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魔借犊 作者:一稻丰
发发生冲突,没多久就失踪了,后来在地基下找到尸体,说是被泥桩砸死的,算工地事故,嘿!谁知道呢?我看肯定是洪金发找人干的!老李就是被他兄弟俩联手赶下台。”
据林根宝透露,小坊乡本来是个穷山僻壤,乡亲们个个穷得叮当响,年轻人都往外跑,老年人生活没人管。老李看着不行,动员村民开田种烟,可烟站离得太远,中间有一大段不通车的山路要走,运输上成问题。老李贷款买骡子,分给几户人家养,很快就拉起了骡马队。
骡马队除了给村人运输烟料和肥料,闲时也出租,到村外给工程队运送建筑材料。三年不到,小坊乡户户种烟,家家发了财。这是老李的功劳,结果怎么样呢?老李人快心直,一门心思带领村户脱贫致富,却不精于打点上下关系,在地方上遭其他干部排挤,去年乡长换届时,洪金城买通关系,在选票上动了手脚,把老李给一脚踢了下去。
魏淑子本以为张良会义愤填膺,谁想他只是了然一笑,吐了两字:“正常。”
老李家的房子位于新房区,条件很不错,是独门独户的小楼房,背靠大路面朝稻田,正值晚稻收获前夕,田里金浪生辉,让人不禁联想到一句诗词:稻花吹早香,风露千万亩。
来到大院前,从铁门朝里看,能看到院里拴着两头骡子,有个戴草帽穿胶鞋的精干男人正站在骡子前给它们刷身。
林根宝在外喊了一声:“李乡长,有人找!”
“谁啊?”老李转过头,是个约摸四五十岁的壮年男人,这名好乡长出乎魏淑子的意料,长着一张俊秀斯文的脸,鼻梁上还架着眼镜,不像乡下人,倒像城里下来的知识分子。
林根宝吆喝着说:“是协警员。”
老李摘下帽子朝门口望过来,表情有些讶异:“找我做什么?”
张良在铁门上轻拍两下,说道:“来找你就为了问一件事,你的骡马队里,有没有一个叫骡子的人?”
老李刷的站起来,走过来开门,隔着铁栏杆问:“你、你见过骡子?在哪里见到的?”老李的手微微颤抖,他很激动。
张良说:“见是没见过,有人在找他,我们也很想见见他,你知道骡子是谁?”
魏淑子怕老李听不明白,补充说:“骡子是不是失踪了?我们在调查的案件与他有关,如果你知道什么,请全部告诉我们。”
老李把张良和魏淑子请进门来,进屋去搬凳子。开门时,魏淑子往堂屋里扫了一眼,正对大门的那面墙前放了张大桌子,桌上摆着瓜果香烛,蜡烛还是燃着的,后面靠着一幅相框,应该是遗像,光线太暗,看不清照片里的人是谁。这堂屋布置得像个灵堂。
等老李出来后,张良竖起拇指往堂屋里戳了戳,问道:“家里有人过世?”
老李只“唉”了声,没多说话,看上去不太愿意谈论家事。
“老伯,能跟我们说说骡子这人吗?”魏淑子问。
“你们先说你们要找他有什么事?是跟什么案件有关系?”老李推了推眼镜,谨慎得很,谨慎中还透着一丝紧张。
“有人报案,说骡子失踪了,是不是有这回事?”魏淑子扯谎不打草稿,末了还加一句,“近来闹失踪的挺多,常有人进山运送货物,走着走着人连着货都不见了,怀疑是途遇打劫被害,正在查着。”
这话倒也不是信口瞎掰,全是新闻报纸上登出来的真实消息,只不过不是发生在章溪地区,魏淑子借来一用,当个幌子。张良斜眼瞅向魏淑子,目光深沉,像在评估这小妮子究竟能精到什么地步。
老李用刷子在骡背上用力一刮,说:“骡子是二坪村赵寡妇家小儿子,他们家是乡里特贫户,赵大成家立业,在外打拼,不常回来,赵小,也就是骡子,精干小伙子,力气大,心肠好,就是穷,赵寡妇想让骡子进骡马队干活,我也有这个意思,将来发展得好,给他带队也不成问题。”
“那骡子人呢?听说他去工地送建材,一去就没回来了。”魏淑子说。
“就在前面黄岗山的建房工地,那一段路车进不去,工地上来了人,要借骡马驮水泥,我就让骡子跟着去送,谁知道这一去就没消息了,问工地的人,都说驮完了他人就走了,可这走到哪儿去了呢?我快把山给翻倒了个,就是找不着人。”老李又推了推眼镜,低头叹气。
“他带去的骡马也不见了吗?”魏淑子问。
“就是这头黑毛畜生,它自己倒跑回来了!”老李用刷子狠狠抽骡子,边打边叫骂:“你这畜生,你倒回来了,带你走的那娃去了哪?你这畜生!你倒是说话啊!你怎就不会说话呢!”
