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鉴赏文库
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我的未婚妻
丁小辰
一个傻的可爱的美丽天使,带着爱神的旨意,来到人间寻找幸运的白马王子。
她,秀美的脸上总带有孩子般的天真;她什么都不懂,可什么都懂。
看着天上的星星,她会为牛郎、织女叹息。
看着窗外的雨丝,她会为天下所有不能成为眷属的有情人悄然流泪。
当你希望她成熟,她却总是孩子;当你希望她天真,她却什么都计较。你真正感到寒冷的时候,她全然不知,可你却常常要在不冷时接受她那么多温暖的关心。
在她的想象中,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那小小的天地里,阳光总是那么明媚,那么灿烂。
她,喜欢男子的刚强,可又希望缠绵的柔情;她,希望男子汉沉稳,可又要有十足的幽默。看来她喜欢深入浅出,可又常说:“你名利思想严重。只知道爱事业,重名誉,成天也不管我……”对于那些名不经传、沉溺儿女情中的少年,她又是那样的不屑一顾。
无时无刻,她不在精心编织着自己的春梦。时而色彩斑斓,辉煌灿烂;时而清丽淡雅,朦胧娟秀。那如画的山色湖边,一位“白马王子”正期待她的到来……。
每当这个时候,她便忧伤地摇摇头,因为那位她期待中的“白马王子”并不是我,只是我们相象。唉,每当此时,我便悄然离去。
后来我才知道,每当我远远离去,那位“可爱”的“白马王子”便随我一起走了;这就是少女的心。
天知道她怎么总有那么多的事儿可做:用白手绢编花儿,给那永远不眨眼睛的小绒狗梳头,噘着小嘴亲那趴在床上瞪着眼睛的小白猫──那幸福甜蜜的亲吻却在我心中留下了那么悠长的回味──我真不知道,她长大点儿好,还是永远这样好。
说真的,她想结婚。一提到结婚她总是那么快乐:“我们会有自己的家,漂亮的小房子。我天天布置,把房子打扮的就象童话里的世界。”她还会神秘地噘着嘴说:“……也许,也许我还会给你生个小娃娃呢。”这时她就会兴奋而认真:“真的,我们的娃娃肯定又漂亮,又聪明。”可她甩着脑后那用丝带扎起的一大把黑发和噘着小嘴的样子,就像个娃娃。唉,就这一个娃娃我还顾不过来呢,“再加一个?”
──天哪,真不知会怎么样。
天知道她在哪儿学的好手艺:她做的菜比谁的都好吃,就像她穿着小裙子比谁都漂亮一样。特别当她穿上为自己设计的服装时,那美丽和天真更表现得一览无余。她美,纯粹是一种精巧的美:脸上总荡漾着甜甜的笑,轻盈活泼的身子总显示出青春的气息。噢,这一切足够了。
最叫我吃惊的恐怕还是她有时的粗心大意:每次去郊游我总得等她好久,看着她不停的准备。可每次出去以后,不是吃的没带,就是喝的没带──“我又忘了。
“她那温柔中略带歉意的笑容总是默默地告诉我:“忍忍吧。”还能说什么呢?我总在想,她以后会不会把我们的孩子也忘在什么地方而丢掉呢……
我的信条
青年报
钱强
我相信理智的力量。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存在着理智的和谐。它使人类有清晰的头脑、生动活泼的语言;它使人懂得疯狂的可怕,懦弱的愚蠢。
我相信真理的光芒。虽然它象草那样的质朴无华,但正是这种质朴使世界上的丑陋、荒唐的事物,在它的照耀下原形毕露。
()免费TXT小说下载
我相信法律的公正。一切虚伪的东西都将受到它的严惩。然而它不仅仅是一位只凭理智判断的法官,而是真理与民意的化身。
我相信责任的神圣。世界上有许多事,你并不一定都喜欢它们,但是责任使你有一种压迫感,使你身心为之一振并发挥你的才气去钻研。是它在向你的心灵发动着进攻。如果它胜利了,那么你就前进了。
我相信历史的伟大。如果你想更快地向前走,并希望自己少摔跟斗,那么你就回头看看你所走过的道路。它是一面镜子,使你看清道路的曲折与广阔;它是一个经验库,随时都可以支付你的幸福;它是我们的阶梯,只要没有人篡改它,它就象万里长城那样永远伟大。如果我们失去它,就等于聪明人失去了双眼。
