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质兰心
半小时下班后为孟奶奶打针。但是,上班时间不可以单独为某个患者服务。”
孟奶奶女儿期待的看着郑秀秀,“你看郑护士,能不能麻烦你,业余时间辛苦一下。”
郑秀秀说:“李护士长,我可以提前半小时上班。”
“那好,就这样吧,你提前半小时给孟奶奶打针。”李护士长答应着。孟奶奶女儿高兴的一再感谢李护士长。
李护士长说:“别谢我,你谢谢郑护士吧。你们也不是打一针两针就行的事,秀秀每天提前给你们打针,要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临床护士工作量大,人员又不足,有些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家属们多担待。”
孟奶奶女儿说:“你看,能不能让我们付一定劳动报酬。”
二更到了
第十三章点名输液
孟奶奶最相信她的毛毛了,,,,,,孟奶奶,这会让别的护士嫉妒的,,,,,
孟奶奶女儿说:“你看,能不能让我们付一定劳动报酬。”
“还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我们研究一下再给你答复吧。”李护士长回答:“现在,有好多住院患者要求点名打针。就是你不说,我们也在考虑这个事。先这样吧。”
第二天上午,秀秀提前半小时上班,在治疗室加好孟奶奶的液体,端着治疗盘来到孟奶奶床前。孟奶奶一看秀秀来了,高兴的笑了,“毛毛,你来的这么早,吃饭了么?”
“奶奶,我吃过了。”秀秀也笑着回答。
她对正在喂他喝奶的女儿说:“不喝了,毛毛时间金贵,我要赶紧让她给我打上针。”
孟奶奶的女儿笑着悄悄对秀秀说:“毛毛,昨天晚上一说今天你给她打针,老太太高兴的唠叨了一晚上。这不,今天早早的就要吃了饭,等着你呢。”
秀秀笑着说:“姑姑别客气,奶奶允许我给她打针,说明已经承认我的打针技术了,这可是我的荣幸啊。”孟奶奶伸出左手,秀秀握住,她又抽回来。伸出右手,秀秀握住,老人又想抽回来。
秀秀轻轻问:“奶奶,您怎么了?”
()好看的txt电子书
老人可怜巴巴的说:“毛毛,我手疼。”秀秀拉过老人的手,发现由于护生们打针时,没有注意保护血管。现在,这只布满老年斑的手,已经没有多少可以打针的正常血管了。
秀秀和奶奶商量:“奶奶,我们把针打在脚上吧。”
奶奶说:“脚上也打了三针了,两针没打上的,第三针通了。”
秀秀说:“奶奶,我先找找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血管。”秀秀在奶奶左脚腕以上十公分处扎上止血带。慢慢的,这只脚的血管开始充盈,秀秀按解剖部位仔细寻找着可以下针的地方。终于,在脚掌的边缘,小拇指靠上一些的地方,秀秀找到了一条较细的完整血管。消毒待干后,一针见血。
孟奶奶的女儿开始时很紧张,一见打上了,长处了一口气。虽说她请郑秀秀为母亲打针,可也不知道秀秀要打一针还是两针才能输上液。毕竟,就在昨天,老太太不乐意了以后,护士长来了,也是两针才打上的。
孟奶奶委屈得要哭的样子:“毛毛,你不知道,这些天让那些小闺女扎得我好疼。”
秀秀安慰着她:“奶奶,您现在的血管确实有点难找。我也是费了好半天才打上的呢。不过,脚上可不能经常打针,明天还是打手上吧。”孟奶奶连连点头。
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宗旨之一,就是尽量不在下肢扎针。秀秀给孟奶奶打完针,,端来一盆热水,拿过孟奶奶的两条毛巾浸湿搅干后,用手背试了试不烫,分别放在孟奶奶的两只手背上。嘱咐孟奶奶的保姆谭玉芬大姐,保持湿巾的温度经常更换后才离开。
医院办公楼的小会议室里,有关领导正在开会。今天讨论的议题不是医生们的点名手术问题,而是护士们的点名输液,全程护理问题。据悉,在国内有些知名医院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至于效果,众说纷纭。
有人说:点名输液可以增加医院收入,提高护士们相互之间的技术竞争,何乐而不为。有人说:这是对患者的不公正待遇。难道说,有钱人生病就可以少挨针,没钱生病就多挨针吗?
