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鉴赏文库
郑患盖卓觳匠迳咸ǎ朔苣岩值亍氨臧瘛弊抛约旱呐抢刺ㄏ乱黄ι!?br /> 只不过,这股兴奋的情绪只持续了短短几个月,父亲就匆匆走了。父亲过世之后,任何奖对我都已失去意义,因为,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我得奖与否那样在意期盼,并且能与我一起分享荣誉、分享快乐的人了。
前些天,社区一位邻居告诉我,父亲曾对他说:“我这个女儿虽然只有小学毕业,可是比起其他得博士的儿女还要让我引以为傲!”我多么想大声告诉父亲:“爸爸,我所有的奖都是为您得的啊!”
接触大自然——走向科学之路的起点
文汇报
()免费TXT小说下载
福井谦一
我总是匆匆地把作业完成每当我回忆儿童时代,总要产生一种幻觉,耳边似乎又响起咣当、咣当的电车声。
每次学校放假,我都要从大阪乘车,去奈良的外祖母家。外祖母家被群山环抱,自然气息浓郁,哺育了我幼小的心灵。从大阪出发,到西大寺车站,大约需55分钟时间。西山山麓有个小道池,它的南边有菖蒲池,外祖母家附近还有笼池、蒜池等,这些小池塘星星点点,均匀地点缀在山中。池水清澈碧透,成了我们忘情追逐小鲫鱼的胜地。我总是匆匆地把作业完成,第二天一早就飞出外祖母家,扛上今天已不多见的原始钓鱼竿,和弟弟们一起到池边钓鱼去了。
要是在夏天,嘴里还要塞满杨梅果,所以钓鱼时总鼓着腮帮子。有时我们也沿街北上,到京都府山田川的干谷去玩。当然,这种远足是非常累的。如果去爬山,就一定找个晴天,这样可以眺望远处的山脉。这些玩耍常使我忘掉时间,忘掉一切。
这竟是由我发现的!
我从小就有收集癖,和社会上的收集迷们一样,集邮、集火花等。比他们更进一步的是,这种癖好还被引向了大自然。我刚懂事时,就爱在家中院内,望着柔嫩的杂草幼芽发呆,并且把它们排列成行,独自欣赏。在别人看来,这样做似乎有些傻里傻气。上小学前,我的收集对象上了等级,由植物转向矿物。我永远忘不了曾在那里采集到一块树状沼铁矿石,它呈空心树枝状,是一种珍贵矿物。当我了解到它竟是沉到湖泊或沼泽里的木头上的铁矿石时,内心的激动再也按捺不住了。这块在我家附近的帝冢山丘陵地带采到的矿物,证明了远古时期这一带曾是水底。天啊!这竟是由我福并谦一发现的!
进小学后,我的收集爱好又转向了采集昆虫。在我家附近,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现大金蝽那样珍贵的昆虫,还有至今在山地已经很难寻到的花黑斑蛱蝶。这种橙色和黑色对比鲜明的奇特蝴蝶因为是在我家后院捕到的,所以记忆犹新。
追溯往事,留下记忆的几乎都是小时玩耍中发生的事情,对于我,这些都是最重要的回忆,相比之下,对学习的回忆显得淡薄多了。一般说,我绝不认为自己是不认真学习的学生,然而就是在小学,我关心的也不是课堂上的学习,而是一些课外的事。自己出生在自然环境包围下的土地上,从小就有机会和大自然打交道,这对培养灵感、培养对科学的直觉,影响极大。
在我的记忆中,父母一次也不曾对我们使用过“好好学习”之类的话,几乎没有问过“学校教了些什么”“老师怎么样”等有关学校的情况。不仅如此,即使在临考前夕,父亲还常常邀我“下一盘”,他知道我喜欢下围棋。
令我望眼欲穿的外国杂志由于业务上的来往,常有不少外国邮件寄到父亲的工作单位。其中最令我望眼欲穿的是一本寄到家里的外国杂志——美国的《国家地理》。那时我还小,自然看不懂英文,但这本装帧独特的杂志在各种邮件中非常诱人。无论正在做什么,只要发现有这本杂志,我都要扔下手里的东西,贪婪地翻看。每一期杂志都登满了美丽的彩色图片,内容大多是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近乎原始的生活照,也有不少人文学方面的内容。花花绿绿的照片在我幼小的心里激起极大的好奇。最让人百看不厌的,是那些色彩鲜艳的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画片。有在日本根本见不到的奇花异草;有在广袤沙漠中生息的远古恐龙般珍贵的爬虫类;有密林中高等动物极难对付的生活方式;有在高山飞舞的原色蝴蝶和可爱的昆虫;有在北极那样严峻的自然环境中过着不可思议生活的生物……每浏览完一期这样的杂志,内心里对大自然的向往就加深一步。
