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鉴赏文库
15.公元1625年格罗梯乌斯的《论国际秩序》,为后世国际法之基础。
16.公元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最初是维珍尼亚州发起的权力宣言,代表了美国独立的基本精神。
17.公元1787年的《美国宪法》,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届总统,通过这一宪法,确立美国的政治制度。
18.公元1789年的《人权宣言》,这一宣言对后世人们争取人权运动起了很大的作用,作为民主主义精神的经典。
19.公元1795年康德的《和平宣言》。
()好看的txt电子书
20.公元1804年的《拿破仑法典》。
21.公元1848年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22.公元1920年印度甘地的《非暴力权力运动》,甘地因提倡非暴力运动争取民族独立,被印度尊为“圣雄”。
23.公元1925年孙中山北伐前发表的《中国致世界各国宣言》,是中国当时的革命文献。
24.公元1941年的《大西洋宪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的文献。
25.公元1945年由一批科学家对世人提出的忠告《法兰克报告书》。
26.公元1945年的《联合国宪章》,是组织联合国的根本文件。
27.公元1946年日皇裕仁的《新年祝辞》。
28.公元1961年法兰兹·化隆的《第三世界呼吁书》。
29.公元1963年罗马教宗约翰23世的《Pacemln Terris》。
30.公元1972年的《先锋十号宇宙通讯图版》,这图版是代表地球人类同太空人的通讯联络,表明科技已进入了征服太空的新时代,虽然只是一个图版,但包含有极丰富的内容与含义。
(摘自《集萃》1982年第4期)
人生
新民晚报
季羡林
在一个“人生漫谈”的专栏中,首先谈一谈人生,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未可厚非的。而且我认为,对于我来说,这个题目也并不难写。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在人生中已经滚了八十多个春秋了。天天面对人生,时时刻刻面对人生,让我这样一个世故老人来谈人生,还有什么困难呢?岂不是易如反掌吗?但是,稍微进一步一琢磨,立即出了疑问:什么叫人生呢?我并不清楚。
不但我不清楚,我看芸芸众生中也没有哪一个人真清楚的。古今中外的哲学家谈人生者众矣。什么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人生的价值,花样繁多,扑朔迷离,令人眼花缭乱。然而他们说了些什么呢?恐怕连他们自己也是越谈越糊涂。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哲学家的哲学,至矣高矣。但是,恕我大不敬,他们的哲学同吾辈凡人不搭界,让这些哲学,连同它们的“家”,坐在神圣的殿堂里去独现辉煌吧。
像我这样一个凡人,吃饱了饭和没事儿的时候,有时也会想到人生问题。我觉得,我们“人”的“生”,都绝对是被动的。没有哪一个人能先制订一个诞生计划,然后再降生,一步步让计划实现。只有一个人是例外,他就是佛祖释迦牟尼。他住在天上,忽然想降生人寰,超度众生。先考虑要降生的国家,再考虑要降生的父母。考虑周详之后,才从容下降。但他是佛祖,不是吾辈凡人。
吾辈凡人的诞生,无一例外,都是被动的,一点主动也没有。我们糊里糊涂地降生,糊里糊涂地成长,有时也会糊里糊涂地夭折,当然也会糊里糊涂地寿登耄耋,像我这样。
生的对立面是死。对于死,我们也基本上是被动的。我们只有那么一点主动权,那就是自杀。但是,这点主动权却是不能随便使用的。除非万不得已,是决不能使用的。
我在上面讲了那么些被动,那么些糊里糊涂,是不是我个人真正欣赏这一套,赞扬这一套呢?否,否,我决不欣赏和赞扬。我只是说了一点实话而已。
