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颜公主 作者:福宝(晋江2012-03-11vip上部完结)
雅容闻此言并不作答,只摇头轻叹。
初兰亦不再深问,转了话题聊了两句别的便告辞回府。只是自从雅容府上离开,初兰心中七上八下的如何也静不下来。
雅容好端端的和她提什么商泽?真如她所言只是为出征一事而担忧?
还是……
初兰心中忐忑,她早知商泽群商背后藏着操控之人,且此人定是位高权重,她一直不敢有何大动作就是忌惮于此。今日雅容提到商泽之事言辞闪烁,欲言又止,似是话中有话,莫不成是在有意试探她?
忽然想到林景皓曾经对自己说的一番话,难不成雅容真是深藏不露?
第五十一章
晚,郜兰公主府。
林景皓才回到云霄阁,便遥见画眉端了药碗从屋里出来,不由得心中一沉,进到屋中,只见初兰坐在梳妆台前正拆头发,还不待她开口,便问道:“公主怎么还在喝那汤药?”
初兰见他一副气恼的样子,心知他必是误会那是避孕的汤药,佯端架子道:“你可是向本宫问罪来了?”
林景皓似是泄了气一般,挨着初兰坐下,也不看她,只道:“臣怎么敢。”这模样到似受了欺负的孩子一般。初兰莞尔,往他身边蹭了蹭,挽了他的胳膊,柔声道:“那是我特意让张医官开的方子,调养身子用的。”
林景皓闻此才是展了笑容。
初兰又道:“还说呢,明日我再叫张医官来,别只我一人喝那苦汤子,让他也给你调养调养。”
林景皓在初兰腰间揉了一把,凑到她耳边,轻音挑逗道:“公主不满意臣的表现?”
初兰面上一红,照他胸口一拧,啐道:“没正经,谁说那个。”
“既是要孩子,自是要把身子调养好的。”
“公主此言差矣,民间百姓无钱吃药调养,生的孩子也都健壮,咱们要孩子何必麻烦张医官,只夜夜努力便是。”说着便要抱了初兰求欢。初兰连忙将他一把推开,林景皓却也不强求,嬉笑着帮着初兰逐一拆下发上头饰。
“今日我去大姐府上了,去看元朔。”
“嗯。”
“本没想碰到大姐,不想大姐竟是提前回来了。”
“嗯。”
“你怎么总嗯、嗯的。”初兰有些不满。
林景皓停了手,道:“那公主想让臣说什么?”
这话倒是把初兰问住了,她想让林景皓说什么呢?因白天之事,她一直心事重重,无人可诉,林景皓虽是能让她交心之人,只自己心里却总有个心结。自在商泽那场风波之后,她便未在他面前提到商泽半个字,虽说那只是一场误会,可不知怎的,总觉得如影随形,何时提起,都让她心里堵得难受。这会儿又让她何从谈起呢,怔了了一会儿,终是没有开口。
林景皓觉察出了初兰的不妥,问道:“公主可有话想与臣说?或是今日在长公主府上发生了什么事?”
初兰知林景皓心思重,若不说出个一二,他嘴上不说,心里也定不会甘休,便随便寻了个理由,只道:“没什么,只是想起还没带你正式给大姐请安过。咱们成亲之时,大姐正在天启,如今回来了,虽说日日朝堂见面,但这礼数也是不能少的。”
林景皓笑道:“我当是什么要紧事,公主说得也是在理。不过既然耽误了这么久,也不在乎这一两日的,这不是快到年关了吗,到时臣自是要随公主一起去给长公主请安拜年的。”
初兰心思根本没在这上,便随口道:“倒也是。”
只林景皓却并不是好打发之人,有些疑惑的追问道:“公主刚刚欲言又止只为这事儿?”
“那还能有什么。”
林景皓不说话,只深凝着初兰。
初兰只觉得他像看进自己心里似的,然下一刻,那眸中似能洞悉一切的深邃却忽然一收,只露了戏谑,道:“臣听闻那洛飞入了长公主府,公主此去可是会旧人去了,或是想把他弄进府来,故而适才吞吞吐吐想试探臣?”
