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传奇 by 纳兰容若公子





  她听得迷茫,呐呐地想要分辨:“阿勇对我很好,他……”
  “我没有说他对你不好,对你不真心,我只是在教你更好的保护自己。更好的守护住你将会得到的幸福。”
  那人微笑着,眼神里那洞彻一切的力量,让她失去了对抗的意愿。但是她仍旧迟疑着。她可以如此去欺骗她的良人吗?她应该如此去欺骗她的良人吗?
  风劲节知她心结所在,笑道:“你不用说谎骗他。谎是那么好圆的么,你是个忠厚的人。那种事你做不来。这些日子,你的经历,你的苦难,你照原本的真相告诉他就可以。那些说书人越说越玄,不过是他们为了争抢生意,胡乱添加情节而已,和你有什么关系?你若真要去说那些说书人讲得全是真的。那才是麻烦。实言相告本就最好,只是,今日我交待你的这些话,你却是千千万万不可透露一字。记住,如果你想要夫妻恩爱,一世无忧,就永远不要一时猪油蒙心,去玩什么坦白相告的游戏。”
  她只是傻傻的点头。她只是一个简单的村女,她只是爱着那个人。只要她可以坚持不骗他就可。至于最近这些发生在她身边的,太过复杂的事情,她不懂。她笨嘴拙舌,本也就说不清楚,本也就不会费心去对那人解说。
  刻意散布了这些传奇故事后,曲先生又命她四下打听何勇的下落,但就是不到江陵都督府附近去。只是叫她到处漫无目的地问,时时当街悲泣,负着孩子从早走到晚,有时孩子饿极哭了,她手忙脚乱的轻拍照料,样子诚然堪怜堪惜。
  而何勇终于无意中听到了茶馆中的说书,震惊莫名,惊怒难当,抓着说书先生当街就问。
  然后,某天,何勇又无意中听人说起,一个很像何秀姐的人,正在街头到处找人,当下欢喜如狂,激动地撒丫子就往那处街道跑。
  然而,他却总是那么没有运气,总是一次次错过。每次他闻讯赶到某处时。她总是刚刚离开,只留下他,听路人解说她是如何悲伤无助,如何凄凉的一个人抱着孩子,在热闹的街头哀哭不绝。
  几天下来,何勇终于打听到他们的确切地址,拼了命赶来。远远看见院门之时,却见门口停了三辆马车,仆妇们正搬运行李。而那个他思念已久的人,背了孩子,正要登上马车。
  “阿秀!”
  他激动恐慌。生怕她又离他而去,无处追寻。几步奔过来,跌倒了两回,才终于扑到何秀姐的身前。
  何秀姐也扑向他。二人紧紧相拥,抱头痛哭。
  风劲节扶着卢东篱。在几步之外看着这一幕,心下得意,只觉得非常圆满。
  此时此刻。风劲节还不知道,为了这一幕,他们将要支付的代价,会是如此高昂。
  然而,就是在以后,他也还是没有因此后过悔。有些事情,就算是麻烦,就算明知是代价高昂,你也还是终究不能不去做。18:30 2008…6…26 守护天使手打o(∩_∩)o。。。



