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大传全集
小赵佳懂事地地那点头,又迟疑道:“云叔叔要去哪里?小佳……不能跟叔叔一起去吗?”见小赵佳眼中满是殷切之色,云襄也有些不忍心,但他只得狠下心摇摇头:“小佳要在这里好好读书,等云叔叔回来后,要考你功课噢。”
小赵佳“噢”了一声,眼里满是失落。飘散秋冬打,云襄问了他一些功课情况,发现他对答如流,显然他有着极高的学习天赋。云襄心中几十安慰又有些担心,毕竟这孩子不仅仅是欣怡的儿子,他将来会不会像父亲一样走上邪路,谁也不敢保证。云襄只能在心中祈祷上天,保佑赵佳像他母亲那样善良,而不要像他父亲那样奸诈。天色已晚,云襄还得打点一切,只得让张宝又将赵佳送了回去。
第二天一大早,云襄召见了手下的千门弟子以及归附他的众多帮会头目,仔细安排了自己离开后各人的职责。然后他来到济生堂金陵分堂,就爱不带它在筱伯等人的精心打理下蒸蒸日上,就组着越来越多的老弱病残,他心中就十分欣慰,所有的疲倦在这里都会烟消云散。
交代完所有事务,云襄便带着筱伯和张宝赶到约定地点,就是赵文虎与李京龙已经在那等待。二人眼里俱闪烁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就如即将出猎的猛虎,眼里射出逼人的寒光。云襄十分欣慰,他们都是天生对战争充满渴望和向往的军人,定能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相互颔首示意后,几个人也没有多余的寒暄问候,立刻翻身上马,往西北方向疾驰而去……
第五章 劫匪
秋高气爽,万里无云,正午的阳光普照大地,在山峦峰岳、旷野古道上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
在人迹稀疏的官道上,一小队衣甲鲜明的骑手拱卫着一辆窗门紧闭的马车,正顺着官道徐徐向东而行。
行进中翠绿窗帘突然被撩起,露出一张秀气丰美、有如明珠乍现般光彩夺目的少妇面庞。只见她探头望向马车旁那名年轻英俊的将领,声意中透着几许无奈:“夫君,千里相送,终须一别,就送到这里吧。”
那将领勒住马,抬手一举,十几匹战马立刻停下脚步,整齐如一。那将领身材魁梧,将牛皮软甲撑得紧绷如铁甲,看起来只有二十五六岁,带着一丝孤傲和骄横,只有在望向妻子时,他那亮若晨星的眼眸中,才泛起一丝难得的温柔。
他稍稍俯下身来,望着妻子略显愧疚地小声道:“好吧,那就送到这里了,自己万事小心。待边关止战,我再回北京接你们。”
少妇点点头,从|乳母怀中抱过女儿,握着仅胡三个多月大的孩子小手,向丈夫挥手道:“娇娇,快跟爹爹道别,让爹爹早点来北京接咱们。”
原来这对年轻的夫妇就是明珠郡主和西将军武延彪的公子武胜文。明珠自从无望地离开云襄,回到北京后,拖了两三年终究还是遵从了父王的安排,嫁给了武胜文。婚后第二年便诞下一女,因为最近有线人报称,瓦剌大军正在蠢蠢欲动,而大同守军却还粮饷不足,所以武延彪决定送明珠郡主回京探望父母,并让明珠趁机向福王催讨粮饷。
武胜文原本要随明珠回京,但瓦剌大军既有异动,身为虎贲营将领的他不能擅离职守,因此他只好送别妻女,看看前面已是坦途,他一声高喝:“武忠!”
()
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将领纵马来到武胜文跟前,拱手应道:“属下在!”武胜文沉声吩咐:“夫人就交给你了,一路上小心伺候,不得有任何差池!”
“武忠明白!”武忠连忙拱手答应,他的父母皆死于瓦剌人之手,后被武延彪收养,改名武忠,与武胜文情同手足。武胜文看看天色不早,又对众将士叮嘱两句,这才与妻女挥手道别,目送众人往东驰去,直到再也看不见车马了,他这才掉转马头,与两名随从飞速赶回大同府。
马车继续向东而行,黄昏时分已进入河北地界,来到一处名为十里坡的小镇打尖。小镇上只有一条小街,街道两旁稀稀落落地住着十几户人家,街尾有一座两层的小楼,就是镇上唯一的客栈兼酒肆了。
武忠带着十几名兵座来到客栈,立刻就将楼下的大堂挤得满满当当。小二和掌柜连忙殷勤伺候,一边安排明珠和|乳母去二楼客房歇息,一面让厨下为众军爷准备酒菜。
十几个人散坐开来,立刻占满了大堂中不多的几张桌子,这酒肆的生意看来并不好,除了一个在角落伏桌酣睡的流浪汉,竟再没有其他客人了。几个兵卒见桌椅不够,便来到那流浪汉的桌前,拍着桌子叫道:“起来、起来!这间客栈已被咱们包了!”