老李越打手越重,这畜生也耐打,站着不动任抽,咧着嘴嘶了两声,这叫声像人在抽泣。
张良和林根宝忙上前拉住老李,不让他再动粗。老李颓然往地上一坐,眼里湿润了,他摘下眼镜揉鼻根擤,闭着眼说:“那孩子,是我让他去的,他走丢了,全是我老李的责任,我对不起他娘,对不起赵寡妇。”
魏淑子问:“那赵寡妇呢?她人在哪儿?”想必这赵寡妇就是那卖柿子的老太,如果是的话,恐怕赵寡妇已经不在人世了。
果然,老李印证了这件事,他抹着泪花说:“走了,急出病来,没几天就病故了。”
老李还特意带魏淑子和张良去坟山看赵寡妇的墓。这坟山是乡里的私家墓地,开在半山腰,每个墓只有墓基,不立碑,死者的姓名和生卒年全刻在石盖子上。赵寡妇的墓就在第一排,盖子已经用水泥封过口,上面落了一层灰。
老李说:“我没事就来这儿看看,如果赵寡妇泉下有知,保佑我能替她找到骡子。”
这天晚上,魏淑子和张良没找人家借宿,在村里吃过晚饭后,魏淑子向村民借了锤子、铁锹等工具,拉上张良又去了趟墓地。这墓园建在山肚子里,白天有人看着,太阳下山了阴气重,没人敢留下来过夜。魏淑子走到赵寡妇的墓前,从腰囊里拔出军刺,在石盖边缘的水泥封土上凿起来。
张良连忙按住魏淑子的手:“你这丫头,撬人棺材盖干什么?”
“懒得跟你说,说了你也不懂。”魏淑子继续凿。
“你说!懂不懂是我的事!”张良不让她凿。
魏淑子站起身捶捶腰,往四周张望,说:“这墓地风水不错,四面围林,后有土丘,我们来的时候,途径一条河,正好形成玉带抱山的吉势,是乘生气的好风水,埋这儿的人,不大可能变成游魂,我怀疑这墓,是个空墓。”
张良抱着胳膊问:“那万一不是呢?”
魏淑子爽快得很:“不是就不是呗,我撬了再给它封好就是。”
张良没见过这么缺德的丫头:“你就不怕掘人坟折寿?”
魏淑子拍拍心口说:“怕啊,当然怕,那良哥,换你来掘。”把军刺往前一递。
张良捞过军刺,在魏淑子头上掸了一下,笑得很开朗:“这才对,有人给你靠,你就别客气。”
魏淑子不得不承认,张良长得的确很好看,如果不是性格太差,就冲这一笑,不知能迷死多少女人,那就不止是老板娘杀手的程度了。
正凿得泥块崩飞时,一束手电筒光打过来,有个人在远处大喝:“你们干什么?”
是老李,他气势汹汹地冲过来,挡在墓前,横眉怒对:“就知道你俩不是好东西!幸好我多长了个心眼,大晚上掘人坟,你们想做什么?”
被人抓现行,魏淑子没觉得心虚,反倒还说:“你来了正好,我问你,这墓是实的空的?是空的,我们就不掘了,你要说是实的,还得撬开确认一下。”
老李瞪着眼说:“不懂你在胡讲什么,快走!”
作者有话要说:希望一切都能好起来,不管是禽流感还是地震……
☆、血蝶八
魏淑子说:“老伯,我看你对那赵寡妇和骡子挺有感情的,还经常来这儿看看?真有情,不会放着墓上落灰,厚厚一层啊,你压根就没来看过她吧。”说着,伸手在石盖子上一扫,扫出三条深沟出来,接着道,“就这墓,连烧钱上香的痕迹也没有,封过口就撂这儿了,老伯,要么就是你虚情假意,要么就是你把赵寡妇骨灰挪别处去了,是哪种?她在哪?”
