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裂碑记(出书版) 作者:楚国(2013-1-24出版)
陆寄风笑了笑,千绿又道:「公子这次西域之行,立了大功,皇上更倚重您了,婢子有个不情之请……」
没想到千绿会对他有所要求,陆寄风笑着问道:「你有什么心愿?」
千绿道:「公子权势已固若泰山,若是将小姐的孤坟移葬过来,长相为伴,不是远胜过孤单单地在虎牢军火之地?」
陆寄风道:「这不是要紧之事……」
千绿轻叹了一声,便没有再要求了。可是陆寄风见了,反而感到不忍,道:「并不是我绝情,而是我并不能久眷此地,终要离开的。我已问出我要找的地方,等我再处理过一些俗事,我就动身了。」
石室在燕国之北,很可能就有玄圃,就有若紫的元灵,他有必要立刻去找出地点,或至少让舞玄姬与魏国先帝的真正身分明朗化。
千绿一愣,道:「公子已经找到小姐的元灵了吗?」
陆寄风苦笑道:「也没有完全的把握……其实有没有五成把握,都很难说。」
千绿道:「那么公子打算前往何处?」
陆寄风道:「燕国。」
千绿愕然,道:「燕国,那有多远!还要先经过南边的宋朝。」
陆寄风道:「所以我打算先上一趟剑仙崖,带你和云兄回建康,顺便转告云老爷封伯伯如今的病况,然后才动身去燕国。」
千绿连忙问道:「您要只身前往燕国?」
陆寄风点了点头,千绿拼命摇头,道:「公子一个人去,太危险,太孤单了……」
陆寄风笑道:「你别想再跟了!我一个人连沙漠都去了,南边北边,不是一样?要死早就该死啦!」
「别说这样不祥的话!」千绿道。
这时,领军府长史前来报告,说是公主府请陆寄风去一趟,陆寄风一怔,这么晚了,西海公主、武威公主两人还会有什么事要见陆寄风?
陆寄风心情为之一沉,告诉长史传达公主府的使者,就说自己明日要上朝,不便前往,打发了公主府的人回去。
陆寄风静了一会儿,原本还与千绿有说有笑,此时却心事重重,不说千绿也明白他与公主之间必然有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事,但陆寄风不说,她也不便问。
过了一会儿,陆寄风才挥手道:「千绿,你去休息吧!」
千绿欲言又止地看了看他,慢慢地告退。
陆寄风一个人沉思着,要如何处理拓跋雪,他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今天答应了拓跋焘,他自己都感到不该这样,可是当时不答应行吗?
在回平城的这段路上,陆寄风已尽量对拓跋雪冷淡,甚至算是冷漠,也为此和西海公主吵了好几次架。向来不喜与人争执的陆寄风,一提起拓跋雪的事,就不由得心浮气躁,竟会因此和西海公主一路争吵,他自己都感到好笑。或许是西海公主太会挑衅人了吧?
陆寄风长叹了一口气,如果自己与拓跋雪,和拓跋焘一样只是兄妹,那就好多了,可以好好地照顾她,又根本不会有这些问题了。
在黑灵城中,自己幻想出来的若紫曾经问他:要如何处理迦逻的事?自己那时的回答,现在想起来,都感到心寒。自己已经知道必定会辜负迦逻,甚至预备做薄幸之人,那么还能让拓跋雪也遭到一样的命运吗?
