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
不明真相的观众围观新太师府,嘘声不断,府里下人都不敢到菜市场去买菜,走哪儿都要被扔烂菜自鸡蛋,谁也受不了嘛。池越溪当时没去天涯,不明白为何宫里皇子凤女送礼只送护甲指套。等她弄清楚事情来龙去脉,真是差点儿气喷一口心头血。
想当年,王雪娥加诸在她身上那些无法言说的耻辱与折磨,可不说和这孽种背后使阴招表面全然无辜的花招如出一辙!
池越溪无法忍受顾家琪在她眼前晃悠,她怕克制不住宰了这孽种,远在夏侯俊折磨顾女之前。
恰在此时,景福宫懿旨,宣小姑娘进宫伴驾。
池越溪狂笑一宿,天不亮就把小孩打包扔到皇宫门前,最好死在那儿甭回来了。
李太后很喜欢顾家小姑娘,逢上宫妃命妇王侯公勋蕃王世子家眷来请安,就把人拎出来,给大家说叨说叨小姑娘的孝言孝行。看那帮大老爷们闹腾的,有这样的不忠臣工、不肖子孙么,老太婆还能过向个寿?
()免费TXT小说下载
叭啦叭啦,总之,整个魏朝上下都是不孝的干货。
李太后是借小孝子这个榜样,敲打皇帝及诸臣工是显而易见的了。
景帝就是那低头做小的孙子,天天问安,日日赔罪,皇子公主都叫来背孝经抄佛经,万不敢再惹太后不高兴。
前线那头,报到朝里的请功表,李家儿郎名字后面的军衔齐刷刷的全是参将以上,就连刚出生三个月的小奶娃都是个军百户。
太后主场迎战景帝、东宫、内阁、朝臣、郦山侯府乃至整个天下,李太后技压全场。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漂亮的杯具。
这时候,谁敢捋太后的毛,唯有皇帝的宠妃,李太后的娘家人,兰淑妃娘娘是也。
话说兰妃自二月冷湖边受寒,身体一直不见好,拖到五月末,得皇帝恩典抢回来就该是她的儿子。人逢喜事爽,兰妃的病就慢慢养好了,也该出来见见人活动活动。
兰妃来到景福宫给太后请安,李太后正在听戏,旁边杨林通说着逗趣话,李香凝在后轻捶肩,小人质顾家琪抱着一碗西瓜牛奶冰吃得欢。
“太后圣安。”兰妃娇娇弱弱地行礼道。
李太后面容冷冷淡淡,道声:“坐吧。”
杨林通亲手搬了个绣墩,兰妃缓缓坐定,陪太后大人看戏。
李太后不经意地问了句:“你认了个儿子?”
兰妃应道:“是,陛下给定了排位,行五。孩子吃了很多苦,臣妾恐孩子无状,冲撞太后娘娘,向陛下讨了恩典,养在宫处。今日博远侯夫人带他进拜见臣妾,臣妾一时难忍,做主留孩子在宫里多住几天,还请太后不要见怪。”
“可知,他生了双夷人的眼。”
“臣妾没想那么多。”
二人不再说话,听了一会子戏,李太后忽然说了句:“凝儿也有十三了,你领回去,指点些。”
据闻当年李香兰刚满十三,就给亲姑母强塞给自己的儿子即景帝,哪怕李家上下皆知李氏两姐妹都钟情于郦山侯府的九少年。
台上正好唱到“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兰妃恍惚,错觉。
杨林逋轻唤声:“淑妃娘娘,太后与您说话呢。”
“太后请吩咐。”
李太后转过脸,将她好生打量,道:“哀家给了你十年时间,不是叫天下人来嘲笑,李家女人生不出儿子的。”
兰妃坐在那儿,面容上的笑,轻轻淡淡,似烟似雾,道:“太后明鉴,臣妾身体微恙,陛下已有多日未到臣妾那儿了。臣妾只怕帮不上忙。烟云,本宫累了。”
烟云行了个礼告退,扶起兰妃,离开景福殿。
当晚,皇帝夜宿芳林殿的消息传入景福宫。李太后笑道:“杨林逋,这差办得好。”
“都是太后指点得当。”杨林逋不轻不重地拍了个马屁。
李太后转向李香凝,和蔼可亲地拍拍十三少女嫩葱似的手,道:“凝儿,明儿去你兰姑姑那儿住几天。”
李香凝腻到太后身边,撒娇道:“凝儿舍不得姑婆。”
太后笑,道:“只怕到时候就不这么说喽。”她不动声色地瞄过侄孙女,“凝儿心里有人呢?”