护理部田主任做了重点发言:“护士点名制是否合理,我们决定开展调查研究,从而不断提高临床护士的各项护理操作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鼓励技术优良又具有敬业精神的护士,发挥自己的特长,带动技术差的护士。
护理部决定在门诊输液室开展试点《护士点名输液,全程护理制》,以期提高护士们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降低医疗纠纷。
具体实施细则,见各位院领导手里的文件。其中奖罚部分,以及点名输液流程,提请各位领导给予指导。如无异议,此决议将从六月一日开始执行。”
李副院长首先发言:“小田主任,这点名输液,全程护理制,是不是和手术科室的点名手术一样啊?”
“异曲同工吧。”田主任回答。
“具体怎么规定?”李副院长问。
田主任回答:“护师级点名,是基础输液费用的两倍;主管护师级点名是基础输液费用的四倍;副主任护师点名,是基础输液费用的六倍;护士长点名,是基础输液费用的八倍。”
张书记说:“田主任,这副主任护师点名和护士长点名费用有点高了。为什么这样?”
田主任回答:“级别越高,人员越少,被点名的可能性越大。提高费用后,可以相应减少被点名次数,机会留给必须她们出面的患者。另外,有个别患者和家属比较难以沟通。年轻护士们一针打不上,马上发脾气,要求必须护士长亲自打针,否则,就要告到院部,造成很坏的影响。
因为他这一闹,旁边输液的也要求护士长打针。各位领导是知道的,科室护士长们的工作是十分忙碌的。她们就像管家婆一样,只要是科室的事,都要亲力亲为,每天忙得团团转。不可能整天专注于具体工作,提高她们的点名费用,可以杜绝一部分人的无理要求。”
医务处刘主任问:“如果没有被点名的护士,该怎样工作?”
“那就按护士长每天排好的工作表进行工作。”田主任回答。“患者不点护士的名,那么这个患者的输液费用还是医院规定的基础输液费。”
路院长说:“从你们参照大夫点名手术,拟定的这个《护士点名输液,全程护理制》工作流程看,尚无大的不妥之处。只是如果某个护士被点名的次数多了,会不会发生技术好的非常忙,而技术差的却没事干?”
“如果点名李护士打针的时候,护士长可以安排没有打针任务的王护士,张护士做其他辅助工作。因为工作安排的权利在护士长掌握之中,所以,护士长可以随时调整当班护士的工作,不会发生有的护士很忙,而有的护士很清闲的事情。另外,被点名护士如果没有打上针,请另外护士打上,将只收基础输液费用。”
会议一直延续到华灯初上才结束。
六一儿童节这天,鸢城医院门诊输液室,对小病儿们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最让家长们心仪的就是《护士点名输液,全程护理制》。他们仿佛感到自己的宝宝,一下就打上针了,再也不用担心宝宝的哭闹了。
门诊输液室门口对面的宣传栏上,贴上了当天值班护士的照片,每一张照片的下面都附上了护士的姓名、职称以及工作经历。下面注明:请您在今日负责输液的护士中选择您所信赖的护士。患者和家属可以从中任意挑选一位,被选护士会提供全程服务。如果患者和家属对这位护士的技术、态度不够满意,可以重新点名。如果出现了服务问题,患者和家属将有权向院方投诉,一经查实被选护士会受到罚款处罚甚至被调离岗位。
上午八点,已经来了十几位等待输液的小病儿,再加上陪同的病儿家属,以及其他一些成年患者,一时间,输液室有点人满为患。
《鸢城医学报》郭荣达记者领着他的徒弟,实习记者任倩倩正在做现场采访。他们看到,在门诊输液室外,走廊的墙上一字排开了九名护士的照片,去除休班轮班等因素,实际每天当值的有五名护士。在记者守侯的时间里,没有成年患者点名输液。
任倩倩采访一位陪女儿来看病的男子:“请问,您今天是为孩子点名输液的吗?”