初兰见他这半真半假,似是而非的拈酸模样,不由得嗤笑起来,也顺着他的话茬,娥眉一蹙,妩媚撒娇道:“这可如何是好,被大人看出了我的心思,咱这府上冷清久了,也该添个人口,只不知大人同意不同意。”
林景皓捏了初兰的下巴,稍稍用力,将唇凑上前去:“谁说咱府上冷清了,不出五年,咱们儿女成群,可是热闹得很呢。”说着,抬手取下初兰发上的最后一根簪花,青丝如瀑,直映佳人。
“不知羞,谁说给你生一堆孩子的……”
娇音未完,便被堵了樱唇,浓热的缱绻,只从这浅吻开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当初兰一心期盼第一个孩子的降生时,一场大戏已在商泽上演,未出几日,直撼京师。
平阳府尹百里加急上奏,以商泽为中心,直里、汇宁、涞水等平阳诸郡粮价一夜暴涨数倍,百姓蜂拥抢粮,有数人踩踏而亡,情势危急,已近暴乱,平阳府已派兵镇压,只恐形势愈演愈烈,直请圣裁,调兵调粮,解平阳府燃眉之急。
奏折一到京城,皇帝震惊,急在早朝之上令百官献策。
户部尚书上奏:“启禀吾皇,去年几省灾害,赋税减半,库粮本就不多,眼下才经大战,实是没有多余的粮食拨给平阳。”
内务府总管上奏:“启禀吾皇,前战耗时半年之久,内务府钱粮也是损耗殆尽。”
既是户部和内务府都束手无策,其他朝臣更是无计可现。
初兰静立,她心中虽有主意,却知这事并不能在殿上明说,因那背后操控之人此刻定也站在这殿上,只不知他会如何反应。故而只是默不作声,悄用余光扫着各人。
皇帝遍扫众人,只见一个个都是垂头不语,开口呵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日众卿朝堂上侃侃而谈,指天论地,如何意气风发,怎么今日一个个都似吃了哑药一般。”
众人见龙颜愠怒,更是不敢轻言。
良久,方是刘子安上前一步,俯首躬身,语音沉稳的道:“回万岁,才两位大人已经回明,一时难以拨粮平。臣以为,唯今之计,只有先调遣周边省府之兵力前往稳住局势,以免暴乱扩大。粮价之事,也好容时再议良策。”
刘子安身为内阁首辅,他的话自然惹得众人响应。
皇帝踌躇着没有说话,似也在心中思量,许久,终是一叹道:“也只有如此了,传旨下去,令方顺,缁苑两省调兵支援平阳,务必将暴乱压在平阳府内。再令全国各省随时禀奏各省粮价浮动,以免再有类似之乱。再者……”皇帝顿了顿,似有些无奈,只道:“出援天启一事,暂缓吧。”
此言一出,初兰心中一惊,下意识的侧头去看雅容,但见她眉头微锁,无声浅叹。
朝散。
雅容,昭辰,初兰照例先百官离开。
三人并行,昭辰望着雅容,开口道:“我见姐姐这模样,似是对母皇圣裁有所不满?”
“岂敢。”雅容忙道,“只是……唉……早前我朝已应了天启的请援书,如今出尔反尔,只恐令天下人耻笑……”
昭辰道:“姐姐此言差矣,人道天有不测风云,如今平阳出了暴乱,难不成咱们不管自家之事,倒先去给别人解围?”
雅容、初兰均不说话,昭辰看了看二人,故作一叹,道:“不过姐姐说的也是有理,只怕我大颜这次真是威信扫地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初兰听出了昭辰言外之意,当日昭辰力主求和,而她与雅容却是主战,如今诺不能守,倒像是她与雅容之过了。
三人说着已出武阳门,昭辰向二人拱手告辞,先行上轿离开,初兰只见她步履轻盈,掩饰不住的志得意满。再转头望向雅容,但见她看着昭辰上轿的背影,也是一脸无奈,可见其也对昭辰之心了然。
二人相视,心照不宣的摇了摇头。
这会儿初兰再看雅容,恍觉自己前两日实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心中不免生出些惭愧,只道:“姐姐前两日之担忧,我只当是杞人忧天,不想竟成了真的,实令妹妹叹服惭愧。”
雅容道:“如今还说这些做什么,圣旨已下,怕是再难更改了。虽说有背信弃义之嫌,但母皇此举也实是无奈。谁曾想只在几要出兵之际竟出了这事儿?世事难料,或是冥冥中自有定数吧。”说完只对初兰露了无奈的笑容,便也上轿离开了。
武阳门外只剩下初兰一人,冷风席席,似是渐渐将初兰脑中的迷雾吹散。
雅容刚刚的那番话,虽似无意,却又似有心。
商泽富贾自前年开始的屯粮、那封密信、大颜与天启的战事、天启求援、平阳暴乱、出援不成……
一件一件,抽丝剥茧,所有的这些事,原来总像团乱麻萦绕在她心中,如何也解不开,然此刻,却竟似一颗颗珠子被穿了起来,直让初兰觉得心中从未有过的清明。
初兰终是恍然顿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三年来商泽富贾根据朝中某人指使暗中收粮,却从未倾售,她只当他们是等着今年战后缺粮放粮敛财,如今看来却是她想浅了。早几日赵家送来密信,她就觉得奇怪,眼瞅着年关将至,那时倾售方是最佳时候,自比这会儿要赚得多,如何他们就提前动作了?三年都等了,却等不了这一时三刻?可见他们并非为了敛财。
若不是为了敛财,又偏偏在即将出兵这个节骨眼儿上哄抬粮价,煽动暴乱,可不就是为了阻挡这次出兵?