完成一件事所要付出的牺牲与代价,竟会比原先所想的还要多,还要复杂。如果不娶拓跋雪,就算被视为薄幸,被视为辜负深情,他都愿意承受。但是,现在不娶却就是将她推下北凉的火坑,娶与不娶之间,已经不是陆寄风自己能决定的了。
陆寄风望着手中的发带,他一直将此物带在身上,自己也不明白为何会做这样的事。也许是提醒自己:勿再被心魔所惑。但更深的意义,他却没有勇气探究了。
「你还要自欺欺人下去吗?」背后传出的声音,惊动了陆寄风。
陆寄风回头一看,除了西海公主之外,还会有谁?以往以陆寄风的根基,西海公主的靠近绝对瞒不了他,可是现在他心思混乱,竟没有注意到西海公主是何时接近自己的。
西海公主请不动陆寄风,竟亲自来了,也让陆寄风有点伤脑筋。
陆寄风道:「你说什么,我听不懂。」
西海公主道:「你懂也好,不懂也好,我说过的话,不会收回!」
陆寄风默然,她的意思,指的就是他以前说过的那句:若陆寄风再让拓跋雪落一滴眼泪,自己不会放过他。
陆寄风道:「你回去吧!这么晚了,你还留在臣子家中,万一皇上知道了,要我娶你,我恐怕会先去自杀。」
西海公主笑道:「想在我手上自杀,可也没那么容易!昙无谶的下场仅供参考。」
陆寄风道:「还有半个时辰,也差不多够了。」
西海公主俏脸一红,笑道:「你都瞧见了?好好好,恐怕你非娶我不可了,我马上报告皇上去!」
说着,便往后跃去,竟像真的要去皇宫一般。
陆寄风吓了一大跳,道:「喂!站住,你是在逼我叛国!」
西海公主呵呵大笑,奔了出去,陆寄风假意追了几步,便没有再追,对着消失的身影苦笑不已。
第十八章 寿考岂渠央
平城的皇宫内,却罩着一层沉重的空气。
宗爱将所有的侍臣都遣了出去,只有自己守在拓跋焘身边。虽然平时就常常由宗爱侍寝,但是这回却不大一样。自从拓跋焘北征回来,夜里在寝宫中休息的他,就几乎不见外人。
拓跋焘一样上朝、一样临幸妃子、一样打猎搏击,但是,却在夜里就寝时,时常不许任何人靠近他的寝殿。究竟为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可是拓跋焘本来就常会做些出人意表的决定,内臣们也不敢乱说。
只有宗爱知道拓跋焘发生的变化。
「宗卿……宗卿……」
不可一世的拓跋焘,在纱帐中发出惊恐的呼唤。
「万岁,奴才在!」
宗爱连忙上前,隔着黄纱,拓跋焘的身子微微颤抖着,撑起手肘,却又软倒了下去,急促地喘着气。
「过来……」
宗爱膝行上前,掀帐抱住了拓跋焘,道:「万岁,您怎样了?」
拓跋焘紧紧抓着宗爱的背,他褐色勇壮的大手上,沁着冷汗,深深吸了几口气,仍忍不住喉头一甜,吐出了一大口血。
宗爱以自己的衣裳接住拓跋焘的血,惊道:「万岁!您……您龙体保重!」
拓跋焘吐过了血,虚弱地倒在御榻上,好不容易调匀了气息,道:「去……去唤紫妃来……」
宗爱跪着叩头道:「万岁龙体不宁,请为国保重!」
拓跋焘怒道:「朕没事!朕一点都没事!」
宗爱叩头流泪不已,拓跋焘气愤得一脚踢开宗爱,喝道:「不许哭!再哭朕斩了你!」
宗爱被踢滚出几步,翻过身爬了回来,仍叩着头,道:「万岁尽快求医诊治吧!微臣死不足惜,但应以龙体为重呀……」
拓跋焘深吸了几口气,道:「朕没事,朕好得很……朕……」
但是,说着这些话时,他却只有惊恐。
他想起先帝也是这样,呕尽最后一口血,死时只有三十二岁。死前的先帝,犹如一具骷髅,那是呕尽了全身的血,活活地吐出最后一点生命,痛苦万分的死!
他的祖父也是这样,据说曾祖父也是这样……
自己才二十余岁,这绝命的征兆,却出现得比先帝们都快。或许是他比历代先帝都要来得认真,征讨天下,亲冒矢刃,也都比历代先帝更频繁,所以他耗损得更快,生命比别人耗费得更快。不管怎样,他都不敢追究原因,更不敢相信这就是魏帝代代的宿命。
以往他以为自己体力过人,天下大小之事无不在他手中,掌握翻覆,无可遗漏。但现在他才发现:自己如此脆弱,以往的体力,不过是等于凡人一生寿命的预支。他比常人多做了三倍以上的事,所以他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的生命。他,和平凡人没有差别。
但是,拓跋焘绝不愿承认是这样。自己才要一统天下,才要完成自古未有的霸业,怎能在此时就死?拓跋焘也不想求医,如果治得好,历代先帝早就治好了。如果让外人知道他竟已生命不久,政局一定会起变化,他的天下就会分崩离析,一切都成灰尘。
他不甘心,就算给他七十年的寿命,他犹觉不足,更何况只有二十几岁……实在太短暂、太短暂了!
