启开天地以来未见之盛世,受万民敬仰。”

    “这好话说的!”

    “我叔叔说谢大人从不妄言,说出来的话都是真的。”

    “可不是让他说准了,咱朝的兴盛繁荣,自古就没有过呀!”

    “皇上当朝贬官的贬官,换将的换将,大军在城,郭将军在侧,谁敢动?国舅爷被虢去官位,押解去了天牢。太后披发闹宫啊!冲上朝堂,要死要活,说皇上不孝,那还得了?大臣们立刻启奏皇上,言后宫干政,有违治国之训。皇上当场挥泪让人把太后拘在了冷宫里,说自己不敢违背祖训,日后一定对太后供奉加倍,以示补偿。”

    “据说太后发了疯?”

    “好像是,在冷宫里好吃好喝地过了三年就死了,皇上厚葬于先皇之侧。”

    “后来,皇上并没杀国舅爷。”

    “对呀!皇上心地仁慈,说念国舅爷辅佐了十年,虽有反意,但顾念往日情分,只抄没了家产,囚禁在了一处偏院,让他得享天年……”

    洛修文叹气,“诸位,我是想写谢大人的故事。”

    “您就这么不耐心!就要说到了呀!”

    “皇上那日要封谢大人三公之位的首位呀,就是以前太傅那个位子,可谢大人以身体不支为由请辞,说只能运行商部,无法承担它职。从那以后,皇上才真的掌握了文武之权,开始展现他的治国奇能啊。”

    “是啊!皇上的政令激励农务,嘉奖开垦荒田,谢大人的策谋刺激商业……”

    洛修文停笔叹道,“诸位!这些并非我写文所需……”

    “哎?怎么不需要?你不是想写谢大人吗?”

    洛修文微皱了粗野的眉毛,“我想写……”他的下唇包住了上唇一会儿,终于说:“谢大人的情事。”

    
 


爱莫能弃(番外) 正文 茶馆闲谈 2(上)
章节字数:9612 更新时间:08…08…22 11:31
    周围一下子安静了片刻,接着许多人同时开口:

    “谢大人乃天下第一不幸之人……”

    “谢夫人与谢大人伉俪情深,世间少有……”

    “那谢夫人是原来董太傅的女儿董玉洁,残暴下作,谢大人当初因父亲得罪了皇上,沦为下奴之时,落在了她的手中……”

    “的确是,那真是受尽了毒打折磨……”

    “对呀!当初太后想招谢大人为驸马,谢大人自认残伤至体呀……就是,成了太监了!”

    “不会吧?多少姑娘赌咒发誓说和谢大人有过一夜之欢,说谢大人因她们重振了雄风,让她们欲仙欲死哪……”

    “是呀!后来还有好几个女子带着孩子找上门去,说是谢大人的孩子,要滴血认亲呢……”

    “这都是谢大人随军进城后才说的吧?势利眼!早怎么不说?”

    “就是!想当初,大街小巷的,谁不津津乐道董家小姐怎么下的手,那谢公子怎么给去了势……”

    “可谢大人从来不认是董家小姐干的事,后来判的是那个逃奴干的。”

    “我那时在公堂,亲耳听见那董家小姐是怎么用的刑,她自己都承认了!”

    “谁不知道谢大人亲上公堂说是自愿的……”

    “你疯了吧?怎么可能是自愿的?!”

    “谁疯了?!我见过谢大人和谢夫人!谢夫人对谢大人说话都轻声轻语的,根本不会对他上刑!你们说的都是陈年烂谷子的事儿了……”

    “我那位亲戚也说,谢夫人待人和善,对谢大人百依百顺,从不用丫鬟,自己亲自贴身服侍谢大人……”

    “那是她要赎罪!你们知道什么?!我以前听原来贾府的一个仆人说,那个董家小姐竟然让人……

    “贾府?不就是那个刺伤了谢大人的贾什么的家吗?”

    “是呀……”

    “那他们的话怎么能听?!肯定是恶意中伤谢大人。现在贾府早没影儿了,你还提那些人嚼的舌头干什么?能有真话吗?!”

