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盖世英雄
“刘晔。阜陵王之后。现居吕并州属下为法曹。”刘晔开口介绍自己,语气也不怎么热络。听得樊稠更是郁闷。
“呵呵。原来是皇室贵胄。里面请。”樊稠干笑两声,请刘晔入帐篷。刘晔遣六人在帐门口守候,带了六人入内。
樊稠和刘晔分宾主落座,便请刘晔拿通牒来看。刘晔将陈群写的通牒递给樊稠。樊稠接过去看了,额头青筋直蹦。
陈群这封通牒措辞严厉,毫不留情面,跟张济那封温言软语,暧昧的请他过去共掌衮州的信完全不同。
忠言逆耳。樊稠忍了忍。保持理智不让自己抓狂,努力挤出笑脸问刘晔陈群的信是什么意思。他将这信给了旁边的几个副将看,那些人表情不一,每个人的反应都被刘晔记在了心中。
“张济、张绣叔侄背信弃义,为天下所不齿。吕并州希望樊稠将军莫要与他们为伍。”刘晔懒洋洋地坐在胡床上,心不在焉地解释:“吕并州的意思便是樊稠将军带人彻底归顺并州,将兵马都交与吕并州辖制。唉,您上次没去晋阳太可惜了。上次徐荣将军去晋阳。深深为并州的州治所吸引。在并州,百姓丰衣足食,三军将士深受爱戴,逢年过节还有许多赏赐……”
回忆着叶晓易、郭嘉等人的骗人常用套路,刘晔开始跟樊稠和樊稠身旁的将领讲述并州的一切。虽然比不上叶晓易等人舌灿莲花,但他顶着阜陵王之后的名义,说话多少还有些分量。
那些凉州将领听了,有的不以为意,有的颇感兴趣。不过,听到他说并州粮草充足。绝对不会让兵士们饿肚子的时候。大部分将领的眼珠子都圆了。
樊稠开始听得很也聚精会神,可他渐渐发现有些不对劲。他怎么听,都觉得刘晔像是在策动手下反叛去并州。然后大家就可以吃好喝好还有官做,日子会比现在爽很多。
“刘大人。吕并州的意思稠已经知道。待稠与属下商议后,再派人给吕并州答复。”樊稠按捺不住,打断了刘晔的话。
刘晔听到樊稠这么说,也不恼怒,他望着樊稠的眼睛,淡然道:
“樊将军是要和诸位大人商议,究竟是投诚吕并州还是选择张济么?”
“刘大人此话何来?”樊稠装糊涂。
“张济、张绣叔侄送了密信给樊将军,邀请将军去衮州共谋大计。难道不是真的吗?”刘晔轻叹,“只不过。晔奉劝樊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将军莫要中了张济等人的计谋,放弃了跟随吕并州的机会。张济匹夫,迟早会败绩逃窜,樊将军可不要落得与他同样的下场啊。”
“樊某戎马半生,自然懂得分辨是非。”樊稠忍不住拍了下桌子。他听刘晔半劝导半教训,心中有气。如果这话是蔡邕那种老头子说,他或许还能接受,不管怎么样,那毕竟是海内知名大儒。可刘晔一个小毛孩子,讲话全无客气,还语带威胁,这未免就让人气结了。
“希望樊将军真能如此。”刘晔起身道:“既然这样,晔便不打扰将军。晔会回营禀告吕并州,说将军不日将带兵归顺并州,还答应将手下分散入并州的军系。”
“刘晔!”樊稠听到这话,差点把桌子给掀起来。他站起来,指着刘晔的鼻子道:“我何时说过要归降并州,还将人马拆入并州?”
“哦?难道将军方才说的分辨是非竟然不是归顺并州?”刘晔踏前一步,火上浇油:“将军恐怕没有太多选择吧?”
“竖子!樊某出入沙场多年,与张济、张绣情同手足。”樊稠头脑一热,指着衮州方向道:“如今他们有求,樊某自然考虑救助。吕布并州匹夫,占据一州之地,还妄想吞并我们凉州人马。他◎#¥%^&×……”
帐外守候的侍从听到帐内樊稠大骂,忍不住抢前几步,抽出了刀剑。大帐门口的樊稠守卫也不甘示弱,横矛挡住了侍从,不让他们进去看情况。
六个侍从来前接到授命,务必保护刘晔的安全。他们听樊稠骂声越来越激烈,而刘晔这边声音渐小,心中不由着急。他们手上刀剑撞上了守卫的矛,双方怒目对峙中,就听帐内樊稠的骂声戛然而至,随即冒出几道凉州军的惊呼和惨叫。
这次,轮到守卫们头皮发炸:帐内有樊稠及凉州低级将领近十人,外加刀斧手、亲卫,共有三十余人。刘晔一方不过七人,如何能让凉州人发出惨叫?