正相反,我倒是觉得,我们在被动中,在糊里糊涂中,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我劝人们不妨在吃饱了燕窝鱼翅之后,或者在吃糠咽菜之后,或者在卡拉OK、高尔夫之后,问一问自己:你为什么活着?活着难道就是为了恣睢的享受吗?难道就是为了忍饥受寒吗?问了这些简单的问题之后,会使你头脑清醒一点,会减少一些糊涂。谓予不信,请尝试之。
人生试金石
(8题)
台港文学选刊1992。7
王鼎钧台湾弃友航海有时需要弃船”,人生有时需要“弃友”,二者皆是非常之举。 “朋友是装在两个腔子里的一个灵魂”,倘若如此,根本没有“弃友”一词。
但交友选择错误,或朋友的人格起了变化,这就发生如何由朋友变成非朋友的问题,弃友不得法往往使一个庞大的正数突然变为负数,殊非吉事。
文中子早就警告我们:“先交后择,多怨。”那时,朋友与仇敌亦如剃刀边缘。如果要“弃”的是一个异性密友,就更不简单了。
两种知己“没有爱人是寂寞的,没有仇人也是寂寞的。”培根这句话好大的口气!没有爱人而寂寞是一般常人的感觉,没有仇人而寂寞是稀有的非常之士。
()免费电子书下载
爱人、仇人虽是两种相反的人物,其实都属于广义的“知己”。英雄好汉,或不打不相识,或不相识不打。一世瑜亮,对立到底,但惺惺相惜,余子不在眼内。
爱人带给你期望,仇人带给你威胁,两者都产生紧张,驱逐苛安自满。不过,没有爱人,应该找一个;没有仇人,就让他从缺也好!大志人生不但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且极可能近大者大,近小者小。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大人物。有为的青年,首先应该知道你这一行的权威人士是谁,然后想办法“接近”他们。例如,读他们的传记,听他们的演讲,参观他们的成就,使自己襟怀开阔,目标远大。这就像做书法家一样,手上备有若干部真正的好碑好帖,时时观摩,而且任何机会能够看见好字,决不放过。
雪埋诗兴诗人看见满地皑皑白雪,如粉装玉琢,诗兴大发。不过他没有马上写诗,他需要一段时间酝酿,他说:“我把诗兴埋在雪里。
诗尚未成,太阳先出来了,积雪融化,满地泥泞。诗人看了,大为扫兴,放弃了作一首诗的念头。他说:“一首好诗被糟蹋掉了。”
写诗是诗人的事业。事业的“根”应该深植心中,坚忍不拔,不随外物迁移。
外物常变,如果心随物移,则花开花落,月圆月缺,此心哪有安宁的日子?事业哪有成就的一天?人缘我跟某公司董事长做了多年邻居。当他的公司财源茂盛的时候,他的汽车碾扁了别家的小鸡。他的狼犬自由散步,对着邻家的小孩露出可怕的白牙。他修房子把建材堆在邻家门口。坦白地说,他在邻居中间没有什么人缘。
后来,他的公司因周转不灵而歇业,我们经常在巷道中相遇,我步行,他也步行。他的脸上有笑容了,他的下巴收起来了,他家的狼犬拴上链子,他也经常摸一摸邻家孩子的头顶。可是,坦白地说,他仍然没有什么人缘。
一天,偶然跟他闲谈,谈到人间恩怨,我随口说:“人在失意的时候得罪了人,可以在得意的时候弥补;在得意的时候得罪了人,却不能在失意的时候弥补。”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他若有所悟。
他暂时停止改善公共关系,专心改善公司的业务。终于,公司又“生意兴隆通四海”,他又有汽车可坐,不过他的座车从此不再按剌叭叫门,并且在雨天减速慢行,小心防止车轮把积水溅到行人身上。他的下巴仍然收起来,仍然有时伸手摸一摸邻家孩子的头顶。后来,他搬家了,全体邻居依依不舍送到公路边上,用非常真诚的声音对他喊:“再见!”人分四等从前上海有一位闻人,把门下宾客分成几类:有本领、没脾气,一等;有本领、有脾气,二等;没本领、没脾气,三等;没本领、有脾气,四等。
有本领、没脾气的人是奇花异卉,不可多得。有本领的人多半有个性,别人因敬重他的长处而容忍他的短处。没本领而又没脾气的人留之无害,去之不必,还可以在社会上勉强生存。既没本领又难相处的人恐怕早已淘汰,四种中仅存名目罢了。