()好看的txt电子书
李香凝粉面带红,弯垂了脸,道:“凝儿只想服侍姑婆,不敢多想。”
“好了,跟姑婆还不说实话。谁家小子,姑婆给咱们小凝儿把把关。”
“姑婆~”李香凝拉长声音撒娇,“凝儿是瞧着兰姑姑不喜欢,兰姑姑平素待凝儿都好,凝儿、凝儿就这样去那儿,伤兰姑姑的心。”
李太后还是一脸笑脸,却叫人心里发寒。
李香凝微微瞄过太后的侧颜,鼓起勇气道:“姑婆,要不缓两天,兰姑姑心顺了,凝儿再跟兰姑姑提?”
“也好,你们姑侄俩打小感情好,倒是老太婆做恶人了。”李太后淡淡道。
“姑婆~凝儿是真正不想离开姑婆。姑婆就依凝儿这回嘛。”
李香凝和太后撒娇讨好,总算讨了恩旨,到芳林殿再探探兰妃口风。李香凝到芳林殿,一坐下来,就哭。
兰妃冲烟云使了个眼色,烟云把众人带出殿外,并合上门。
“哭什么,谁让你姓李。”兰妃淡淡道。
“求姑姑帮帮凝儿。”李香凝跪下,伏在兰妃双膝间又哭又求,景帝确实是全天下最尊贵最有权势的男人,但他同时也是李香凝的姑父。
也许有人能够接受这样的不伦事,但她李香凝无法忍受。
何况,她已有心上人。
“夏侯俊?”兰妃轻笑,“那是郦山侯府的女婿,你想气死太后娘娘?”
李香凝哭得更厉害,她知道这不可能,可她就是喜欢夏侯俊,从见到他的第一面起。兰妃久久不说话,李香凝忽地抬头,用红通通的眼睛看着兰妃,道:“姑姑,太后娘娘每日都请太医诊治凝儿身体,以求一举中子。凝儿身体很好。”
兰妃看着这个宫里长大的孩子,好像昨天还在她怀里撒娇,今天就红口白牙地威胁起她,不从,她不介意和亲姑姑争宠,以能生孩子的肚皮固位。
她笑了。
李香凝很紧张:“姑姑,凝儿不想的,凝儿不愿的,姑姑,帮帮凝儿。”
兰妃抚了抚发鬓,问道:“你是问过顾小姐了?”
“她、她还不懂,不过,凝儿与她相处,小南妹妹心宽和,性豁达,想、想来、不、不会介意。”李香凝娇羞地回道。
“先回去,姑姑考虑考虑。”
李香凝欢喜地抹干泪,回到景福宫,宫门前,顾家琪蹲地捂肚子哼哼,李香凝停下来,帮孩子揉肚皮,道:“小南,你要记得宫里和宫外不一样,自己要多长心眼,不该多吃的不要贪嘴,别让你爹爹担心。”
“阿南没有贪吃。”小孩辩道,她只吃了太后赏的西瓜泡冰。
李香凝左右看看,低声道:“西瓜性寒,又加老窑子冰,对你身体不好,记住了?”
“那些嬷嬷不敢害阿南。”小孩瞪着黑白分明的大眼,认真地反驳道,“太后娘娘待阿南可好了。”
“傻孩子。”李香凝低喃,“太后的心思,你怎么猜得透。”随即,她出了神。
瞧着这姑娘眼底荡漾的喜色,顾家琪心底直摇头,非要她敞开窗子说太后大人,绝不可能让这颗不听话的棋子如愿,和皇帝上床与和一个陌生男人上床,其实区别不大。
顾家琪点到即止。
宫人的宣声惊醒李香凝,又是池老太太递帖子,老太太想念外孙女,想太后给个恩典,但从来没成功过。
李太后对池家后院的厌恶,那是只要进宫的人都知道。这里要提到先帝的仁孝和章皇后的娘家。李太后还是贵妃时,与章皇后情同姐妹。这章皇后去后,李贵妃还代抚养过已故文德太子。是以,李太后与章家关系一直来都不错。
()好看的txt电子书
宁章氏自打听说小姑在婆家受非人虐待,可没少进宫和李太后告状。
终归因那是太师底家事,人家老太太又抑郁劳苦功高,李太后也就眼不见为净,逢年过年什么朝臣命妇拜见,直接把池家的名儿勾却了事。
就算不讲这里头种种盘根错节的关系,就冲着池老太太做的那些事儿,李太后也没兴趣和个老虔婆唠嗑苦难奋斗史,聊生儿育女经?她以为太后什么身份,跟她聊折腾名门贵女媳妇的小花招,别糟贱景福宫的贵气好不好。
所以,池老太太想进宫朝拜太后尊驾,有生之年都甭想了。
李香凝也不喜池老太太,每回池家递帖,都是她指点小姑娘怎么回帖打发人的。
这次了不例外,李香凝握着小姑娘的手,指点她的书法。顾家琪抓了块芙苓饼塞嘴里,李香凝点小孩小腮帮,笑嗔:“小馋猫,小心俊少年嫌你吃胖了。”
“回头阿南问问他。”
“俊少明天进宫?”
