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裂碑记(出书版) 作者:楚国(2013-1-24出版)
某林馗校砩系纳艘擦钏闯中摹?br />
三名道长脸色惨然,悲切万分地看着陆寄风。
陆寄风气空力尽,道:「你可以放了三位道长了吧……?」
弱水冷笑道:「静轮宫也不是凡夫俗子有资格侵踏之地!」
说着,弱水竟随手一挥,将烈火道长给轰了出去!烈火道长身如破絮,被轰出殿外,从百丈高处往下沉坠!
陆寄风大惊,喊道:「住手……!」
眼看着烈火道长竟要活活摔成肉酱,突然一道清绝身影在半空中飞闪而至,拦住了下坠的烈火道长,身形一拔,抱着烈火道长飘然跃入殿中。
那人道:「弱水,你何必赶尽杀绝?」
三名道长以及陆寄风都不敢相信眼前所见,那是司空无,通明真人司空无。
第十八章 拂衣归田里
所有的人都望着眼前的司空无,但见他依然仙姿绰约,飘逸清圣,那慈和的神态与当初完全无异。
惊雷、灵木都震惊得说不出话,陆寄风也心情激动,他以为司空无再也不会出现,再也不会管这尘世纷扰,但是他竟出现了,可见从前的疑惑都是自心不坚,司空无的隐遁一定有他的原因。
弱水道长见到司空无现身,高傲的神色中,也隐隐有一丝忌惮。
他至今仍不知道司空无的修为有多高深,不知道他心中有什么计划,完全无法揣测出司空无的心意。
在他做尽一切计划,一步一步地引陆寄风步入他的陷阱、逐步掌控全局时,他唯一忌惮的就是司空无。
那不知隐身何处,不知有什么打算的司空无,一直令弱水道长芒刺在背。
而今他总算被逼出来了,弱水道长提高了警觉,小心地微微一笑,拱手道:「参见师尊。」
司空无放下烈火,道:「弱水,你出尔反尔,就算放过了你的师兄们,他们也不会成为你的阻碍,你就这么不留余地吗?」
弱水道长道:「不如此,如何能引师父现身就教?」
司空无叹了口气,道:「弱水,你虽有至高道行,但你还不满足,是不是?」
弱水道长微笑不语,司空无道:「你还想要陆寄风的不死之身,要以他炼丹,使你长生;你还要我传你上清含象功第九层,让你登至自古无人能及之境,你的野心何等的大,何等无涯!」
弱水道长笑道:「师父,道统已全归于弱水,陆寄风不堪世用,让他徒留不死之身,于世无益!若师父能规劝陆君捐躯,亦为道门之幸!」
陆寄风听了更是鄙夷愤怒,道:「原来你一开始就没打算要放过三位道长,所有承诺都是空言!」
弱水道长傲然笑看陆寄风,完全不再把他放在眼里,对他而言,陆寄风只是刀俎上的鱼肉,他要抓陆寄风炼丹,轻而易举。只要司空无不阻止,他根本不必在乎陆寄风的想法。
司空无道:「我断断不可能让你以人炼丹。天婴之体是陆寄风的机缘,你没有这个机缘,就别痴心妄想了!」
弱水道长阴森一笑,道:「我若能将陆寄风置于鼎炉炼丹,也算是我的机缘,师父您意下如何?」
司空无道:「强求而致便非机缘,我劝你还是死心吧!」
弱水道长的神情中带着警肃,冷笑道:「师父您是要加以阻止了?」
司空无道:「然也!」
弱水道长笑了起来,道:「师父,您真是令弟子百思不解!为何您忍见七子一一折损,皆袖手不出,却独独要紧这个陆寄风?您是否太过偏心了?」
司空无不为所动,淡然道:「疑惑解否,想必并非你关心之事,但我绝不能让你以人炼丹,行此邪道!」
弱水道长见司空无的口风这么紧,就是要保陆寄风,若是他要硬抢,先得过司空无这一关,因此弱水暗暗提高了警觉,道:
「师父您是非保陆寄风的性命不可了?那么弱水也只有尽力为之,请师父见谅!」
司空无却仍不动,道:「你这痴徒!你所求不过是形体永固,道法就在你的面前,何必苦苦外求!」
弱水道长一愣,司空无缓缓说道:「我命在我不在天,你若能修得上清含象功至绝顶,便能一灵不泄于外,所以长生不老,寿无极也!」
陆寄风与三名道长听了,都心中更是惊疑,不知道为什么司空无会突然说这些话。
弱水道长疑道:「师父,你……你此话是何意?」
司空无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世上怎样作乱,都是天命,我已经想通了,以我一己之力要扭转天命,实在太过狂妄,不如放手任造化自行其道!所以这些年来我沉潜不出,不欲再问世事,你要至高修行,要与天地同寿,我都任你予取予求,就算整个通明宫,也不过是木石所建,舍予你又有何难?」
陆寄风与三位道长大惊,想不到司空无竟是这样消极的人,他隐藏不出,只是因为懒得管了?