那流浪汉从睡梦中惊醒,懵懵懂懂地抬起头来,对众人赔笑道:“我就在边上喝点酒,不打扰众位军爷。”说着端起酒壶蹲到角落,知趣地让出了桌子。
“走走走!天快黑了还不滚回家去,小心醉死在这里!”一个兵卒不耐烦地撵道。
“小人浪荡江湖,哪有家可归?”流浪汉苦涩一笑,眼中尽是黯然和萧索。
武忠见他虽然落泊潦倒,但依然有一丝优雅和从容,想必是家道中落的破落户。他心生同情,对几个兵卒吩咐道:“既然相遇,就是有缘。赏他一壶好酒,今晚他要是没地方可去,就留在这里吧。”
“多谢将军!”那流浪汉连忙拱手道谢,他嘴里谢得诚恳,眼中却并没有一丝感激。
“不必客气。”武忠摆摆手,正要问对方姓名,小二已端上酒菜。众兵卒立刻给他倒酒,一阵忙乱下来,他早将那流浪汉忘到脑后了。应景地喝了两杯酒,武忠推杯而起,道:“明日还要赶路,大家少喝一点。”
“将军是不是太小心了?”一个满脸络腮胡须的老兵笑道,“这里到京城皆是一马平川的坦途,将军还怕有强盗出没不成?”
武忠沉声道:“小心为上。平安地将夫人小姐送到京城后,我再请众兄弟好好喝上一顿。”说着他拍拍手:“掌柜撤酒,今日就喝到这里了。”
满脸沧桑的掌柜慢吞吞地过来,对武忠皮笑肉不笑地道:“将军就让弟兄们放开肚子喝吧,没准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喝酒了。”
武忠听他说得奇怪,正待呵斥,陡然发现掌拒的眼眸中,满是猫戏老鼠的嘲笑。花容月毛打…他心中一惊,忙一跃而起,顿感头重脚轻,差点摔倒,他大惊失色,连忙呼道:“酒里有古怪,兄弟们快抄家伙!”
几个兵卒应声抄起兵刃,谁知尚未站起就摔倒在地,客栈中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倒地声,片刻后就只剩下武忠还勉强站在那里。
这时就见方才那流浪汉施施然地站起身来,掌拒连忙上前表功:“公子算无遗策,一点蒙汗|药就足够了。”
流浪汉不以为意地淡然一笑,负手道:“去将郡主请下来吧,记住,千万不可对郡主无礼。”那掌柜点点头,立刻带着小二和厨子登上二楼。
武忠见状一声怒吼,挥刀便砍向那流浪汉,谁知刀方出手,那流浪汉已远远避开,身形步法飘逸迅捷,远非武忠可及。武忠自忖自己就算没有中蒙汗|药,只怕也碰不到对方一片衣角,他不禁怒喝道:“谁敢 动夫人和小姐,咱们镇西军上下决不会放过他!”
流浪汉一声嗤笑:“别拿镇西军来吓我,迟早我要将它连根铲除。”
说话间小二和厨子已押着明珠和奶娘下楼,明珠原本还神情泰然,但下楼后见到那流浪汉,顿时面色煞白,失口轻呼:“是你!”
“正是不才!”流浪汉对她得意一笑,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郡主旅途劳顿,我已在门外备下马车,恭请郡主到不才那里歇息几天再走。”
明珠盯着流浪汉恨恨道:“你别得意,我夫君一定会来救我的!”
“是吗?我到希望会有另一个人来救你。”流浪汉意味深长地一笑,眼里满是调侃。明珠脸上一红,一言不发抱着孩子便随小二和厨子出门,坦然登上了门外停着的那辆马车。
这当儿掌柜已来到流浪汉面前,打量着倒在地上的兵卒,阴荫道:“公子,剩下的粗活交给小人来处理吧。”
流浪汉深深地望了武忠一眼,淡然笑道:“难得这位小将军赐我一壶好酒,还容我在此过夜,塑料布来要难为他们了,咱们走。”
老掌柜悻悻地瞪了武忠一眼,随着流浪汉转身便走。武忠头脑虽然清醒,但手脚酸软,想要追赶是万万不能,眼看明珠和奶娘被押上了马车,他急忙冲流浪汉的背影高声喝问:“阁下是哪条道上的朋友?可否留下个名号,让小人回去也好向武将军有个交代!”