第八十一章 布衣卿相 



  这几日,江陵都督府是张灯结彩,喜乐喧天。今天,这偌大的府邸中,更是宴饮不绝,笙歌不断。门前贺客流水一般,府门前半条街给堵得水泄不通。一个江陵城,九成的热闹红火,都聚集在了这里。
  其实,这位江陵都督的职位。不过是能总管江陵一城的军兵而已。算不得什么位高权重的大官。赵国素来重文轻武,国内又从来没有战事,一个受着文职的知府知州统管调派的地方武职官员,能有多大能量。
  只不过,这一位江陵都督的来历略有不同。在没有到江陵任职之前,他不过是别人一个牵马执弓的奴才扈从。但这个“别人”,是当今的皇上。
  当年瑞王仍然龙潜藩邸时,高诚是他身边一个甚是贴心的奴才。虽然不曾参与王府什么机密,但是因为他办事勤快,为人机灵,贴身服侍认真,也颇受主子喜爱。等到主子当了皇帝,他们这些奴才也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他这个江陵都督权位虽然不高,可毕竟也算有相当的品级地位,更何况他又曾是天子身边近人,有着通天的门路,所以他这个都督在江陵一地的面子,倒是比知府知州还要大上三分。
  适时正有位一袭青衫的中年文士,自街前悠然而过。远远看着半条街密密麻麻,停了不少车马礼箱,不觉略有惊奇,随意向路边行人打听道:“这府里的大人是不是在办喜事啊?”
  “不是都督大人办喜事,是府里头一个侍卫长找到了失散了很久的妻子,大人要给他们重办盛大的婚礼。”
  这文士不觉一怔:“府里区区一个侍卫长夫妻团圆,竟然就有这么大的排场?”
  “这位先生,您定然是从外地来的。刚刚到我们这江陵吧?现在我们这江陵城里的人,谁不知道这烈女千里寻夫的佳话呢!”路人哈哈笑得几声。
  文士微微欠身,礼数极是周全:“哦,这佳话在下确是不知了。不知可否请阁下指教。”
  那路人摇头微笑:“那哪里是一两句话能说得完的。我还有事忙呢。你可以去找别人问问。或者更简单的,直接去哪个茶馆酒楼,点那说书弹唱的来这一段就行了。”
  路人急匆匆径自离开,而文士则微微一笑:“这倒真是趣事了。现在正是晚饭的时辰。我们先找处酒楼吃点东西,歇歇脚再说吧。”
  身旁有人低低应得一声:“是!”
  夜色徐徐降临,都督府前那长长的送礼队伍也终于渐渐散尽了。已经耐心的在外等了一阵子的青衫文士,终于有机会走到门前。笑道:“烦请两位给都督大人通传一声。京中旧友来访。”
  守门的士卒眼睛高吊,根本不正眼瞧人:“都督大人可不是什么人随便能见的。”
  文士心下暗自摇头。自己总记得高诚以前那诚惶诚恐的样子,一时竟忘了,当年替王爷驯马喂鹰,擦弓磨剑的少年,现在已经是位大人了。
  身后有人低低哼了一声:“先生,我替你教训这没大没小的奴才。”
  文士一笑摇头,招了身边那两三个侍从。绕开正门,转过街角。走到落了锁的角门去了。这高大门阀里里外外的规矩从来都不变,可他却没有拿着名剌带着金锭子一起递过去,好请人通融一下的意思。
  这是他对现在那正在高大门阀内宽坐之人的体贴。
  “原是我忘形了。倒也怪不得他们。我在角门外等着,你悄悄进去。告诉他我来了。”
  身边侍从低应一声。略施一礼。便纵身没入高墙之后。
  文士径自袖了手,在角门处悠然抬头望月,想着白天在酒楼听到的那段精彩唱词。
  这几天,从风劲节口中流传出的弱女寻夫的故事,已经有了一个无比圆满的结局:
  因为许多人被那女子感动,纷纷出手助其寻夫,并传扬她的故事,那已身为都督府侍卫长的夫君何勇,终于听说了事情原委,感慨激动,不可自抑,一路寻寻觅觅,一刻不停的找到了失散的妻与子,一家三口,抱头痛哭,团圆而回。
  都督高大人,亦为之感动,出手为夫妻二人补办了盛大的喜宴。光宴会就连开了三天,满城官商士绅,俱都纷纷备礼来拜。好一派热闹繁华。
  这真是:善恶到头终有报,皇天不负有心人。孤女稚子寻千里,守得云开见月明……
  文士想想整件事,只觉甚为有趣。这传奇故事之中,其实破绽颇多,更是刻意渲染女子苦难之深,守贞之烈,内容也略略有些过了。不过,似这等,妻有情,夫有义,以贞烈信义为本地故事,与世道人心相合,和朝廷倡导相偕。本来不过是一对小人物的离合悲欢,真真假假都无伤大雅。借机多多宣扬,也是应该的。
  这高诚倒是还和以前一样的机灵。借这个由头来个大操大办,一边借着人家的美谈,提高自己的声望,一边……那些贺礼,大概十之八九是送不到那对小夫妻手里,想必这位也能发笔不小的财了。
  他这里正自好笑,身边角门已是大开。身为江陵武官之首的高诚,一身匆忙套上的便服,一手还扶着未曾戴正的帽子。气喘吁吁的跑了出来,见着他,立时大礼拜倒,一个头磕下去:
  “陆先生!”
  这位青衫文士,竟是陆泽微。
  见他如此,陆泽微急忙伸手一拦。托住了他:“高大人,你是朝廷命官,岂可向我一个布衣白身行此大礼。”
  高诚满头都是汗:“小人便是再如何升官发财,也不敢忘本。当年在王府,我们这些下人,见了先生,哪个行的不是奴才的礼。先生如今是布衣,却也是布衣卿相,小人若是怠慢了先生,皇上知道,第一个就饶我不得。”
  昔年,陆泽微曾是当今赵王身边的第一谋士。也是第一知友。人人都道瑞王登基之后,陆泽微必获重用。又谁料,他会推辞了一切封赏,只一袭青衣,担风袖月,闲闲游走天下。
  虽是如此,可谁也不敢拿他当白身百姓来看。有关他的传闻五花八门,流传的版本有很多。
  有人说,他是赵王的暗行御史,替赵王行走天下,侦查百官。
  有人说,他暗中掌着当年瑞王府里最精锐的密探隐军,身上还带着赵王的密旨,他所过之处,可以轻易调派官府,也可以对朝廷命官,肆意生杀予夺。
  还有人说,赵王派出宫中最出色的大内高手,专门保护这位旧日好友。
  纷纷扬扬,却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些传说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陆泽微似乎一心只是寄情山水。见识各地风情。逍遥自在,只在这赵国游玩。
  这一天,他正好经过江陵府。本来是无心在此停留的。偏偏无意中看到都督府门的热闹情形,于是记起了,这位都督大人好像是以前在王府时的熟人。看这样大操大办的奢华,又听到那样一段有趣的评弹传奇,真是越发觉得有些好奇起来。于是临时决定来这里探探故人,本心上,也不过是给这次的传奇热闹凑点儿趣而已,没什么别的意思。
  高诚听他淡淡然提起何勇与何秀姐,哪里还不知其心意。为着这段故事,这几天找理由上门,就为看那两个传奇主角一眼的客人,多得都数不清了。只是再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陆泽微的身份重要。
  “我已给何勇拨了个小院子安置一家。这几天办喜事,他那里十分热闹,先生若要去瞧,我这就带路。”
  陆泽微一笑点头:“即是机缘巧合。遇上这桩趣事,那我索性就去贺一贺吧。下次回京,也好当作奇闻与皇上说说。”19:24 2008…6…26 守护天使手打o(∩_∩)o。。。