我相信生命的意义——不是索取而是默默地奉献。生命的宝贵使人懂得了奋斗的幸福、成功的喜悦。怎样才能开发你无穷的生命价值?只有把自己变成一根焊条,熔化在社会需要的地方,这样才能得到永生。
我相信人类的尊严。它使你懂得如何自爱,如何爱他人。它是认识自己的钥匙,让你打开心扉,看清楚什么是可耻、可悲、可怕、可怜。它束缚人卑鄙的恶念,打消心灵中的不谐和的声音。
我相信自我的信念。尽管有时我们过于天真、幼稚,但终究我们会因为它而有所成就。“我会战胜它”的声音总是在你心中荡漾的话,那么你就不会因失败而气馁,因嘲讽而忍让。但自负的自我,决不应属于你。如果我们在事业上连自我都不相信,那么我劝你还是罢手旁观。
我相信友爱的纯洁。它是一个大熔炉,熔化了一切妄自尊大、虚伪奸诈、阿谀奉承。友爱使你谦卑,羞惭,好象初进闹市的顽童,怕因为自己的不检点而受到斥责。它包括理解、信任和自我牺牲。理解了才能有爱,信任了才能加深爱,而自我牺牲才能升华爱。
我相信自私的可耻。若将自私的我堆积起来,那么它势必要倾倒,它给人带来灾祸,而给自己带来堕落,虽然这种堕落充满享受的快乐。自私者公认的是:名誉、地位、权力和金钱,而且也公认:人格、脸面不值一钱。
我相信失败的伟大。成功可贺,可失败同样可敬。警世钟的音响,足以震动地球上的万物之灵。失败可以转化为成功。
我的座名铭
《文化与生活》
萧乾
我不相信命运,也不相信天才。我看,一切都是事在人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因果关系是必然的。把希望寄托在偶然性上,后果是可怕的。最可靠的还是自己诚实的努力。
船得有航向,人生得有所追求。连蚂蚁,看来是在盲动,其实,也各有所奔。
人,如果光为自己奔,那就算不上什么“万物之灵”了。总得对群体有所贡献。
爱情浓郁,友情透明。爱情如建立在友情之上,就会更透明、持久。
既要知道自己所长(因而去发挥它),又得知道自己的缺陷(好去弥补)。最不可丢的是自知之明。有它,就不会忘乎所以,就不会出洋相,不会一败涂地,碰个头破血流。
我恨我不能如此抱怨
文华集
桑科
我不幸是一个“应该自卑”的人,不过所幸同时又是一个糊涂的人,因此靠着糊涂,竟常常逾矩地忘了自己“应该自卑”的身分,这于我倒是件好事。可是每当我浑然欲忘的时候,总有一两个高贵的家伙,适时提醒了我应该永志不忘的自卑感,使我不胜羞愤。
一日,我静坐悟道,忽然感出种种自卑之端,皆在于生平不会埋怨。如果我一旦也象某些高贵的家伙整天能高声埋怨,低声叹气,想必也有一番风光。只是此事知之虽不易,行之尤艰难,能“埋怨”的权利不是人人可以具备的。
我生平第一件不如人的事便是中国话十分流利,使我失去了埋怨中国话的权利。无论什么话要用国语讲出来于我竟是毫无窒碍,这件事真可耻。
如今学人讲演的必要程序之一便是讲几句话便忽然停下来,以优雅而微赧的声音说:“说到Oedipus起,中文翻译我也不太清楚,什么?伊底柏斯情意综,是,是。唔,什么?恋母情结?是,是,我也不敢sure,好,anyway,你们都知道Oadipuscomplex,中文,唉,中文翻译真是……”当然,一次演讲只停下来抱怨一次中文是绝对不够光荣的,段数高的人必须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连讲到brother—in—law也必须停下来。“是啊,这个字真难翻,姐夫?不,他不是他的姐夫。小舅子?也不是小舅子。什么?小叔子——小叔子是什么意思?丈夫的弟弟?不对,他是他太太的妹妹的丈夫,连襟是这个意思吗?好,他的brother—in—law他的连,连什么,是,是,他的连襟,中文有些地方真是麻烦,英文就好多了。”