有没有长生不死的方法?
只要他知道任何保命的方法,他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包括他的江山。
愤怒发泄过后,拓跋焘冷静了下来,喘着气靠着床缘,道:「你起来,宗卿……」
宗爱战战兢兢地起身长跪,拓跋焘望着他,叹了口气,道:「只有你知道朕的身体已经不行了,你说,可有什么法子救朕?」
宗爱道:「还是请御医看看吧……」
拓跋焘苦笑道:「你多方试探过,拿朕的症状去问知了不下数十名的医者,都没有结果,再请御医,又有何用?」
宗爱道:「也许是奴才辞不达意,不能完整传达万岁的病况。御医来了之后亲自看过,或许会有所得。」
拓跋焘怒道:「别再说这不切实际的话!朕不要听!」
宗爱道:「那么……崔侍中智谋见闻,世所罕见,也许他知道什么延命之法……」
拓跋焘道:「他是朕的股肱,有长生不死之法,早就告诉朕了,还要朕去问他?」
宗爱无奈地说道:「那……崔侍中是智慧绝顶的人,连他都无法,奴才智浅,又怎能为万岁分忧?」
拓跋焘心浮气躁,又兼忧心,正不知该如何是好之时,猛然间想起一个人来。
「备驾!朕要去看望国师!」
宗爱也宛如看见一线曙光,寇谦之受天师所指导,有与天地相通之能,他应该会知道长生不死之法,或至少知道如何延长寿命。
拓跋焘的车队又在深更半夜奔出宫城,像平常那样,没有臣子会觉得有异样。而临时被通知皇上要来的寇谦之,也很习惯地立刻更换朝衣,备置香案,迎接圣驾。
拓跋焘轻车骏马,直入天师观中,寇谦之与众弟子们跪地相迎,长呼万岁。
拓跋焘下马拉起寇谦之,道:「国师,朕有极要紧之事,要与卿商议。」
寇谦之恭敬地将他迎入丹房,炉烟袅袅之中,拓跋焘心事重重的样子,倒是寇谦之从没见过的,他也感到必定发生了什么事,才会这样匆忙地前来。自从北征之后,拓跋焘还会有什么烦心之事?
拓跋焘望着寇谦之炼药的鼎炉,道:「国师,你们道家常说贵体养生,又说与天地同寿,难道人真可以永生不死吗?」
寇谦之不明白拓跋焘为何突然间问他这句话,笑道:「禀圣上,道家所谓『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这精神并不是指肉体永存,而是指生生死死,天地间运转不绝……」
拓跋焘道:「但你们炼丹练功,服食求仙,不就是为了追求一身不死?」
寇谦之笑道:「长生不死,自由变化,谓之地仙。但成仙也是需要机缘,非强求可致。」
拓跋焘冷冷地说道:「天下没有什么是不可强求的!」
寇谦之一愣,拓跋焘的神情、语气,似乎都和平常不一样,难道他心中有什么念头,是自己以前没想到的?
拓跋焘回过头,望着寇谦之,果决而中肯地徐徐说道:「朕要长生不死!」
寇谦之惊退了一步,道:「万岁,这……」
拓跋焘道:「万岁,万岁,天下又有谁真的能生存万岁?朕就是自古的唯一之人!」
寇谦之双膝一软,跪了下来,道:「启禀万岁,天下无不死之人,只有不死之仙,仙者,非人间所谓权人也。万岁是天下之大权,怎有可能成仙呢?微臣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拓跋焘道:「胡说!既然凡人能成仙,朕也可以!」
寇谦之吸了一口气,道:「万岁对臣之恩遇,盖世无匹;万岁对道教之扶持,亦已积下无穷福量,可是这是不可能变为阳寿的,如此逆天之举,也必不容于神。万岁若执意要逼臣,臣宁愿将这条微命,偿还万岁,以维持天地之道如常运转。」
拓跋焘怒吼道:「朕不要听这些!你办不到,炼这些丹药做什么?」
他一把推翻了丹炉,万岁龙颜大怒,就连寇谦之都为之胆颤心惊,没想到拓跋焘会突然间这样疯狂。
拓跋焘发了盛怒,推翻丹炉,吼叫之声连丹房外极远处侍立的臣子们都听得见,众人也都感到可怕,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会让拓跋焘以这样?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