    “但我那史官叔叔说,谢大人的确是刑伤痕迹遍体满身,御医都说已经……毁了……”

    “可怜谢大人如此清华高贵的人物,被董家迫害成了……”

    “你们怎么不动动脑子?!谢大人是傻子吗?!谁敢说,谢大人是傻子?”

    “谢大人当然不是傻子!”

    “既然他不是傻子,怎么会娶了害自己的人?!”

    “据说那时谢大人被抓进董府,重刑将死,没说一句话,可后来怎么会娶了董家小姐呢?!”

    “不是说迫于那时太傅的权位……”

    “那后来太傅退了,谢大人在朝中的位置不比太傅高上多少,干吗不停妻再娶?”

    “是不是,谢大人身有残疾,再也找不到别人了?”

    “你以为谢大人是你呀?!谢大人用找人吗?多少人要找谢大人!”

    老店家叹道:“这位小哥说的也对。当初谢大人与郭监军回城,次日媒婆在谢府门外就排了长队。都是争着要给谢大人当妾室的女子的家里派去的!那些想给谢大人当丫鬟佣人的女子,就更甭说了!有两百多人,在府外哭天抢地,都说家里遭难,如果不进府,当场就得饿死!谢大人那天出府时,众多女子尖叫着拼抢前拥,就是为了要碰一下谢大人的衣边!那些仆人和林赵两家的人都不敢用手阻拦,怕有失礼数……”

    “对呀!那时简直成了京城一景,多少人赶来,趁机看看那些女子的容貌……”

    “没见过那么多女的吧?”

    “就是,平常哪儿有这样的眼福?我爹说他在那里看了一个晌午,觉得每个人都比我娘强……”

    “你娘怎么说的?”

    洛修文道:“你可随他回家一问!我在此要听谢大人的反应!”

    “我知道!我那亲戚说,谢大人见此情景,转身回府,一连三日,托病不出。严令府中人士,不能放入任何一个媒婆或者女子,连通报都不行。只命所有的府中仆人在外好言劝退众人,还提供饮食及回程银两。可那些女子日夜不离,哀求声不断。有个女子哭得昏倒在地,只求见谢大人一面。一个仆人心软,进去告诉了谢大人,谢大人当场就把传话的仆人给辞了!给了些银子,立即请出府外!那个仆人在府门前跪着哭,被正来探访的董郎中看见了,进去向谢大人求情,谢大人才让人把他叫了进去。可董郎中都没敢提外面那些围着的女子的事儿!就好像外面什么人都没有!”

    “仔细想想,他是不能知道。一知道了,就得有行动,那不正和了那些女子的心意了?”

    “就是,那不鼓励大家折腾嘛!”

    “后来,有个女子绝食了,称死了也要让谢大人看一眼,说不定能得谢大人一滴泪。可这回,愣没人敢传话了!只在那里死命劝,说别死,反正谢大人也不会知道。最后有人怕出事儿,就告诉了钱大人。钱大人非但没有告诉谢大人,反而让人把那个女子抬到了城中一个郎中那里,不是董郎中,说给董郎中省些麻烦。钱大人的仆人说钱大人嘱咐了,给她治治脑子,别让她想太多了,如果治不好,就是郎中的事儿了,与谢大人无关。三天后,皇上得了消息,派人来驱散了人群。来人说如果再有围堵谢大人的,无论男女,都以扰民阻官的罪名送交衙门,这才断了那些女子的念头。”

    “谢大人是这么绝情的人哪!”

    “就是,从那以后,大家都说谢大人是铁石心肠呀。”

    “那些去认亲的女子,也是这待遇,连通报都不准呀!”

    “是呀,讲明了根本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是不顾人的死活啊!好硬的心呀。”

    “可他要是不这么决断,那还不得娶上几十个?”

    “就是,不娶人家,听人家哭诉干什么?谢大人是个明白人!”

    “万一见了面儿,那些女子再出来,说谢大人说了什么什么话,许了这样那样的好处,那谢大人哪儿辩解得清?”

    “对呀!别说听人哭诉,见一面就有违名节呀!招这事儿干吗?”

    “谢大人原来初得第一才子之誉时,也是有许多人去求亲……”

    “何止那时,他后来刚被皇上选拔,再后来得了官位,什么时候少了要嫁给他的人?更别说后来连太后都要招他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