我对这种接驳式的演说真是企慕之至。试观他眉结轻绾,两手张摊的无奈,细赏他摇头叹息,真是儒雅风流,深得摩登才子之趣。我辈一口标准中文的不敢望其项背。
我生平第二件不如人的事是身体太好,以至失去了抱怨天气、抱怨胃口以及抱怨一切疼痛的权利。其实我也深知,40岁以上的女人如果没有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偏高,简直就等于取得了一张清寒证明书。而40岁以下的人如果不曾惹上“神经衰弱”、“胃痛”、“寂寞的17岁”之类症候,无异自己承认I.Q.偏低。
我健康得近乎异常,胃口尤其好,在酒席上居然可以从拼盘吃到甜点,中间既不怕明虾引起过敏,也不嫌血蛤腥气,更压根儿没有想起肠子肚子是文明人该忌讳的东西。
我第三件不如人的事是生活得太简单,以致失去了形形色色可资抱怨的资料。
我也想抱怨自己的记性坏,但因缺少几分富贵气,即使勉强凑热闹抱怨两句,未必使“贵人多忘”的逆定理即“多忘贵人”成立。我也很想抱怨台北的路不及纽约好找,但不器的我一打开地图就知道去龙山寺,去后港里,乃至于去深坑,去倒吊子该坐什么车。
()
我更羡慕的抱怨,是抱怨台北的菜馆变不出花样来,抱怨真正优秀的厨子都出国做了宣慰使。说来不怕人耻笑,我即使吃碗牛肉面也觉得回味无穷。对于那些高高兴兴地抱怨佣人难侍候,抱怨全台北没有一个好手艺的西装师傅的人物,我真是艳羡万分。
假如我能再做一遍小学生,再有机会写一遍“我的志愿”,我一定不再想当总统了,我只愿能够做一个时时刻刻可以抱怨的人。大抱怨固然可以造成大显赫的感觉,小抱怨也颇能顾盼自如,足以造成不肖如我者的嫉妒。说来真丢脸,我已经无行到连抱怨汽油贵的人都嫉妒的程度了(我的朋友们用汽油只止于打火机)。我嫉妒人家抱怨儿子不吃饭、不吃猪肝、不吃鸡腿——因为我的儿子从来不晓得吃饭前还有“母亲应该恳切地哀求,并许以逛街、冰淇淋等”的“文明规则”相较之下,很为犬子“援筷直吃”的缺乏教养的表现而羞愧。
我恨自己缺乏抱怨的资料,不过好在我虽然身不能至,尚能心向往之。我深恐有人仍恬不知耻地不懂得为自己不能抱怨而自卑而羞愤,乃谨撰文,但愿国中人士能父以勉子,兄以勉弟,以期他日能湔雪前耻,发愤图强,共缔光明之前程。
我还债去了
宇宙光
郭乃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管风琴的声音。当一对宣教士把那泛黄的唱片封套递给我看时,我就被照片深深地吸引住。
白发蓄胡的长者,弯着身躯坐在长板凳上,正在弹奏着一架老式的管风琴,那音乐栓长短参错着,在拥挤的空间里,显得有点不搭调。
而这位长者弹琴的专注神情,深深地吸引我。
后来我才知道这位长者就是史怀哲,而我所听到的管风琴声,正是他生前弹奏的珍贵余音。
我猜想当时的录音技术应该不是很好,所以杂音不少,可是每当我伴着琴声闭目沉思之际,那看似平实的旋律,汩汨然流入我的心田。
我必须承认:我对于弹奏者的兴趣,远大于我对他所诠释巴哈音乐的兴趣。
我想到这位非洲哲圣,他30岁以前,专注于他所热爱的音乐、哲学与神学的研究。我打从心里佩服他,因为他在20余岁,已经拥有神学及哲学博士学位,也在大学担任讲师,并且是一所神学院的院长,他同时也是巴哈管风琴演奏最佳的人选之一。
当乐曲戛然停止,我猛然想到为什么这位极优秀的青年,在30岁那年,看到一幅非洲饥荒的照片,便毅然抛下他所拥有的,然后进入医学院从头习医,7年光阴再获得第三个博士学位——医学博士。之后38岁的他,向着未知之地——非洲出发了。他说:“我还债去了!”
当琴音高昂,百音齐鸣之际,我可以感受到他内心那种挣扎、那份澎湃。是的,他必须从此告别他所钟爱的音乐、神学、哲学,以及他优渥的地位、财富……几乎是放弃一切所有的。
然而,当他挥别这一切,踏上非洲之途,却也接受到一份非洲别致的礼物,那就是一架“钢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