弱水道长冷笑道:「那师父又何必救师兄,何必阻止我炼化陆寄风?」
司空无道:「我怎能完全弃绝喜恶?陆寄风是我闭关弟子,又有仁义之心,我实在不忍见他被炼化!真一子,你如果真的那么想与天地同寿,返本还元,归根复命,我就传你上清含象功便是!只要你勿伤我爱徒一人!」
弱水一听,喜出望外,他简直不敢相信司空无愿意传他最后一层的上清含象功!
陆寄风惊道:「真人!您不必如此,弱水毕生之智也不可能参透上清含象功,你不能传给他!」
烈火也喊道:「师父!您为何这么糊涂?您这样会让苍生受到更大的祸害!」
司空无叹道:「汝等不必多言!这是天命之数,也是吾收弱水为徒时,所应之劫!」
说完,司空无道:「真一子,你运起上清含象功,我将为你助阵,使你练至第九层绝顶之颠!」
弱水道长道:「是!」
他当即席地打坐,只见司空无坐在他身前,双掌推出,按住弱水天灵,弱水道长运起功体,朦朦真气便如日月更迭,肾气如水源源不绝,弱水道长周身真气流转,和司空无呈一体之境,两人的气息合拍,但觉司空无的真气突破了弱水道长的周身筋脉,又自逆流反复,每一逆流,倒行周天,便让弱水道长的全身真气更见清明。
陆寄风忧急万分,司空无竟是真的替弱水打通关窍,助他突破局限!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陆寄风心里有千万个疑问、千万个不平!司空无的一切作为,都是错的,都在帮助奸邪茁壮!陆寄风脑中一片空白,只觉得半生的奔波与苦难,都是个笑话,全没有任何意义!
但见真气氲氤之中,弱水道长容色越见轻盈,突然弱水道长神情一变,睁开眼看着司空无。
司空无仍源源不绝地将真气贯向弱水,弱水道长惊呼:「你……你在做什么?你这是何意?」
司空无收气而起,弱水道长忙欲将体内的真气导向正行,但那股沛然之势有如洪水,在他体内奔流,舞玄姬的至阴与陆寄风的至阳成为两股极大的牵引之力,被司空无引导奔势,再不能收。
陆寄风与烈火、惊雷、灵木道长都愕然看着眼前的弱水道长,只见弱水道长的容貌一直变化着,竟变为十五六的少年,接着变为七八岁小童,迅速地在众人面前化为婴儿,号哭之声未绝,那婴儿又已缩为数月胎儿大小,最后竟化作虚空!
陆寄风与众人都看得惊呆了,不敢相信眼前所见之事。
司空无冷然道:「返本归元,归根复命,则万神会聚,化为婴儿,弃离幻壳,出入与造物了不相干,与道合真!真一子,这便是上清含象功至极之境,天下也唯有你练得起!」
陆寄风登时明白了,司空无收弱水为徒,绝非一念之仁。他在无法诛灭舞玄姬之后,就拟下了这个百年大计,唯有令智慧绝顶的邪魔为己所用,他才能掌控他的心魔与欲望,令他自取灭亡。
舞玄姬的分灵杀之不尽,司空无就算倾毕生之力诛魔,也如春风吹又生般永远不绝。唯有以魔制魔,当弱水道长步步赢取权力,甚至独占舞玄姬至阴真元时,他就已经步入了司空无的陷阱。弱水道长强取陆寄风的至阳真元,那股凡人不能驾驭的阴阳真气,才能领着弱水道长被上清含象功所拉扯,归于虚无。
弱水道长就这样消失世间,静轮宫里,只剩下空室虚堂,在一片霜月照耀下,闪着清辉!