流浪汉本已走到门口,闻言回过头来,对武忠悠然笑道:“将军听说过千门公子么?”见武忠茫然摇头,他有些遗憾地摇摇头,“将军真有点孤陋寡闻,也难怪,千门公子傲啸江湖之时,将军大概还未成年吧。”说到这他顿了顿,傲然道,“千门公子襄,正是区区不才。”
大同镇西将军府内,武延彪翻来覆去看着手中的信函,那是俞重山写给他的推荐信。在信中,俞重山对公子襄推崇备至,并详细叙述了他率剿倭营大胜倭寇的事迹。虽然武延彪知道俞重山不会轻易推崇一个人,不过他依旧不相信面前这其貌不扬的文弱书生,会有什么过人之处。
“嗯,既然俞将军如此推崇在下,你就留在我帐前听用吧。”武延彪放下信函,眼里满是不以为意的冷漠,他看起来跟俞重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饱经沧桑的脸上,像是戴了层面具般木无表情,喜怒完全不形于色。
武延彪显然对一身戎装的赵文虎和李寒光更感兴趣,凭着他领兵多年的直觉,他敏锐地感觉到面前这两名年轻军官,定是俞家军的骨干和精锐,俞重山在信中对他们却没有半句夸赞之词,只说他俩是自愿追承随公子前来投奔的将领,是公子襄在剿倭营时的左膀右臂,他们的调令兵部随后就会送到。
武延彪审视的目光最后落到面前这文弱书生的脸上,见他并没有寻常书生的畏缩和胆怯,也没有文人惯常的恃才傲物和狂放不羁,只是不卑不亢地站在那里,其从容镇定令众人侧目。武延彪不禁在心中暗忖:这小子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外,竟能得俞重山的推崇和两名虎将的追随?
对于武延彪的冷漠,云襄毫不意外,他上前一步拿起桌上的推荐信,三两下撕成碎片,然后对武延彪笑道:“这封推荐信,只是在下求见武帅的敲门砖,如今它已完成了使命,武帅不必再将它放在心上,更不必因为这封信就对在下另眼相看。”
武延彪捋着颌下三缕青须略一沉吟:“嗯,本帅帐前正好缺一名书记官,公子就暂且委屈一下吧。”书记官通常只负责记录一下会议纪要、替主帅撰写官函和奏折,完全没有过问军事的权力。
武延彪话音刚落,赵文虎与李寒光就忍不要替云襄出头争辩,却被云襄抬手拦住,就见他若无其事地对武延彪笑道:“在下并非是要到武帅帐前谋一个差事糊口,所以武帅给我什么名分都不重要,我七日之内从江南奔驰数千里来见武帅,只为一件事。”
“什么事?”武延彪不以为意地问。花容月…毛…云襄沉声道:“我得知瓦剌将以四王子朗多为先锋,以南宫放为内应,在一个月内进犯大同,而大同守军却似乎未做好充分的应站准备。”
“大胆!”武延彪浓眉一挑,拍案质问,“瓦剌乃天朝忠心的藩属,你口出挑拔之词,难道不怕本帅治罪?”
云襄坦然迎上武延彪炯炯的目光,从容反问:“瓦剌真的忠心么?”
武延彪发现在对方的目光中,并没有一丝面对位高权重者的自卑和畏缩,这令他有些惊讶,同时也让他意识到这貌似柔弱的书生面前,任何官威都不起作用,他只得收起官样话,坦然道:“不错!瓦剌虽与咱们签有和约,但并不是咱们真正的藩属,不过你妄言他们将在一个月内进犯大同,有什么根据?”
云襄答道:“武帅驻守边关,想必对瓦剌大军的异动已有觉察,当知我所言绝非凭空揣测,并且这一月之期只会提前不会拖后,时间紧迫,武帅当立刻着手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现在不是深究我的消息来源的时候。”
云襄身后的李寒光也帮腔道:“是啊!武帅,就算你信不过云公子,也该相信俞将军。云公子在江湖上交游广阔,事先得到瓦剌众人进犯的消息也不奇怪。”
武延彪淡淡一笑:“镇西军驻守大同多年,如何抵御瓦剌人,难道还要外人来教不成?”抬手阻止云襄的分辩,他又道,“云公子似乎对尽收眼底记官一职并不满意,可蓝天你并非朝廷命官,本帅也不能罔顾国法让你领兵。正好镇西军有一支刚招募的新军在训练,云公子与两们将军暂时去那里委屈一下。俞家军练兵之法天下驰名,赵、李两位将军是俞家军干将,当可助我早日练成精兵。至于云公子,就作为新年军营监察官吧,替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