少年时代这些微不足道、司空见惯的体验于我——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今天,我已经是70多岁的人了,回顾自己的学问人生是能够了解这些体验的分量的。相比之下,从大量文献、资料中得到的帮助就少得可怜了。
她要在萨拉热窝找回牙齿
上海法制报
赵念渝
“无冕之王”成千上万,但是像美国CNN女摄影记者玛格丽特·吉普赛·莫茨这样玩命的却堪称是“绝无仅有”的。
如果隔段距离望去,这位现年42岁的女摄影记者并无什么特别不同之处,她身着黑色T恤衫和牛仔裤,瘦弱的躯体扛着15公斤的摄影器材四处奔波,忠诚地履行着CNN摄影记者的职责。但是,如果你走近看的话,就会发现她的脸颊上有一道直至颈部的伤疤。在她开口说话时,你必须仔细倾听才能听清她说些什么。道理很简单:她没有牙齿,因此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这是去年夏天萨拉热窝给她留下的“永恒的纪念”。在萨拉热窝的内战中已有34名记者丧生,莫茨也差点在那里“光荣”。当时,一颗子弹击穿CNN采访车的玻璃,正好击中莫茨的脸部,虽然没有穿过致命的动脉,但是却掀掉了她大半个脸,颧骨被打得粉碎,舌头被打断。在送到诊所时,大夫们直摇头,认为她不行了。但在经过20来次手术后,她又奇迹般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媒介人士无不惊叹这个女人真了不起。她自己也哭着对采访记者说:“我已经要求重回萨拉热窝,说不定我还能在那里找回我的牙齿。”
莫茨小姐是新西兰一位建筑商的女儿,她于1983年移居美国,开始时在休斯顿一家电视台工作,1990年起任CNN摄影记者。
1992年6月,她第一次被派往萨拉热窝,逗留6个星期后,她已经习惯周围的流弹。她至今仍记得当时狙击手向她袭击的详情,她说:“我当时已毫无痛感,我知道我整个脸部都掉了下来,样子一定可怕极了,我尽力托住自己的脸。我摸了摸眼睛和鼻子,它们都还完好无损,,我祈祷着别破相太厉害,否则的话我的男朋友要离开我了。”当时同在一辆采访车上的CNN记者科索尼说:“到处是碎骨头和皮肉,她满脸是血,拼命用手止血。”莫茨应该说是“命大的”,那天清早萨拉热窝的受伤者寥寥无几,因此在她长达7个小时的手术中一直有充足的血液供应。本来时断时续的电力在那天上午却奇迹般地没有停,否则的话,她必死无疑。第二天上午,她被军用飞机送往德国的美军医院,而后又被送到明尼苏达州罗彻斯特的梅耶医院。她在那里一住就是3个多月,医生用她肩上的皮肤和骨头修补了她的脸。整容手术期间,她只能通过气管呼吸,营养管道直插进胃里以维持她的生命。
直到今年1月才取走呼吸器和流汁管道,恢复了正常生活。今年3月,尚在恢复期的莫茨又走上了工作岗位,她的下腭仍毫无感觉,脸部还留有弹片,体重从66公斤降至58公斤,对此,她开玩笑道:“这是玛格丽特·莫茨的萨拉热窝快速减肥术。”今年10月,医生将为她装上假牙。而后——莫茨说——她想去萨拉热窝,甚至想认识一下当初袭击她的枪手。“我会请他喝一杯,问他几个问题,比方说当时距离有多远。”
今生今世
台港文学选刊
林佩芬
明媚的春天里,他们结婚了;杜鹃花灿烂的开着,一对新人甜甜地笑着。
八个月后,肝癌夺走了他和她的一切。
她整整哭了两年,每天什么事也不做,只对着他的骨灰坛流泪。她告诉来安慰她的朋友:我是一个活着的死人,我的心已经跟他去了……第三年,春天又来了,她停止了哭泣,去找了一份工作维持自己的生活,然后,她把他们的房子变卖了,连同他的抚血金,一起捐给了他们共读了四年的母校,用他的名义设立了一个奖学金。
她写信给所有为她担心的朋友:他永远活着……
金色印象
台港文学选刊
林清玄
水牛的眼睛有一次,我和一位农人与他的水牛一起下田,我看到那头水牛的巨眼是红色的,像烧炙过的铜铃,我问起那位农人,他说:“所有耕田的水牛都是红眼的,因为他们被穿了鼻环。”据说很久以前,当水牛没有穿鼻环,没有下田的时候,它们的眼睛是黑白分明的,在耕田以后,他们没有流泪,却红了眼睛。
我想到,如果没有真正的自由,任何动物都是有感应的,水牛如此,你看过真正快乐的猪吗?
