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鉴赏文库
梦想有张古老的大书桌,墨黑,光可鉴人,四足撑地如巨兽般纹丝不动,且有秘屉可私藏情书、遗嘱、古玩珍奇。今年有幸住进长影厂作家写作楼,房间里有张豪华的大书桌。夜间无应酬,极静,坐在桌前想写点什么,谁知连写日记都不能。
只好恢恢熄灯上床,听那蝈蝈叫得气促心跳,血涌如潮。
是啊,谁能对一张太陌生、太严肃的面孔娓娓抒情呢?
还收集和笔有关的东西,例如稿纸。每到一处,便贪婪地向编辑部索求稿纸,每式一本存档,渐贮存上花色品种二十余。每有作品,抄短诗择格子疏朗。抄组诗选行距细密,常常屡试数样方得称心,身后抛下纸团无数。草稿则喜大白纸,写诗要将纸裁成长条,越长越好,一气呵成,读时双手轮卷,犹如戏台上长长的状纸;写散文则要16开大张白纸,小字如豆,大字如瓜,信缰跑马,不计字数,任它天涯海角。
丈夫写大块文章,所费稿纸之巨令我望尘莫及。不管行距,只要质地挺刮,横线明媚,一律落入虎口。且应用极广,包装、防震、便条,信手撕去,不管普通稿纸或是珍品。结婚不过半年,有日检视宝藏,竟损失多半。心痛之极,将所余藏品尽数搬出,或草稿,或写信,挥霍殆尽。自此不当守纸奴。但是看到别人有好稿纸,眼睛终是不舍。
由于常和邮局打交道,用他们的话是每天都要上绿色邮窗去报到,混熟了,有纪念邮票总要给我留着。其实对于集邮我完全外行,我只是非常喜欢新颖的图案。
给朋友选贴邮票也是乐趣之一:给自强不息者啸啸骏马;给缠绵多情的女友黛玉葬花;给目不斜视的老夫子却是全运会一位玲珑女操——开开玩笑!
丈夫图省事,手头一没有现成邮票,便到我私家小铁盒自然保护区偷猎,一抓一大把。与其斗争多次,终是本性难移。为了不让那些美丽的邮票伴随他的枯燥无味的文章旅行,我的朋友们只好接受大众邮票了。
对于笔的伺奉是这样挑剔,这样仔细,其他方面却糊涂得出汁。有些文艺界同行大会小会见过,握过手,通过信,再见面时心里还要嘀咕:这是张三?是李四?
钱包、钥匙圈更是常常遗失,幸而也常常有好人完壁归赵。
外出参观某奶品厂,厂长极热情,泡奶茶招待,先问香不香?香!香得精神紧张,因为他接着就十分诚恳地请求:“为我们的奶粉写一首诗吧!”又到某养殖场,设鱼宴,举座称羡不已,代主人凑趣:“为我们的鱼宴写首诗吧。”筷子尚未搁下,一块炸得焦脆的凤尾鱼却鲠在喉中,滋味顿失。
也不认为诗是那么高雅,须焚香净手方能触摸。有人就写得洒脱。上意大利餐馆赴宴,临水览月,游鱼历历可数,你还没醒过神来,那最后一道菜,对于他可能已是整整齐齐的一首诗了。又如傅天琳,出访西德时她使劲睡,睡得她自己都啧啧称奇,让我们大把大把吞食安眠药的人,恨得半夜频频挂电话吵她。但是回国来,她却整整写了一本《红草莓》。
这么一比,自己不免觉得十分沮丧。已是不断向周围打揖,承认才气不足,笔头笨拙,人们仍然以怀疑的目光围困。其实有一个很世俗很难出口的原因就是:纵然我冒险将我的笔带上,不畏行李沉重,还带了各式稿纸,但谁又能把家中这张油漆斑驳的破书桌一起搬来呢?