守卫们心急想要入内,却反被刘晔帐外这六个亲随拦住。
路遥知马力,杀人见功力。
六亲随中,两个是高顺手下的冲锋好手,剩下四个皆是叶府特训的杀手。他们不仅仅接受过吕布、赵云、张辽等人的训练,还被华佗用古今中外很多法子调教过。他们听到帐篷里面响起口哨声,就手起刀落,朝刀斧手的下三路砍去。
那些刀斧手从未见过这种战法,他们手忙脚乱中看到寒光闪过,膝下、脚腕便火辣辣地疼了起来。
血沫飞溅,皮在刀锋中分成两边。青白的筋和骨头暴露在空气中,猩红色的肉块掉落于地,惨叫被铁箍般的手掌扼制在喉里。
睁着眼睛,刀斧手们看到自己的头颅离开了身体,看到了小腿从膝盖处与大腿分离,看到了刀剑以优美的姿势刺入胸膛,又迅速拔出,拉扯着肠子,在面前画出一道血线。
“噗通”声连续响起,刀斧手们挨个倒下。他们不能瞑目地期盼着同伴的救援,可那些迅速围来的弓箭手、普通兵士们却错愕地一步步倒退,用惊恐的目光看着帐篷。
帐篷里已没有了刀剑声,也没有了惨叫和厮杀。叶府的一个杀手拎着双腿发软的凉州将领走了出来,他后面的五个杀手也挨个走了出来。
左臂大力拖住凉州将的喉咙,右手的匕首就停留在其太阳穴上。叶府的六位杀手在同伴的掩护下,把那些俘虏推到身前,阻止了凉州兵射箭的意图。
他们中靠帐篷最近的一个,从腰间解下个装满油的酒囊,把油洒向帐篷,接着又用点燃了帐篷,把这个刚才还用来谈判的地方,妆点成有无数火红色精灵跳动的舞台。
火焰燃烧,从星星点点连成一片。刘晔懒洋洋地从快要坍塌的帐篷门里走了出来。他的脸色依然阴郁,但嘴角却扬起好看的弧度。抽刀砍倒旁边的旗杆,他将腰间七个圆球一样的头颅挂了上去。
樊稠的人头,赫然就在其中。
第三卷 第十三章 顺者昌,逆者亡(下)
主帅阵亡,副将不是阵亡就是被俘,帐篷在火里燃烧,而不远处吕布的营盘马嘶人吼,喊杀声震天。
凉州兵们往回退了几步。他们看着樊稠的人头在旗杆上摇晃,握紧弓的手忽然少了力气。
“顺并州者昌,逆并州者亡。”轻轻念了句,刘晔摇晃起半截旗杆,像在摇晃栓了诱饵的鱼竿。他在笑,但笑容很冷,让每个看到的人都不寒而栗。
旗杆上的樊稠还是那副愤怒的模样:眼睛瞪着、嘴巴张着,眉毛竖起,拧成个疙瘩。
愤怒的瞬间被如此保存下来。
刘晔用手指弹了弹樊稠的额头,又敲了敲其他几颗。察言观色是他的强项,方才谁对投降并州表示不满,他都记在心中。这些人,在他眼中便只有被斩首的命运。
“顺并州者昌,逆并州者亡。”十二位侍从重复着刘晔的话,朝包围圈又迈进一步。他们中的六人,用匕首在俘虏太阳穴上划了道伤口,那些人就忙不迭让兵士让开,口中还连声允诺,说要归降并州,听凭吕布调遣。
“主将身死,尔等凉州败类不思报仇,却向敌人摆尾。”包围圈中冲出个有官阶的人,他见樊稠等人死去,活着的将领又懦弱惜命,不由怒火上升。扬起手臂,他便要下令围杀刘晔等人。
就在这个瞬间,空气中忽然发出嗖嗖的声音,众人只见一道黑线从眼前晃过,那人便从马上栽下,滚落尘土。旁边兵士大骇,他们提起胆子上前探看,就见此人额头正中有个黑色的长针,针周围的皮肉乌黑发青。而一个叶府杀手趁兵士们没留意,拿着个小管。重新隐藏入刘晔的背后。
“顺并州者昌,逆并州者亡。”刘晔重复着这句话。摇着樊稠等人的头颅朝营外的方向走。那串头颅挂在半截旗杆顶上,好似葬死人时候的幡。
樊稠死了,樊稠手下的反对派也都被诛杀。这支凉州军的命运已经不在他们自己手中。在刘晔来前,郭嘉和刘晔谈了几句。他在樊稠营外远处眺望,见樊稠大帐起火,便跟吕布请命,吕布发兵。让张辽、高顺、秦宜禄、魏越等人带兵将樊稠的大营围起。
“吕并州有令,敢有叛者,与樊稠同罪!”张辽一声怒吼,几乎震破了凉州军的耳朵。他挥起长矛,领着十几个人就冲到樊稠大营前面,与困在里面的刘晔等人遥相呼应。
“吕并州有令,降者不杀,视若并州子弟。”魏越得令,补充喊了一句。