那一年,平城南郊的通衢要道上,空白的国史碑竟出现了一篇文字,斗大的刻字让所有经过的商旅百姓,都看得清清楚处。原来魏国先祖的起源竟是如此,每个人看了,都惊愕得难以置信,而议论纷纷。
消息传至宫中,拓跋焘愤怒得不能自己,下令逮捕崔浩,夷其九族,当崔浩被拉出司徒府时,还不明白发生了何事,他被军士拖出司徒府,衣冠凌乱,赤足散发,这是向来重视仪态的他,绝没想到的局面。
崔浩惊恐愤怒地问道:「万岁不可能灭浩,这必是伪称圣旨,让我面圣!让我入宫面圣!」
坐在马匹上的拓跋齐冷眼看着崔浩,道:「你这个贰心之臣,万岁此生绝不会再见你一面!」
崔浩震惊地看着他,道:「王爷为何说浩乃贰臣?崔浩忠心可比日月,从未有过异心!」
拓跋齐道:「你和陆寄风暗中勾结,妄想颠覆法统,还敢自称忠心!」
崔浩更是莫名其妙,叫道:「冤枉啊,王爷,让浩面圣,否则浩死亦不甘!」
拓跋齐跃下马,一把握住崔浩的下颚,让崔浩的脸仰望着他。
拓跋齐道:「你心中还有不甘吗?」
话声未绝,拓跋齐竟已一刀挥去,割破了崔浩的颈子!崔浩的声带被割破,但气管未断,血流遍身,却只能发出痛苦的喘气声,无法再说任何言语。原来拓跋齐领了命令,要让崔浩在万众之前受刑,又不能说出半个字。
拓跋齐跃上马,喝道:「万岁有旨,罪臣浩游街示众,夷其宗族!清河崔氏与崔浩同宗者,无有远近,皆夷灭!」
崔浩被装在槛车之中,送往城南行刑,一路之上不少痛恨他的人朝他泼洒屎尿,而咽喉被划破的他,只能发出嗷嗷悲呼,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城南之处,便立着那国史碑,但是国史碑已然化作一片碎石废墟,上面的文字也不留于世,只剩下看过的人私下口耳相传,但这些口语所传的真史,并没有存留在世上,后世修史者也没有记下片言只语。
崔浩的刑车所经,陆寄风站在人群中冷眼看着他的下场。他在夜访司徒府时,就将那篇译出的狼文重写一份,偷放在崔浩的文稿之下。他知道自己突然来去,又未伤崔浩性命,必会令拓跋焘起疑,拓跋焘自从知道身世之后,疑心就更盛,当他发现那篇狼文,必然会以为崔浩和陆寄风暗中往来勾结,崔浩会把魏国出身写在国史中,令他蒙羞千古。
但是他毕竟只把疑问放在心里,表面上不动声色,观察着崔浩的所做所为,直到平城南郊的国史碑上,竟然重现了那篇狼文!国史碑是由崔浩全权撰写,他竟把这极大的宗室秘密给宣扬了出去,令天下皆知,怎不教拓跋焘大怒若狂,完全失去理智,非要把崔浩全族杀至一人不留不可。
那方碑文自然也是冷袖一夜之间以内力刻就,根本就让崔浩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这一切的发展,在陆寄风潜入司徒府,弱水便想通了。但是崔浩根本没想到自己被栽了什么赃,犯了什么罪,为何触怒天威而全族夷灭。
陆寄风看着囚车上悲惨的崔浩,神情冷静。
权势倾天,若心魔难制,皆是空虚。陆寄风淡淡一笑,拓跋焘的帝王之威,又会如何,也全不在他心中萦挂了。此地已无他可恋之处,他一路轻装便马,往南而行。
他登上大船,东流向海,在河口登岸后,便信步往云府而去。
司空无临走前告诉他,已将迦逻和他刚出世的孩子,都送往建康云府了。在迦逻生下孩子之后,夺走婴孩之人,除了司空无,还会有谁?
此时的江南,正是春光明媚,杨柳依依。阵阵东风送来花香,令人心醉。
陆寄风叩路寻来,街道上风光旖旎,处处闻得软侬悦耳的话语声,前方便是那高门巨户,榆叶逸出围墙外,阵阵笑语声也随着轻风,送入陆寄风耳中。
他没有了功力,只能站在墙外,听着里面那清脆的孩童笑声,那会是他的孩子吗?
陆寄风伫立良久,才走上前敲了敲门。
门扉竟未闭锁,他推门而入,走进那深院中,但见两行夹道榆柳间,迦逻正牵着一岁多的幼童玩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