但愿诗会笔会的未来主持者不要读到这篇文章。因为偌大中国,还有许多地方我没有去过呀。
拚搏
《朝日新闻》
方正
在事业上,人们每做成功一桩事情,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人;相反,事情一旦遭到失败,就会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人。这可以说是现代社会人们的一般看法。
但是,果真能如此断言吗?实际上,也有人这样认为:人们称之为“冒险”的举动就是对上述观点的一种反驳。
堀江谦一先生驾驶着汽艇成功地纵绕了地球,航程共达6万公里,就是一个绝好的例证。他从夏威夷出发,途经塔希提岛,掠过南极大陆,折身又通过北冰洋,在那里同围困的坚冰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在只有大帆船的时代里,据说水手们将双脚搭在桌子上,说着豪言壮语,船就能平安地通过好望角。这虽说有点言过其实,但堀江先生和夫人衿子二人却也闯过了那令人生畏的险关。在波浪翻滚的茫茫大海中,衿子夫人用绳索绑住了自己的身体,双手紧紧握住8毫米摄影机,将信天翁、海豚、夜光虫、北极星、南十字星,蔚蓝色的海洋、沉落天际的夕阳、夺目的晚霞等尽情地摄入镜头。驾驶着全长仅仅10.5米的汽艇迅猛前进。这真是一个“几次认为绝望了,但海的女神却伸出了怜悯救援之手”的冒险航行。
我们不能说堀江先生因为成功地航行了6万公里,一夜之间就成为有价值的人了;纵然堀江先生遇到不幸,遭到失败,但同样也是有价值的人。成功虽是一种目的,但对冒险而言,还不是全部目标。最重要的是:不论事情是成功还是失败,要敢于自始至终地去奋斗,去拼搏。
别出心裁的“惩罚”
洛阳晚报
赵宁宁
在德国布来梅有这样一个“习俗”:假如你年满30岁时仍未婚,那么你必须到布来梅大教堂前劳动一次——男性打扫大教堂的台阶,女性擦洗酒桶开关。
孑然一身的斯特凡刚过罢30岁生日,朋友们便通知他某月某日某时到大教堂前劳动。当然事先是和他商量过的,并已到警察局申报过。
到了预定的这一天,斯特凡身穿黑色燕尾服,戴一顶高顶礼帽,打扮得活像上个世纪的绅士(每年到教堂前来劳动的人都必须如此),在朋友们的陪伴下来到大教堂前。
大教堂前的阶梯总是一尘不染,扫什么呢?不要紧,朋友们自有办法——只见有人从汽车里拖出几个大袋子,把里面的酒瓶盖哗啦一声全撒在大教堂前的阶梯上。
斯特凡的任务就是把这些瓶盖扫在一起。朋友们则在一边喝着饮料观阵,还有一架老式风琴演奏着轻松欢快的民族音乐为他伴奏。
眼看斯特凡就要把瓶盖全部扫在一起了,他的朋友们又稀里哗啦把刚扫到一起的瓶盖撒得到处都是。斯特凡只好重新开始,并无怨言。
我问他的朋友,他要扫到何时才算完事?他们说直到一位姑娘来吻他,并且必须是一位素不相识的少女。
我不由得为他担起心来。
过了一会儿,有母女俩骑车经过。女儿好奇地问母亲他们在干什么。母亲低声向女儿解释了一番,只见那十二三岁的小女孩穿过人群跑上台阶,在斯特凡的脸上轻吻了一下,然后飞快地跑走了。斯特凡不无感激地向小姑娘的背影连声高喊:“非常感谢!非常感谢!”这场劳动才告结束。
未婚女性则是在预定的某一天穿上漂亮的传统民族服装,在朋友们的陪伴下来到大教堂前擦洗酒桶开关。开关上涂满了肥皂沫,她一擦干净,朋友们立刻又涂上肥皂沫。就这样反复进行,直到一位陌生的少年来吻她。
布来梅的老人们也记不清这一习俗究竟起源于何时。但至少这一习俗的形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关,因为它体现的是最初的酒店老板们的劳动状况。而这一习俗也体现了一种传统的观念——人在而立之年应当成家立业。
在大教堂前劳动,寓意对忽视这一社会义务和责任的人进行“惩罚”。□
捕象之道
金融大观
张治国
您如何捕猎大象……数学家们远征非洲,摈弃所有并非大象的飞禽走兽,在余下的动物中任意捕捉一只,这一战利品自然就非大象莫属。经验丰富的数学家们将在求解问题之初试图证明至少存在唯一一只大象,作为前导性练习。数学教授则只证明至少存在唯一一只大象,而将寻找和捕捉一只大象的任务作为一道习题留给他们的研究生。
物理学家们捕猎大象的方式是将大象处理成一个不稳定的W—Z粒子,并耗费大笔钱财建造一个庞大的粒子加速器,企图在河马与犀牛发生碰撞时发现大象。
计算机科学家们通过执行如下算法A捕猎大象:1、去非洲。
2、从好望角开始。
3、向北有序前进,交替地东西横贯非洲大陆。
4、在每一趟跋山涉水的横跨非洲大陆的行动中:a、捕捉每一动物并仔细查看。