对于这次出兵援助天启,朝中早有非议,如今此事一出,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母皇自然不会置之不理,定要先平了国内暴乱。如此一来,出兵之事也便化为泡影。
不过,拦了这次出兵,除了便宜了天启那反叛的西河云平公主之外,于商泽那些富贾巨商们又有什么好处?
初兰左思右想,如何也想不出,不但没有,反而大大不利!那些女商的男人都在商泽本地为官,自是脱不了干系,只一个煽动暴乱,他们便乌纱不保!费了三年光景苦心经营,他们绝不会只是为了与他人做嫁衣裳!
然,天启在大颜之北,平阳为大颜南省,遥不可及。况那西河云平公主与商泽这些些富商如何也是联系不上的,将这两边又如何能联系起来?
看来,朝中那个幕后之人才是这其中的关键。他与那云平公主定是早有勾结。
大颜与天启一向交好,如何前年突然起了争执?或许根本就不是偶然,怕有人蓄意设计挑拨。躺真如此,那此人与云平公主之筹谋却是运筹已久的!
先是挑拨两国关系,再从旁煽风点火,母皇本就有一统天下的心思,如此便有了今年这场大战。以天启之兵力自是不敌,云平在西河负手观战,只在战后打着讨伐昏君昏君之名,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商泽这次粮价暴涨,怕也是他们蓄谋已久的,他们料定天启皇帝会向大颜求援,而以母皇心性,必然出兵。三年苦心屯粮只等这一时。
真是好筹谋,好手段!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初兰心中不禁凄然,可怜大颜天启一场大战!两国十数万将士的鲜血与性命,只成全了云平的篡国野心!
而那个助云平篡国之人是谁?放眼朝堂,真可左右朝政之人也就几人,而从头到尾参与了大颜与天启之战的也就几人:两位公主,四位内阁。
再深究,无外乎三人:雅容、昭辰、刘子安!
第五十二章
冬日时短,未至申时,天色便已渐暗。
一极简朴,甚至可说是简陋的小轿缓缓的拐进林安巷,在一看似普通的民宅前停住。从轿内下了一清雅的男子,那身四品朝服与这巷中老旧的房屋院落不甚相称。除了两旁的邻居,没有人知道这巷中居然住着当朝四品,翰林院的编修。
沈无涯在翰林院忙了一日,却丝毫不显疲倦,仍是步履轻盈地推门进院。只才进了院子,便见他的书童兼小厮石青一溜小碎步迎面跑来。
“先生,您可回来了!”石青半急半喜,一边接了沈无涯的官帽,一边道,“三公主驾到了,在屋里等您半天了。”
沈无涯一惊,竟是在原地愣了一下,方紧着往屋里走,走了两步又站住,问石青:“公主来了多久了?”
“有一个时辰了吧,茶水都续了几回了,这会儿在屋里看书呢。”
沈无涯只听都来了一个时辰了,更是不敢怠慢,三步并作两步直往前屋而去,待到门前方是收了脚步,恭敬地掀了棉帘进去。只见桌上端端地摆着碗清茶,却不见公主人影,四下一看,但见郜兰公主立于书案旁,正在翻书。
沈无涯本欲跪拜,这会儿见公主看书似有些出神,一时也不敢做声。倒是初兰听见有人进屋的声响,抬头见了沈无涯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