第八十二章 请还给我



  贞女,义夫,侠士,流离,团聚。
  何秀姐的寻夫之旅,只不过稍加润色,便充满了世人所喜爱的一切。在她和夫郎终于夫妻团聚后,不但是民间的评弹说唱又丰富许多,高大人也为之慰叹再三,甚至为此特意拨了府里一处独立的园子给他们居住。还配了一个丫头,一个小厮照料帮衬。
  都督还额外再升了何勇的职位,替他们大办喜宴。惹来贺客盈门。
  区区数日之间,何秀姐从一个普通村女,变成了炙手可热的传奇人物,不得不连番着拜见了无数贵妇名媛。接受她们热情的祝贺与好奇的询问。而何勇,则是不断应付各路官商士绅,以及府内有头有脸者和身旁侍卫兄弟们的好奇与钦慕。
  这几天下来,两人接礼物接得手软,赔笑陪得脸酸,答话答得口干。每天入夜已久,客人才渐渐散去。夫妻二人都已经累得是身酥骨软,只想爬到床上去,再不起来。
  可是两人久别重逢,现在却硬是从日出到日落,都碰不上两面,说不得两句话。晚上有了一时半刻的清闲时光,他们自然也总是不肯就去歇息,而是在灯烛下凑在一处,何勇抱抱孩子,何秀姐在旁做些针线,偶尔说说话,心里也就都是甜的。
  可今天,两人刚放松下来。外头那小厮却忽然飞一般跑来,大喊:“爷,夫人,都督大人领着客人来了!”
  二人愕然望了一眼,赶紧撑着疲惫的身子再去迎接。
  乘夜而来的客人并不像何秀姐与何勇以为的那样,又是什么大富大贵的高等人物。只是一个一袭青衣的书生文士,态度极其温和,绝无其他达官贵人们一边追逐新奇故事,一边仍把眼睛放在头顶上的傲慢。
  那位先生言辞极客气,神情极自然,既无上位者对下人的轻视,也没有读书人常有的骄傲自满。
  何秀姐与何勇对他的印象都极好。不过就算是纯朴的何秀姐,在这都督府过了几天,见了许多所谓的大人物,大场面,对于那些礼仪规则,也已经有所了解。
  不管这个人看起来多平凡,态度多么温和,只凭着高诚亲自为他带路,客客气气替他引见,就可以知道,他们绝不能真的把他当普通人那样对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