魏淑子问话咄咄逼人,她最善长扮黑脸给人施压。
老李实在熬不住机关枪似的逼问,这才坦承:“翠平,也就是赵寡妇,她的葬礼是我一手包办的,尸体没火化,由于小儿子一直没找到,翠平在临终前许愿,求我把她埋在二娘墓里,她从小听着二娘化蝶的故事长大,觉得埋在那墓里,也许自己也能变成蝴蝶,真变成了蝴蝶,多了双翅膀,哪里不能飞?还怕找不到骡子吗?我想那二娘墓本就是空土堆,以前人迷信,祭拜得多,这年头谁还信呢?早没人去了。我特意找算命的问过,那儿风水也不错,能埋人,既然是翠平的临终遗愿,再困难,我也得给办到,再说二娘墓离村近,没事来来往往也好照应。”
老李看看飞在身边的白粉蝶,长吐了口气,幽幽地说:“讲出来倒松了口气,我也憋闷得慌,埋了翠平不久,这儿就飞来许多蝴蝶,我本来是不大相信那些鬼怪传说,但看到这些蝶,心里头还真的就有些想法,你说翠平不是真化蝶去找骡子了吧?”最后一句话像是在自问。
张良让老李带路,去二娘墓探个究竟。
二娘墓位于黄岗山下的虎苍洞外,虽离居民区不远,但很偏僻,四面水洼,浅滩上芦草丛生,一条石砌小道从黄岗河直通上去。陆二娘的坟墓修得还挺讲究,据说是衣冠冢,有碑有供台,后面还栽了两棵长青树。
坟包上的土是新土,有松动的痕迹。老李说洪金城上台后,想把这块地改造成景点,觉得原来的坟包太简陋,又重新进行整修,石墩子和墓碑都是后来立的,但整改进行到一半时,洪金城觉得这地方太偏,资金投入太大划不来,也就把工程给停掉了。
魏淑子发现墓周围堆了一圈黄膏泥,拈一撮放鼻尖,有股呛鼻味,是硫磺。
“你在外面堆硫磺土是干什么?”魏淑子问老李。硫磺是辟邪物,内含明火阳气,会侵损魂气,鬼魂一般不敢接近,硫磺粉是布困灵阵的重要材料。
“不是我洒的,怪了,我也没在墩子上点香烛。”老李摸摸石墩上的蜡炬,再一看,墓碑前还有供品,更是惊疑不定,“已经好几年没见有人来二娘墓上香了,怎么这会儿会跑来祭拜?”
魏淑子叫老李站远些,让张良铲土掘坟,照老李埋赵寡妇的时间,再加上潮州这边气候湿暖,尸体应该早烂得不成样了。但埋在这墓里的赵寡妇,却变成了一具干尸。
尸体上正覆盖着拴上红纸符的干草束,拨开干草,终于能一睹赵寡妇的真容。虽然血肉消弭,皮肤蜡化,但魏淑子一眼就认了出来,这人就是那发柿子的老妇。尸体被人动过手脚,不仅耳孔被木桩贯穿,嘴唇还被缝了起来。再看尸体的右手,紧握成拳,不知攥了什么东西。魏淑子用树枝往拳缝里捅,捅出了两颗柿子核。
正在疑惑时,赵寡妇的两颊忽然鼓动起来,深褐色的皮肤出现了一浪一浪的波动,上下嘴皮子也颤动起来,好像嘴里含着个会动的东西,正挣扎着想出来,细听之下,有细微的扑翅声。
魏淑子和张良对看一眼。
“你说怎办?”魏淑子问张良,她自己拿不定主意。
“拆了线看看嘴里有什么。”张良说。
“为防万一,还是先打个电话咨询下专家,人命关天。”魏淑子诚心建议,如果不出意外,那这老太的尸体应该是引发蝶化现象的原因,魏淑子没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如果处理得不对,管师傅就要化成蝴蝶飞走了。
张良也是这么想,他专业知识太差,当打手绰绰有余,当神汉委实差了一大截,于是打电话给无所不通的黄半仙,把这边的情况如实汇报。
半仙考虑了一会儿,说:“可能是湘南地区的一种放蛊法,动物蛊,有五毒、昆虫、山猫,种类繁多,如果我没猜错,那具尸体嘴里应该被放了蝶蛊,这类蛊通常下在死人身上,属于子母蛊,通过尸体上的母蛊,能培育出新的子蛊。”
魏淑子问:“也就是说,尸体嘴里的是母蛊,蝶化出来的蝴蝶的子蛊?鬼魂也能放蛊吗?”
半仙说:“鬼魂放不了蛊,但能够传播蛊种,湘南蛊婆又称为现愿娘娘,和湘西的草鬼婆不同,现愿娘娘在民间的形象趋于正面,据说她们能通灵,以放蛊的方式替鬼魂实现临终前的愿望,但有人受益就会有人倒霉。按你们那边的情况来看,赵寡妇临终前想找儿子,有了这种强烈的思念,灵魂很有可能无法升天,而是徘徊在世间不断寻找她的儿子,放蛊的人大概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