“叛者与樊稠同罪,降者视若并州子弟。”两人身后。数千并州兵士以矛为捶。狠狠砸向地面,形成有节奏的吼声。
“回魂兮,尚飨。”刘晔看着凉州兵海一般分开。忽然笑出声来。他将挂满人头的旗杆抗在肩上,从包围圈的最里面向外走。他的笑声开始是细不可闻,可随着步伐越迈越大,那笑声也跟着增大,最后变成了阴森地狂笑。
凉州兵不由自主地后退,就连那十二个随从心中也有些不安。他们变换成更严密的防守姿态,也箍紧了臂膀中的俘虏,生怕刘晔的笑声刺激到凉州兵,导致他们炸营或反噬。
“顺者昌,逆者亡!”刘晔笑着看向两旁的凉州兵。目光毒蛇般冰冷。他将旗杆换到左肩,右手则抽刀举在面前,挨个从凉州兵的鼻尖前划过。
笑凉州无人?不,不是。是这少年疯了。
一些大胆的凉州兵刚冒出这个念头,就硬生生压了回去。他们想到了刚才那人被立斩的瞬间,脚又往后挪了挪。
刘晔走到一半路,忽然停下。他用刀指向一个俘虏,冲两旁的凉州兵喊道:“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樊稠背信弃义,不守规矩。”说完。他轻声问那俘虏:“你说,是谁先动手的?”
“……樊……樊将军……”那俘虏颤抖着,话音跑调跑到了八百里之外。
“大声点!”刘晔淡淡提醒。
“樊……樊将军背信弃义,欲杀来使~”那俘虏被刘晔的目光盯上,赶紧大声喊了起来。
听到他的话,刘晔满意地微微点头,又看向了其他五个俘虏。
“樊将军欲斩来使,来使艺高胆大,保命成功。”
“樊将军背并州运送粮草之恩,欲杀来使。”
“樊将军欲暗通张济,送我等上死路。”
“来使仁至义尽,樊将军执迷不思悔悟!”
“樊将军背弃我等兄弟,大家莫要为了张济送死~”
五个俘虏纷纷表态,扯起喉咙声嘶力竭地喊着,生怕刘晔的旗杆上再多个滚圆的头颅。
听到这些证词,凉州军一片哗然。刘晔两旁的兵士退得更多,让扛着人头幡的刘晔一行大摇大摆地通过了。
张辽迎到了刘晔,忙护着他跟人头幡往吕布营盘方向走。秦宜禄、魏越等人则继续喊着“降者不杀、子弟兵待遇”的那句。过了半晌,又增加了“降者放下兵刃,有能力者委以重任”的新口号。
八千凉州兵见没了主将,甚至连副将、副将的副将都被杀、被逮了,心中不禁茫然。他们看看彼此,都是无所适从的样子。而随着并州军队口号越发响亮,那种彷徨、迷惑也更加地严重了。
不知道是谁先放下了兵刃。这个举动就像是病菌一样,迅速感染到了凉州军中的每个人。他们纷纷放下了武器,把那些矛、枪、刀丢成一座座小山。
当年与吕布、张辽等人同在董卓麾下打仗,这群凉州军从未听过吕布军有虐俘事迹,从徐荣兵和押送物资的并州兵那里,他们也听闻过并州的情况。
吕布军不坑杀人、不烧烤人、不煮人汤。并州有粮食、有土地、职位。
良好的声誉和听上去不错的前景成了投降的最佳理由。凉州兵们按照秦宜禄等人的要求排列成行,等待吕布军的接手。
秦宜禄、魏越一看这情形,乐得嘴巴都歪了。两人让手下把那些兵器都缴了,然后又挨个搜身,把没有威胁性的凉州兵跟撵绵羊般驱赶到空地上,在并州弓箭手的“监视”下排排坐好,然后开始检举揭发。
检举揭发,这个东西也是叶晓易和华佗“发明”的。主要的使用方式,就是在弄到俘虏后,鼓励他们彼此举报、揭短。以此来分析谁有反心,谁和被杀死的人是亲属、朋友,谁又还惦记着报仇什么地。
凉州兵没经历过这考验。他们被叶府出身的秦宜禄、魏越连蒙带唬,很快就供出了哪些人是樊稠的亲兵、哪些人是被杀将领的亲兵、哪些又是可能假意投降的人。
秦宜禄、魏越把那些“嫌犯”聚拢在一起,挨个砍了,和樊稠的营盘一起火葬,以威慑剩下的兵士。至于那些揭发“功臣”则给予金钱奖励,顺便记录在案,准备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