b、将捕到的每一动物与一已知大象比较。
c、发现两相匹配即告停止。
富于经验的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将通过在开罗预先放置一只已知的大象修改算法A,以确保算法具备终止条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人员偏爱用赤膊上阵的方式来执行算法A。
工程师们捕猎大象的依据是动物的体重:在非洲随意地捕捉灰色动物,若其体重与一已知大象的体重相差在正负百分之十五之间,即认为所获动物为大象。
经济学家们不捕猎大象,但他们坚信只要付给大象丰厚的报酬,大象将相互捕猎其同类。
统计学家们的捕象要诀是捕捉他们首次发现的与他们见过N次并被称为大象的动物相似的动物。
顾问们不捕猎大象,且他们中的许多人从来就不捕猎任何东西。但只要计时付酬,他们乐意为捕猎大象的人们提供咨询服务。如果说其他人仅能识别大象的话,研究行为科学的顾问们却能辨析帽子的尺寸及子弹的颜色与捕象策略的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政客们不捕猎大象,但他们将与投票支持他们的人们分享您所捕获的大象。
律师们不捕猎大象,但他们将跟踪兽群,并辩论粪便之主是何种动物。
负责工程研究和开发的副总裁试图努力捕猎大象,但其职员则千方百计从中作梗。当副总裁确实开始着手捕猎大象时,职员们就开始疲于奔命地确保所有可能是大象的动物在副总裁看到它们之前都已成为笼中之物。万一副总裁真的发现了一只漏网的大象,职员们的对策便是:(1)奉承副总裁目光敏锐;(2)谨慎从事,以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资深经理们基于大象如同地鼠般众多的假设制定周密完备的捕象方针,但宣布时的语调却不那么理直气壮。
质检员们并不关心大象,他们只是搭乘其他猎手们的吉普车,在旁品头论足地对猎手们挑刺。
推销员们不捕猎大象,但他们整日兜售尚未捕获的大象,以便在狩猎开始前两天定下买主。软件推销员将逮住的第一只动物运交买主,并想当然地开出一张大象的销售发票。硬件推销员则逮住兔子并将其装饰成银灰色,然后作为玩具大象销售。
不负
中国青年
陈漫雪
从不打算做有负于任何人的事。
一向是一个负责的人,对自己的每一个微笑,每一句话,每一件事负责。即使对小孩子也决不食言,怕他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被负”而心灵留下阴影。
有朋友问:“不累吗?难道不可以抛却责任感,活得更轻松一点?”
当你从不负于任何人、从不负于社会,从不对任何一件事情追悔、愧疚时,心里怎不油然升起一种轻松感?!
人说强者渗透了人生的禅机,“宁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只有弱者才是不负人的窝囊废、背着沉重的责任感,活像背着自己的房子爬行的蜗牛。有朋友开导说:“你负别人,是你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审度他,舍弃他,在精神上你是战胜者。你不负人,别人迟早会负你。活该你受伤害。”
心里也好欣赏好佩服立志负尽天下人的强者作为,可是自己却做不来。一想到负人便试着去体会被负者沮丧受创的伤心滋味,便会变本加厉地生出宁肯被天下人负也不要负任何一个人、让自己受伤让别人去惭愧去反省的“舍身饲虎”般的壮义。
从前,读过一篇短文,说有一个老木匠,总是用带着老茧的手掌把木箱里边也打磨得光光溜溜,从不偷工。徒弟讪笑他:“别人又看不见、何必这么傻费力。”
师傅说:“我自己心里知道。”是的,即使没有人在身边监督、也要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事,因为“我自己心里知道”。
那人没有付清帐单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可是想想看,他不是负我,他是负自己。
总能自觉地做到路遇盲人问路,就多绕两条街帮他去找,不负于社会责任感;把那份月报表再认真地核对一遍,不负于工作;把任何一个朋友的烦恼当作自己的烦恼,不负于友谊;暴风雨铺天盖地也要打一把随时可能被揪翻的雨伞去赴约,不负于自己的诺言;即使受到重创依然热爱生命,认真生活,不负于那些曾给过我关怀的人;把最真实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