靠不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近山的人要有本领吃山,靠近水的人要有本领吃水。本领大,吃得好、吃得多,本领小,吃得少、吃得坏。靠山,本领大可以开矿,本领小只能打柴。靠水,本领大了行轮船,本领小了捞鱼虾。如果什么本领都没有,还不是望洋兴叹。
归根结底,“吃”的是自己的本领。靠山靠水都靠不住,只有自己的本领最真实。你看,“靠”这个字的结构已经明明白白“告”诉你依赖他人的念头殊属“非”是。
一席话中国画家为什么喜欢画竹子?你看,这副墨竹盖了一块压角章:“喜其直而有节”,这就是答案。还有别的理由吗?有,竹子的中心是空的,代表虚心,“竹本心虚是我师”。白居易说过,竹有三大美德:身直,心空,节贞。——不但有节,而且“节”非常坚固。
你们为什么又喜欢梅花呢?梅花的枝干完全不合“直而有节”的原则,而且也不“虚心”。啊,这是因为梅在冰雪中开花,送来春的消息,“数点梅花天地心”。还有,梅花香气很淡,是“暗香”,仿佛不求人知,可是谁闻到了那香气永远忘不了。这些特征代表中国人理想的人格。你们不用看竹的标准看梅?当然不。也不用看梅的标准看竹?当然也不。要是那样,竹和梅都一无是处了,是不是?我们不会故意把世界弄得那样丑陋。我们就梅发掘梅的优点,就竹发掘竹的优点。
来看这幅画:为什么这样苍白?啊,这位画家我认识,他说人生是苍白的,所以他要把苍白展现出来。那么,旁边另一幅画为什么色彩缤纷而强烈?那是因为后来这位画家想法变了,他说人生是苍白的。所以他的画要特别注重设色。哈哈!真有意思,你们的画家真懂得人生,或者我该说,中国人真懂得人生!
人生咏叹调
《芳草》
圣宗
人生,只一次。
只一次在母腹中酝酿魂灵,只一次在襁褓中哭累了眼睛,只一次在小河边裸出胴体,只一次在木排筏上嬉动黎明。
只一次攀撷那紫红的桑椹,只一次天真地追逐无轨的风筝,只一次想搭梯到月宫里捉小兔,只一次18岁的梦魇震颤心灵。
只一次在玫瑰园中吞咽香馨,只一次在山巅拦阻流星,只一次在大学论坛捕捉人生,只一次在浩淼中莫知所云。
只一次在妈妈的噙泪里远航,只一次同狄俄尼索斯痛饮酩酊,只一次不惑之年迷惑,只一次在白发里呼唤青春。
人生许多一次,真正的只一次。只一次被丘比特金箭射中,只一次在天国的殿堂洗礼膜拜。人生许多只一次,要多次的,是要做许许多多几生几世的有益事情。
人生真味
文汇报
柯灵
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这“三字经”不是我发明的,但我在滚滚不尽的岁月淘洗下体会到了此中的人生真味。
()
时间很冷酷,也很仁慈。时间使我丧失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
我经历的是一个伟大而艰难的时代,每走一步都不是轻松的。时代考验了我,也哺育了我。这是不幸,也是大幸。
生活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生而有涯,每个人只能读到有限的章节,因此必须认真地读。
必须画好生命的句点,不辜负自己到这瑰玮的人世走这一遭,使自己能够安静而轻快地作一次最后的发言:“永别了,世界!祝福你前途无量!”
人生自然的节奏
林语堂
在我们的生活里,有那么一段时光,个人如此,国家亦复如此,在此一段时光,我们充满了早秋精神,这时,翠绿与金黄相混,悲伤与喜悦相杂,希望与回忆相间。在我们的生活里,有一段时光,这时,青春的天真成了记忆,夏日茂盛的回音,在空中还隐约可闻;这时看人生,问题不是如何发展,而是如何真正生活;不是如何奋斗操劳,而是如何享受自己主有的那宝贵的刹那;不是如何去虚掷精力,而是如何储存这股精力以备寒冬之用。这时,感觉到自己已经到达一个地点,已经安定下来,已经找到自己心中想望的东西。这时,感觉到已经有所获得,和以往的堂皇茂盛相比,是可贵而微小,虽微小而毕竟不失为自己的收获,犹如秋日的树林里,虽然没有夏日的茂盛葱茏,但是所据有的却能经时而历久。
我爱春天,但是太年轻。我爱夏天,但是太气傲。所以我最爱秋天,因为秋天的叶子的颜色金黄,成熟,丰富,但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