“不知道。”
“那还是赶紧问,问完,小南就可以多吃点心了。”李香凝提点道,铺开新的信纸。
顾小姑娘嫌麻烦,直接叫人传话夏侯俊,明日进宫。
卌一回 水面清圆风荷举 妖精打架(中)
夏侯俊乐癫癫地进宫,小姑娘问完一句话,小姑娘就自己踢键子去了。夏侯俊不死心,又不忍扰她兴头。正自我折磨着,洛江笙咳嗽一声,提醒夏侯俊办正事。
“李小姐,三公主也反省了一段时间,太后娘娘可有发话什么时候?”洛江笙比了个消气放人的手势。
李香凝低声道:“太后姑婆还是很生气,都没人敢为三公主求情的。”
夏侯俊行礼作揖:“还请凝姑娘为三公主多多美言。”
李香凝半垂脸,道:“夏侯公子不必客气,三公主是凝儿的朋友,凝儿一定尽力。只是,没个由头,凝儿也不好开口。”
洛江笙挥转纸扇,问最近谁在太后娘娘前头说得上话。李香凝微偏个头,洛夏看向那个踢键玩的小姑娘,洛江笙一敲扇柄,道:“若是如此,那洛某就有法子了。”
仨人嘀咕一阵,又带小姑娘到采萱殿看望三公主。
却说三公主闭宫思过中,看不到离开小黑屋的曙光,非常可怜。福嘉公主只能劝皇妹,乖点,回头再跟太后求情,争取早点放她出来。
顾家琪憨声憨气地说道:“三公主,阿南来救你啦。”
“你?”三公主哈哈大笑,豪气万千拍胸脯,只要说动李太后,顾小南想要什么她给什么。
顾家琪马上把洛夏李推出来,三公主听完点子,乐得大叫好玩,就这么办。她命自己的宫人全部听从洛江笙调遣,谁敢妨碍她出关,一律杀无赦。
“顾小南,你要是搞砸了,小心本宫揍你!”三公主威胁道。
顾家琪想想问道:“三公主,可以把阿南的宝贝还来吗?”
三公主眼珠儿一转,道先办成事。顾家琪和她咬耳朵,三公主大笑同意。事情就此定下,众人召集采萱殿宫人大忙活。
当天下午,兰淑妃的首席侍女烟云传话李顾洛夏等人,兰淑妃有请。
芳林殿里,兰淑妃陪着新认的皇儿读书写字,远望去,好一副母子相亲天伦欢图。众人行礼,兰妃微笑,道:“都免了,烟云,给大家看座。”
众人道谢坐定,兰妃把五皇子唤到身边,纤纤玉手捂着孩子单薄的肩,道:“其实也没甚事,只是我们毅儿一个人孤单单,怪冷清,本宫想请你们带毅儿一块玩耍。”
洛江笙与夏侯俊连声道兰妃客气,李香凝想了想,道:“姑姑,我们在排新戏呢,五殿下身法超群,正合做剧中头角。”
()
兰妃抿了口铁观音,但笑不语。
夏侯俊嗯咳一声,道:“兰妃娘娘,小臣这儿有个新剧,想以瑞王闹京都素材为本,只是一直未找到合适的机会,倘使娘娘准允,微臣想请五殿下来演,共为太后进孝。”
兰妃放下茶碗,笑得意味深长:“陛下夸赞夏侯家出了个栋梁之才,本宫还以为陛下过誉,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愧不敢当,微臣也是借娘娘的光,有此良机,为娘娘效犬马之劳。”
“也不用谦虚,我们毅儿就拜托两位爱卿了。”
前面说道太后寿诞,皇帝犯错,命大魏王侯公勋家眷每天都要进宫给太后请安进孝道,陪老人家聊聊天,喝喝茶,听听小曲儿。皇后、虞贵妃等宫妃都陪在左右,京中名角儿纷纷登台献艺,大家看得很欢乐,叫好声也很给力。
但是,李太后还是不太满意。
换剧时,李太后瞄着曲目单子,道:都是老面孔,没甚新意。
这并不是说李太后真地不满意京班的卖力表演,而是她念叨“孝”经开始的症兆。凡是可以数落皇帝不孝的场合,太后大人是绝不会放过的。
这时候,顾家琪跳出来:“太后娘娘,阿南准备了个新节目。”
李太后惊奇地哦一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