乞丐的钵子我把钱放在一个乞丐的钵子里时,有个好心人走过来对我说:“台北百分之九十九的乞丐都是假的,你当心他拿你的钱去花天酒地。”
我说:“只要做了乞丐就没有假的,因为他伸手要钱的时候,心情就是乞丐了。心情是乞丐的人,即使他四肢完好,孔武有力,家财万贯,他仍然是个乞丐,更值得同情,值得施舍。”同样的,一个穷人只要有富有的心情,他就是一个富人了。
比目鱼在市场买了一条比目鱼,只有一半的肉,听说比目鱼是皇帝吃了一半丢在海里的,台湾人叫它“皇帝鱼”。
煎着比目鱼的时候,我突然为难起来,因为我请一位外国朋友吃饭,如果把无肉的一面朝上,他会以为我请他吃鱼骨头;如果把有肉的一面朝上,翻鱼身时,他会以为我事先吃了一半;如果我告诉他皇帝的故事,他是绝对不能相信的。
最后我把比目鱼留着自己吃,自己做剩下的半个皇帝,中国古人碰到不可理解的事,总是相信皇帝的。
鸟的心情即使这世界有了飞机,我总是还羡慕着鸟。
尤其当我在烈日下赶路,一只鸟突然的啾啾飞过,一晃眼就到了我要去的山上。那只鸟也许早上还在田野上觅食,午后,它已经飞过好几个市镇。飞机比起鸟来是笨拙的,因为即使我有飞机,也不能看到一片芦苇美丽就随兴飞入。
但这世界上只要有鸟笼,有溜鸟的人,我就知道我并不真的想做一只鸟,只想有鸟的心情罢了。
风知道山我躺在田野上看山,山不高,但姿形优美。
我努力的想像着山那一面的情景,也许它刚播种不久,有一片新芽的绿,也许它已经是收割后的苍凉,虽然我那样想着,但完全不能确定山那边的风景,除非我站起来,爬到山的顶上去看。
阳光从山那边转来,它知道山那边;风从山头吹过,它知道山那边;鸟飞过群山,它也知道山那边;只有我不知道,因为我没有上山。这时我感觉在山之前,我是多么渺小,那不是一座高山,因为我懒得上山,它就格外高了。
海拔五百有时候只要往上走几步,不要太高,只要走到海拔五百米,世界就完全不同了。
本来我们是抬头看世界,可是就在海拔五百的地方,我们既可以府视也可以抬头,天更广了,平芜拓得更大,人的心也就远大了。
我们不必像爬山专家,到五千或者一万的地方,把名字刻在石上,他们说那是“征服”。但是,有了征服,就没有完全自由的心情。登山专家只看见山顶,不像我们,能享受海拔五百的乐趣。
声音的灵魂深夜里坐在小屋中听音乐,是我最爱的事,音乐固然是美的,但就是看着唱片上旋转的唱针,也可以把人从时空中超拔。
那唱针一圈一圈画着唱片,竟好像是磨着音乐家细致的灵魂,却在千百里外千万年外的时空被不同的人磨着,藉着灵魂的苦磨,音乐洗涤了更多的灵魂。
灵魂真是个奇异的东西,愈磨愈清明。
我的家我走过一座黑暗的树林,遇到一位住在林中的人,除了他的木屋,他几乎没有财物,可惊的是,他还是一个青年,并且安之若素。
我问他:“你这么年轻而强壮,为什么不到山外去打天下呢?”他疑惑的望着我,指着那一片树林说:“这儿是我的家。”以一种无比肯定的语气。
走出树林,已是黄昏了,我看到脚下的城市华灯万盏,那里是许多人的家,也许住了很多富有的人,但从远处看,每一个人的家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
敬畏生命(外一则)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