()免费TXT小说下载
“没有,我不知道那位护士打针技术好,只是服从这里的安排。再说,我女儿都八岁了,静脉针应该没问题吧。”
任倩倩拉住一位端着托盘匆匆走过的护士,“王护士你好,我是《鸢城医学报》。请问你们哪位护士被点名了?”任倩倩从护士胸牌上知道了她的名字。
“今天袁淑仪第一个被点名了。”王护士说着,礼貌的点了点头要走开。
“请问,你认为护士点名制对你个人有没有压力?”任倩倩问。
王护士回答:“当然有了。这对我们是一个考验,不管在技术上,还是在心理上。”
一更到了,郑秀秀又做错了,,,,,
第十四章秀秀休班
齐寰出院没有等到郑秀秀,不能和她说再见,心里很空呢,,,
齐寰出院的那天,秀秀休班回老家看姥姥去了,她没能亲自送齐寰出院。
普外科病房有个传统,但凡在自己班上接诊的患者,出院的时候,当班的医生护士一起送患者出院,一并送上他们的祝福。
齐寰走的时候,没有想到的是,全科的年轻护士们都出来送他,大夫当然是韩强自己。老爸高荫田到内科会诊去了,反而没在。
一群年轻的小护士,簇拥着齐寰,说着各式各样祝福的话,和齐寰一起等在电梯大厅。直到电梯“叮咚”一声停在十二楼。
齐寰一再说:“姐姐妹妹们,谢谢这几天的照顾。还有,替我谢谢郑秀秀护士,没能当面感谢,实在遗憾。”
“是啊,秀秀可是我们普外科的科花呢。”齐艳护士酸酸的说:“没看到张姐,李护士长也不在吗?怎么没听你说遗憾。”
“不是说谁接的新患者,谁送他出院吗?怎么,这个传统到你们这里改了?”齐寰狡猾狡猾的。
“不对吧,你不是说郑秀秀针打得最好吗?”于丽娜揭秘。
“呵呵,这个么,你们的技术也很好啊。这个,电梯来了,再次感谢!再见,韩大夫。”
“再见,齐寰。”韩强笑着回答。
刚才,他一边笑眯眯的听小护士们和齐寰斗嘴,一边在想,那可不,秀秀她可真的是我们普外科打针技术最好的护士了,就没见她失误过。不过也奇怪了,为什么她这么年轻,技术就这么过硬呢?有时间问问她。
秀秀今天休班,她乘坐六六路公交车来到西杨村姥姥家时,已快到晌午了。乡间的小路静悄悄的,路的两旁,一边是绿色的庄稼,一边是哗啦啦的白杨树,麻雀在树上唧唧喳喳叫着,一股田园独有的气息漂浮在空气中,秀秀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真好。远离大都市的喧闹,人也变得空灵了。
姥姥家小小的四合院里,四间出橼的北屋,拔起半米高的青石阶,暗红色的廊柱有些斑驳的落漆,显示着年代的久远。
东面盖起四间门面房,临街开门,是姥姥刚退休时,为村民们办起的小小便民诊所。去年,姥姥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就聘请了一个退休的老护士。时不时的,诊所里有事,姥姥也过去帮一把。
西面和南面没有再盖屋,一色的青砖垒起绵延的院墙,南面连着院门楼盖起一间过道屋,显得别致又实用。是早年间的建筑了,不时的,秀秀的老爸老妈要回家帮姥姥姥爷收拾一下。
院子里种的几株香椿已长到和秀秀一般高。五月的阳光照着,香椿的紫芽亮闪闪的。再过些时日,院子里就要开满五颜六色月季花,这是姥爷的杰作。园中央有一个大鱼池,是秀秀爸爸利用星期天找人来给垒的。里面的红鲤鱼在苍莲的叶片底下游弋。
姥姥养了只看门的大白鹅,听到门响就叫。秀秀每次来,那只鹅都亲昵的用头蹭蹭秀秀的裤腿,站在她的身边低缓的叫着,仿佛在和秀秀说话。
秀秀在院门外大声喊:“姥姥,姥爷,秀秀来了。”她这一声喊,聋了耳朵的姥爷也听得清清楚楚了,院里的大白鹅听到有人来了,嘎嘎的叫了起来。
姥爷打开院门,故意板起脸对秀秀说:“秀秀,要先叫姥爷,再叫姥姥,记着,我是家长。”
秀秀笑嘻嘻的靠上前,拽着姥爷的胳膊:“知道了姥爷。”左手抬起来,“看,我给您带的什么?”
姥爷眼前一亮,:“嗯,干红葡萄酒,好,小秀,你姥姥不让我喝。我先收起来,别让她知道。”
秀秀问:“姥爷,我姥姥呢?”
姥爷说:“赶集去了,也快回来了。”
正说着呢,院门一响,就听院里大白鹅又“嘎嘎”的叫起来,姥姥回来了。秀秀高兴的和姥姥寒暄着,接过姥姥的小推车一直推到橼廊台阶前。
姥姥说:“今儿早上喜鹊在咱们门前喳喳叫着,我就知道有好事,这不,咱家小秀来了。”
秀秀一边往厨房搬东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